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以生殖障碍、内分泌异常、代谢紊乱和精神问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育力,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健康。由于大多数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缺乏了解,患者往往是因为不孕症就诊才被发现。我刊特邀专家撰稿为您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防治知识。
29岁的张女士,结婚两年一直没有怀孕。急切想抱孙子的婆婆旁敲侧击或直截了当地催促夫妻俩去医院检查。不得已,他们终于鼓足勇气到医院做检查。
“我从初中开始就爱长痘,那时不觉得长痘是多大的事,认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不长了。没想到我都快30岁了,消停好多年的痘痘居然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张女士苦着脸倾诉。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张女士被确诊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她脸上长期长痘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反映,或者说是一个信号,而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易引起不孕。“门诊不少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都是因为怀不上孩子才来就诊”,医生详细了解张女士的病史后说。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女性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痤疮等。发病率高,占育龄期女性的5%~10%,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每年呈递增趋势。
为什么会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遗传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类患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很多患者的父亲有多毛、痤疮、脂溢性皮炎,母亲及姐妹则多有月经稀发、不孕。环境因素如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多毛 多毛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特异且显著的临床表现。患者的毛发多集中于脸颊、上唇、下颌,甚至延伸到颈部。患者的阴毛可向脐周生长,体毛可延伸至四肢、腹部两侧和背部。
月经失调 患者常有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由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所致。这种月经紊乱通常在围青春期发病。约20%的女性完全无月经,但其中5%~10%的患者可规律排卵。因此,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无妊娠计划,也应采取一定的避孕措施。
卵巢多囊样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增大,周围有大量小窦卵泡,卵巢中心间质增生。患者卵巢内的卵泡不仅在组织形态上与正常卵泡不同,在数量上也是正常卵泡的2~3倍。
代谢性疾病 多项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较肥胖。与健康女性相比,患者多为上半身肥胖或向心性肥胖。此外,多数患者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不孕 大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排卵障碍,因此会存在不孕等问题。此外,患者发生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升高,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上述并发症使患者发生早产和剖宫产的可能性升高。
其他 因患者的雄激素分泌过多,易发生痤疮、黑棘皮症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近期危害容易引起注意,如月经异常,特别是不孕,以及爱美女性关注的肥胖、痤疮及多毛等。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远期负面影响,许多患者未能高度重视或重视不够。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患者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不仅限于糖代谢范围,同时存在脂代谢紊乱及血管病变倾向,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功能。故患者更容易发生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和冠心病、不孕等,即使妊娠后,与正常人群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由于长期无排卵,卵巢持续分泌雌激素而无孕激素的拮抗,子宫内膜增生过度,久而久之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高度多样化,多数患者只突出表现为其中几种,表现有高度差异性,故诊断标准往往不统一。有的患者仅超声发现单侧或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就认为自己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有不少超重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甚至停经,就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呢?
《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给出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中的两条,且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即可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表现为初潮两年未建立规律月经或闭经或月经稀发者。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额头、双颊、鼻及下颌等部位反复发生痤疮和/或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粗硬毛发。高雄激素血症指总睾酮、游离睾酮、游离睾酮指数高于正常参考值。
3.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为2~9毫米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毫升。
怀疑或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一般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要做以下检查:
1.内分泌测定:检测性激素六项,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刺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睾酮(T)、泌乳素(PRL)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表现为睾酮的升高,LH/FSH的值异常升高以及PRL轻度升高等。
2.超声检查:注意卵巢有无多囊样改变,有无卵巢肿瘤等。
3.空腹血糖或口服糖耐量试验:特别对肥胖患者,排除有无血糖异常升高甚至糖尿病。
4.胰岛素水平或胰岛素释放试验:结合血糖情况,判断有无胰岛素抵抗。
5.其他:如子宫内膜活检、尿17-酮类固醇测定、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等。
如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策略是根据发病的病理环节和患者需求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目标是调节月经周期、抗高雄激素、促进生育、控制胰岛素抵抗、预防远期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子宫内膜癌等)。
◎无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治疗目的:近期目标为调节月经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控制体重;远期目标为预防糖尿病、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预防心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1.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包含加强对低热量饮食计划和增加运动的措施依从性。患者应改变易于引起疾病的生活习惯(不运动、摄入酒精和吸烟等)和心理状态(如压力、沮丧和抑郁等)。研究显示,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紊乱,故超重或肥胖者一定要减重;对代谢异常者调节饮食能改变或减轻临床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减少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肥胖患者降低5%体重或更多,能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体重降至正常范围可以阻止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生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选择低糖、低脂饮食,加强运动,降低体重是价廉、有效的首选方法。
2.治疗高雄激素症:治疗高雄激素症可服用各种短效口服避孕药。停药约5天开始撤退性出血,撤退出血第5天重新用药,或停药7天后再用药。应用3~6个月,可重复使用。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改善高雄激素体征,建立规律月经周期,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还可与促排卵药物合用辅助生育,与胰岛素增敏剂合用对肥胖伴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注意事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特殊人群,常存在糖、脂代谢紊乱,用药前应排除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用药期间应监测血糖、血脂变化。青春期女孩在应用前应做充分的知情同意。
3.孕激素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明显高雄激素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及无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无排卵患者,可单纯定期孕激素治疗,以恢复月经。优点是恢复规律月经,保护子宫内膜,可以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雄激素水平。但单纯孕激素不能改变患者内分泌状况,多囊卵巢难以改善,降雄激素作用较弱。
4.治疗胰岛素抵抗:对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选用二甲双胍治疗。该药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增加对氯米芬的敏感性。治疗3~6个月,患者依从性较好。
◎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治疗目的:促使患者排卵及获得正常妊娠。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 促排卵治疗。
1.基础治疗:同无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2.促排卵治疗:
一线促排卵治疗——服用氯米芬
从自然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5天开始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氯米芬,共5天,如无排卵则每周期可增加剂量。有满意排卵者不必增加剂量,如卵泡期长或黄体期短,说明剂量不足,可适当增加剂量。服用氯米芬周期应测试和记录基础体温,以判断疗效。如果基础体温未上升,可在停服药7~10天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如果卵巢内具有近成熟卵泡,可选择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
二线促排卵治疗——促性腺激素治疗或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促性腺激素治疗:常见的促性腺激素有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纯卵泡生成激素、高纯度卵泡生成激素、基因重组卵泡生成激素。主要适用于对氯米芬抵抗的不孕患者。已排除其他不孕原因,注意血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和无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技术条件的情况不能应用,因为该治疗可并发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通过破坏产生雄激素的卵巢间质,间接调节垂体-卵巢轴,使黄体刺激素及睾酮水平下降增加妊娠机会。主要用于氯米芬抵抗患者。缺点是作用维持时间短,有发生卵巢早衰的风险。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对以上方法治疗失败的患者,建议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即俗称的试管婴儿。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而遗传因素不可控,因此患者需严密观察自身情况以及时发现、治疗疾病,此外,控制体重也有助于预防该病。
小链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使用口服避孕药的顾虑
顾虑一: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乳腺癌,因为避孕药是由激素配伍而成
围绕着避孕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只要不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如有乳腺癌的家族史,曾经患过乳腺癌等与雌激素有关的肿瘤患者),口服避孕药后,这些肿瘤的发生率并无增加的倾向。长期服用避孕药能够稳定地降低患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因此可以说目前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对人体是安全的。
顾虑二:使用口服避孕药对生育能力有影响
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如果有生育要求,停药后待月经来潮,即可计划怀孕。避孕药主要的避孕作用是抑制排卵,1个服药周期只能避孕1个月。大多数女性在停药1个月后恢复排卵;服用1年的,停药1~2个月可恢复排卵;而服药超过1年的,98%在停药后3个月内恢复排卵。因此短效避孕药并不影响生育能力。
顾虑三: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肥胖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体重平均值未见明显增加。而部分女性在开始服用口服避孕药短期内出现的体重增加,是因为雌孕激素导致的轻度水钠潴留。也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食量增加有关,并非药物引起的脂肪积聚。
顾虑四:短效口服避孕药用于避孕,为何在未婚女性中使用?
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成分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成分是正常卵巢产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排卵障碍,不能正常分泌合适比例的雌激素、孕激素,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弥补患者的激素水平缺陷从而达到调整月经和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同时口服避孕药的这些成分还可以对抗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症和痤疮等,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总而言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原则明确,坚持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有效防控远期并发症。病情控制良好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完全可以与普通女性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杨冬梓)
29岁的张女士,结婚两年一直没有怀孕。急切想抱孙子的婆婆旁敲侧击或直截了当地催促夫妻俩去医院检查。不得已,他们终于鼓足勇气到医院做检查。
“我从初中开始就爱长痘,那时不觉得长痘是多大的事,认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就不长了。没想到我都快30岁了,消停好多年的痘痘居然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张女士苦着脸倾诉。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张女士被确诊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她脸上长期长痘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反映,或者说是一个信号,而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易引起不孕。“门诊不少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都是因为怀不上孩子才来就诊”,医生详细了解张女士的病史后说。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女性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痤疮等。发病率高,占育龄期女性的5%~10%,门诊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每年呈递增趋势。
为什么会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遗传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类患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很多患者的父亲有多毛、痤疮、脂溢性皮炎,母亲及姐妹则多有月经稀发、不孕。环境因素如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多毛 多毛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特异且显著的临床表现。患者的毛发多集中于脸颊、上唇、下颌,甚至延伸到颈部。患者的阴毛可向脐周生长,体毛可延伸至四肢、腹部两侧和背部。
月经失调 患者常有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由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所致。这种月经紊乱通常在围青春期发病。约20%的女性完全无月经,但其中5%~10%的患者可规律排卵。因此,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无妊娠计划,也应采取一定的避孕措施。
卵巢多囊样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增大,周围有大量小窦卵泡,卵巢中心间质增生。患者卵巢内的卵泡不仅在组织形态上与正常卵泡不同,在数量上也是正常卵泡的2~3倍。
代谢性疾病 多项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较肥胖。与健康女性相比,患者多为上半身肥胖或向心性肥胖。此外,多数患者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不孕 大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排卵障碍,因此会存在不孕等问题。此外,患者发生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升高,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上述并发症使患者发生早产和剖宫产的可能性升高。
其他 因患者的雄激素分泌过多,易发生痤疮、黑棘皮症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近期危害容易引起注意,如月经异常,特别是不孕,以及爱美女性关注的肥胖、痤疮及多毛等。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远期负面影响,许多患者未能高度重视或重视不够。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患者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不仅限于糖代谢范围,同时存在脂代谢紊乱及血管病变倾向,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功能。故患者更容易发生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和冠心病、不孕等,即使妊娠后,与正常人群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由于长期无排卵,卵巢持续分泌雌激素而无孕激素的拮抗,子宫内膜增生过度,久而久之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高度多样化,多数患者只突出表现为其中几种,表现有高度差异性,故诊断标准往往不统一。有的患者仅超声发现单侧或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就认为自己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有不少超重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甚至停经,就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如何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呢?
《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给出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三条中的两条,且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即可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表现为初潮两年未建立规律月经或闭经或月经稀发者。
2.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额头、双颊、鼻及下颌等部位反复发生痤疮和/或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粗硬毛发。高雄激素血症指总睾酮、游离睾酮、游离睾酮指数高于正常参考值。
3.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为2~9毫米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毫升。
怀疑或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一般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要做以下检查:
1.内分泌测定:检测性激素六项,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刺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睾酮(T)、泌乳素(PRL)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以表现为睾酮的升高,LH/FSH的值异常升高以及PRL轻度升高等。
2.超声检查:注意卵巢有无多囊样改变,有无卵巢肿瘤等。
3.空腹血糖或口服糖耐量试验:特别对肥胖患者,排除有无血糖异常升高甚至糖尿病。
4.胰岛素水平或胰岛素释放试验:结合血糖情况,判断有无胰岛素抵抗。
5.其他:如子宫内膜活检、尿17-酮类固醇测定、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等。
如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策略是根据发病的病理环节和患者需求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目标是调节月经周期、抗高雄激素、促进生育、控制胰岛素抵抗、预防远期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子宫内膜癌等)。
◎无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治疗目的:近期目标为调节月经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控制体重;远期目标为预防糖尿病、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预防心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1.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包含加强对低热量饮食计划和增加运动的措施依从性。患者应改变易于引起疾病的生活习惯(不运动、摄入酒精和吸烟等)和心理状态(如压力、沮丧和抑郁等)。研究显示,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紊乱,故超重或肥胖者一定要减重;对代谢异常者调节饮食能改变或减轻临床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减少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肥胖患者降低5%体重或更多,能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体重降至正常范围可以阻止多囊卵巢综合征产生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选择低糖、低脂饮食,加强运动,降低体重是价廉、有效的首选方法。
2.治疗高雄激素症:治疗高雄激素症可服用各种短效口服避孕药。停药约5天开始撤退性出血,撤退出血第5天重新用药,或停药7天后再用药。应用3~6个月,可重复使用。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改善高雄激素体征,建立规律月经周期,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还可与促排卵药物合用辅助生育,与胰岛素增敏剂合用对肥胖伴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应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注意事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是特殊人群,常存在糖、脂代谢紊乱,用药前应排除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用药期间应监测血糖、血脂变化。青春期女孩在应用前应做充分的知情同意。
3.孕激素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明显高雄激素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及无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无排卵患者,可单纯定期孕激素治疗,以恢复月经。优点是恢复规律月经,保护子宫内膜,可以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雄激素水平。但单纯孕激素不能改变患者内分泌状况,多囊卵巢难以改善,降雄激素作用较弱。
4.治疗胰岛素抵抗:对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选用二甲双胍治疗。该药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增加对氯米芬的敏感性。治疗3~6个月,患者依从性较好。
◎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治疗目的:促使患者排卵及获得正常妊娠。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 促排卵治疗。
1.基础治疗:同无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2.促排卵治疗:
一线促排卵治疗——服用氯米芬
从自然月经或撤退出血的第5天开始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氯米芬,共5天,如无排卵则每周期可增加剂量。有满意排卵者不必增加剂量,如卵泡期长或黄体期短,说明剂量不足,可适当增加剂量。服用氯米芬周期应测试和记录基础体温,以判断疗效。如果基础体温未上升,可在停服药7~10天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如果卵巢内具有近成熟卵泡,可选择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
二线促排卵治疗——促性腺激素治疗或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促性腺激素治疗:常见的促性腺激素有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纯卵泡生成激素、高纯度卵泡生成激素、基因重组卵泡生成激素。主要适用于对氯米芬抵抗的不孕患者。已排除其他不孕原因,注意血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和无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技术条件的情况不能应用,因为该治疗可并发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通过破坏产生雄激素的卵巢间质,间接调节垂体-卵巢轴,使黄体刺激素及睾酮水平下降增加妊娠机会。主要用于氯米芬抵抗患者。缺点是作用维持时间短,有发生卵巢早衰的风险。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对以上方法治疗失败的患者,建议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即俗称的试管婴儿。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而遗传因素不可控,因此患者需严密观察自身情况以及时发现、治疗疾病,此外,控制体重也有助于预防该病。
小链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使用口服避孕药的顾虑
顾虑一: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乳腺癌,因为避孕药是由激素配伍而成
围绕着避孕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做了大量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只要不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如有乳腺癌的家族史,曾经患过乳腺癌等与雌激素有关的肿瘤患者),口服避孕药后,这些肿瘤的发生率并无增加的倾向。长期服用避孕药能够稳定地降低患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因此可以说目前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对人体是安全的。
顾虑二:使用口服避孕药对生育能力有影响
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如果有生育要求,停药后待月经来潮,即可计划怀孕。避孕药主要的避孕作用是抑制排卵,1个服药周期只能避孕1个月。大多数女性在停药1个月后恢复排卵;服用1年的,停药1~2个月可恢复排卵;而服药超过1年的,98%在停药后3个月内恢复排卵。因此短效避孕药并不影响生育能力。
顾虑三: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肥胖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体重平均值未见明显增加。而部分女性在开始服用口服避孕药短期内出现的体重增加,是因为雌孕激素导致的轻度水钠潴留。也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食量增加有关,并非药物引起的脂肪积聚。
顾虑四:短效口服避孕药用于避孕,为何在未婚女性中使用?
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成分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成分是正常卵巢产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排卵障碍,不能正常分泌合适比例的雌激素、孕激素,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弥补患者的激素水平缺陷从而达到调整月经和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同时口服避孕药的这些成分还可以对抗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症和痤疮等,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总而言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原则明确,坚持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有效防控远期并发症。病情控制良好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完全可以与普通女性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杨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