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当今湖南画坛者,鲜有不熟悉徐芝麟的。为什么这样说,盖原因有四。一是徐先生出道早,1950年代初即开始丹青生涯的艺龄几等长于我们这个共和国的年龄。惟其出道早,所以现今活跃于湘楚画坛的各路才俊与徐先生书来墨往相与过从者,不在少数矣。二是徐先生长期从事艺术事业的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省美协副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和长沙市美协主席。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界的大小事件同活动,湖南美术事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徐先生不仅仅是一位重要的见证人,而且是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徐先生博闻强识,对所历所闻之往事细节有过人的记忆,故有人开玩笑,戏称徐先生乃当代湖南“活的美术史”。三是徐先生虽然做着“文化官”但与人交往仍显出性情中人秉性,譬如健谈与擅饮便是他个性中极鲜明的两个特点。健谈使他产生亲和力,而擅饮则见出他的豪爽来。但凡墨客骚人雅集之宴席,少了徐先生,便明显少了酒精浓烈很高的热闹气氛。四是徐先生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不断问世,持续地以他那旺盛的艺术创造生命力活跃于画坛,且因此受各方面注目、称赞,不一而足。
四点原因中,当属最后一点最为紧要。因为说来说去,他究竟是以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的面目让世人瞩目的。徐先生早年习西洋人物画,1960年代改画国画,亦主攻人物。徐先生在其艺术实践中以传统中国画笔墨技法为其师法,同时亦博采同时代众大家之所长,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路数。值得一提的是,徐先生为了拓展艺术视野、创新艺术语言,不断向民间艺术如湖南邵阳地区的滩头木版年画学习,向中国古典小说绣像人物画学习,向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学习……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徐先生的作品有了民间画与文人画、熊掌与鱼兼得的效果。其实,当代创新意识较强的中国画家中,做过把民间画与文人画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艺术语言和美学规范的尝试者不少,但得到正果的却为数不多。而徐先生在这一方面的努力终于是有了可见的成绩的。徐先生的作品每每俗中藏雅,雅中见俗,雅俗结合,因此雅俗共赏。
徐先生的人物画取材,归纳起来基本是两类。一类是现实的。徐先生是位对现实充满关怀热情的人。当代人物的精神风貌,当代生活的流转变化,他都以一支饱含美感和深情的画笔予以传达和表现。徐先生是现实生活的歌者,这是他对现实的一贯且基本的态度。第二类是古典的,也就是中国历史和典籍,或民间文学中至今口碑相传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昭君、嵇康、钟馗、济公,以及行吟的屈子,面壁的达摩……关于这一类人物,徐先生除了从中国平民百姓的情感角度予以歌咏外,更重要的是欲借此表达他个人对博大情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切感知和深切倾心。他的笔墨意蕴所要予以传达的,便是中国文化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实际上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要传达中国文化之精神,而不止是流于追求一种纯形式的笔墨效果,不仅需要画家本身的学养性情、品格和悟性,而且需要一种属于当今时代的文化智慧。可以说,中国画若非浸透中国的文化,则其笔墨便失去皈依,徒剩一副骨架而已。徐先生的画常被送到日、美、法、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地区展出,愿他作品中淋漓的墨意能使域外人感悟中国文化精神于一二。
徐先生近年来愈加发愤,愈加老有所为,所画的题材亦愈加广阔,除了传统的侍女人物,亦更多涉足现代人物,尤其革命领袖人物,画得神采飞扬,笔墨老到而有新意。徐先生近年来在中国人物画上的新探索,表明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依然澎拜。我最敬服的是他对艺术的执着,始终笔耕不缀,始终摸索探求,企望衰年变法,使中国人物画这一艺术画种出现新的曙光和可能。
“天道酬勤”,这是白石老人用以自勉的金玉良言。徐芝麟先生亦当以其对艺术的执着,完成他人生的追求。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四点原因中,当属最后一点最为紧要。因为说来说去,他究竟是以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的面目让世人瞩目的。徐先生早年习西洋人物画,1960年代改画国画,亦主攻人物。徐先生在其艺术实践中以传统中国画笔墨技法为其师法,同时亦博采同时代众大家之所长,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路数。值得一提的是,徐先生为了拓展艺术视野、创新艺术语言,不断向民间艺术如湖南邵阳地区的滩头木版年画学习,向中国古典小说绣像人物画学习,向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学习……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徐先生的作品有了民间画与文人画、熊掌与鱼兼得的效果。其实,当代创新意识较强的中国画家中,做过把民间画与文人画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艺术语言和美学规范的尝试者不少,但得到正果的却为数不多。而徐先生在这一方面的努力终于是有了可见的成绩的。徐先生的作品每每俗中藏雅,雅中见俗,雅俗结合,因此雅俗共赏。
徐先生的人物画取材,归纳起来基本是两类。一类是现实的。徐先生是位对现实充满关怀热情的人。当代人物的精神风貌,当代生活的流转变化,他都以一支饱含美感和深情的画笔予以传达和表现。徐先生是现实生活的歌者,这是他对现实的一贯且基本的态度。第二类是古典的,也就是中国历史和典籍,或民间文学中至今口碑相传家喻户晓的人物,如昭君、嵇康、钟馗、济公,以及行吟的屈子,面壁的达摩……关于这一类人物,徐先生除了从中国平民百姓的情感角度予以歌咏外,更重要的是欲借此表达他个人对博大情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切感知和深切倾心。他的笔墨意蕴所要予以传达的,便是中国文化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实际上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要传达中国文化之精神,而不止是流于追求一种纯形式的笔墨效果,不仅需要画家本身的学养性情、品格和悟性,而且需要一种属于当今时代的文化智慧。可以说,中国画若非浸透中国的文化,则其笔墨便失去皈依,徒剩一副骨架而已。徐先生的画常被送到日、美、法、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地区展出,愿他作品中淋漓的墨意能使域外人感悟中国文化精神于一二。
徐先生近年来愈加发愤,愈加老有所为,所画的题材亦愈加广阔,除了传统的侍女人物,亦更多涉足现代人物,尤其革命领袖人物,画得神采飞扬,笔墨老到而有新意。徐先生近年来在中国人物画上的新探索,表明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依然澎拜。我最敬服的是他对艺术的执着,始终笔耕不缀,始终摸索探求,企望衰年变法,使中国人物画这一艺术画种出现新的曙光和可能。
“天道酬勤”,这是白石老人用以自勉的金玉良言。徐芝麟先生亦当以其对艺术的执着,完成他人生的追求。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