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丽丝漫游奇境》以一种奇异的魅力,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名篇。本文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对爱丽丝所经历的焦虑地叩问、自觉地适应、勇敢地突破三个阶段的自我身份认证展开分析。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镜像;他者;自我身份认同
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七岁的英国女孩爱丽丝进入“奇境”后的离奇经历。本文认为,爱丽丝在进入奇境之后产生了多次自我身份认证上动摇。为了取得自我的身份认证,她经历了焦虑地叩问、自觉地适应、勇敢地突破三个阶段,以下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镜像理论梳理
在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文本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1,镜像理论是拉康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拉康认为,一个婴儿在照镜子之前,不能意识到何谓“自我”,他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识是零碎的。
而当婴儿第一次站在镜子前并且摆动肢体,发现镜中人也做出和他一模一样的动作时,便能产生“各肢体组成我”的概念。在这种模式下,婴儿会对“自我”产生依恋,这个过程被拉康称为“一次同化”。
2,最初的镜像并非真正的“自我”。
婴儿最初看到的镜像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镜子被置于婴儿无法把控的场所,是与婴儿分离的。婴儿把自己的起源让渡给了镜子,向虚无的镜像寄托自身的命运。
这个最初的镜像就是想象的“他者”,婴儿正是依靠这个外在的“他者”来建立自我意识。但是这只是一个人自我认证之路的起点,终人之一生,还需要在各种参照中完成自我认证。
3,真实的“自我”是虚无的,需要不断借助“他者”进行确认。
拉康认为,人类极力寻找的这个真正的“自我”是不存在的。“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镜像)引起的迷恋(对“自我”的迷恋)。
正因为“自我”具有的虚幻性,所以人需要不断借助“他者”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
了解镜像理论后,我们即可对爱丽丝的无意识行为进行分阶段分析。
二、焦急叩问阶段
爱丽丝在进入“奇境”之后的前七章,都没有进入花园,她的身体不断地变大变小,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当爱丽丝吃了一块小蛋糕后,整个人急剧变大,她渐渐地看不见自己的双脚:
她低下头,她的双脚几乎看不见了,它们变得那么远。
变大后的爱丽丝很难看清自己的身体部件,这是通过一种荒诞的途径,让爱丽丝重回“镜像”最初状态。
但即便是在现实中有这么一个相伴了七年的镜像,爱丽丝也很快产生了自我认证的动摇,她对自己的身份十分困惑,以致产生自我分裂感和残缺感:
“哎呀呀!今天净怪事儿!而昨天却都一切正常。我纳闷是不是夜里我发生了变化?让我想想:早上起来的时候,我还是我吗?”
这是一个人在自我认证模糊期所作的寻找,这种寻找是充满焦虑的。爱丽丝的寻找无疑又是失败的,她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
没有得出结论的主要原因是爱丽丝一直是一个人,没有“他者”成为她的镜子,在“自我”本质消解的前提下,她不可能通过这种焦虑的自我叩问来完成自我认同,她必须要走出这个大厅,去接触“他者”。
三、积极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爱丽丝的主要目的是融入这个荒诞的“奇境”。
人在身份认证没有着落时,总会在焦虑中追寻“他者”的认同。因“自我”本质缺失,所以需要“他者”不断充实。
爱丽丝在经过最初的焦虑之后,就无意识地采用了这种方式。
与动物们一同进行的“政党竞选式赛跑”非常荒诞,最后渡渡鸟宣布所有人获奖,而奖品来自爱丽丝。它把一枚从爱丽丝身上得来的顶针当作奖品又授予了爱丽丝,爱丽丝的表现令人惊奇:
爱丽丝觉得整个事情都很滑稽,可他们看上去全都那么一本正经,所以她也不敢笑。
爱丽丝在适应荒诞。她想要通过这种适应,从“奇境”原住民身上看到自己的镜像,来完成身份认证。
爱丽丝还参加了疯狂茶话会、槌球比赛,虽然她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都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她仍然参与其中,并且努力与其他人进行对话。
这表明,环境尽管荒诞,但是当自我身份认证没成功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爱丽丝努力使自己融合在这个充满荒诞色彩的社会中,接受颠倒的秩序,甚至开始对这种社会秩序表示认同。
四、勇敢突破阶段
爱丽丝想让自己融入“奇境”以期实现自我身份认证的努力是没有结果的。临近整篇小说结尾的时候,爱丽丝仍然没有弄清楚自己是谁——当假海龟要求爱丽丝讲讲自己的来历时,爱丽丝胆怯地说:“我们不必從昨天开始,因为从那以后,我已经变成另一个人啦!”
但是,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敢于让笔下的人物作出突破。
在第十二章中,法院审判红桃杰克,面对荒诞的审判,爱丽丝大声反抗,她终于将融入“奇境”的欲望撕裂,自我的身份认证被她放到了一边,她要揭穿这个世界的不可理喻:
“砍掉她的头!”王后声嘶力竭地喊道。没有人动。
“谁搭理你呀?”爱丽丝说,(此刻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身高了。)“你们不就是一副纸牌吗!”
被道破本质的纸牌帝国崩溃了,国王、皇后、士兵都变成了纸牌。爱丽丝又一次接受并且肯定了她的现实镜像。
这个镜像是以姐姐、父母、身边的同龄孩子们作为镜子,从而映射出来的爱丽丝“自我”的影子,这个“自我”虽然不可能是爱丽丝真实的自我,但却代表了维多利亚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也代表了合理的社会秩序。
从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出发,进一步体现她的无意识,描写她试图融入荒诞,又描写她决心走向现实,这是一种高远的视野,充溢着对天真的儿童的赞美,更有一种宏大正气蕴含其中。《爱丽丝漫游奇境》经得起各种理论的考量,这也是它永不褪色的魅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余开亮.艺术哲学导论[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刘易斯 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M],张晓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梁翰晴(1997-01),男,汉族,浙江临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镜像;他者;自我身份认同
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七岁的英国女孩爱丽丝进入“奇境”后的离奇经历。本文认为,爱丽丝在进入奇境之后产生了多次自我身份认证上动摇。为了取得自我的身份认证,她经历了焦虑地叩问、自觉地适应、勇敢地突破三个阶段,以下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镜像理论梳理
在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文本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1,镜像理论是拉康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拉康认为,一个婴儿在照镜子之前,不能意识到何谓“自我”,他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识是零碎的。
而当婴儿第一次站在镜子前并且摆动肢体,发现镜中人也做出和他一模一样的动作时,便能产生“各肢体组成我”的概念。在这种模式下,婴儿会对“自我”产生依恋,这个过程被拉康称为“一次同化”。
2,最初的镜像并非真正的“自我”。
婴儿最初看到的镜像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镜子被置于婴儿无法把控的场所,是与婴儿分离的。婴儿把自己的起源让渡给了镜子,向虚无的镜像寄托自身的命运。
这个最初的镜像就是想象的“他者”,婴儿正是依靠这个外在的“他者”来建立自我意识。但是这只是一个人自我认证之路的起点,终人之一生,还需要在各种参照中完成自我认证。
3,真实的“自我”是虚无的,需要不断借助“他者”进行确认。
拉康认为,人类极力寻找的这个真正的“自我”是不存在的。“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镜像)引起的迷恋(对“自我”的迷恋)。
正因为“自我”具有的虚幻性,所以人需要不断借助“他者”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
了解镜像理论后,我们即可对爱丽丝的无意识行为进行分阶段分析。
二、焦急叩问阶段
爱丽丝在进入“奇境”之后的前七章,都没有进入花园,她的身体不断地变大变小,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当爱丽丝吃了一块小蛋糕后,整个人急剧变大,她渐渐地看不见自己的双脚:
她低下头,她的双脚几乎看不见了,它们变得那么远。
变大后的爱丽丝很难看清自己的身体部件,这是通过一种荒诞的途径,让爱丽丝重回“镜像”最初状态。
但即便是在现实中有这么一个相伴了七年的镜像,爱丽丝也很快产生了自我认证的动摇,她对自己的身份十分困惑,以致产生自我分裂感和残缺感:
“哎呀呀!今天净怪事儿!而昨天却都一切正常。我纳闷是不是夜里我发生了变化?让我想想:早上起来的时候,我还是我吗?”
这是一个人在自我认证模糊期所作的寻找,这种寻找是充满焦虑的。爱丽丝的寻找无疑又是失败的,她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
没有得出结论的主要原因是爱丽丝一直是一个人,没有“他者”成为她的镜子,在“自我”本质消解的前提下,她不可能通过这种焦虑的自我叩问来完成自我认同,她必须要走出这个大厅,去接触“他者”。
三、积极适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爱丽丝的主要目的是融入这个荒诞的“奇境”。
人在身份认证没有着落时,总会在焦虑中追寻“他者”的认同。因“自我”本质缺失,所以需要“他者”不断充实。
爱丽丝在经过最初的焦虑之后,就无意识地采用了这种方式。
与动物们一同进行的“政党竞选式赛跑”非常荒诞,最后渡渡鸟宣布所有人获奖,而奖品来自爱丽丝。它把一枚从爱丽丝身上得来的顶针当作奖品又授予了爱丽丝,爱丽丝的表现令人惊奇:
爱丽丝觉得整个事情都很滑稽,可他们看上去全都那么一本正经,所以她也不敢笑。
爱丽丝在适应荒诞。她想要通过这种适应,从“奇境”原住民身上看到自己的镜像,来完成身份认证。
爱丽丝还参加了疯狂茶话会、槌球比赛,虽然她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都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她仍然参与其中,并且努力与其他人进行对话。
这表明,环境尽管荒诞,但是当自我身份认证没成功时,这些已经不重要了。爱丽丝努力使自己融合在这个充满荒诞色彩的社会中,接受颠倒的秩序,甚至开始对这种社会秩序表示认同。
四、勇敢突破阶段
爱丽丝想让自己融入“奇境”以期实现自我身份认证的努力是没有结果的。临近整篇小说结尾的时候,爱丽丝仍然没有弄清楚自己是谁——当假海龟要求爱丽丝讲讲自己的来历时,爱丽丝胆怯地说:“我们不必從昨天开始,因为从那以后,我已经变成另一个人啦!”
但是,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敢于让笔下的人物作出突破。
在第十二章中,法院审判红桃杰克,面对荒诞的审判,爱丽丝大声反抗,她终于将融入“奇境”的欲望撕裂,自我的身份认证被她放到了一边,她要揭穿这个世界的不可理喻:
“砍掉她的头!”王后声嘶力竭地喊道。没有人动。
“谁搭理你呀?”爱丽丝说,(此刻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身高了。)“你们不就是一副纸牌吗!”
被道破本质的纸牌帝国崩溃了,国王、皇后、士兵都变成了纸牌。爱丽丝又一次接受并且肯定了她的现实镜像。
这个镜像是以姐姐、父母、身边的同龄孩子们作为镜子,从而映射出来的爱丽丝“自我”的影子,这个“自我”虽然不可能是爱丽丝真实的自我,但却代表了维多利亚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也代表了合理的社会秩序。
从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出发,进一步体现她的无意识,描写她试图融入荒诞,又描写她决心走向现实,这是一种高远的视野,充溢着对天真的儿童的赞美,更有一种宏大正气蕴含其中。《爱丽丝漫游奇境》经得起各种理论的考量,这也是它永不褪色的魅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余开亮.艺术哲学导论[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刘易斯 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M],张晓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梁翰晴(1997-01),男,汉族,浙江临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