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城市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积淀是城市发展、特色定位的关键因素。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对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城市发展体现当地特色,与地理环境有机融合等方面做简要阐述,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理条件道路设置环境保护
一、前言
城市发展规划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繁琐细致的布局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当地的原生态环境,又要体现地域特点,既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建设,又要利于居民生活的提高。本文从城市发展客观实际出发,对城市布局规划、城市道路设置以及城市规划方向中,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城市发展体现当地特色,达到与自身地理环境的有机融合。
二、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整体目标而实施的前期准备过程。但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规划编制滞后,施工建设超前,与实施可能性脱节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规划应该是超前与施工建设的,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中的规划编制显然跟不上城市建设速度,出现滞后现象。由于总体规划的调整及修编,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缺乏上层规划的指导,而无法做深做细,造成对于具体的微观控制严重不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出现了薄弱的环节乃至断层,无法真正体现城市的特色和实际情况,造成规划管理工作的被动。
2、决策规划欠科学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下,全国各地中小城市建设一应而起,某些城市盲目追求政绩,不按照科学的规划和决策进行建设或者城市之间进行攀比,急功近利,违背了当地的特殊地理条件,一味做大做强某一座或几座建筑,既不符合当地的发展要求,也使得这些建筑与城市整体布局格格不入,使得城市建设杂乱无章。
3、生态环境重视不足
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目前的情况,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建设发展不当造成了一些生态功能用地的破坏;二是建设发展中环境管理体系落后,缺少环保设施以及环保意识,导致环境破坏加剧;三是城市周围的农村存在着严重的生活和生产污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力度。
三、城市规划对策措施研究
(一)、以自然生态平衡设计为主导,加强生态意识
城市发展扩张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热岛效应强烈,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城市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由此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树立起保护地球自然生态平衡的基本观念,以之为指导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建设要求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和谐共生。在城区,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1)、以合理的生态手段,使城市人口有安全的人居环境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2)、以强有力的经济鼓励手段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旧城的生态改造;(3)、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率;(4)、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
2、控制城市中的空气污染
对城市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的因素有很多,但越来越严重的无非是:汽车尾气、工业废物排放、家庭生活废气等。随着城市居民自驾车拥有量的迅猛增长,汽车尾气排放量成倍增长,已经成为城市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中国的汽车产业应当得到鼓励,但是不能因此牺牲环境,在全民环境意识加强的今天,在坚持环保原则同时将汽车使用限制在必要的规则下,是必须的。但小汽车对于大量人群的服务效率低而环境成本高,不容忽视,这要求在交通管理上限制小汽车使用区域,加强公交的建设。国外已有经验是,控制城市中心区小汽车的数量;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设立停车场,汽车不能进入中心区,人进入中心区要步行或乘坐公交。这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二)以城市道路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是衡量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特别是主干道路网的规划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镇各项建设发展用地的经济合理安排与建筑群体的规划布置。城镇主干道走向一旦确定,道路网一经形成,所有地上地下管线均将沿着道路用地敷设;沿街建筑也均将依据道路红线兴建,事后很难调整改变;因此,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中考虑城市总平面布局的关键性工作,对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具有重要经济等意义。
影响道路系统畅通的因素很多,城镇交通情况又很复杂,所以道路系统还是要结合本城城镇的功能分区、交通运输、自然地形、特点和各种类型的建筑分布等情况进行规划,使不同功能的道路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做出适应当地特点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才是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这方面山东青岛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在做城市发展规划之初,充分利用了青岛自然地貌特征,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大胆启用道路最小坡度设置,道路随地势而建,不但极大程度的减少了道路铺筑施工的工程量,而且这种道路修筑方式极大地带动了道路两旁沿路商铺及相关经济体的迅猛发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园林景观建设为重点,加强城市休闲功能。可借鉴国外城市绿地建设经验,不失时机地对城市入口处、风景区、风景走廊、风景线等的建设,从用地规划,建筑布局、造型、体量、色彩、用材、朝向,以及电线、树木、标志物的布置都要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通过“沿路造绿”、“依河衬绿”、“建园添绿”、“造林增绿”、“拆违还绿”和“点景护绿”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绿地覆盖率。
(四)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注重自身特色
每一座城市都应当建设成为有文化的城市,缺乏文化素质的呆板城市,只是生产和居住的机器,是不会让人流连的空间躯壳。事实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势项目,只要根据自己城市的自然条件、山形水势、传统习惯等来发掘,都能够找出自己个性特色,建设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城市。以广西桂林为例,就可以主打山水文化这张王牌,这就是抓住了自己的地域优势,使得自己城市的文化个性称著于世,延绵至今,获得很强的生命力。一个历史文化素质高、個性特色鲜明,人人可以享受文化甘霖滋润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三、结语
城市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自然生态到人文地理,从自身特色到潜力挖掘,从提高城市素质到塑造城市形象,从城市发展创新到历史文化传承均涵盖其中。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设计者们结合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以指导城市建设向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城市规划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2]张晓波 《浅谈城市发展中的重建设轻规划问题》城市规划, 2009, (33), 9.
[3]王志庆李敏华《城市规划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2
[4]黄华《城市长远发展离不开有效规划设计》 2010年城市发展峰会发言稿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理条件道路设置环境保护
一、前言
城市发展规划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繁琐细致的布局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当地的原生态环境,又要体现地域特点,既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建设,又要利于居民生活的提高。本文从城市发展客观实际出发,对城市布局规划、城市道路设置以及城市规划方向中,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城市发展体现当地特色,达到与自身地理环境的有机融合。
二、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整体目标而实施的前期准备过程。但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规划编制滞后,施工建设超前,与实施可能性脱节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规划应该是超前与施工建设的,但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中的规划编制显然跟不上城市建设速度,出现滞后现象。由于总体规划的调整及修编,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缺乏上层规划的指导,而无法做深做细,造成对于具体的微观控制严重不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出现了薄弱的环节乃至断层,无法真正体现城市的特色和实际情况,造成规划管理工作的被动。
2、决策规划欠科学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下,全国各地中小城市建设一应而起,某些城市盲目追求政绩,不按照科学的规划和决策进行建设或者城市之间进行攀比,急功近利,违背了当地的特殊地理条件,一味做大做强某一座或几座建筑,既不符合当地的发展要求,也使得这些建筑与城市整体布局格格不入,使得城市建设杂乱无章。
3、生态环境重视不足
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目前的情况,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建设发展不当造成了一些生态功能用地的破坏;二是建设发展中环境管理体系落后,缺少环保设施以及环保意识,导致环境破坏加剧;三是城市周围的农村存在着严重的生活和生产污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力度。
三、城市规划对策措施研究
(一)、以自然生态平衡设计为主导,加强生态意识
城市发展扩张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热岛效应强烈,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城市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由此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树立起保护地球自然生态平衡的基本观念,以之为指导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建设要求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和谐共生。在城区,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1)、以合理的生态手段,使城市人口有安全的人居环境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2)、以强有力的经济鼓励手段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旧城的生态改造;(3)、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率;(4)、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意识。
2、控制城市中的空气污染
对城市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的因素有很多,但越来越严重的无非是:汽车尾气、工业废物排放、家庭生活废气等。随着城市居民自驾车拥有量的迅猛增长,汽车尾气排放量成倍增长,已经成为城市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中国的汽车产业应当得到鼓励,但是不能因此牺牲环境,在全民环境意识加强的今天,在坚持环保原则同时将汽车使用限制在必要的规则下,是必须的。但小汽车对于大量人群的服务效率低而环境成本高,不容忽视,这要求在交通管理上限制小汽车使用区域,加强公交的建设。国外已有经验是,控制城市中心区小汽车的数量;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设立停车场,汽车不能进入中心区,人进入中心区要步行或乘坐公交。这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
(二)以城市道路建设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它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是衡量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特别是主干道路网的规划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镇各项建设发展用地的经济合理安排与建筑群体的规划布置。城镇主干道走向一旦确定,道路网一经形成,所有地上地下管线均将沿着道路用地敷设;沿街建筑也均将依据道路红线兴建,事后很难调整改变;因此,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中考虑城市总平面布局的关键性工作,对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具有重要经济等意义。
影响道路系统畅通的因素很多,城镇交通情况又很复杂,所以道路系统还是要结合本城城镇的功能分区、交通运输、自然地形、特点和各种类型的建筑分布等情况进行规划,使不同功能的道路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做出适应当地特点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才是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这方面山东青岛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在做城市发展规划之初,充分利用了青岛自然地貌特征,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大胆启用道路最小坡度设置,道路随地势而建,不但极大程度的减少了道路铺筑施工的工程量,而且这种道路修筑方式极大地带动了道路两旁沿路商铺及相关经济体的迅猛发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园林景观建设为重点,加强城市休闲功能。可借鉴国外城市绿地建设经验,不失时机地对城市入口处、风景区、风景走廊、风景线等的建设,从用地规划,建筑布局、造型、体量、色彩、用材、朝向,以及电线、树木、标志物的布置都要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通过“沿路造绿”、“依河衬绿”、“建园添绿”、“造林增绿”、“拆违还绿”和“点景护绿”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绿地覆盖率。
(四)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注重自身特色
每一座城市都应当建设成为有文化的城市,缺乏文化素质的呆板城市,只是生产和居住的机器,是不会让人流连的空间躯壳。事实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势项目,只要根据自己城市的自然条件、山形水势、传统习惯等来发掘,都能够找出自己个性特色,建设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城市。以广西桂林为例,就可以主打山水文化这张王牌,这就是抓住了自己的地域优势,使得自己城市的文化个性称著于世,延绵至今,获得很强的生命力。一个历史文化素质高、個性特色鲜明,人人可以享受文化甘霖滋润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三、结语
城市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自然生态到人文地理,从自身特色到潜力挖掘,从提高城市素质到塑造城市形象,从城市发展创新到历史文化传承均涵盖其中。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设计者们结合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以指导城市建设向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城市规划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2]张晓波 《浅谈城市发展中的重建设轻规划问题》城市规划, 2009, (33), 9.
[3]王志庆李敏华《城市规划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2
[4]黄华《城市长远发展离不开有效规划设计》 2010年城市发展峰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