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夏天结束的时候,燥热的青春也就跟着结束了。
《夏日终曲》这个故事并不哀切,它有着一种热情与冷静交织的奇妙特质,充满少年人健康的欲望和活力,又像夏日握在手里的一把碎冰,这把碎冰提醒我们,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两个人如何相互吸引,也关乎两个灵魂如何惺惺相惜。
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夏天。
《情人》里的法国少女在燠热的西贡遇见年长的中国男子,自此在夏日的灼热日光和浓烈茉香里下坠沉迷,历经相爱与别离。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十七岁的意大利少年埃利奥原本在他的世界里优渥自在地游荡,似乎无忧无虑,直至遇见年长七岁的美国男子奥利弗,自此推开了自己的青春大门。在这扇大门后面,他尝到了暗恋的苦涩,等待的忧愁;也体味到了相知的喜悦,相爱的甜蜜。
那时,初来乍到的奥利弗问埃利奥:“大家都在这里做什么?”埃利奥说:“不做什么。等夏天结束。”但那是在遇见奥利弗之前。如今,他再也无法无所事事地消夏,而是被这个夏日的访客搅扰得患得患失,害怕夏尽时的离别。他记得关于他的一切:
“午后一兩点的嘈杂蝉鸣。我的房间。他的房间。把全世界隔绝在外的阳台。微风追随花园里的水汽,沿着楼梯往上吹进我的房间。那年夏天我爱上钓鱼,因为他爱。爱上慢跑,因为他爱。爱上章鱼、赫拉克利特和《特里斯坦》。那年夏天我听鸟唱歌,闻植物的气味,感觉雾气在阳光普照的温暖日子里从脚下升起,而我敏锐的感官总是不由自主地全涌向他。
在那个蝉鸣的长夏,怀揣心事的少年暗暗关注心上人的一举一动,成为追随所爱之人的影子。
事实上,《夏日终曲》这个故事并不哀切,而是有着一种热情与冷静相交织的奇妙特质。热情在于,它充满少年人健康的欲望和活力,通篇无处不在的心理描写将少年埃利奥对奥利弗的渴望袒露无疑。冷静在于,这个故事里点缀着一些哲学元素,使这场灼热的爱情多了几分冷然的气质,像夏日握在手里的一把碎冰,凉沁沁的。这把碎冰提醒我们,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两个人如何相互吸引也关乎两个灵魂如何惺惺相惜。
小说里最明显体现哲学色彩的,莫过于对主角之一的奥利弗的身份设置。奥利弗是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的博:土后研究员,专攻先苏学派,来意大利即是为了在埃利奥父亲的指导下修改他关于先苏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论文。作者对于主角身份的设置,或许与他自身的学院派背景不无关联,同时也是推动埃利奥爱上奥利弗的缘由之一——吸引少年的不只是奥利弗外在的英俊、潇洒,更是他内在的博学与自信。
这个故事所要探寻的,实质上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爱是什么,以及如何去爱。爱是什么?是纯然荷尔蒙驱动下的欲望,还是精神上的相知相惜?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人们就在这片同属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上谈论过这个命题。
爱是否与性别有关?作家为何要安排两个同性身份的人相恋?且两人为何要有七岁的年龄差?在柏拉图笔下的那场会饮中,在场的诗人、作家与哲学家们恰恰谈及了这个话题他们在探究“爱欲”是什么时,也谈炎及古希腊时下所盛行的年长男子与年少男子间的同性恋文化。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口这样说:“当他同时遇到一个既美又高尚又优秀的灵魂时,他就会对这个身心俱佳的对象五体投地地爱,他会和这样一个人大谈其品德,谈一个杰出的好人应该怎么样,要向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对他进行教导。由于他和这个美好对象接触,我想,由于他们的交往和谈话,他就把自己向来积蓄在内心的东西生育出来,由于他不管对象是否在场都在怀念对象,他就与对象共同培养着他所生出来的东西。所以他们之间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共同性,比夫妻关系深厚得多,他们的友谊无比巩固,因为他们共同拥有着更美、更不朽的女。”
爱是奔赴美的。爱所盼望的就是永远拥有好的东西。——这是苏格拉底在宴会上发言的核心主题,也是后世所流传的“柏拉图之恋”的内涵所在。这种爱足以超越一,就像在小说里,埃利奥与奥利弗亲吻的时候,他感到性别与年龄的界限都消失了。
那一刻,他们只是两个“存在”,两个相爱的“存在”。
夏日将尽,离别终在眼前。爱的离散有千万种理由,而这一次,他们输给了禁忌。两个犹太男子如何能相恋?纵使埃利奥无惧无畏,有着开明的父母和家庭氛围。年长成熟的奥利弗显然背负着更多,也承担着更多,一如他时时戴着那串作为犹太教象征的大卫之星项链。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埃利奥与奥利弗圣诞之时再相见,奥利弗告诉了埃利奥自己要结婚的消息。是的,如今已是冬日,冷静理智的冬日,夏日的激情已经永久地退却了,他们再没能回到从前。
当夏天结束的时候,燥热的青春也就跟着结束了。然而爱并未消逝,而是退烧之后以一种绵长冷静的姿态延续,存于二人丰盛的共同回忆里。那个夏天的故事,亦将永恒地照亮少年时那个仲夏夜的梦。
《夏日终曲》
作者:安德烈艾席蒙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品:雅众文化
译者:吴妍蓉
《夏日终曲》这个故事并不哀切,它有着一种热情与冷静交织的奇妙特质,充满少年人健康的欲望和活力,又像夏日握在手里的一把碎冰,这把碎冰提醒我们,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两个人如何相互吸引,也关乎两个灵魂如何惺惺相惜。
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夏天。
《情人》里的法国少女在燠热的西贡遇见年长的中国男子,自此在夏日的灼热日光和浓烈茉香里下坠沉迷,历经相爱与别离。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十七岁的意大利少年埃利奥原本在他的世界里优渥自在地游荡,似乎无忧无虑,直至遇见年长七岁的美国男子奥利弗,自此推开了自己的青春大门。在这扇大门后面,他尝到了暗恋的苦涩,等待的忧愁;也体味到了相知的喜悦,相爱的甜蜜。
那时,初来乍到的奥利弗问埃利奥:“大家都在这里做什么?”埃利奥说:“不做什么。等夏天结束。”但那是在遇见奥利弗之前。如今,他再也无法无所事事地消夏,而是被这个夏日的访客搅扰得患得患失,害怕夏尽时的离别。他记得关于他的一切:
“午后一兩点的嘈杂蝉鸣。我的房间。他的房间。把全世界隔绝在外的阳台。微风追随花园里的水汽,沿着楼梯往上吹进我的房间。那年夏天我爱上钓鱼,因为他爱。爱上慢跑,因为他爱。爱上章鱼、赫拉克利特和《特里斯坦》。那年夏天我听鸟唱歌,闻植物的气味,感觉雾气在阳光普照的温暖日子里从脚下升起,而我敏锐的感官总是不由自主地全涌向他。
在那个蝉鸣的长夏,怀揣心事的少年暗暗关注心上人的一举一动,成为追随所爱之人的影子。
事实上,《夏日终曲》这个故事并不哀切,而是有着一种热情与冷静相交织的奇妙特质。热情在于,它充满少年人健康的欲望和活力,通篇无处不在的心理描写将少年埃利奥对奥利弗的渴望袒露无疑。冷静在于,这个故事里点缀着一些哲学元素,使这场灼热的爱情多了几分冷然的气质,像夏日握在手里的一把碎冰,凉沁沁的。这把碎冰提醒我们,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两个人如何相互吸引也关乎两个灵魂如何惺惺相惜。
小说里最明显体现哲学色彩的,莫过于对主角之一的奥利弗的身份设置。奥利弗是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的博:土后研究员,专攻先苏学派,来意大利即是为了在埃利奥父亲的指导下修改他关于先苏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论文。作者对于主角身份的设置,或许与他自身的学院派背景不无关联,同时也是推动埃利奥爱上奥利弗的缘由之一——吸引少年的不只是奥利弗外在的英俊、潇洒,更是他内在的博学与自信。
这个故事所要探寻的,实质上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爱是什么,以及如何去爱。爱是什么?是纯然荷尔蒙驱动下的欲望,还是精神上的相知相惜?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人们就在这片同属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上谈论过这个命题。
爱是否与性别有关?作家为何要安排两个同性身份的人相恋?且两人为何要有七岁的年龄差?在柏拉图笔下的那场会饮中,在场的诗人、作家与哲学家们恰恰谈及了这个话题他们在探究“爱欲”是什么时,也谈炎及古希腊时下所盛行的年长男子与年少男子间的同性恋文化。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口这样说:“当他同时遇到一个既美又高尚又优秀的灵魂时,他就会对这个身心俱佳的对象五体投地地爱,他会和这样一个人大谈其品德,谈一个杰出的好人应该怎么样,要向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对他进行教导。由于他和这个美好对象接触,我想,由于他们的交往和谈话,他就把自己向来积蓄在内心的东西生育出来,由于他不管对象是否在场都在怀念对象,他就与对象共同培养着他所生出来的东西。所以他们之间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共同性,比夫妻关系深厚得多,他们的友谊无比巩固,因为他们共同拥有着更美、更不朽的女。”
爱是奔赴美的。爱所盼望的就是永远拥有好的东西。——这是苏格拉底在宴会上发言的核心主题,也是后世所流传的“柏拉图之恋”的内涵所在。这种爱足以超越一,就像在小说里,埃利奥与奥利弗亲吻的时候,他感到性别与年龄的界限都消失了。
那一刻,他们只是两个“存在”,两个相爱的“存在”。
夏日将尽,离别终在眼前。爱的离散有千万种理由,而这一次,他们输给了禁忌。两个犹太男子如何能相恋?纵使埃利奥无惧无畏,有着开明的父母和家庭氛围。年长成熟的奥利弗显然背负着更多,也承担着更多,一如他时时戴着那串作为犹太教象征的大卫之星项链。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埃利奥与奥利弗圣诞之时再相见,奥利弗告诉了埃利奥自己要结婚的消息。是的,如今已是冬日,冷静理智的冬日,夏日的激情已经永久地退却了,他们再没能回到从前。
当夏天结束的时候,燥热的青春也就跟着结束了。然而爱并未消逝,而是退烧之后以一种绵长冷静的姿态延续,存于二人丰盛的共同回忆里。那个夏天的故事,亦将永恒地照亮少年时那个仲夏夜的梦。
《夏日终曲》
作者:安德烈艾席蒙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品:雅众文化
译者:吴妍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