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大学物理是一门抽象,比较不容易理解的学科,这种思维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常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出现诸多心理困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这些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大一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心理障碍而造成的。本文阐述了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以帮助物理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自我调整好学习心理状态,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除心理障碍等不良非智力因素,从而让物理的教与学走进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大一学生;物理教学;心理障碍分析;应对策略
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上,都有一个飞跃。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比高中更高,在学习方法上也与高中有所不同,这对于刚从高中升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大学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经常听说“绝大部分的学生以前有听说过物理难学”这种说法,物理学习成为大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因而对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就显得紧迫而尤为重要了。研究大一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障碍成因及其解决策略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性教学。
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或心理功能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有些同学觉得物理难学,摸不着学习的门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物理学科的特点不甚明了,以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就物理的学科特点谈谈个人所见。
大学物理课程中,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或者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这是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在一些问题中,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和数学模型的转换是非常常见的。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知识有很大不同。
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物理学习从直观到抽象,程度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思维方式向更高层次跳跃,加之学生升入大学有一定的适应期等因素,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陷入困境,从而失去进一步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物理由定性的描述推向定量的讨论,难度增加了许多。加上数学上的微积分、“矢量”、矢量运算,学生深感爬坡太陡,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怯惧心理。
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在于:
1.畏惧心理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头脑笨,对学习物理缺乏悟性,不适宜学物理,从而导致学习情绪低落。这样,由于自卑心理的支配,怕字当头,上课听不进去,课后不巩固复习,若再加上几次考试后成绩不好就更加悲观丧气,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越学越怕,越怕越难,形成恶性循环。
2.对教师过分依赖
由于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解决实际问题时,解题思路简单,依靠记忆和模仿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于是就养成了依赖习惯,总希望老师包办代替,自己可以依葫芦画瓢,做题目希望有参考答案当拐杖,更有甚者,希望老师在各种考试中多押到几个题。所以,进入大学后,许多同学因循守旧,还像高中那样,依赖老师,跟随老师按部就班,被动学习,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没有目标和计划,每日得过且过。学生总期望老师最好能把物理知识点、难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抄录下来,或者希望老师提供详细的解题范例,好生搬硬套。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即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倾向的特定思维模式。受定势思想的影响,刚上大学的学生便开始“放松自我”,懒惰成性,他们对学习不够重视,缺乏进取心,吃苦恒心。“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未来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有惰性心理的障碍,就不会主动去汲取知识,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4.焦虑心理
大一学生自尊心强而敏感,年龄又小,视野封闭,性格又容易急躁,对学习贪多求快,急功近利。有的同学想考前抱佛脚,冲刺一下希望便能马到功成,这样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
5.功利心理
在高中,只“看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人为数不少,这种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给学生心里留下烙印,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大忌,更是物理教学的大忌。为了所谓的“结果”,从学生方面来讲,平时学习交流也只是对答案,比分高,很难有对某一物理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或者对其解法进行灵活性的探究,更别提理论创新、思维创新了。长此以往,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由来与延伸搞不清楚,不能从现象上认识到物理问题的本质和真谛,思维方法和动手习惯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分析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难以有本质性的提高和发展。
针对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策略
1、重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知识结构上的区别
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知识结构、教学学习要求等各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明白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的差异,心里有个缓冲,进而主动去调控学习心理,端正物理学习心态。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方法去教学,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模型化,降低理解难度,同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个实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2.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大学与高中相比较,在思维方法及其培养方向、要求上有很大区别。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想当然的定势方式。而大学物理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物理图像及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得大一学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大一学生产生物理学习心理障碍的另一个原因,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着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关注教材内容的变化与衔接
大学物理不像高中物理教材,它知识量多,难度深度加大,题型变化多样,物理语言更为抽象、简练;定理、规律不再如高中那样只要进行简单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进行简单的运算就可以得出结论,或明白其中的“奥妙”,而是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分析,运用高等数学计算得出最终较为科学有效的结论和答案。
引导大一学生克服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创新性与积极性。注重趣味性教学和实用性教学,衔接好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使学生领悟物理学习的真谛和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爱学、乐学。
物理学习困难问题早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从各个角度对物理学习困难学生作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
尽管大学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学校、教材、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但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相信真正的学困生会越来越少。
对于大一学生物理“台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高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作为物理教师,应从多角度去分析这个“台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多方面入手去降低这个“台阶”,帮助学生顺利跨过这个“台阶”,搞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平稳过渡,使物理学科不再让学生感到困难和畏惧。
参考文献:
[1]苏玉堂.《创新能力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03.
[2]吴树花.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及应对措施[J].青海教育,2006,Z1:81.
[3]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大一学生;物理教学;心理障碍分析;应对策略
从高中到大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上,都有一个飞跃。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上比高中更高,在学习方法上也与高中有所不同,这对于刚从高中升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大学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经常听说“绝大部分的学生以前有听说过物理难学”这种说法,物理学习成为大一学生的心理障碍。因而对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就显得紧迫而尤为重要了。研究大一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障碍成因及其解决策略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性教学。
心理障碍也称精神障碍,是指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或心理功能损害,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有些同学觉得物理难学,摸不着学习的门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物理学科的特点不甚明了,以致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就物理的学科特点谈谈个人所见。
大学物理课程中,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或者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这是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在一些问题中,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和数学模型的转换是非常常见的。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知识有很大不同。
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物理学习从直观到抽象,程度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思维方式向更高层次跳跃,加之学生升入大学有一定的适应期等因素,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陷入困境,从而失去进一步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物理由定性的描述推向定量的讨论,难度增加了许多。加上数学上的微积分、“矢量”、矢量运算,学生深感爬坡太陡,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怯惧心理。
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在于:
1.畏惧心理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头脑笨,对学习物理缺乏悟性,不适宜学物理,从而导致学习情绪低落。这样,由于自卑心理的支配,怕字当头,上课听不进去,课后不巩固复习,若再加上几次考试后成绩不好就更加悲观丧气,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越学越怕,越怕越难,形成恶性循环。
2.对教师过分依赖
由于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解决实际问题时,解题思路简单,依靠记忆和模仿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于是就养成了依赖习惯,总希望老师包办代替,自己可以依葫芦画瓢,做题目希望有参考答案当拐杖,更有甚者,希望老师在各种考试中多押到几个题。所以,进入大学后,许多同学因循守旧,还像高中那样,依赖老师,跟随老师按部就班,被动学习,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没有目标和计划,每日得过且过。学生总期望老师最好能把物理知识点、难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抄录下来,或者希望老师提供详细的解题范例,好生搬硬套。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即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倾向的特定思维模式。受定势思想的影响,刚上大学的学生便开始“放松自我”,懒惰成性,他们对学习不够重视,缺乏进取心,吃苦恒心。“满堂灌”教学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西方一位颇有名气的未来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有惰性心理的障碍,就不会主动去汲取知识,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4.焦虑心理
大一学生自尊心强而敏感,年龄又小,视野封闭,性格又容易急躁,对学习贪多求快,急功近利。有的同学想考前抱佛脚,冲刺一下希望便能马到功成,这样急于求成,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
5.功利心理
在高中,只“看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人为数不少,这种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给学生心里留下烙印,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大忌,更是物理教学的大忌。为了所谓的“结果”,从学生方面来讲,平时学习交流也只是对答案,比分高,很难有对某一物理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或者对其解法进行灵活性的探究,更别提理论创新、思维创新了。长此以往,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由来与延伸搞不清楚,不能从现象上认识到物理问题的本质和真谛,思维方法和动手习惯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分析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难以有本质性的提高和发展。
针对大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策略
1、重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知识结构上的区别
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知识结构、教学学习要求等各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明白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的差异,心里有个缓冲,进而主动去调控学习心理,端正物理学习心态。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方法去教学,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模型化,降低理解难度,同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个实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2.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大学与高中相比较,在思维方法及其培养方向、要求上有很大区别。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习惯于机械的,便于操作的想当然的定势方式。而大学物理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物理图像及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得大一学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大一学生产生物理学习心理障碍的另一个原因,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着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关注教材内容的变化与衔接
大学物理不像高中物理教材,它知识量多,难度深度加大,题型变化多样,物理语言更为抽象、简练;定理、规律不再如高中那样只要进行简单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进行简单的运算就可以得出结论,或明白其中的“奥妙”,而是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分析,运用高等数学计算得出最终较为科学有效的结论和答案。
引导大一学生克服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创新性与积极性。注重趣味性教学和实用性教学,衔接好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使学生领悟物理学习的真谛和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爱学、乐学。
物理学习困难问题早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从各个角度对物理学习困难学生作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兴趣和好的动机,能够很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
尽管大学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学校、教材、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但只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社会联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相信真正的学困生会越来越少。
对于大一学生物理“台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高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作为物理教师,应从多角度去分析这个“台阶”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多方面入手去降低这个“台阶”,帮助学生顺利跨过这个“台阶”,搞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平稳过渡,使物理学科不再让学生感到困难和畏惧。
参考文献:
[1]苏玉堂.《创新能力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03.
[2]吴树花.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及应对措施[J].青海教育,2006,Z1:81.
[3]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