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旧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抛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步占据课堂,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高效课堂模式呈现的是学与教的流程
我们做事情都希望按照一定的流程去做,合理的流程能够让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也是如此,有了一定的流程,教师备课、上课时按照大家熟悉的流程展开,备课更充分,上课得心应手;学生了解上课的流程,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自主互助高效课堂也形成了一套上课的流程。
从课堂教学来看,其流程为:精彩引入,目标解读→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自主展示,教师引领→提出问题,深度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当堂检测,归纳总结。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的流程,教师应做的备课、组织课堂、课后反思的流程:
课前:研究教材,编制学案→集体教研,完善思路。
课中:精彩引入,激情调动→展示目标,重点解读→展示自学问题与要求→学生展示,适时评价→提出问题,组织探究→了解学情,提示引领→对学生的展示、点评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建構知识体系。
课后:反思总结→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从学生的角度,体现了学的流程:积极投入,学习目标→专注自学,答题寻疑→积极展示,展现自我→独立思考,深度学习-→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积极展示,规范准确→点评到位,举止得体→自我测试,认真思考→归纳总结,建构体系→整理笔记,完善提高。
二、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载体
教学模式的成功是教学理念的成功,教学模式的设置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教与学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其本质是通过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学生养成爱学、会学、坚持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然后做题,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便是上课听讲,课下做题,努力学习就是做更多的题。这种不全面的认识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合理的教学模式的会丰富学生学习方法。例如,自主学习环节的设立,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的获取知识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通过阅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同时从中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课堂探究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看法,倾听别人的观点,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层次。教师对于教学模式中个环节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能量的量子化》的教学为例,由于该部分比较抽象,教材编制主要以理论为主,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在教学中做了以下设置。
自主学习环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热辐射?以铁块为例说明热辐射与温度的关系。
2.什么是黑体?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引入黑体这一概念?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能量子?如何计算?
5.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对概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逻辑关系感到迷茫。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探究环节设置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共同探讨。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形成理论→推广应用,请同学们思考,人们在认識热辐射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形成如下学习过程:
生活现象:物体有不同的颜色,铁块在常温下是银白色,加热后随温度升高颜色发生变化,为什么?
解释:物体不断吸收、反射和辐射电磁波,常温人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所致,常温下热辐射的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温度升高,热辐射波长变化。
疑问:热辐射与温度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热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随温度升高变短。
实验验证:黑体的引入,通过改变温度测量电磁波辐射情况。
结论: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理论形成:维恩、瑞利的解释,普朗克量子化理论的建立。
通过以上方法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做了整合,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从教环节来讲,自主学习环节与合作探究环节互为补充,体现了学生从教材学到知识到对知识重新加工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认识的深度加强。试想只通过学生阅读学习,虽然更够记住知识,也能够解题,但对知识形成的过程认识不足;若教师开始便通过探究环节的方式教学,学生可能更多的是接受,缺少质疑、思考的过程。
三、教学模式的“立”与“破”
教学模式的“破”首先是对教学中所应用环节的细化,是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做出的有效的改进。例如在自主学习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以下程序完成:读(学案、课本)与画→思与记→标疑惑。学生开始并不熟悉,花费时间长但效果不理想,教师应给与指导,并形成规范以促进课堂效率:自学要注意力集中,认真思考,结合学案引导勾画知识,边学边记,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出疑问。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教师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自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又如展示点评环节注重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写、说答案或解题过程→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讲条件、讲思路、讲方法→说自己是如何思考包括中间遇到的挫折、困惑(思维过程)。在教学中现通过学生规范的练习,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不断提升就是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一次次突破。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念的载体,承载着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流程。教学模式的优化离不开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学,认真研究学生,本着为学生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环节以达到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一、高效课堂模式呈现的是学与教的流程
我们做事情都希望按照一定的流程去做,合理的流程能够让我们做事情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也是如此,有了一定的流程,教师备课、上课时按照大家熟悉的流程展开,备课更充分,上课得心应手;学生了解上课的流程,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自主互助高效课堂也形成了一套上课的流程。
从课堂教学来看,其流程为:精彩引入,目标解读→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自主展示,教师引领→提出问题,深度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当堂检测,归纳总结。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的流程,教师应做的备课、组织课堂、课后反思的流程:
课前:研究教材,编制学案→集体教研,完善思路。
课中:精彩引入,激情调动→展示目标,重点解读→展示自学问题与要求→学生展示,适时评价→提出问题,组织探究→了解学情,提示引领→对学生的展示、点评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建構知识体系。
课后:反思总结→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从学生的角度,体现了学的流程:积极投入,学习目标→专注自学,答题寻疑→积极展示,展现自我→独立思考,深度学习-→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积极展示,规范准确→点评到位,举止得体→自我测试,认真思考→归纳总结,建构体系→整理笔记,完善提高。
二、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载体
教学模式的成功是教学理念的成功,教学模式的设置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教与学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其本质是通过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学生养成爱学、会学、坚持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然后做题,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便是上课听讲,课下做题,努力学习就是做更多的题。这种不全面的认识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合理的教学模式的会丰富学生学习方法。例如,自主学习环节的设立,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的获取知识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通过阅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同时从中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课堂探究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看法,倾听别人的观点,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层次。教师对于教学模式中个环节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能量的量子化》的教学为例,由于该部分比较抽象,教材编制主要以理论为主,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在教学中做了以下设置。
自主学习环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热辐射?以铁块为例说明热辐射与温度的关系。
2.什么是黑体?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引入黑体这一概念?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是什么?
4.什么是能量子?如何计算?
5.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对概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逻辑关系感到迷茫。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探究环节设置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共同探讨。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形成理论→推广应用,请同学们思考,人们在认識热辐射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形成如下学习过程:
生活现象:物体有不同的颜色,铁块在常温下是银白色,加热后随温度升高颜色发生变化,为什么?
解释:物体不断吸收、反射和辐射电磁波,常温人们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所致,常温下热辐射的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温度升高,热辐射波长变化。
疑问:热辐射与温度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热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随温度升高变短。
实验验证:黑体的引入,通过改变温度测量电磁波辐射情况。
结论: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理论形成:维恩、瑞利的解释,普朗克量子化理论的建立。
通过以上方法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做了整合,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从教环节来讲,自主学习环节与合作探究环节互为补充,体现了学生从教材学到知识到对知识重新加工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认识的深度加强。试想只通过学生阅读学习,虽然更够记住知识,也能够解题,但对知识形成的过程认识不足;若教师开始便通过探究环节的方式教学,学生可能更多的是接受,缺少质疑、思考的过程。
三、教学模式的“立”与“破”
教学模式的“破”首先是对教学中所应用环节的细化,是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做出的有效的改进。例如在自主学习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以下程序完成:读(学案、课本)与画→思与记→标疑惑。学生开始并不熟悉,花费时间长但效果不理想,教师应给与指导,并形成规范以促进课堂效率:自学要注意力集中,认真思考,结合学案引导勾画知识,边学边记,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出疑问。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教师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自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又如展示点评环节注重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写、说答案或解题过程→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讲条件、讲思路、讲方法→说自己是如何思考包括中间遇到的挫折、困惑(思维过程)。在教学中现通过学生规范的练习,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不断提升就是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一次次突破。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念的载体,承载着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流程。教学模式的优化离不开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学,认真研究学生,本着为学生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环节以达到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