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十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外语教学转向了语言与内容的结合,而且日益重视综合性和实用性。这些新趋势给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通过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并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服务。
关键词:外语教学新趋势 高职英语教学 启示
1 国外外语教学新趋势
21世纪科技与文明的快速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1 教学模式:转向语言与内容相结合
过去十多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如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的外语教学已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转向了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状态,在职业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所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职业学校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
语言与内容相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语言方面:直接用外语教授各种科目和课程,主要包括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如,词汇的循环、图式的构建、接触本族语者、真实的学科知识及语言技能的结合;(2)教学方面:学生通过用外语学习学科知识,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获得语言能力,还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及参与学术性活动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首先,因为在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是交际能力和学习内容,而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语法规则等,所以它能减少学习者焦虑,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与教学材料、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由于某种学科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认知挑战性,具有双重教学目标:掌握学科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所以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法能避免语言教学与学科课程的人为分割,注重语言文化移入技能,从而真正做到兼顾有效语言的输入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外语被作为教学语言来使用。如,用外语教授各种课程,或是进行某些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如酒店管理等。在欧洲的许多国家, “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在澳大利亚等国,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计划,分布在从小学到职业学校、大学的各个教学阶段。(2)浸没法。让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外语中,主要也是用外语教授学科知识,使学生通过掌握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教学中使用能把形式训练与交际活动结合起来的各种方法,给学生提供广泛交流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支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各种支撑。与传统教学相比,“浸没式”教学更系统,更丰富。如,用解释、同义词、反义词和歌曲等构成促进语言发展的言语支架;用合作学习、互教互学、角色扮演等构成活动技巧的程序性支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信息呈现方式等等。经多国研究和实践,由于教学效果良好,浸没法现已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
1.2 教学理念:日益重视外语教学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外语课程已经不被看做是单一的部分,而是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融合起来,体现出极大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秦虹在《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一文中,总结了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四个趋向:(1)课程的价值取向:重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协调。一方面重视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对人的职业知识、技能、品格的要求,以这些要求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又重视个人在职业、社会劳动中的兴趣、爱好、特长,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条件。(2)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重视科类、职业门类之间的结合综合化。随着高科技发展和相应新产业的兴起,职业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将更为突出。(3)课程设计的目标: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既重视职业技术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又重视职业道德、职业人格以及事业心、责任感、美感、信誉、效率等心理因素的培养。(4)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重视调查和实验研究。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起了许多综合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如职业发展型、职业群集型、阶梯训练型、综合型等模式。
外语教学作为这些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理念上的进步和特征。
首先是需求分析理论对外语职业教育的影响日益重要。需求分析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需求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并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根据英语教学研究专家Tom Hutchinson和Alam Waters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理论,重视需求的英语教学与一般英语教学的区别不在于需求的存在,而是学习者意识到某种需求。学习者的这种需求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进行变化,从初级阶段的基础知识输入到高级阶段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文化的运用输出而对整体范围内的教学产生反拨作用。外语学习的需求分为社会对外语学习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和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包括个体的学习兴趣、智力水平、潜能和职业规划预期等方面。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就应侧重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过程”。国外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时,通常都会重视调查和实验研究,以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作为前提,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做出各种选择,然后经过实验积累实效性的资料,然后再依据实验的效果,决定是否进行广泛的推行。在建立职业外语教育的课程体系时,也要先细致地分析社会需求信息(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职业知识、技能、品格的要求)、专业信息(指学生将来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目标情景的客观需求)、学习者的个人信息(指学习者学习经历、文化信息、学习的目的和对英语的态度等主观因素)、英语语言信息(指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欠缺(即学生英语语言信息与专业信息之间的差距)、语言学习信息(指语言学习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即学习需求)等,从而制定出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协调的、具有职业特征与素质培养趋向的课程。 其次是工学结合、“在做中学”的趋势更加明显。早在20世纪中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就率先推进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而美国也普遍实行多元化职业教育,实施“合作教育”、“青年学徒制”、“校办企业”、“企业学校合作”等合作办学制度。其合作教育模式(CBE模式),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挑战,一些国家提出了新的合作教育主张。如,2006年日本提出产业教育振兴方案,其重点有:(1)加强实务教育培训与讲习;(2)增加大学招收专门学科学生的名额;(3)调查研究事业单位的携手合作;(4)建立技能优异者支援实务学习等等。与此同时,“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近一步重视和加强,实践式、体验式学习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最近,国外还日益重视“服务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即在学校课程中融合社会服务概念,藉由学校与小区或组织、机构之结合,让学生在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进行社会服务之工作,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思维方式的改善、能力的增长与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外语教学方面,充分给予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机会和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激励进一步的自我发展。
2 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2.1 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必然和普通本科的有所区别。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国外“语言与内容结合”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高职英语课程结构。首先,在培养模式上,笔者大胆建议,应该突破传统模式的影响,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地决定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保障机制等内容,以岗位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独特的应用英语课程体系。可以尝试用岗位、职业证书、实习实训课程建设相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取代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如,用BEC证书、中英职业资格证书等取代传统的英语四级考试要求等等。其次,在课程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英语、专业英语ESP体系,拓展高职教学内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再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语言与内容结合”,即直接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在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跨文化职业素质。
2.2 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使得当今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和实践要素,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高职英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习者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国外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与工作结合,甚至与社会服务结合的趋势,启发我们大力鼓动学生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学习和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发展。要面向社会,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机制,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派学生到企业参观考查、进修实习,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企业的要求,实习“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方案中融入岗位实训及企业文化学习,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学院和企业双课堂,学生参与企业文化学习及岗位实践 ,校企共同修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计划、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实现学生在校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职业能力,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让学生在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打好基础,以便他们将来能够实现“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Pally M(Ed).Sustained Content Teaching in ACADEMIC ESL / EFL:A Practical Approach[M].Boston,MA:Houghton Miflin,2000.
[2]Merrill Swain.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 Teach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Task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1.58
[3]Hutchinson T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林津石.国外外语教学改革新趋势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几点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
[5]秦虹.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J].国外职业教育,2012.1
[6]王秀君.外语教学改革趋势--语言与内容相结合[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7]迟延萍、牛晓艳.论现代外语教学新趋势: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J].前沿,2010.14
关键词:外语教学新趋势 高职英语教学 启示
1 国外外语教学新趋势
21世纪科技与文明的快速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1 教学模式:转向语言与内容相结合
过去十多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如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的外语教学已从孤立的、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转向了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状态,在职业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所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职业学校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
语言与内容相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语言方面:直接用外语教授各种科目和课程,主要包括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如,词汇的循环、图式的构建、接触本族语者、真实的学科知识及语言技能的结合;(2)教学方面:学生通过用外语学习学科知识,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获得语言能力,还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及参与学术性活动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首先,因为在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是交际能力和学习内容,而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语法规则等,所以它能减少学习者焦虑,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与教学材料、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由于某种学科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认知挑战性,具有双重教学目标:掌握学科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所以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法能避免语言教学与学科课程的人为分割,注重语言文化移入技能,从而真正做到兼顾有效语言的输入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外语被作为教学语言来使用。如,用外语教授各种课程,或是进行某些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如酒店管理等。在欧洲的许多国家, “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在澳大利亚等国,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有使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计划,分布在从小学到职业学校、大学的各个教学阶段。(2)浸没法。让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外语中,主要也是用外语教授学科知识,使学生通过掌握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教学中使用能把形式训练与交际活动结合起来的各种方法,给学生提供广泛交流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支架式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各种支撑。与传统教学相比,“浸没式”教学更系统,更丰富。如,用解释、同义词、反义词和歌曲等构成促进语言发展的言语支架;用合作学习、互教互学、角色扮演等构成活动技巧的程序性支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信息呈现方式等等。经多国研究和实践,由于教学效果良好,浸没法现已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
1.2 教学理念:日益重视外语教学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外语课程已经不被看做是单一的部分,而是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融合起来,体现出极大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秦虹在《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一文中,总结了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四个趋向:(1)课程的价值取向:重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协调。一方面重视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对人的职业知识、技能、品格的要求,以这些要求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又重视个人在职业、社会劳动中的兴趣、爱好、特长,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条件。(2)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重视科类、职业门类之间的结合综合化。随着高科技发展和相应新产业的兴起,职业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将更为突出。(3)课程设计的目标: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既重视职业技术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又重视职业道德、职业人格以及事业心、责任感、美感、信誉、效率等心理因素的培养。(4)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重视调查和实验研究。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起了许多综合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如职业发展型、职业群集型、阶梯训练型、综合型等模式。
外语教学作为这些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理念上的进步和特征。
首先是需求分析理论对外语职业教育的影响日益重要。需求分析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需求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并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根据英语教学研究专家Tom Hutchinson和Alam Waters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理论,重视需求的英语教学与一般英语教学的区别不在于需求的存在,而是学习者意识到某种需求。学习者的这种需求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进行变化,从初级阶段的基础知识输入到高级阶段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文化的运用输出而对整体范围内的教学产生反拨作用。外语学习的需求分为社会对外语学习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和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包括个体的学习兴趣、智力水平、潜能和职业规划预期等方面。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就应侧重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过程”。国外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时,通常都会重视调查和实验研究,以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作为前提,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做出各种选择,然后经过实验积累实效性的资料,然后再依据实验的效果,决定是否进行广泛的推行。在建立职业外语教育的课程体系时,也要先细致地分析社会需求信息(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职业知识、技能、品格的要求)、专业信息(指学生将来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目标情景的客观需求)、学习者的个人信息(指学习者学习经历、文化信息、学习的目的和对英语的态度等主观因素)、英语语言信息(指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欠缺(即学生英语语言信息与专业信息之间的差距)、语言学习信息(指语言学习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即学习需求)等,从而制定出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协调的、具有职业特征与素质培养趋向的课程。 其次是工学结合、“在做中学”的趋势更加明显。早在20世纪中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就率先推进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而美国也普遍实行多元化职业教育,实施“合作教育”、“青年学徒制”、“校办企业”、“企业学校合作”等合作办学制度。其合作教育模式(CBE模式),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挑战,一些国家提出了新的合作教育主张。如,2006年日本提出产业教育振兴方案,其重点有:(1)加强实务教育培训与讲习;(2)增加大学招收专门学科学生的名额;(3)调查研究事业单位的携手合作;(4)建立技能优异者支援实务学习等等。与此同时,“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近一步重视和加强,实践式、体验式学习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最近,国外还日益重视“服务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即在学校课程中融合社会服务概念,藉由学校与小区或组织、机构之结合,让学生在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进行社会服务之工作,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思维方式的改善、能力的增长与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外语教学方面,充分给予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机会和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激励进一步的自我发展。
2 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2.1 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体系必然和普通本科的有所区别。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国外“语言与内容结合”的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高职英语课程结构。首先,在培养模式上,笔者大胆建议,应该突破传统模式的影响,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地决定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及教学保障机制等内容,以岗位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独特的应用英语课程体系。可以尝试用岗位、职业证书、实习实训课程建设相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取代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如,用BEC证书、中英职业资格证书等取代传统的英语四级考试要求等等。其次,在课程建设上,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英语、专业英语ESP体系,拓展高职教学内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再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语言与内容结合”,即直接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在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跨文化职业素质。
2.2 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使得当今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和实践要素,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高职英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习者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国外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与工作结合,甚至与社会服务结合的趋势,启发我们大力鼓动学生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学习和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发展。要面向社会,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机制,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派学生到企业参观考查、进修实习,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企业的要求,实习“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方案中融入岗位实训及企业文化学习,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学院和企业双课堂,学生参与企业文化学习及岗位实践 ,校企共同修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计划、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实现学生在校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职业能力,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让学生在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打好基础,以便他们将来能够实现“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Pally M(Ed).Sustained Content Teaching in ACADEMIC ESL / EFL:A Practical Approach[M].Boston,MA:Houghton Miflin,2000.
[2]Merrill Swain.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ontent Teach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Task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1.58
[3]Hutchinson T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林津石.国外外语教学改革新趋势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几点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
[5]秦虹.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J].国外职业教育,2012.1
[6]王秀君.外语教学改革趋势--语言与内容相结合[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7]迟延萍、牛晓艳.论现代外语教学新趋势: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J].前沿,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