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九年级化学教材的实验安排分析,认为通过实验教学的实施,能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排;分析;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8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化学实验恰恰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实验不仅对学科知识起着引领与巩固的作用,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上、下册(沪教版)教材中实验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现交流如下。
一、对化学教材实验安排的认识
1. 从零乱到系统,由常规仪器引领化学实验
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之前已经从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对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还是处于比较零乱的状态,还缺乏从化学视角或化学实验系统的角度认识化学实验仪器或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第1章第1节中就出现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为了使实验介绍得更清晰,而且引发学生化学的兴趣,从此也拉开了化学实验的帷幕,此时教师们都会通过具体的实验仪器的呈现对学生进行常规仪器的介绍、识别、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对各种化学仪器有一个较为详细、具体和系统的认识,以达到引领化学实验的目的。如:酒精灯,不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生物、物理实验课中都已经多次使用,但这些学科教学中只是涉及酒精灯的具体使用,而不能象化学学科这样系统、规范的介绍和使用酒精灯。
2. 从生活走向化学实验,启蒙“做科学”
教材中的第1章第2节“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蜡烛的燃烧”实验,蜡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蜡烛的燃烧也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知的生活现象,但在学习化学学科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会对蜡烛燃烧进行过多的思考,也不会想到会与化学实验有过任何联系,而化学教材中通过“蜡烛的燃烧”引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是从学生生活走向化学实验的意图。这个实验比较简单,每位学生都能做、都会观察、都能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且通过该实验还可达到以下目的: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实验,并能初步感受到“化学实验”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⑵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化学实验,感知化学实验并非深奥的内容;⑶实验过程中如何去观察、记录、思考、描述等;⑷化学实验过程中自己应该是怎样的角色;⑸实验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新的认识、体会;⑹化学实验如何做等。
3. 科学设计实验,形成实验规范
从科学的认知角度看,化学实验为学生探究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是获得新物质的一条重要途经。通过前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诸多化学实验内容,而在教材第2章第1节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了“氧气的制法”,“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个物质制备实验,该实验目的与意义要远远高于“蜡烛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涉及制备新物质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如:原料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包括催化剂)、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的步骤、气体收集、安全问题和规范问题等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制备物质的一般原则来思考,实验方案的设计、论证、实验,真正起到教材中安排该实验的目的与作用。如:⑴原料的选择时,实验室制备氧气时选择原料的大方向是什么?通过对KMnO4、H2O2、KClO3三种药品的分析,也就是说对原料有什么样的要求,即如何选择药品。⑵根据所选择的药品,实验的原理如何?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顺利进行?又如何实验设计来认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⑶在介绍实验仪器的特点同时结合原理,若要得到一瓶氧气应该如何选择仪器、如何收集?⑷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规范操作?即实验的顺序是什么?其中哪些可能会涉及到安全性问题等等。由于学生第一次完成物质制备的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处在初始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法、操作、能力和结论形成等方面还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学生的设计实验的经验是非常匮乏的,因此,在完成“氧气的制法”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启示,充分做好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有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动手和纠正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实验规范的目的。
4. 实验知识联系,渗透迁移
课本在安排了“蜡烛燃烧”、“氧气的制法”的基础上又在第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中安排了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此实验的安排一方面在时间上保持了连续性,因为有前面的氧气的制备实验作为基础,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氧气的制备”的相关知识,产生联系、迁移、比较、选择和改进,进而完成制备二氧化碳的设计和实验;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保持了递进性,教师在组织这一实验时不应该是对课本中实验的依葫芦画瓢,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料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的步骤、气体收集、安全问题和规范问题等内容讨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起到了既巩固实验又运用实验的目的。
5. 运用实验,提高综合实验能力
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学,此时,学生也已经接触化学一段时间了,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些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和能力,同时学生也具备了相应的化学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在实验的目的指引下,懂得如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的引领下开展实验活动。课本中以后所设计的大多数实验都可依附于前阶段所形成的化学实验能力(当然也有少数个性化的实验),如:氢气制备的实验探究设计;在给予信息如何制备一氧化碳后,让学生进行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探究设计等。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前面所形成的实验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实验作为一种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教学建议
1. 仪器的介绍由单一的认识到有所拓展,丰富学生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实验的起始阶段,此阶段实验教学情况对学生今后的实验习惯、实验能力和实验意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在介绍试管、烧杯、量筒时,有的教师只是按常规逐一介绍三种的规格、使用方法及相关操作,但对试管的用途,如果能在盛放少量液体(固体)、溶解物质、收集气体、反应容器、液封作用等常规介绍的基础上,也可适度介绍试管常见的款式有平口、圈口、喇叭口,底部有圆形的和平底的两种;在介绍完试管后向学生提供试管、烧杯、量筒,让学生在观察三种仪器,根据三种仪器的特点及仪器上所具有的信息,教师提出若要粗略和较为精确量取液体体积应如何选择仪器?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烧杯和量筒。因此,在教学中除解决学生的基本实验之外,要能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2. 做好配角,凸显学生主体
如教材中设计“蜡烛的燃烧”实验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实验探究之旅,但此时学生的实验意识、认识态度、行为习惯和实验操作都没能进入真正实验的要求,因此,此时教师的实验角色对学生今后实验意识和行为影响很大。所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恰当地融入学生的实验活动之中,既能积极的引导而又不越位,并能恰当地参与,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学生实验心理的分析,适时地渗入方法与实验技巧,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奥妙和乐趣,感悟实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意义、价值等,以此培养学生初步的“做科学”的意识。
3. 将化学实验生活化
“生活即课堂”,如果教师能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感性材料入手,然后将这些感性材料通过理性思维提升为学科内容。化学实验的生活化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内化学科知识,也会让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同时也会真正地让学生的动手技能提到发挥,也会让学生用生活的视角来看待化学。如:在课本介绍电解水的实验后,建议学生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来设计和搭建一个电解水的实验模型,结果有的实验小组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教师将该作品展示于课堂时,引起学生的惊叹。
4. 改进课本实验,激发学生“做科学”的愿望
课本实验内容为学生进行探究提供了范本,但实验效果并不一定理想,如果对课本实验作一定的改进,对学生进行“做科学”的意识的激发将会起到意相不到的效果。如第1章第2节中“蜡烛燃烧产物”的鉴定,课本实验方法是将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过短烧杯内水珠不明显;时间过长会因为烧杯内温度过高,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且烫手而使实验失败。
改进方法:用试管夹加持试管倒扣在火焰上方。优点: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温度高、密度小,正好进入试管,遇到试管底部的冷壁冷凝成水珠,再用胶头滴管滴入石灰水,现象很明显,成功率百分之百(见下图2)。
总之,教材中通过实验的合理安排让初中学生实验从模糊认识到清楚认识再到熟练运用的过程,初中化学实验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开始体会到用实验的视角来看世界与其他学科视角有什么不同,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规范,也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和价值。倘若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有正确、科学的认识,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会选择符合学生认识实验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教材设计者实验安排的目的,也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李家亮. 用好三个标志性实验 促使研究性学习产生三次飞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16-17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排;分析;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8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化学实验恰恰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实验不仅对学科知识起着引领与巩固的作用,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上、下册(沪教版)教材中实验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现交流如下。
一、对化学教材实验安排的认识
1. 从零乱到系统,由常规仪器引领化学实验
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之前已经从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接触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对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还是处于比较零乱的状态,还缺乏从化学视角或化学实验系统的角度认识化学实验仪器或化学实验。教材中的第1章第1节中就出现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为了使实验介绍得更清晰,而且引发学生化学的兴趣,从此也拉开了化学实验的帷幕,此时教师们都会通过具体的实验仪器的呈现对学生进行常规仪器的介绍、识别、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对各种化学仪器有一个较为详细、具体和系统的认识,以达到引领化学实验的目的。如:酒精灯,不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中生物、物理实验课中都已经多次使用,但这些学科教学中只是涉及酒精灯的具体使用,而不能象化学学科这样系统、规范的介绍和使用酒精灯。
2. 从生活走向化学实验,启蒙“做科学”
教材中的第1章第2节“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蜡烛的燃烧”实验,蜡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蜡烛的燃烧也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知的生活现象,但在学习化学学科之前,大多数学生不会对蜡烛燃烧进行过多的思考,也不会想到会与化学实验有过任何联系,而化学教材中通过“蜡烛的燃烧”引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是从学生生活走向化学实验的意图。这个实验比较简单,每位学生都能做、都会观察、都能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且通过该实验还可达到以下目的: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实验,并能初步感受到“化学实验”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⑵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化学实验,感知化学实验并非深奥的内容;⑶实验过程中如何去观察、记录、思考、描述等;⑷化学实验过程中自己应该是怎样的角色;⑸实验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新的认识、体会;⑹化学实验如何做等。
3. 科学设计实验,形成实验规范
从科学的认知角度看,化学实验为学生探究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是获得新物质的一条重要途经。通过前一阶段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诸多化学实验内容,而在教材第2章第1节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了“氧气的制法”,“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个物质制备实验,该实验目的与意义要远远高于“蜡烛的燃烧”实验,这个实验涉及制备新物质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如:原料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包括催化剂)、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的步骤、气体收集、安全问题和规范问题等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制备物质的一般原则来思考,实验方案的设计、论证、实验,真正起到教材中安排该实验的目的与作用。如:⑴原料的选择时,实验室制备氧气时选择原料的大方向是什么?通过对KMnO4、H2O2、KClO3三种药品的分析,也就是说对原料有什么样的要求,即如何选择药品。⑵根据所选择的药品,实验的原理如何?反应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顺利进行?又如何实验设计来认识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⑶在介绍实验仪器的特点同时结合原理,若要得到一瓶氧气应该如何选择仪器、如何收集?⑷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规范操作?即实验的顺序是什么?其中哪些可能会涉及到安全性问题等等。由于学生第一次完成物质制备的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处在初始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法、操作、能力和结论形成等方面还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学生的设计实验的经验是非常匮乏的,因此,在完成“氧气的制法”时,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启示,充分做好引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有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动手和纠正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实验规范的目的。
4. 实验知识联系,渗透迁移
课本在安排了“蜡烛燃烧”、“氧气的制法”的基础上又在第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中安排了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此实验的安排一方面在时间上保持了连续性,因为有前面的氧气的制备实验作为基础,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氧气的制备”的相关知识,产生联系、迁移、比较、选择和改进,进而完成制备二氧化碳的设计和实验;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保持了递进性,教师在组织这一实验时不应该是对课本中实验的依葫芦画瓢,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料的选择、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仪器的选择、操作的步骤、气体收集、安全问题和规范问题等内容讨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起到了既巩固实验又运用实验的目的。
5. 运用实验,提高综合实验能力
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学,此时,学生也已经接触化学一段时间了,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些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和能力,同时学生也具备了相应的化学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在实验的目的指引下,懂得如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的引领下开展实验活动。课本中以后所设计的大多数实验都可依附于前阶段所形成的化学实验能力(当然也有少数个性化的实验),如:氢气制备的实验探究设计;在给予信息如何制备一氧化碳后,让学生进行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探究设计等。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前面所形成的实验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实验作为一种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教学建议
1. 仪器的介绍由单一的认识到有所拓展,丰富学生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实验的起始阶段,此阶段实验教学情况对学生今后的实验习惯、实验能力和实验意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在介绍试管、烧杯、量筒时,有的教师只是按常规逐一介绍三种的规格、使用方法及相关操作,但对试管的用途,如果能在盛放少量液体(固体)、溶解物质、收集气体、反应容器、液封作用等常规介绍的基础上,也可适度介绍试管常见的款式有平口、圈口、喇叭口,底部有圆形的和平底的两种;在介绍完试管后向学生提供试管、烧杯、量筒,让学生在观察三种仪器,根据三种仪器的特点及仪器上所具有的信息,教师提出若要粗略和较为精确量取液体体积应如何选择仪器?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烧杯和量筒。因此,在教学中除解决学生的基本实验之外,要能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2. 做好配角,凸显学生主体
如教材中设计“蜡烛的燃烧”实验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实验探究之旅,但此时学生的实验意识、认识态度、行为习惯和实验操作都没能进入真正实验的要求,因此,此时教师的实验角色对学生今后实验意识和行为影响很大。所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能恰当地融入学生的实验活动之中,既能积极的引导而又不越位,并能恰当地参与,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学生实验心理的分析,适时地渗入方法与实验技巧,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奥妙和乐趣,感悟实验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意义、价值等,以此培养学生初步的“做科学”的意识。
3. 将化学实验生活化
“生活即课堂”,如果教师能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感性材料入手,然后将这些感性材料通过理性思维提升为学科内容。化学实验的生活化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巩固和内化学科知识,也会让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同时也会真正地让学生的动手技能提到发挥,也会让学生用生活的视角来看待化学。如:在课本介绍电解水的实验后,建议学生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来设计和搭建一个电解水的实验模型,结果有的实验小组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教师将该作品展示于课堂时,引起学生的惊叹。
4. 改进课本实验,激发学生“做科学”的愿望
课本实验内容为学生进行探究提供了范本,但实验效果并不一定理想,如果对课本实验作一定的改进,对学生进行“做科学”的意识的激发将会起到意相不到的效果。如第1章第2节中“蜡烛燃烧产物”的鉴定,课本实验方法是将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时间过短烧杯内水珠不明显;时间过长会因为烧杯内温度过高,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且烫手而使实验失败。
改进方法:用试管夹加持试管倒扣在火焰上方。优点: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温度高、密度小,正好进入试管,遇到试管底部的冷壁冷凝成水珠,再用胶头滴管滴入石灰水,现象很明显,成功率百分之百(见下图2)。
总之,教材中通过实验的合理安排让初中学生实验从模糊认识到清楚认识再到熟练运用的过程,初中化学实验在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开始体会到用实验的视角来看世界与其他学科视角有什么不同,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规范,也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和价值。倘若我们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有正确、科学的认识,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会选择符合学生认识实验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教材设计者实验安排的目的,也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李家亮. 用好三个标志性实验 促使研究性学习产生三次飞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