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思想理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的不断涌现。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又进一步推动和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所有这些理论都为构建初中语文新型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更为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习的过程乃是学生内部的心理素质与教学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就是遵循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研究如何合理地利用教学的外部条件,去促进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以提高学习的实效。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建设新型课堂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以下几种教育心理学学派关于对学习理论的研究,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新型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理论基础。
一、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他强调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新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即强调"发现学习"。以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同化"学习论也同样强调在学习中应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并有意义接受学习。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强调人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尊重学习个体,重视学习者的需要、意愿、情感和价值观,认为任何学习不仅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挖掘自己的情感,还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最终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机"。教师要贯彻"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他主张"尊重学生的自我潜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1]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同学、伙伴、同事)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他们认为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他们强调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2]
以上几种学习理论共同强调了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即学生是求知者,强调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提倡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鼓励学生在协调、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达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建构初中语文新型课堂正是对这些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进行的最直接的实践检验。
新的学习理论促进了全新的教学理论的形成,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的传统教学模式,并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对传统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新的学习理论也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方式,它是建立在前人或他人经验基础之上的学习,它通过继承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它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等两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它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行为。发现学习是指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这种解释,并对解释进行交流、检查与评价的过程。发现学习是培育学生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传统课堂教学最忽视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最需要提倡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活动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体转换功能之"桥"。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观强调其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和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所谓共时性是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种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这些活动在时态上是共时的;所谓灵活结构性是指活动方法、内容与过程都有结构特征,同时也富有灵活性;所谓动态生成性是指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目的、但其进行过程的全部复杂性及动态性相互作用过程,使其具有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和目的的可能,这种动态生成性是由参与活动者生命活力得到发挥后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渗透性是指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由具有生命整体性的人进行。因此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综合的,不仅是显性的,而且是隐性的,不但是有形的而且是渗透的。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过程就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师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全面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它也强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在今天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贯彻落实新课程理论的中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初中语文课增添了趣味和吸引力,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也被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的讲授式五环节教学模式,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创造性地运用到语文课教学中来,如自学―辅导式、情境式、"问题―发现"模式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灌输式",许多教师创造性地应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活动形式,如辩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活动,等等。这些创造性的改革成为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有益探索,为初中语文课堂增添了生命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为构建新型课堂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惠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03-104.
[2]孙孔懿.教育时间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13,270.
作者简介:李国军(1967.9-),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莫旗甘河农场学校教师。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习的过程乃是学生内部的心理素质与教学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就是遵循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研究如何合理地利用教学的外部条件,去促进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以提高学习的实效。这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建设新型课堂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以下几种教育心理学学派关于对学习理论的研究,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新型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理论基础。
一、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他强调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新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即强调"发现学习"。以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同化"学习论也同样强调在学习中应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并有意义接受学习。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强调人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尊重学习个体,重视学习者的需要、意愿、情感和价值观,认为任何学习不仅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挖掘自己的情感,还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最终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机"。教师要贯彻"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他主张"尊重学生的自我潜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1]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同学、伙伴、同事)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他们认为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他们强调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2]
以上几种学习理论共同强调了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即学生是求知者,强调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提倡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鼓励学生在协调、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达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建构初中语文新型课堂正是对这些现代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进行的最直接的实践检验。
新的学习理论促进了全新的教学理论的形成,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的传统教学模式,并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对传统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新的学习理论也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方式,它是建立在前人或他人经验基础之上的学习,它通过继承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它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等两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它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行为。发现学习是指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这种解释,并对解释进行交流、检查与评价的过程。发现学习是培育学生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传统课堂教学最忽视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最需要提倡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活动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体转换功能之"桥"。新的课堂教学活动观强调其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和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所谓共时性是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种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这些活动在时态上是共时的;所谓灵活结构性是指活动方法、内容与过程都有结构特征,同时也富有灵活性;所谓动态生成性是指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目的、但其进行过程的全部复杂性及动态性相互作用过程,使其具有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和目的的可能,这种动态生成性是由参与活动者生命活力得到发挥后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渗透性是指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它由具有生命整体性的人进行。因此教育产生的影响是综合的,不仅是显性的,而且是隐性的,不但是有形的而且是渗透的。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过程就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师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全面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它也强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在今天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贯彻落实新课程理论的中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也在不断推进,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初中语文课增添了趣味和吸引力,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也被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的讲授式五环节教学模式,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创造性地运用到语文课教学中来,如自学―辅导式、情境式、"问题―发现"模式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灌输式",许多教师创造性地应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活动形式,如辩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活动,等等。这些创造性的改革成为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有益探索,为初中语文课堂增添了生命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为构建新型课堂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惠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03-104.
[2]孙孔懿.教育时间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13,270.
作者简介:李国军(1967.9-),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莫旗甘河农场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