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成就高效课堂,教师应把握好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还是合作探究、练习反馈,抑或是课堂总结,教师都应全方位着手,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从而使课堂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环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43-0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那么将很难适应新课改。因此,作为教师,平时要多看多听多悟,学会博采众家之长,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色添香。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打造出精彩、高效的课堂。现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所知所感,谈谈对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设疑导入,激情增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导入内容若富有吸引力,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借助故事设疑导入课堂,这样制造出的悬念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例如,在“可能性”的一节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借助故事设疑导入课堂:从前,有一位大臣犯了重罪,理应判死刑,但这位大臣在朝中位高权重,慑于他的威望,皇帝想杀他又怕引起众怒,招致群臣不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命人取来两张纸签,对群臣说将在签上分别写下“生”“死”二字,让这位大臣去抽签决定他的生死。故事讲到此处,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大臣最终是死,还是活呢?”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出示一个放有两个黄球和两个红球的纸盒,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并提问:“你能确定摸出的就是你想要的球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觉得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从而引出“可能性”这一课题。
课尾,教师再呼应课堂导入时所设置的“生死签”悬念。告知学生:这位大臣知道皇帝不会放过他,于是他迅速拿起其中一支签并吞进肚子里,最后皇帝下令放了他。因为大臣知道这两支签上写的都是“死”字,无论了抽到哪一支都必死无疑,于是他吞下其中一支,这样皇帝只能去看另外一支签,从而推测他抽到的是“生签”,进而放了他。
这位大臣用聪明才智为自己赢得了生机,而他的“聪明才智”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可能性”知识。
这样以故事为背景,立足故事发展主线巧妙设疑,制造悬念,并首尾呼应,大大增强了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创设情境,适时调味
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故事情境与游戏情境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对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为课堂探究再现精彩而铺路搭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快乐前行。
例如,在“排列与组合”的一节公开课中,授课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情境:“猪八戒取经回来,天天在天上玩,腻了。这天,他想起了高老庄,就想回人间逛逛。于是,他来到了人间。他想乘坐无人电车前往高家庄,可开车门得有密码,密码是由1、4两个数字组合成的,现在请同学们赶快为猪八戒猜猜密码是多少,让他尽快上车。”出示完情境后,授课教师马上提醒学生密码和他的年龄相接近。于是,学生很快报出密码数:41。授课教师接着说:“猪八戒谢过同学们,高兴地乘上电车驶向他向往的高老庄。”
此情境看似有趣,富有吸引力,但其简单且无思考价值。创设情境贵在发挥情境本身所蕴含的思考价值,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得要点,否则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害了学生,苦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探究活动铺路架桥,从而打造出灵动的数学课堂。
又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商不变的规律,利用课件创设了一段喜羊羊与懒羊羊之间的對话情境:丰收的果园收获了很多苹果,为了分配,喜羊羊对懒羊羊说:“如果我给你14个苹果,平均两天吃完,每天够吃吗?”懒羊羊气呼呼地说:“太少了。”“那么我给你140个苹果,平均20天吃完,你看怎样?”懒羊羊高兴地叫了起来:“太好了!这回我每天可以吃个饱了。”
教师结合电视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创设情境,制造冲突,有效激趣。此情境将动画内容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商不变的规律”有机融合,教学目标轻松敲定,学生很容易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的规律。
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蕴藏在生活情境中,以境激趣,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种有效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探究与思考。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他们的眼、手、脑才会积极运转,他们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才会增强。当然,学生在探究中难免会有失误或是出现理解偏差,教师应理性对待。教师可借助学生的“错误”这一有利资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感知—验证—纠错—获取真知”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将知识牢固掌握,有效提升探究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探究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合作共赢”。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应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互助,共同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笔者曾有幸聆听了由北京教科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的吴正宪老师授课的小学二年级“搭配”这节课,课上,在探究搭配方法时,吴老师先出示事先用彩纸剪好的两件上衣(短袖和长袖)和三件下装(短裤、长裤和裙子),然后请学生分别选择一件上衣与一件下装,自由搭配,思考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有的回答2种,有的回答5种,有的回答4种……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不是名师上课吗,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学生出错呢?其实从另一角度来看,答案各异说明学生都在积极思考,不人云亦云,这是好事。但是搭配的结果应是一个固定的得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此时,吴老师没有直接揭示答案,她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出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请几名同学到演示台前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待学生搭配完衣服后,吴老师并未就此罢手,她让学生将上衣与下装改换成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与不同颜色的圆形,再用不同的字母与数字进行搭配,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转换,为学生有效建模打下坚实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吴正宪老师虽然没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但学生却从思维转化中厘清了解题的思路,知识传授也做到了自然渗透。这种由浅入深、精耕细作、水到渠成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学生出错不可怕,就怕教师将错误藏着、捂着,或为了赶教学进度而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这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事实上,学生的一些错误有时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转瞬即逝,不可多得,抓住了就可创造课堂教学的精彩,而吴老师的精彩课堂就是例证。
四、练习反馈,共同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也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信心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每个小学生都有好胜心和表现欲,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扬,但是统一的练习设计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可适当地注意习题的难易度,分层设计,努力实现“人人能练习,个个得成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有效达标,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减负增效”。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对教师把握教学节奏、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得及时有效,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数学计算中常出现一题多解,从课堂反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不同解法存有异议,对此教师可故意当“甩手掌柜”,让学生各自阐释观点。通过思想碰撞,思维拓展,达到思路越辩越明的效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这一理念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同样适用。特别是在一题多解中,你有一种解法,我有一种解法,我俩互相交流,就能获得两种解法。由此可见,我们应学会捕捉课堂教学反馈中的有效信息,并因势利导,有效转化成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有效开展。
五、总结有趣,收官完美
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结尾方式,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归纳式总结(利用一节课结束前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难点)、提问式总结、悬念式总结、呼应式总结、游戏式总结等。不同的课堂总结都各有所长,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关键要看课型的设置、设计的思路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结尾方式一般采用游戏式总结与归纳式总结为好。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枯燥的知识对其吸引力不大,尤其是一节课临近尾声,大多数学生经过几十分钟的学习已疲惫不堪,注意力分散。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拉回课堂。
在正常的校内听课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重视课堂总结的设计,大多课堂总结都是草草收场,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有时为追求课堂的大容量,向听课者展示更多的教学亮点,一节课师生从头忙到尾,下课铃一响教师才匆匆总结,应付了事,至于本课所学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无法得知,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应力求新颖、有趣,做到完美收官,从而打造精彩、灵动的数学课堂。
总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源自教师的不懈追求。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坚持以生为本,深挖教材,注重引导,精选练习,立足课堂,激情增趣,细化教学环节,那么创造完美课堂,再现小学数学精彩教学将指日可待。
■
[1] 潘丽 .“透析”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与学(复印报刊资料),2010(2):5-7.
[2] 吴正宪.许淑一.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印痕(下)[J].基础教育参考 ,2011(11).
[3] 王姝.數学课堂因你而精彩[J].学习方法报·小学教学研究,2013(5).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环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43-0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那么将很难适应新课改。因此,作为教师,平时要多看多听多悟,学会博采众家之长,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色添香。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打造出精彩、高效的课堂。现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所知所感,谈谈对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设疑导入,激情增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导入内容若富有吸引力,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借助故事设疑导入课堂,这样制造出的悬念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例如,在“可能性”的一节公开课上,授课教师借助故事设疑导入课堂:从前,有一位大臣犯了重罪,理应判死刑,但这位大臣在朝中位高权重,慑于他的威望,皇帝想杀他又怕引起众怒,招致群臣不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命人取来两张纸签,对群臣说将在签上分别写下“生”“死”二字,让这位大臣去抽签决定他的生死。故事讲到此处,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大臣最终是死,还是活呢?”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出示一个放有两个黄球和两个红球的纸盒,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并提问:“你能确定摸出的就是你想要的球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继续提问:“那你们觉得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呢?”从而引出“可能性”这一课题。
课尾,教师再呼应课堂导入时所设置的“生死签”悬念。告知学生:这位大臣知道皇帝不会放过他,于是他迅速拿起其中一支签并吞进肚子里,最后皇帝下令放了他。因为大臣知道这两支签上写的都是“死”字,无论了抽到哪一支都必死无疑,于是他吞下其中一支,这样皇帝只能去看另外一支签,从而推测他抽到的是“生签”,进而放了他。
这位大臣用聪明才智为自己赢得了生机,而他的“聪明才智”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可能性”知识。
这样以故事为背景,立足故事发展主线巧妙设疑,制造悬念,并首尾呼应,大大增强了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二、创设情境,适时调味
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故事情境与游戏情境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对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故事情境或游戏情境,为课堂探究再现精彩而铺路搭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快乐前行。
例如,在“排列与组合”的一节公开课中,授课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情境:“猪八戒取经回来,天天在天上玩,腻了。这天,他想起了高老庄,就想回人间逛逛。于是,他来到了人间。他想乘坐无人电车前往高家庄,可开车门得有密码,密码是由1、4两个数字组合成的,现在请同学们赶快为猪八戒猜猜密码是多少,让他尽快上车。”出示完情境后,授课教师马上提醒学生密码和他的年龄相接近。于是,学生很快报出密码数:41。授课教师接着说:“猪八戒谢过同学们,高兴地乘上电车驶向他向往的高老庄。”
此情境看似有趣,富有吸引力,但其简单且无思考价值。创设情境贵在发挥情境本身所蕴含的思考价值,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得要点,否则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害了学生,苦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探究活动铺路架桥,从而打造出灵动的数学课堂。
又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商不变的规律,利用课件创设了一段喜羊羊与懒羊羊之间的對话情境:丰收的果园收获了很多苹果,为了分配,喜羊羊对懒羊羊说:“如果我给你14个苹果,平均两天吃完,每天够吃吗?”懒羊羊气呼呼地说:“太少了。”“那么我给你140个苹果,平均20天吃完,你看怎样?”懒羊羊高兴地叫了起来:“太好了!这回我每天可以吃个饱了。”
教师结合电视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创设情境,制造冲突,有效激趣。此情境将动画内容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商不变的规律”有机融合,教学目标轻松敲定,学生很容易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的规律。
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蕴藏在生活情境中,以境激趣,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种有效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探究与思考。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他们的眼、手、脑才会积极运转,他们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才会增强。当然,学生在探究中难免会有失误或是出现理解偏差,教师应理性对待。教师可借助学生的“错误”这一有利资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感知—验证—纠错—获取真知”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将知识牢固掌握,有效提升探究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探究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合作共赢”。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应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互助,共同完成探究任务,从而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笔者曾有幸聆听了由北京教科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的吴正宪老师授课的小学二年级“搭配”这节课,课上,在探究搭配方法时,吴老师先出示事先用彩纸剪好的两件上衣(短袖和长袖)和三件下装(短裤、长裤和裙子),然后请学生分别选择一件上衣与一件下装,自由搭配,思考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有的回答2种,有的回答5种,有的回答4种……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不是名师上课吗,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学生出错呢?其实从另一角度来看,答案各异说明学生都在积极思考,不人云亦云,这是好事。但是搭配的结果应是一个固定的得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此时,吴老师没有直接揭示答案,她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出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请几名同学到演示台前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待学生搭配完衣服后,吴老师并未就此罢手,她让学生将上衣与下装改换成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与不同颜色的圆形,再用不同的字母与数字进行搭配,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转换,为学生有效建模打下坚实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吴正宪老师虽然没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但学生却从思维转化中厘清了解题的思路,知识传授也做到了自然渗透。这种由浅入深、精耕细作、水到渠成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学生出错不可怕,就怕教师将错误藏着、捂着,或为了赶教学进度而进行“蜻蜓点水式”的分析,这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事实上,学生的一些错误有时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转瞬即逝,不可多得,抓住了就可创造课堂教学的精彩,而吴老师的精彩课堂就是例证。
四、练习反馈,共同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也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信心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每个小学生都有好胜心和表现欲,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与赞扬,但是统一的练习设计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可适当地注意习题的难易度,分层设计,努力实现“人人能练习,个个得成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有效达标,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减负增效”。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对教师把握教学节奏、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得及时有效,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数学计算中常出现一题多解,从课堂反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不同解法存有异议,对此教师可故意当“甩手掌柜”,让学生各自阐释观点。通过思想碰撞,思维拓展,达到思路越辩越明的效果,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这一理念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同样适用。特别是在一题多解中,你有一种解法,我有一种解法,我俩互相交流,就能获得两种解法。由此可见,我们应学会捕捉课堂教学反馈中的有效信息,并因势利导,有效转化成教学资源,促进课堂有效开展。
五、总结有趣,收官完美
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结尾方式,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归纳式总结(利用一节课结束前几分钟简明扼要地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难点)、提问式总结、悬念式总结、呼应式总结、游戏式总结等。不同的课堂总结都各有所长,不能简单地说孰优孰劣,关键要看课型的设置、设计的思路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结尾方式一般采用游戏式总结与归纳式总结为好。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枯燥的知识对其吸引力不大,尤其是一节课临近尾声,大多数学生经过几十分钟的学习已疲惫不堪,注意力分散。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拉回课堂。
在正常的校内听课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重视课堂总结的设计,大多课堂总结都是草草收场,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有时为追求课堂的大容量,向听课者展示更多的教学亮点,一节课师生从头忙到尾,下课铃一响教师才匆匆总结,应付了事,至于本课所学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无法得知,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应力求新颖、有趣,做到完美收官,从而打造精彩、灵动的数学课堂。
总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源自教师的不懈追求。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坚持以生为本,深挖教材,注重引导,精选练习,立足课堂,激情增趣,细化教学环节,那么创造完美课堂,再现小学数学精彩教学将指日可待。
■
[1] 潘丽 .“透析”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与学(复印报刊资料),2010(2):5-7.
[2] 吴正宪.许淑一.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印痕(下)[J].基础教育参考 ,2011(11).
[3] 王姝.數学课堂因你而精彩[J].学习方法报·小学教学研究,2013(5).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