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目前就业的途径看,我国大学生就业仍然以应聘为主,参与自主创业者微乎其微。面对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缺少就业主动权的现象。作为一头植根于高校,一头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高校产业,追求“经济”价值固然重要,但是,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或许更加重要。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实现高校产业由以经济价值为重点转向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叠加的价值取向,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贡献。
关键词:高校产业;价值取向;探析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036—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金融海啸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世界性的难题。然而,从目前就业的途径看,我国大学生就业仍然以应聘为主,参与自主创业者微乎其微。面对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缺少就业主动权的现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谋划布局责无旁贷,但仅为权宜之计,更多的应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考量与反思。就当今我国高校校办产业来讲,其“经济”价值固然重要,但是,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或许更加重要。即充分利用高校校办产业优势,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的生力军,乃顺势而为。将高校校办产业经营理念上升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层面,以实现高校校办产业由以经济价值为重点转向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叠加的价值取向,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实现时代对高校教育价值的追问与呼唤。
一、高校产业的存在价值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产业历经沧桑,几经沉浮,终于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规模。如同对所有问题的认识过程一样,我国高校对校办产业工作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校办企业有过曲折和失败,但更多的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并发展壮大。回顾高校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学实习阶段,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始于1958年。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国大中小学校创建了一批实习工厂(车间)和农场,其初衷是安排学生劳动实习和科研加工。其特点是非独立法人的学校附属单位,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环节,有很强的教学性与计划性。不必讳言,这个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高校产业虽有起伏,却无长足发展,总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第二阶段,创收办学阶段,大致从1978年至1985年。这个时期高校潮涌了一阵“公司热”,什么人都办公司、什么公司都办。其直接动力是为了增加学校的预算外收入,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高校将校办工厂转型,生产科技产品,转化学校的应用型科技成果;创办了少量的以给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贸易为目的的公司。
第三阶段,产业探索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中央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科技同经济的紧密结合。许多大学相继组建了以实现科技商业化为主要任务的科技开发公司。从而在高校科研与社会经济之间架起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桥梁。高校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有了全新的变化,进入了探索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的新时期。
第四阶段,科技产业阶段。1993年12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教学、科研与科技产业并重,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使高校产业进入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期。这些年来,高校产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加高校办学经费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纵观我国高校产业的发展历程,高校产业建设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政治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着剥削者与劳动者的尖锐对立;同时,由于一部分脑力劳动者服务于剥削阶级的上层建筑,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针对旧教育所遗留的弊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首次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产业由此孕育而生,以适应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需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一方面要求教育为劳动者服务,学校大门向工农等体力劳动者开放,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改变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念,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虽然曾经一段时期,特别是在“文革”的动乱岁月,受到“左”的思潮干扰出现了许多偏差,但是总体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教育目的。我们知道,高校产业起始于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革除旧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弊端的教学实习基地。它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方式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实践教学则不单是“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科技产业的发展,高校功能的变革,高校产业的教育功能日益展现出新的景象和新的趋势。一方面,高校产业为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做出了贡献。教学与科研和市场相结合,使高校了解了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研究方向和各学科学生的数量。另一方面,高校产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践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因此,高校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第三,经济目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开创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与经济相互融合的先河,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从经济角度来说,校办企业使理论研究转向了生产力的再现,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高校产业对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弥补高校办学经费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高校产业价值取向是高校对产业的价值判断和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管理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和特定的价值方向。即价值取向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高校产业问题所坚持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能否确立起系统科学和现实可行的价值取向来指导高校产业经营与管理,对高校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1.大学使命与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高校产业因学校教学而诞生,并植根于学校。其功能天然地随着高校职能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具有当今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的全部功能。因此,高校产业必然,也必须以大学的使命为己任。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的使命在于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承担起富民强国的任务。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对同济大学的祝愿》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使命既是对高校产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产业总体的价值取向。由此引发出一个有趣现象:企业的目的是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高校校办企业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向客户提供本企业的产品及其服务外,还要服务于高校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高校产业如何真正在这两种价值活动中获取双份的“利润”,确是高校产业所需要探究的课题。
2.市场经济与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高校产业的发展总是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科技产业的发展。事实上,高校科技产业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适应性规律即高校科技产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执行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因为,高校科技产业不可能在“学府”中进行;它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又要引领社会发展。因此,探求最贴近高校科技产业形态的思维模式,以形成扎根性理论,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最本质的诉求。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等和竞争规则在高等教育的现实应用是对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是消费性事业”以及高等教育特色化等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和挑战。其次,随着市场化的取向,社会的旨趣不再局限于对学术的追问。人们日益把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可操作的、可计算性质的、即时使用价值的知识类型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关心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数量、收入、产出、绩效、产品的提供能力以及社会的贡献率等。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视角检验高校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建立新兴高校产业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要为切入点,以适应、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尊重大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为前提,以实现高校产业功能任务为价值取向。
3.知识的价值承认对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知识经济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国家、民族,乃至企业的战略资产,人才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的拼搏。正如时下流行的说法“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因此,“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2]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具有重大意义。可喜的是,高校科技产业一头植根于高校,一头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具有得天独厚参与推动产学研结合进程的示范优势。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N].文汇报,2007-06-14(1).
[2]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24.
(责任编辑/彭巍)
关键词:高校产业;价值取向;探析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036—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金融海啸的巨大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世界性的难题。然而,从目前就业的途径看,我国大学生就业仍然以应聘为主,参与自主创业者微乎其微。面对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缺少就业主动权的现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谋划布局责无旁贷,但仅为权宜之计,更多的应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考量与反思。就当今我国高校校办产业来讲,其“经济”价值固然重要,但是,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或许更加重要。即充分利用高校校办产业优势,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特别是科技创业的生力军,乃顺势而为。将高校校办产业经营理念上升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层面,以实现高校校办产业由以经济价值为重点转向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叠加的价值取向,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满足大众对大学的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实现时代对高校教育价值的追问与呼唤。
一、高校产业的存在价值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产业历经沧桑,几经沉浮,终于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规模。如同对所有问题的认识过程一样,我国高校对校办产业工作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校办企业有过曲折和失败,但更多的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并发展壮大。回顾高校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学实习阶段,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始于1958年。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国大中小学校创建了一批实习工厂(车间)和农场,其初衷是安排学生劳动实习和科研加工。其特点是非独立法人的学校附属单位,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环节,有很强的教学性与计划性。不必讳言,这个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高校产业虽有起伏,却无长足发展,总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第二阶段,创收办学阶段,大致从1978年至1985年。这个时期高校潮涌了一阵“公司热”,什么人都办公司、什么公司都办。其直接动力是为了增加学校的预算外收入,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高校将校办工厂转型,生产科技产品,转化学校的应用型科技成果;创办了少量的以给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贸易为目的的公司。
第三阶段,产业探索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5年中央做出关于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科技同经济的紧密结合。许多大学相继组建了以实现科技商业化为主要任务的科技开发公司。从而在高校科研与社会经济之间架起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桥梁。高校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有了全新的变化,进入了探索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的新时期。
第四阶段,科技产业阶段。1993年12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教学、科研与科技产业并重,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使高校产业进入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期。这些年来,高校产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加高校办学经费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纵观我国高校产业的发展历程,高校产业建设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第一,政治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着剥削者与劳动者的尖锐对立;同时,由于一部分脑力劳动者服务于剥削阶级的上层建筑,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针对旧教育所遗留的弊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首次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产业由此孕育而生,以适应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需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一方面要求教育为劳动者服务,学校大门向工农等体力劳动者开放,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改变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念,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虽然曾经一段时期,特别是在“文革”的动乱岁月,受到“左”的思潮干扰出现了许多偏差,但是总体方向是正确的。
第二,教育目的。我们知道,高校产业起始于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革除旧教育脱离生产、脱离实际弊端的教学实习基地。它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方式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实践教学则不单是“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科技产业的发展,高校功能的变革,高校产业的教育功能日益展现出新的景象和新的趋势。一方面,高校产业为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做出了贡献。教学与科研和市场相结合,使高校了解了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研究方向和各学科学生的数量。另一方面,高校产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践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因此,高校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第三,经济目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产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开创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与经济相互融合的先河,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从经济角度来说,校办企业使理论研究转向了生产力的再现,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高校产业对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提高高校科研实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弥补高校办学经费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高校产业价值取向是高校对产业的价值判断和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管理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和特定的价值方向。即价值取向主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对高校产业问题所坚持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能否确立起系统科学和现实可行的价值取向来指导高校产业经营与管理,对高校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1.大学使命与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高校产业因学校教学而诞生,并植根于学校。其功能天然地随着高校职能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具有当今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的全部功能。因此,高校产业必然,也必须以大学的使命为己任。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的使命在于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承担起富民强国的任务。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对同济大学的祝愿》中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使命既是对高校产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产业总体的价值取向。由此引发出一个有趣现象:企业的目的是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取利润。高校校办企业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向客户提供本企业的产品及其服务外,还要服务于高校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高校产业如何真正在这两种价值活动中获取双份的“利润”,确是高校产业所需要探究的课题。
2.市场经济与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高校产业的发展总是与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科技产业的发展。事实上,高校科技产业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适应性规律即高校科技产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执行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因为,高校科技产业不可能在“学府”中进行;它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又要引领社会发展。因此,探求最贴近高校科技产业形态的思维模式,以形成扎根性理论,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最本质的诉求。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等和竞争规则在高等教育的现实应用是对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是消费性事业”以及高等教育特色化等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和挑战。其次,随着市场化的取向,社会的旨趣不再局限于对学术的追问。人们日益把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可操作的、可计算性质的、即时使用价值的知识类型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关心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数量、收入、产出、绩效、产品的提供能力以及社会的贡献率等。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视角检验高校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建立新兴高校产业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要为切入点,以适应、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尊重大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为前提,以实现高校产业功能任务为价值取向。
3.知识的价值承认对高校产业的价值取向
知识经济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国家、民族,乃至企业的战略资产,人才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的拼搏。正如时下流行的说法“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因此,“2006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2]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具有重大意义。可喜的是,高校科技产业一头植根于高校,一头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具有得天独厚参与推动产学研结合进程的示范优势。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N].文汇报,2007-06-14(1).
[2]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24.
(责任编辑/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