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17年到1922年,在苏俄至少有20万华人劳工,组成各种各样的部队(中国志愿军、中国军团、中国营),参加了保卫列宁、保卫苏维埃、保卫十月革命的战争。由于战争年代史料的遗失,现在已经很难完整地再现当时华人参加苏俄红军的全貌了,但从已找到的大量而零碎的史料中,我们仍然可以大概看出中国国际主义者英勇斗争的概貌。
中国红鹰团,即苏俄红军第三军第29步兵师第225团。该团约2000人,此团是所有中国志愿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军团,也是苏联红军中最大的国际主义者部队之一。团长为辽宁铁岭人任辅臣,政委是一位俄国布尔什维克。第一营营长张清萧,河北保定人,沉默寡言,说一口流利的俄语;第二营营长是桑来朝,山东人,身材魁梧,精通武术;第三营营长潘百川是出色的机枪手。同时组成连排制,一个营下设三个连,一个连下设三个排。有三个步兵营,九个连,二十七个排,八十一个班,还有一个骑兵营和一个机枪连,外加团部警卫连和军需处。任辅臣1908年就在哈尔滨加入了布尔什维克,1914年,他以华工主持人的身份,带领约2000名华工来到俄国彼尔姆省的阿拉白耶夫斯克矿区,从事挖石棉矿、伐木的工作。十月革命爆发后,在他的动员和组织下,1500名华工参加了红军。该团消灭了矿区所有的白匪军,之后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1918年10月初,该团向高尔察克匪帮发动进攻,一天拂晓,骑兵冲入白匪军盘踞的拉亚镇,步兵随后冲入,打死打伤几百名敌人,俘虏了300多人。为此,苏俄中央政府下令该团改名为红鹰团,并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11月29日,在维亚车站,他们和白匪军鏖战了一天,入夜后,疲乏的部队住宿在军用列车上。附近一个名叫阿霍特尼科夫的富农告密,并带领化装为红军的白匪军通过一个沼泽地,乘夜色包围了列车,用机枪疯狂扫射,该团自任辅臣以下全军覆没。
张福荣(音译)领导的中国军团。“一战”爆发后,段祺瑞曾挑选出一支未拿枪的北洋精锐部队到俄国参战。这支部队实际上未投入战斗,而是替俄军挖战壕,或在后方工厂做工。十月革命后,俄国大乱,这支部队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归国。1918年7月,他们到达莫斯科西南37公里的特罗伊茨克,列车被敌人破坏,中国军人准备徒步经哈萨克斯坦草原,沿当年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的路线回新疆。两天两夜后到达别洛茨克镇。瓦•康•布柳赫尔派党代表尼•卡希林带着一批俄共党员到他们中进行宣传,希望这些庄稼汉出身的中国军人能站到革命者一边,为推翻反动制度而斗争。中国军队被说服了,在张福荣的带领下,有1800人参加了红军。8月19日,在托博尔河战役中,这些训练有素的中国精兵与白匪肉搏,大获全胜。9月30日,俄共领导人斯维尔德洛夫对其进行了嘉奖。10月21日,列宁亲自签署命令,决定将乌拉尔至伏尔加地区加入红军的各支中国国际志愿队编组成约8000人的中国军团,由布柳赫尔指挥,张福荣任军团长,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亲自代表俄共中央把军旗授予张福荣。1919年10月至11月,在东线战场,中国军团击溃了高尔察克的匪军。1920年6月,该团攻入华沙。8月至10月,在卡霍夫卡登陆场,该军团顽强地阻击住弗兰格尔部,中国战士表现神勇,他们爬上敌人坦克,把手榴弹塞进坦克内,然后与之同归于尽,最终歼灭了该地所有的弗兰格尔部队。11月,在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斗中,他们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激战四天四夜后击溃白军。11月12日,中国军团攻入克里米亚半岛最南端的塞瓦斯托波尔市。遗憾的是,在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斗中,该军团牺牲了约5000名战士,张福荣本人身中7弹,但侥幸活了下来。余下的战士后来有的加入了苏联国籍,有的回国了。
包清山领导的中国独立营。1918年初,该营成立于北高加索捷列克苏维埃共和国首府弗拉基高加索市,约600人。营长包清山(俄国名字叫“考斯嘉”)于1887年出生于沈阳,俄国政委巴维尔·柯巴依则。该营成立时由俄共领导人基洛夫亲自授旗,此后还多次来到该营,中国战士亲切地称呼他“老基”。同年6月,弗拉基高加索市被白匪军包围,该市和莫斯科所有的联系均中断了,城里没有正规红军,主要依靠该营保卫。包清山利用空城计迷惑敌人,他带领一个连留在城内人烟稠密处巡逻,派刘法亮率领第二连乘火车在该共和国多个车站行驶。并制造舆论,说调来了1万多中国士兵增援,城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了。8月5日深夜,反动势力叛乱,白军数倍于红军,战斗持续了11天,叛乱才平息。中国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有20多位中国战士保卫红军司令部大楼二楼,敌人占领了一楼,他们血战五天五夜,打死打伤敌人甚多,大部分战士牺牲了,当援军赶来时,只剩下了1名中国战士。内战结束后,中国营解散了,中国战士转业到各地从事和平劳动。临解散时,俄共领导人、当时北高加索军区司令伏罗希洛夫曾亲临看望战士们。包清山被调到撒马尔罕同白匪军作战了两年,后来被调往莫斯科,以后回国,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他在弗拉基高加索市同一位俄国姑娘结婚并生有一女,名叫爱列奥诺娜·康斯坦丁诺芙娜·包清山,他的女儿经常跟随海军军官丈夫辗转。一次,在一个火车小站上短停一分钟,她向窗外望去,站台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上校,上校对她说:“您很象我所认识的一位红军战士,他的名字叫包清山,您是不是他的女儿?”她只回答了一句“是的”,列车就开动了,她还来不及询问上校的姓名,但她很欣慰,因为苏联人还记着他的父亲。在她家里,通用俄语和汉语,包清山的女婿和外孙一起学习汉语。
孙福元领导的中国营。十月革命后不久,在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蒂拉斯波尔附近森林伐木的450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红军,组成第45沃伦斯克红旗步兵师中国国际营。该营的战斗足迹遍及整个乌克兰。1918年3月,在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以后,该营按照和约,在从乌克兰返回俄罗斯时放下了武器,然而在通过边境时却突然遭到白军袭击,中国战士大部分牺牲了。孙福元辗转来到莫斯科,5月在莫斯科组建了有500名华人的中国营,编入莫斯科混成旅第21莫斯科苏维埃团后开赴南方作战。9月25日,该营在争夺诺沃皮奥尔斯克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南方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情报联络处1918年11月15日的通报中说:“第21莫斯科团500名中国国际战士,严守纪律,吃苦耐劳,作战英勇顽强。”
西伯利亚步兵第三师。1918年5月,在远东、西伯利亚战线为保卫苏维埃而战的1.3万名战士中就有一支400人的中国分队。由于中国战士人数的急剧增加,1920年,远东共和国(为适应当时斗争需要而成立的、由俄共领导下的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师——西伯利亚步兵第三师,由外贝加尔武装力量总司令直接任命一位中国同志为师长。
中国国际部队。该部队指挥员为鲁义文,政委张海成。他们曾在1919年11月2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志愿兵大会上号召建立更多的中国军团。
中国国际营。营长是匈牙利人雅科夫,副营长是山东人唐富顺。有500战士。曾在伏尔加河沿岸、基辅、哈尔科夫等地作战。
第74步兵团中国支队。1919年由顿巴斯矿区的“伊凡”和“索菲亚”矿井的中国煤矿工人组成。
第9步兵师第18步兵连。连长是李生安,副连长是魏炳成。该连也全部由顿巴斯煤矿的中国矿工组成,曾经在南俄作战。
张川林连。在乌克兰首府哈尔科夫附近一个煤矿区的100多名华工,在张川林的带动下参加红军,成立一个中国连;该连被编为红军十三军十二师第一旅第三连,张川林任连长。
第一巴夫罗格勒革命团中国志愿兵连。该连于1918年5月在俄国南方小城季霍列茨克成立,有180名中国战士。他们是两年前被招募来修建黑海铁路的中国劳工,连长由中国人担任。
王易祖中国国际支队。1918年夏天,在远东地区尼科尔斯克附近的矿区,建立了一支由中国人王易祖领导的战斗部队。
孙季武领导的中国营。在远东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苏维埃所组织的一支红军,营长为孙季武,该营参加了乌苏里江战线上的许多次战斗。
赤卫军中国支队。1918年初成立于俄国西北的彼得罗扎沃茨克。
在十月革命期间,一些中国志愿军还见过革命领袖列宁。李富清,1917年十月革命时只有20多岁,曾和70多名中国人在彼得格勒担任十月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的警卫。他们多次见到列宁,还教会他用汉语说:“您好,同志”,“吃饭”、“喝茶”等等。苏维埃政权迁到莫斯科后,李富清上了前线,编入第一步兵师(布琼尼师),在顿河、波兰等地作战,4次负伤,1923年到莫斯科军事学院学习。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李富清和军校同学作为仪仗队,在列宁灵柩旁值岗护灵。1926年毕业后,他到顿巴斯煤矿做翻译。1950年回国参加了解放军,195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他曾随中苏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苏联,到了莫斯科和基辅,会见了第一骑兵团的老战友。彼得格勒工人赤卫军的王树山、单堂方及其他一些中国工人也曾多次见到过列宁,还在工厂的群众大会上听过列宁讲话。
之所以有20多万旅俄华人劳工参加保卫十月革命的战斗,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国际主义精神。其次是因为俄共的引导和组织。1918年夏,俄共国际支部联盟建立了一个负责组织红军国际部队的军事委员会,后来又成立了组织中国志愿军的参谋部,该参谋部对顺利建立中国志愿军,意义重大。
197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祝贺十月革命60周年的电报中说:“中国人民一贯支持俄国人民十月革命的正义事业,在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和捍卫十月革命成果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的许多优秀儿女同俄国无产阶级并肩战斗,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红鹰团,即苏俄红军第三军第29步兵师第225团。该团约2000人,此团是所有中国志愿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军团,也是苏联红军中最大的国际主义者部队之一。团长为辽宁铁岭人任辅臣,政委是一位俄国布尔什维克。第一营营长张清萧,河北保定人,沉默寡言,说一口流利的俄语;第二营营长是桑来朝,山东人,身材魁梧,精通武术;第三营营长潘百川是出色的机枪手。同时组成连排制,一个营下设三个连,一个连下设三个排。有三个步兵营,九个连,二十七个排,八十一个班,还有一个骑兵营和一个机枪连,外加团部警卫连和军需处。任辅臣1908年就在哈尔滨加入了布尔什维克,1914年,他以华工主持人的身份,带领约2000名华工来到俄国彼尔姆省的阿拉白耶夫斯克矿区,从事挖石棉矿、伐木的工作。十月革命爆发后,在他的动员和组织下,1500名华工参加了红军。该团消灭了矿区所有的白匪军,之后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1918年10月初,该团向高尔察克匪帮发动进攻,一天拂晓,骑兵冲入白匪军盘踞的拉亚镇,步兵随后冲入,打死打伤几百名敌人,俘虏了300多人。为此,苏俄中央政府下令该团改名为红鹰团,并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11月29日,在维亚车站,他们和白匪军鏖战了一天,入夜后,疲乏的部队住宿在军用列车上。附近一个名叫阿霍特尼科夫的富农告密,并带领化装为红军的白匪军通过一个沼泽地,乘夜色包围了列车,用机枪疯狂扫射,该团自任辅臣以下全军覆没。
张福荣(音译)领导的中国军团。“一战”爆发后,段祺瑞曾挑选出一支未拿枪的北洋精锐部队到俄国参战。这支部队实际上未投入战斗,而是替俄军挖战壕,或在后方工厂做工。十月革命后,俄国大乱,这支部队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归国。1918年7月,他们到达莫斯科西南37公里的特罗伊茨克,列车被敌人破坏,中国军人准备徒步经哈萨克斯坦草原,沿当年土尔扈特部返回祖国的路线回新疆。两天两夜后到达别洛茨克镇。瓦•康•布柳赫尔派党代表尼•卡希林带着一批俄共党员到他们中进行宣传,希望这些庄稼汉出身的中国军人能站到革命者一边,为推翻反动制度而斗争。中国军队被说服了,在张福荣的带领下,有1800人参加了红军。8月19日,在托博尔河战役中,这些训练有素的中国精兵与白匪肉搏,大获全胜。9月30日,俄共领导人斯维尔德洛夫对其进行了嘉奖。10月21日,列宁亲自签署命令,决定将乌拉尔至伏尔加地区加入红军的各支中国国际志愿队编组成约8000人的中国军团,由布柳赫尔指挥,张福荣任军团长,红军总司令托洛茨基亲自代表俄共中央把军旗授予张福荣。1919年10月至11月,在东线战场,中国军团击溃了高尔察克的匪军。1920年6月,该团攻入华沙。8月至10月,在卡霍夫卡登陆场,该军团顽强地阻击住弗兰格尔部,中国战士表现神勇,他们爬上敌人坦克,把手榴弹塞进坦克内,然后与之同归于尽,最终歼灭了该地所有的弗兰格尔部队。11月,在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斗中,他们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激战四天四夜后击溃白军。11月12日,中国军团攻入克里米亚半岛最南端的塞瓦斯托波尔市。遗憾的是,在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斗中,该军团牺牲了约5000名战士,张福荣本人身中7弹,但侥幸活了下来。余下的战士后来有的加入了苏联国籍,有的回国了。
包清山领导的中国独立营。1918年初,该营成立于北高加索捷列克苏维埃共和国首府弗拉基高加索市,约600人。营长包清山(俄国名字叫“考斯嘉”)于1887年出生于沈阳,俄国政委巴维尔·柯巴依则。该营成立时由俄共领导人基洛夫亲自授旗,此后还多次来到该营,中国战士亲切地称呼他“老基”。同年6月,弗拉基高加索市被白匪军包围,该市和莫斯科所有的联系均中断了,城里没有正规红军,主要依靠该营保卫。包清山利用空城计迷惑敌人,他带领一个连留在城内人烟稠密处巡逻,派刘法亮率领第二连乘火车在该共和国多个车站行驶。并制造舆论,说调来了1万多中国士兵增援,城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了。8月5日深夜,反动势力叛乱,白军数倍于红军,战斗持续了11天,叛乱才平息。中国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有20多位中国战士保卫红军司令部大楼二楼,敌人占领了一楼,他们血战五天五夜,打死打伤敌人甚多,大部分战士牺牲了,当援军赶来时,只剩下了1名中国战士。内战结束后,中国营解散了,中国战士转业到各地从事和平劳动。临解散时,俄共领导人、当时北高加索军区司令伏罗希洛夫曾亲临看望战士们。包清山被调到撒马尔罕同白匪军作战了两年,后来被调往莫斯科,以后回国,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他在弗拉基高加索市同一位俄国姑娘结婚并生有一女,名叫爱列奥诺娜·康斯坦丁诺芙娜·包清山,他的女儿经常跟随海军军官丈夫辗转。一次,在一个火车小站上短停一分钟,她向窗外望去,站台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上校,上校对她说:“您很象我所认识的一位红军战士,他的名字叫包清山,您是不是他的女儿?”她只回答了一句“是的”,列车就开动了,她还来不及询问上校的姓名,但她很欣慰,因为苏联人还记着他的父亲。在她家里,通用俄语和汉语,包清山的女婿和外孙一起学习汉语。
孙福元领导的中国营。十月革命后不久,在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蒂拉斯波尔附近森林伐木的450名中国劳工参加了红军,组成第45沃伦斯克红旗步兵师中国国际营。该营的战斗足迹遍及整个乌克兰。1918年3月,在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以后,该营按照和约,在从乌克兰返回俄罗斯时放下了武器,然而在通过边境时却突然遭到白军袭击,中国战士大部分牺牲了。孙福元辗转来到莫斯科,5月在莫斯科组建了有500名华人的中国营,编入莫斯科混成旅第21莫斯科苏维埃团后开赴南方作战。9月25日,该营在争夺诺沃皮奥尔斯克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南方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情报联络处1918年11月15日的通报中说:“第21莫斯科团500名中国国际战士,严守纪律,吃苦耐劳,作战英勇顽强。”
西伯利亚步兵第三师。1918年5月,在远东、西伯利亚战线为保卫苏维埃而战的1.3万名战士中就有一支400人的中国分队。由于中国战士人数的急剧增加,1920年,远东共和国(为适应当时斗争需要而成立的、由俄共领导下的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师——西伯利亚步兵第三师,由外贝加尔武装力量总司令直接任命一位中国同志为师长。
中国国际部队。该部队指挥员为鲁义文,政委张海成。他们曾在1919年11月2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志愿兵大会上号召建立更多的中国军团。
中国国际营。营长是匈牙利人雅科夫,副营长是山东人唐富顺。有500战士。曾在伏尔加河沿岸、基辅、哈尔科夫等地作战。
第74步兵团中国支队。1919年由顿巴斯矿区的“伊凡”和“索菲亚”矿井的中国煤矿工人组成。
第9步兵师第18步兵连。连长是李生安,副连长是魏炳成。该连也全部由顿巴斯煤矿的中国矿工组成,曾经在南俄作战。
张川林连。在乌克兰首府哈尔科夫附近一个煤矿区的100多名华工,在张川林的带动下参加红军,成立一个中国连;该连被编为红军十三军十二师第一旅第三连,张川林任连长。
第一巴夫罗格勒革命团中国志愿兵连。该连于1918年5月在俄国南方小城季霍列茨克成立,有180名中国战士。他们是两年前被招募来修建黑海铁路的中国劳工,连长由中国人担任。
王易祖中国国际支队。1918年夏天,在远东地区尼科尔斯克附近的矿区,建立了一支由中国人王易祖领导的战斗部队。
孙季武领导的中国营。在远东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苏维埃所组织的一支红军,营长为孙季武,该营参加了乌苏里江战线上的许多次战斗。
赤卫军中国支队。1918年初成立于俄国西北的彼得罗扎沃茨克。
在十月革命期间,一些中国志愿军还见过革命领袖列宁。李富清,1917年十月革命时只有20多岁,曾和70多名中国人在彼得格勒担任十月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的警卫。他们多次见到列宁,还教会他用汉语说:“您好,同志”,“吃饭”、“喝茶”等等。苏维埃政权迁到莫斯科后,李富清上了前线,编入第一步兵师(布琼尼师),在顿河、波兰等地作战,4次负伤,1923年到莫斯科军事学院学习。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李富清和军校同学作为仪仗队,在列宁灵柩旁值岗护灵。1926年毕业后,他到顿巴斯煤矿做翻译。1950年回国参加了解放军,195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他曾随中苏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苏联,到了莫斯科和基辅,会见了第一骑兵团的老战友。彼得格勒工人赤卫军的王树山、单堂方及其他一些中国工人也曾多次见到过列宁,还在工厂的群众大会上听过列宁讲话。
之所以有20多万旅俄华人劳工参加保卫十月革命的战斗,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国际主义精神。其次是因为俄共的引导和组织。1918年夏,俄共国际支部联盟建立了一个负责组织红军国际部队的军事委员会,后来又成立了组织中国志愿军的参谋部,该参谋部对顺利建立中国志愿军,意义重大。
197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祝贺十月革命60周年的电报中说:“中国人民一贯支持俄国人民十月革命的正义事业,在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和捍卫十月革命成果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的许多优秀儿女同俄国无产阶级并肩战斗,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