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的文学界,“残雪”可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名词。因为,在这个以市场风气为指导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像她那么写作了。
读哲学书籍,写实验小说,每天创作一小时,事前既不做准备,事后也不回顾,“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具有深层的对称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残雪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
当然,这些“形式”都只是表面,而非她之所以成为那个受人关注的“残雪”的原因。“潜意识写作”下编织的文字迷宫,与当下文学显然大相径庭的创作风格,自成一体的文学观念,对西方文学的高度崇尚以及她在美日等国家的备受推崇,等等等等,才是使“残雪”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名词的真正原因。
那么,“残雪”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
是如其兄邓晓芒所称与卡夫卡“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残雪?“两人都有一种桀傲不驯的内在性格,有一种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守护孤独的殉道精神,都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敏锐和透视本质的慧眼,有一种自我反省、自我咀嚼、‘向内深入’的坚定目标和忍受剧痛的坚强耐力。”
还是那个令读者在个人阅读和专业评价之间产生疑惑的残雪?在读完残雪的作品之后,他们这样说:“我时不时想起纳博科夫讲过的话:‘如果一部作品到了让人读不懂的程度,无论如何不是一流的。’我赞成这句话。”
“在当下的语境看来,残雪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世界文学正大踏步地走向以通俗化、零散化、反理性、体验式等为特征的后现代,中国却还有这么一位纯现代派。”青年评论家何英曾这样评价残雪和她的创作。
而外界的喧嚣很难进入残雪的世界,她已建立了一个可以自我圆满的文学城堡,“我既然选择了高层次的文学,就应安于清淡和寂寞”,“我不需要量的方面的反响,我重视的是精神的质。哪怕只有几个读者,只要他们真正进入了这种超前的文学,我都会欣喜若狂”。与小说的错综复杂相比,电话那端的她,说话干脆利落,语言自信,坚定,直接。
无论如何,说起残雪,便是在说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姿态。
“有独立个性,拒绝融化,也可以说是踩得很脏的雪。”
从小敏感、瘦弱、倔强,神经气质,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当过赤脚医生、工人,甚至开过裁缝店,本来从未想过当作家、顶多写点日记,在接触西方小说后伏在缝纫机上搞创作却从此一举成名……在现在的读者看来,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残雪,经历可称传奇。
而这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的湖南妹子,走的这一条文学之路,也似乎一直“与众不同”:《黄泥街》发表后,国内出版社担心市场不敢出版,于是单行本在台湾率先问世。其作品尚未在国内文学界获得普遍赞同时,已先引起了国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后来还被美日文学界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在文字的世界里,她比一般作家更追求超越现实的纯粹的精神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亦不掩饰自己对世俗的在意和追求,会和出版商谈判自己作品的印数和版税。在回归传统成为口号和潮流时,她亦毫不掩饰自己对西方的推崇,甚至在自己的一个长篇里给所有人物都取上了外国名字。在文学界亦不能避免以和为贵的人情时,她在《残雪文学观》中逐一点名批评一批当代文坛名家。在市场条件下,当其作品被选择性忽略,她又被一些年轻的作家和读者奉为精神的苦修者和文学圣徒倍加推崇……
这种独特性在作家的笔名中便可见一斑。在残雪还被人叫作邓小华的时候,她在发表《黄泥街》时用了“残雪”这个笔名。对此,她如此解释:“有独立个性,拒绝融化,也可以说是踩得很脏的雪。”
连在遭遇困境时,残雪的处理方式亦与一般人的选择不同:四十一二岁时,残雪遭遇了创作“瓶颈”,但她的处理方式显然与一般人不同:她就改易其辙转攻文学评论。“读完卡夫卡就读博尔赫斯,读完博尔赫斯就读但丁,读完但丁再读浮士德……英文的读一遍,中文的读一遍。反反复复,一下子进去了,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写评论了。创作是反省自己,评论同样是反省自己,只不过是通过别人提供的镜子而已。”于是,在与小说暂别的日子里,六本关于西方文学经典的评论专著火热出炉。
如今的残雪,因为过敏引起的风湿,不得不在大部分时间里呆在家中。但闭门不出并不代表举步不前。这位整日“宅”在家中的女作家大概有350天在进行创作。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她每天攻读哲学4个小时,已经读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等等哲学家的著作。她还打算再过六七年写一本叫作《艺术哲学》的大书。虽然大部分时间被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但她的精神触角却延伸至无穷远处,在文学和哲学的世界里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城堡。
“我所有的故事都指向现实的本质”
残雪对文学方方面面的理解和实践同样与一般人不同。比如文坛主流一直在热热闹闹讨论的“故事性”。残雪想表达的“故事性”没那么简单。她试图通过自己独树一帜的“潜意识写作”告诉读者:在高级纯文学中,存在着另外一种故事性,另外一种隐藏的结构。
“我的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性是一种难度很大的结构和故事性,读者要有一定的哲学底蕴和创造力才能进入。他必须在阅读时突进到常规思维之外的那个空间,并且在那里反复停留建构,才有可能‘发现’整个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残雪说。
而这种创作与作家的阅读是一致的:“我从来不需要灵感,从创作刚开始一直到现在,我运用的是同一种方法,即每天创作一小时,事前既不做准备,事后也不回顾,写完这一小时就置之脑后。这一小时可以是上午,可以是下午,也可以是晚上,完全灵活变动。三十多年来,我发现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具有深层的对称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
理所当然,这类作品对读者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这个提倡为读者创作的时代,残雪在骄傲地“筛选”自己的读者:“一位读者,只有进入到了那种故事性和结构,才算是在阅读新文学方面入了门。这个门是很难入的,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自我训练。所以,我的读者必须读过大量的西方经典小说和现代主义作品,否则他就难以适应这种特殊的结构和故事性,只能用一些常规观念去乱套作品中的情节,如文坛上的主流批评家对我的解释一样。” 她对自己的定位是“实验文学”,这显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我所从事的是一种纯创造,这是一种没有退路的创造运动。国内一些早年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家如今已改弦易辙,搞起了他们并不擅长的现实主义,甚至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这大概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纯创造吧,或者也因为纯创造太难,他们不降格就再也上不去了吧。年轻的写作者一般吃不了苦,比较懒,所以力气也比较小,很少有人能从事这种艰辛的劳作。”
虽然一直在进行“艰辛的劳作”,但残雪对自己的创作非常满意。在她看来,自己在三十年不间断地喷发,至今没有丝毫退步的迹象。“在这一切的后面,是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巨大的阅读量,对自己的反复训练。我的小说是同现实交合得最好的,我所有的故事都指向现实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现代主义是高层次的现实主义,也是现实主义发展的必然倾向,时代精神的体现。”
说起当下文坛现状,这位曾被视为“先锋派”代表人物的作家亦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就像她前几年在《残雪文学观》中逐一批评王蒙、王安忆、格非、阿城等一批当代文坛名家的不留情面,她的措辞在旁人看来依然有些激烈:“现代主义文学是很难搞的,当今中国文坛上的所谓‘先锋’除个别外基本上都是伪先锋,一些表面的唬人的假货。在我对国内文学的阅读中,我认为在中国真正称得上现代主义而又有内涵的作品只有梁小斌的哲理散文,张小波九十年代的几个中篇,和余华早期的几个中短篇。这种作品识别起来非常困难,需要读者具备很高的修养和不同一般的天分和功力。”
坚持实验性的写作方式,无疑会令读者在阅读并理解作品时产生障碍。所以,会有读者看了小说之后说,看不懂残雪。包括她前几年出版的《边疆》《吕芳诗小姐》,在普通读者间的反响也不是非常强烈。
但这些不在残雪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不考虑广大的读者群,我只考虑一小部分前卫读者群。我这种文学的难度甚至超过了哲学,怎么会有大批读者呢?更何况时代精神不是以读者的多少来判断的。哪怕只有几个读者,只要他们真正进入了这种超前的文学,我都会欣喜若狂”。“我不需要量的方面的反响,我重视的是精神的质。我既然选择了高层次的文学,就应安于清淡和寂寞。而在我们国家,这部分读者群人数也很可观了”。
她考虑最多的还是文学、精神方面的追求:“文学的源头,人类情感的源头,那种终极的、原始的、黑暗的所在便是故乡。故乡就是精神和肉体共同的故乡。对于好的作家来说,无处不是故乡。我每天坐在家中,但我每天回到故乡。我小说中的人物亦如此。”她如是说。
“有气魄、有野心的作家才能追求这样的故乡。平庸的作家则只能追求‘黄土地’似的故乡。所以,在我所有的作品中都伴随着对于故乡的抒情。那种故乡不是平日里的老生常谈,而是作家在开掘中展示在他眼前的新天地,似乎从未相识,却又是日日相伴的故乡。这种故乡每一次出现时,风景都有所不同。它们是来自黑暗地母的异质风景,它们又同我们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它们是日常生活的本质;它们不是过去,而是未来。”残雪说。
“我每一篇小说都要达到一种极致体验”
残雪称自己是个矛盾的个体:“从小我就是个矛盾体,既孤独又不孤独,同这世俗的世界有着很深的计较。我同世俗、同社会的矛盾,是永恒的,是一种从迷惑、痛苦、徘徊到冷静、坚定的争斗过程。我的作品大部分描写的就是这个矛盾,这个过程。”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残雪这样说。
这个矛盾性体现在残雪作品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作品对世俗层面的描写与作品对精神主旨的追求:“尽管我的所有小说都可以归结到人的本质或抽象的人性上去,我的故事和叙说依然带有浓郁的社会底层的气味。这,恐怕永远都改不了。这是我生命的基地,我的什么东西都是从这里起飞的。”她这样说。
这种“矛盾性”同样体现在她新长篇《新世纪爱情故事》上。这部将于今年七月份在美国出版英文版本的小说,描写的是世俗生活中被描写被歌颂最多的爱情。爱情早已被人视为寻常,加上“新世纪”三个字为前缀,故事在残雪的笔下可会有与众不同之处?而这个从《五香街》里走出来的女作家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每一篇小说都要达到一种极致体验,要不就不写。”那么,新长篇的极致何在?
“《新世纪爱情故事》写的是可能世界里的爱情故事。但这些可能的爱情故事决不是没有现实性的空想,它们都是将要实现和已经在实现着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凝聚着作者对于情感的深层体验,与时代精神和潮流相呼应,所以称之为‘新世纪爱情故事’。”残雪说。
按照作家自己的说法,这部小说“描写了一种新型的、重视物欲升华的、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爱情观。”而残雪如此描述自己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我们都生活在动物性的物欲的梦中,我们的梦境被这种物欲塞得满满的,我们以为这就是人的本能,很少有人愿意从梦里醒过来。可是已经有了恐惧。严冬的夜晚,在空旷的水泥广场上,在城市郊区的国道旁,一些歪歪斜斜的人影在踽踽独行,他们都用手捂住胸膛里跳动的那颗心,叩问着同一个古老的问题:灵魂到底有没有?当灵魂的真正死亡降临时,没有人会不害怕,或许这种恐惧的积累就是希望所在。人,终究会从长梦中醒来,这才是人作为人的本能。”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这样一些不愿让灵魂死亡的人们的案例。”残雪说。在新小说中,她对令现代人深深困惑的情感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主张。“这种讨论和主张并没有学究味,整个作品是像植物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我以往的情感小说未曾像这个长篇一样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是我的超越。”她说。
当然,小说读来依旧十分“残雪”。这是一部迷宫似的小说,其结构和文字都符合读者对残雪的评价:“表面荒诞无稽,实质合情合理;表面如梦似幻,实质直面人性;画面是平静的,背景却是喧嚣的;氛围是疯狂的,精神却是冷静的。”但是,对于习惯阅读“正统”长篇小说的读者而言,阅读《新世纪爱情故事》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个错综复杂的语言迷宫里,他们或许很难找到作家文字的最终指向。
读哲学书籍,写实验小说,每天创作一小时,事前既不做准备,事后也不回顾,“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具有深层的对称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残雪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
当然,这些“形式”都只是表面,而非她之所以成为那个受人关注的“残雪”的原因。“潜意识写作”下编织的文字迷宫,与当下文学显然大相径庭的创作风格,自成一体的文学观念,对西方文学的高度崇尚以及她在美日等国家的备受推崇,等等等等,才是使“残雪”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名词的真正原因。
那么,“残雪”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
是如其兄邓晓芒所称与卡夫卡“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残雪?“两人都有一种桀傲不驯的内在性格,有一种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守护孤独的殉道精神,都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敏锐和透视本质的慧眼,有一种自我反省、自我咀嚼、‘向内深入’的坚定目标和忍受剧痛的坚强耐力。”
还是那个令读者在个人阅读和专业评价之间产生疑惑的残雪?在读完残雪的作品之后,他们这样说:“我时不时想起纳博科夫讲过的话:‘如果一部作品到了让人读不懂的程度,无论如何不是一流的。’我赞成这句话。”
“在当下的语境看来,残雪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世界文学正大踏步地走向以通俗化、零散化、反理性、体验式等为特征的后现代,中国却还有这么一位纯现代派。”青年评论家何英曾这样评价残雪和她的创作。
而外界的喧嚣很难进入残雪的世界,她已建立了一个可以自我圆满的文学城堡,“我既然选择了高层次的文学,就应安于清淡和寂寞”,“我不需要量的方面的反响,我重视的是精神的质。哪怕只有几个读者,只要他们真正进入了这种超前的文学,我都会欣喜若狂”。与小说的错综复杂相比,电话那端的她,说话干脆利落,语言自信,坚定,直接。
无论如何,说起残雪,便是在说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写作姿态。
“有独立个性,拒绝融化,也可以说是踩得很脏的雪。”
从小敏感、瘦弱、倔强,神经气质,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当过赤脚医生、工人,甚至开过裁缝店,本来从未想过当作家、顶多写点日记,在接触西方小说后伏在缝纫机上搞创作却从此一举成名……在现在的读者看来,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残雪,经历可称传奇。
而这个自小喜欢文学、追求精神自由的湖南妹子,走的这一条文学之路,也似乎一直“与众不同”:《黄泥街》发表后,国内出版社担心市场不敢出版,于是单行本在台湾率先问世。其作品尚未在国内文学界获得普遍赞同时,已先引起了国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后来还被美日文学界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在文字的世界里,她比一般作家更追求超越现实的纯粹的精神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亦不掩饰自己对世俗的在意和追求,会和出版商谈判自己作品的印数和版税。在回归传统成为口号和潮流时,她亦毫不掩饰自己对西方的推崇,甚至在自己的一个长篇里给所有人物都取上了外国名字。在文学界亦不能避免以和为贵的人情时,她在《残雪文学观》中逐一点名批评一批当代文坛名家。在市场条件下,当其作品被选择性忽略,她又被一些年轻的作家和读者奉为精神的苦修者和文学圣徒倍加推崇……
这种独特性在作家的笔名中便可见一斑。在残雪还被人叫作邓小华的时候,她在发表《黄泥街》时用了“残雪”这个笔名。对此,她如此解释:“有独立个性,拒绝融化,也可以说是踩得很脏的雪。”
连在遭遇困境时,残雪的处理方式亦与一般人的选择不同:四十一二岁时,残雪遭遇了创作“瓶颈”,但她的处理方式显然与一般人不同:她就改易其辙转攻文学评论。“读完卡夫卡就读博尔赫斯,读完博尔赫斯就读但丁,读完但丁再读浮士德……英文的读一遍,中文的读一遍。反反复复,一下子进去了,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写评论了。创作是反省自己,评论同样是反省自己,只不过是通过别人提供的镜子而已。”于是,在与小说暂别的日子里,六本关于西方文学经典的评论专著火热出炉。
如今的残雪,因为过敏引起的风湿,不得不在大部分时间里呆在家中。但闭门不出并不代表举步不前。这位整日“宅”在家中的女作家大概有350天在进行创作。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她每天攻读哲学4个小时,已经读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等等哲学家的著作。她还打算再过六七年写一本叫作《艺术哲学》的大书。虽然大部分时间被局限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但她的精神触角却延伸至无穷远处,在文学和哲学的世界里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城堡。
“我所有的故事都指向现实的本质”
残雪对文学方方面面的理解和实践同样与一般人不同。比如文坛主流一直在热热闹闹讨论的“故事性”。残雪想表达的“故事性”没那么简单。她试图通过自己独树一帜的“潜意识写作”告诉读者:在高级纯文学中,存在着另外一种故事性,另外一种隐藏的结构。
“我的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性是一种难度很大的结构和故事性,读者要有一定的哲学底蕴和创造力才能进入。他必须在阅读时突进到常规思维之外的那个空间,并且在那里反复停留建构,才有可能‘发现’整个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残雪说。
而这种创作与作家的阅读是一致的:“我从来不需要灵感,从创作刚开始一直到现在,我运用的是同一种方法,即每天创作一小时,事前既不做准备,事后也不回顾,写完这一小时就置之脑后。这一小时可以是上午,可以是下午,也可以是晚上,完全灵活变动。三十多年来,我发现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才具有深层的对称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
理所当然,这类作品对读者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这个提倡为读者创作的时代,残雪在骄傲地“筛选”自己的读者:“一位读者,只有进入到了那种故事性和结构,才算是在阅读新文学方面入了门。这个门是很难入的,需要多年坚持不懈的自我训练。所以,我的读者必须读过大量的西方经典小说和现代主义作品,否则他就难以适应这种特殊的结构和故事性,只能用一些常规观念去乱套作品中的情节,如文坛上的主流批评家对我的解释一样。” 她对自己的定位是“实验文学”,这显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我所从事的是一种纯创造,这是一种没有退路的创造运动。国内一些早年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家如今已改弦易辙,搞起了他们并不擅长的现实主义,甚至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这大概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纯创造吧,或者也因为纯创造太难,他们不降格就再也上不去了吧。年轻的写作者一般吃不了苦,比较懒,所以力气也比较小,很少有人能从事这种艰辛的劳作。”
虽然一直在进行“艰辛的劳作”,但残雪对自己的创作非常满意。在她看来,自己在三十年不间断地喷发,至今没有丝毫退步的迹象。“在这一切的后面,是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巨大的阅读量,对自己的反复训练。我的小说是同现实交合得最好的,我所有的故事都指向现实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现代主义是高层次的现实主义,也是现实主义发展的必然倾向,时代精神的体现。”
说起当下文坛现状,这位曾被视为“先锋派”代表人物的作家亦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就像她前几年在《残雪文学观》中逐一批评王蒙、王安忆、格非、阿城等一批当代文坛名家的不留情面,她的措辞在旁人看来依然有些激烈:“现代主义文学是很难搞的,当今中国文坛上的所谓‘先锋’除个别外基本上都是伪先锋,一些表面的唬人的假货。在我对国内文学的阅读中,我认为在中国真正称得上现代主义而又有内涵的作品只有梁小斌的哲理散文,张小波九十年代的几个中篇,和余华早期的几个中短篇。这种作品识别起来非常困难,需要读者具备很高的修养和不同一般的天分和功力。”
坚持实验性的写作方式,无疑会令读者在阅读并理解作品时产生障碍。所以,会有读者看了小说之后说,看不懂残雪。包括她前几年出版的《边疆》《吕芳诗小姐》,在普通读者间的反响也不是非常强烈。
但这些不在残雪的考虑范围之内。“我不考虑广大的读者群,我只考虑一小部分前卫读者群。我这种文学的难度甚至超过了哲学,怎么会有大批读者呢?更何况时代精神不是以读者的多少来判断的。哪怕只有几个读者,只要他们真正进入了这种超前的文学,我都会欣喜若狂”。“我不需要量的方面的反响,我重视的是精神的质。我既然选择了高层次的文学,就应安于清淡和寂寞。而在我们国家,这部分读者群人数也很可观了”。
她考虑最多的还是文学、精神方面的追求:“文学的源头,人类情感的源头,那种终极的、原始的、黑暗的所在便是故乡。故乡就是精神和肉体共同的故乡。对于好的作家来说,无处不是故乡。我每天坐在家中,但我每天回到故乡。我小说中的人物亦如此。”她如是说。
“有气魄、有野心的作家才能追求这样的故乡。平庸的作家则只能追求‘黄土地’似的故乡。所以,在我所有的作品中都伴随着对于故乡的抒情。那种故乡不是平日里的老生常谈,而是作家在开掘中展示在他眼前的新天地,似乎从未相识,却又是日日相伴的故乡。这种故乡每一次出现时,风景都有所不同。它们是来自黑暗地母的异质风景,它们又同我们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它们是日常生活的本质;它们不是过去,而是未来。”残雪说。
“我每一篇小说都要达到一种极致体验”
残雪称自己是个矛盾的个体:“从小我就是个矛盾体,既孤独又不孤独,同这世俗的世界有着很深的计较。我同世俗、同社会的矛盾,是永恒的,是一种从迷惑、痛苦、徘徊到冷静、坚定的争斗过程。我的作品大部分描写的就是这个矛盾,这个过程。”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残雪这样说。
这个矛盾性体现在残雪作品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作品对世俗层面的描写与作品对精神主旨的追求:“尽管我的所有小说都可以归结到人的本质或抽象的人性上去,我的故事和叙说依然带有浓郁的社会底层的气味。这,恐怕永远都改不了。这是我生命的基地,我的什么东西都是从这里起飞的。”她这样说。
这种“矛盾性”同样体现在她新长篇《新世纪爱情故事》上。这部将于今年七月份在美国出版英文版本的小说,描写的是世俗生活中被描写被歌颂最多的爱情。爱情早已被人视为寻常,加上“新世纪”三个字为前缀,故事在残雪的笔下可会有与众不同之处?而这个从《五香街》里走出来的女作家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每一篇小说都要达到一种极致体验,要不就不写。”那么,新长篇的极致何在?
“《新世纪爱情故事》写的是可能世界里的爱情故事。但这些可能的爱情故事决不是没有现实性的空想,它们都是将要实现和已经在实现着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凝聚着作者对于情感的深层体验,与时代精神和潮流相呼应,所以称之为‘新世纪爱情故事’。”残雪说。
按照作家自己的说法,这部小说“描写了一种新型的、重视物欲升华的、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爱情观。”而残雪如此描述自己创作这部作品的意图:“我们都生活在动物性的物欲的梦中,我们的梦境被这种物欲塞得满满的,我们以为这就是人的本能,很少有人愿意从梦里醒过来。可是已经有了恐惧。严冬的夜晚,在空旷的水泥广场上,在城市郊区的国道旁,一些歪歪斜斜的人影在踽踽独行,他们都用手捂住胸膛里跳动的那颗心,叩问着同一个古老的问题:灵魂到底有没有?当灵魂的真正死亡降临时,没有人会不害怕,或许这种恐惧的积累就是希望所在。人,终究会从长梦中醒来,这才是人作为人的本能。”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这样一些不愿让灵魂死亡的人们的案例。”残雪说。在新小说中,她对令现代人深深困惑的情感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主张。“这种讨论和主张并没有学究味,整个作品是像植物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我以往的情感小说未曾像这个长篇一样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是我的超越。”她说。
当然,小说读来依旧十分“残雪”。这是一部迷宫似的小说,其结构和文字都符合读者对残雪的评价:“表面荒诞无稽,实质合情合理;表面如梦似幻,实质直面人性;画面是平静的,背景却是喧嚣的;氛围是疯狂的,精神却是冷静的。”但是,对于习惯阅读“正统”长篇小说的读者而言,阅读《新世纪爱情故事》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个错综复杂的语言迷宫里,他们或许很难找到作家文字的最终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