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在课程改革下紧密切合素质教育主题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原本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单独划出,设立了独立的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技能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如果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探究性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课程;探究能力;综合素质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教授小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以及一些实践性技能。这门课程中有许多实践性和教育性都很强的教学内容,例如涤纶彩球、收纳盒的制作等,这类教学内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引导方法,避免学生学到错误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探究以及辨识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1.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需要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是学会发现问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神秘有趣的现象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制作涤纶彩球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六一、国庆等庆祝活动如何来装点教室,美化活动现场引入,从而引出彩球、拉花、气球等装饰物,再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彩球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身感知彩球的材料,并出示涤纶薄膜,引发学生产生“如何把一张彩纸做成一个球”的疑问,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体验拆解过程开展教学内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逐渐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进行总结时,可以告诉学生今后还会有许多有趣的劳技作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仔细观察生活与环境。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
2.通过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学会主动去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面的不广泛使他们不能独立解决许多问题,并且很有可能被一些错误知识误导,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加以引导。例如,在学习制作竹蜻蜓的课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两部分的学习,一是竹蜻蜓的制作,二是竹蜻蜓的放飞。在这两部分内容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比如竹蜻蜓的叶片如何打磨、竹蜻蜓为什么能飞等,这其中可能涉及一些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知识,教师应该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向学生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原因。例如,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打磨竹蜻蜓,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这种竹蜻蜓飞不起来,然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竹蜻蜓和教师展示的成品,研究其区别,找到问题的关键。以后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主动去对比学习,去探究这些神奇的现象,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探究新方法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授学生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按照书中所教授的那样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探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到其他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不能过分限制学生自由探究能力的发展,只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例如,在编织彩带单元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研究更加符合自己喜好的颜色的搭配方式或者是彩带的编织方法,制作成各种各样异于书本的作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相互比较,自然可以逐渐发现如何進行合理的色彩搭配才更加符合审美习惯,尽管学生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审美意识,但却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让学生学会在探究中一步步靠近更加合理的答案。同时,这也是一种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展出自己的探究方式。
二、培养探究能力中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1)要注意安全问题。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醒学生一些危险的细节,让学生学会安全探究的方法。(2)要注意正确引导探究方向。小学生在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正确意识的时候,很可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误入歧途,掌握错误的知识,这些从小养成的知识习惯在长大后很难进行纠正,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探究方向。(3)要注意不破坏学生的自信和热情。小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失败气馁,产生放弃的想法,教师应该多进行鼓励,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实验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基础,并且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探究性人才。
参考文献:
杨玲.例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07).
编辑 韩 晓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课程;探究能力;综合素质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主要是教授小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以及一些实践性技能。这门课程中有许多实践性和教育性都很强的教学内容,例如涤纶彩球、收纳盒的制作等,这类教学内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引导方法,避免学生学到错误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探究以及辨识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1.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需要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是学会发现问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神秘有趣的现象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制作涤纶彩球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六一、国庆等庆祝活动如何来装点教室,美化活动现场引入,从而引出彩球、拉花、气球等装饰物,再向学生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彩球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身感知彩球的材料,并出示涤纶薄膜,引发学生产生“如何把一张彩纸做成一个球”的疑问,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体验拆解过程开展教学内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逐渐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进行总结时,可以告诉学生今后还会有许多有趣的劳技作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仔细观察生活与环境。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
2.通过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学会主动去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面的不广泛使他们不能独立解决许多问题,并且很有可能被一些错误知识误导,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加以引导。例如,在学习制作竹蜻蜓的课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两部分的学习,一是竹蜻蜓的制作,二是竹蜻蜓的放飞。在这两部分内容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比如竹蜻蜓的叶片如何打磨、竹蜻蜓为什么能飞等,这其中可能涉及一些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的知识,教师应该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向学生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原因。例如,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打磨竹蜻蜓,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这种竹蜻蜓飞不起来,然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竹蜻蜓和教师展示的成品,研究其区别,找到问题的关键。以后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主动去对比学习,去探究这些神奇的现象,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探究新方法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授学生一些技巧和方法,但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按照书中所教授的那样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探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方法找到其他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不能过分限制学生自由探究能力的发展,只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例如,在编织彩带单元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研究更加符合自己喜好的颜色的搭配方式或者是彩带的编织方法,制作成各种各样异于书本的作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相互比较,自然可以逐渐发现如何進行合理的色彩搭配才更加符合审美习惯,尽管学生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审美意识,但却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让学生学会在探究中一步步靠近更加合理的答案。同时,这也是一种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展出自己的探究方式。
二、培养探究能力中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1)要注意安全问题。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醒学生一些危险的细节,让学生学会安全探究的方法。(2)要注意正确引导探究方向。小学生在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正确意识的时候,很可能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误入歧途,掌握错误的知识,这些从小养成的知识习惯在长大后很难进行纠正,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探究方向。(3)要注意不破坏学生的自信和热情。小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失败气馁,产生放弃的想法,教师应该多进行鼓励,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实验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基础,并且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新时代需要的探究性人才。
参考文献:
杨玲.例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07).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