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艾米莉·狄金森在其诗中大量运用了“圆”这一意象来表达永恒。圆集中体现了她对自然、爱情、死亡和上帝的思考和认识,这些认识主要源自她对自然界万物的细致观察,与诗人对死亡和爱情的独特感受密不可分,具有独特的涵义。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圆” 意象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用大量的诗篇表达了她对爱情、死亡、上帝和永恒的关注,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她的许多诗深刻难解,带有明显的多样性、模糊性和神秘性。这与诗人与众不同的微妙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最突出、最有个性的是她在诗中大量运用了“圆周”这一意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狄金森本人常用的“Circumference”(圆周;外围或外缘)一词是解读狄金森最重要的符号。她曾在多处诗文中用“Circumference”一词来作自我写照,宣称她的事业就是Circumference(My business is Circumference),后来又将这一点重新表述为My business is to love,My business is to sing,以此表达她内心激荡的诗歌创作激情。在诗中她描写自然万物,描写个人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中心塑造上帝的形象,以想象力把自己对人生、爱、死亡和对上帝的参悟都集中在“圆”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之中,以机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达到突出意象、加强诗歌意境和深度的效果。但是从诗中不难看出,狄金森对“圆”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她对自然的观察,进而深入到对上帝的再认识,对爱情和死亡,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探索,涉及的主题和涵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难解性和不确定性。
狄金森从小生活在一个基督教文化氛围很浓的环境中,终身未嫁,在短短的一生中只有四次走出她生活的小县,但是从她的许多诗和书信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感情丰富、敏感又善于观察的人。因为性格上的原因,她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观察的对象,然后把自己对人生的一切感受,特别是对爱情的体验和生与死的心灵感受都融入对自然界万物的理解之中,浓缩在自然万物的消长、日出日落的昼夜交替和四季的更替之中,从中感受到一切似乎都可以再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归,连续不断,而每一次再生和回归都是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又构成一个圆。而圆形代表着无限与永恒,自古以来就是极度完美的象征。生命对于个体而言,从生到死,是直线的,而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圆的,有生有死,循环不已。因此,车轮(wheel)、循环(cycle)、圆圈(circle)、环(ring)、太阳(sun)等“圆”的意象,以及相关的意象在其诗中频繁出现。“来自圣多明哥的蝴蝶,/沿着紫色的线圈环游——”(137)[1],花园中的小鸟“脚踩一轮滑行——/轮辐发出迷人的音乐/宛如一个移动的磨坊”(500),其实是她以极为敏感的心态观察的产物;“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你的茅屋面向太阳——/我的四周,必然是——/海洋,和北方——”(365),则表达了对爱的迫切和失望;“如果一年后能够见你,/我将把月份缠绕成团——”(511)却表明了她对爱情的企盼和认真态度;“当日月悄然溜走——/当世纪缓缓驰过,/当那巨轮转动不休!”(160),“当自然之轮停止转动,/我用我的生命之轮使之焦虑”(786)则体现了她对待宇宙万物及死亡的态度和复杂又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而能够给人以光和温暖的太阳(圆)也起着微妙的作用。太阳是诗人希望的象征,因而“他们的夏季,常年留驻——/他们给得出的太阳——”,这太阳如同天堂;“美丽的阳光照耀”能“帮助我们忘记——死去的人”;在太阳的照耀下,诗人感受到“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其实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太阳,即美好事物的企盼;而“如果生命之光象太阳那样/为他们所固有——/一个时代是一块透镜/会投射出他们的/圆周——”似乎又是她经过灵魂受难之后的哲学总结。
她把自己对痛苦的理解也浓缩在“圆”之中:“痛苦——使时间伸展——/岁月盘绕其中/细微的圆周内/独特的思想仅存”(967);“地球上的一切绕圆而行”(965)则是她对人生万物的精辟的总结,连同我们从生到死的历程也是“绕圆而行”:“我们经过学校,孩子们/围成圆圈嬉戏——/我们经过耀眼辉煌的田野——/我们经过落日——”(712)。实际上,旅程变成了穿越人生三个阶段的历程,即儿童时代、成熟的成年、似夕阳的老年阶段,在狄金森的意识深处,这一历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独特的“圆”,是一个走向永恒的过程。
但狄金森的“Circumference”一词明显有“边缘”之意,在狄金森的认知领域里“边缘”不仅存在,而且是“诗人”的领地。其边缘性中的离心性与向心性既不完全相互排斥,也不完全相互融合,而是互为另一半的极端,相交而合为一道圆弧,诗人则在其间寻找自己的位置。组成这道“边缘”风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诗人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不愿随众随俗的个性以及她充满理想主义的宗教思想。[2]诗人对圆的认识与她对永恒和不朽、生与死、上帝的独特理解密不可分,是建立在对宗教的理解之上的。追求永恒和不朽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狄金森更是如此。亲人和朋友接二连三的去世使她对上帝的仁爱和许诺产生怀疑,认识到死亡的残酷、神秘。生命面临灾难,加之炽热的爱情无处表达,使她对永恒的追求愈加强烈,她把希望寄托在超灵、超时间当中和无所不在却又冷漠的上帝身上,以求获得另一种形式的永恒。她同时也认识到死亡是个亘古不变的事实,从传统的基督教教义中和对自然万物更替循环的现象中她悟出了生与死实际上无限循环,死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永恒的一部分,死亡意味着再生。这一体悟就体现在无始无终、周而复始,象征着统一性、整体性和唯一性的“圆”上。正如狄金森自己所说的:“圆周没有缺口,/没有估量和终结。”(943)这一点恰好和她所致力追求的“永恒”或“不朽”是一致的。因而在其诗中她大量引入另一个与圆相关的意象——“坟墓”来表示永恒和不朽这一富有宗教传统意义却又超越其教义、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的共同主题,把生和死连接起来。只不过狄金森运用“坟墓”这一特殊意象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死亡,而是通过死亡着力表达种种永恒和不朽,表达爱情与死亡和永恒的关系。她把死亡看成是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是一种光荣,死亡“意味着悠闲、庄严,意味着对往日的认可;死亡意味着和少数杰出的人到了一起,而你在世上对于这些人无法深知”。[3]因而,坟墓在其诗中有时轻松地变成了相邻的房间,如第449首,“我”为“美”而死是为了能与“真”在adjoining Room(即墓穴)中倾吐衷情,暗示着真美结合就是永恒;或者房屋只是坟墓的一曲前奏,如“我们停止在一幢/象是小丘的房前;/几乎看不见屋顶/飞檐只是一个墩”(712),这样,生与死的过渡和衔接也就非常自然和轻盈。
对她而言,死亡就是通向永恒和不朽的必经之路,也是她和心上人永远团聚的必然途径,而爱就是永恒,“爱就是生命,/生命的内涵就是不朽……”(511)。于是她伸开双臂欢迎死亡,把死神当作一位邀她上车的殷勤周到的绅士,马车上除“我们”之外只有“不朽”,经过人生的三个阶段之后我们停在“像是小丘的房前(即坟墓)”,我们驰向“永恒”。在“坟墓”那里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爱的一切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忠贞不渝——我们将再生/坟墓——终将——废黜——/新的婚姻——/经过爱的苦难——而证明合法”(322);“爱即生命——但更长久/爱即死亡,显现在坟墓中”(491);胜过妻子身份的七年忠贞是“巨大的秘密,但它被绷带包裹——/永远也不会泄露/直至倦怠的主人/带着它穿过分墓到你身边”(1737)。只有通过坟墓,她才能到达彼岸,获得永恒,求得不朽,才能真正实现“新的婚姻”(322),才能“仍有机会在天堂相会——”。她自己也确信上帝亲临审判席时会判她无罪(455),她的爱人也不会为她感到羞愧,“因为爱是不朽/不,爱即神”(455)。在类似的诸多诗中,为了有助于加强她对不朽或永恒的看法,她使用“紫色”、“王气”、“特权”、“翡翠”、“王冠”、“朝臣”、“波托西”、“希玛勒”之类的字眼形容它的辉煌。[3]因而,她的“永恒”意识集中体现在这个频繁使用的“圆”,以及与之相关的意象上,一切可见的和隐藏的、具体的和抽象的都浓缩在圆中。这个圆体现了她对死亡所持的独特的观点,也体现了她对上帝和爱情的过多期盼和等待。
由此可见,“圆(周)”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诗人对自然、爱情、死亡和上帝(宗教)的认识,对永恒的理解,也是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离群索居的狄金森而言,自然是她一切感觉的基础和来源。纤巧和敏感的性格促使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全部内心世界表现在对周围万物的细致观察和体悟之中,表现在对上帝的神性和权威的质疑上。她认为诗人的创造至高无上,尽管处于“边缘”,“诗人”的认知高度几乎可与上帝分庭抗礼,而她所期待的上帝或在天上,或在人间,或在自然万物之中,甚至在死亡之中,存在于她自己对爱情和死亡的受难经历中、创造中,这个上帝“意味着人类头脑探寻一切现有关系的无限的可能性”,“代表了生命的意义、死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意义……是她与不朽之间的中介和联系”。[4]当她把昼夜交替、万物消长看作如同圆的运动一样,是无限的循环和回归,把死亡当作一种再生,并且把二者与心中的上帝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她对于圆的认识才变得丰富完整,她才真正意识到“地球上的一切绕圆而行”,连同爱情,一切才能够达到永恒和不朽。
参考文献:
[1]艾米莉·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2]周平.爱米莉·狄金森宗教审美意识中的边缘性[J].国外文学,2008,(3):52-57.
[3]Cunliffe,Marcus.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4]顾晓辉.上帝与诗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33-36.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圆” 意象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用大量的诗篇表达了她对爱情、死亡、上帝和永恒的关注,但是,由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征,她的许多诗深刻难解,带有明显的多样性、模糊性和神秘性。这与诗人与众不同的微妙表现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最突出、最有个性的是她在诗中大量运用了“圆周”这一意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狄金森本人常用的“Circumference”(圆周;外围或外缘)一词是解读狄金森最重要的符号。她曾在多处诗文中用“Circumference”一词来作自我写照,宣称她的事业就是Circumference(My business is Circumference),后来又将这一点重新表述为My business is to love,My business is to sing,以此表达她内心激荡的诗歌创作激情。在诗中她描写自然万物,描写个人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中心塑造上帝的形象,以想象力把自己对人生、爱、死亡和对上帝的参悟都集中在“圆”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之中,以机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达到突出意象、加强诗歌意境和深度的效果。但是从诗中不难看出,狄金森对“圆”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她对自然的观察,进而深入到对上帝的再认识,对爱情和死亡,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探索,涉及的主题和涵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难解性和不确定性。
狄金森从小生活在一个基督教文化氛围很浓的环境中,终身未嫁,在短短的一生中只有四次走出她生活的小县,但是从她的许多诗和书信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感情丰富、敏感又善于观察的人。因为性格上的原因,她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观察的对象,然后把自己对人生的一切感受,特别是对爱情的体验和生与死的心灵感受都融入对自然界万物的理解之中,浓缩在自然万物的消长、日出日落的昼夜交替和四季的更替之中,从中感受到一切似乎都可以再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归,连续不断,而每一次再生和回归都是一个循环,每一次循环又构成一个圆。而圆形代表着无限与永恒,自古以来就是极度完美的象征。生命对于个体而言,从生到死,是直线的,而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圆的,有生有死,循环不已。因此,车轮(wheel)、循环(cycle)、圆圈(circle)、环(ring)、太阳(sun)等“圆”的意象,以及相关的意象在其诗中频繁出现。“来自圣多明哥的蝴蝶,/沿着紫色的线圈环游——”(137)[1],花园中的小鸟“脚踩一轮滑行——/轮辐发出迷人的音乐/宛如一个移动的磨坊”(500),其实是她以极为敏感的心态观察的产物;“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你的茅屋面向太阳——/我的四周,必然是——/海洋,和北方——”(365),则表达了对爱的迫切和失望;“如果一年后能够见你,/我将把月份缠绕成团——”(511)却表明了她对爱情的企盼和认真态度;“当日月悄然溜走——/当世纪缓缓驰过,/当那巨轮转动不休!”(160),“当自然之轮停止转动,/我用我的生命之轮使之焦虑”(786)则体现了她对待宇宙万物及死亡的态度和复杂又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
而能够给人以光和温暖的太阳(圆)也起着微妙的作用。太阳是诗人希望的象征,因而“他们的夏季,常年留驻——/他们给得出的太阳——”,这太阳如同天堂;“美丽的阳光照耀”能“帮助我们忘记——死去的人”;在太阳的照耀下,诗人感受到“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其实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太阳,即美好事物的企盼;而“如果生命之光象太阳那样/为他们所固有——/一个时代是一块透镜/会投射出他们的/圆周——”似乎又是她经过灵魂受难之后的哲学总结。
她把自己对痛苦的理解也浓缩在“圆”之中:“痛苦——使时间伸展——/岁月盘绕其中/细微的圆周内/独特的思想仅存”(967);“地球上的一切绕圆而行”(965)则是她对人生万物的精辟的总结,连同我们从生到死的历程也是“绕圆而行”:“我们经过学校,孩子们/围成圆圈嬉戏——/我们经过耀眼辉煌的田野——/我们经过落日——”(712)。实际上,旅程变成了穿越人生三个阶段的历程,即儿童时代、成熟的成年、似夕阳的老年阶段,在狄金森的意识深处,这一历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独特的“圆”,是一个走向永恒的过程。
但狄金森的“Circumference”一词明显有“边缘”之意,在狄金森的认知领域里“边缘”不仅存在,而且是“诗人”的领地。其边缘性中的离心性与向心性既不完全相互排斥,也不完全相互融合,而是互为另一半的极端,相交而合为一道圆弧,诗人则在其间寻找自己的位置。组成这道“边缘”风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诗人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不愿随众随俗的个性以及她充满理想主义的宗教思想。[2]诗人对圆的认识与她对永恒和不朽、生与死、上帝的独特理解密不可分,是建立在对宗教的理解之上的。追求永恒和不朽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狄金森更是如此。亲人和朋友接二连三的去世使她对上帝的仁爱和许诺产生怀疑,认识到死亡的残酷、神秘。生命面临灾难,加之炽热的爱情无处表达,使她对永恒的追求愈加强烈,她把希望寄托在超灵、超时间当中和无所不在却又冷漠的上帝身上,以求获得另一种形式的永恒。她同时也认识到死亡是个亘古不变的事实,从传统的基督教教义中和对自然万物更替循环的现象中她悟出了生与死实际上无限循环,死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永恒的一部分,死亡意味着再生。这一体悟就体现在无始无终、周而复始,象征着统一性、整体性和唯一性的“圆”上。正如狄金森自己所说的:“圆周没有缺口,/没有估量和终结。”(943)这一点恰好和她所致力追求的“永恒”或“不朽”是一致的。因而在其诗中她大量引入另一个与圆相关的意象——“坟墓”来表示永恒和不朽这一富有宗教传统意义却又超越其教义、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的共同主题,把生和死连接起来。只不过狄金森运用“坟墓”这一特殊意象并不是单纯地描写死亡,而是通过死亡着力表达种种永恒和不朽,表达爱情与死亡和永恒的关系。她把死亡看成是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是一种光荣,死亡“意味着悠闲、庄严,意味着对往日的认可;死亡意味着和少数杰出的人到了一起,而你在世上对于这些人无法深知”。[3]因而,坟墓在其诗中有时轻松地变成了相邻的房间,如第449首,“我”为“美”而死是为了能与“真”在adjoining Room(即墓穴)中倾吐衷情,暗示着真美结合就是永恒;或者房屋只是坟墓的一曲前奏,如“我们停止在一幢/象是小丘的房前;/几乎看不见屋顶/飞檐只是一个墩”(712),这样,生与死的过渡和衔接也就非常自然和轻盈。
对她而言,死亡就是通向永恒和不朽的必经之路,也是她和心上人永远团聚的必然途径,而爱就是永恒,“爱就是生命,/生命的内涵就是不朽……”(511)。于是她伸开双臂欢迎死亡,把死神当作一位邀她上车的殷勤周到的绅士,马车上除“我们”之外只有“不朽”,经过人生的三个阶段之后我们停在“像是小丘的房前(即坟墓)”,我们驰向“永恒”。在“坟墓”那里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爱的一切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忠贞不渝——我们将再生/坟墓——终将——废黜——/新的婚姻——/经过爱的苦难——而证明合法”(322);“爱即生命——但更长久/爱即死亡,显现在坟墓中”(491);胜过妻子身份的七年忠贞是“巨大的秘密,但它被绷带包裹——/永远也不会泄露/直至倦怠的主人/带着它穿过分墓到你身边”(1737)。只有通过坟墓,她才能到达彼岸,获得永恒,求得不朽,才能真正实现“新的婚姻”(322),才能“仍有机会在天堂相会——”。她自己也确信上帝亲临审判席时会判她无罪(455),她的爱人也不会为她感到羞愧,“因为爱是不朽/不,爱即神”(455)。在类似的诸多诗中,为了有助于加强她对不朽或永恒的看法,她使用“紫色”、“王气”、“特权”、“翡翠”、“王冠”、“朝臣”、“波托西”、“希玛勒”之类的字眼形容它的辉煌。[3]因而,她的“永恒”意识集中体现在这个频繁使用的“圆”,以及与之相关的意象上,一切可见的和隐藏的、具体的和抽象的都浓缩在圆中。这个圆体现了她对死亡所持的独特的观点,也体现了她对上帝和爱情的过多期盼和等待。
由此可见,“圆(周)”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诗人对自然、爱情、死亡和上帝(宗教)的认识,对永恒的理解,也是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离群索居的狄金森而言,自然是她一切感觉的基础和来源。纤巧和敏感的性格促使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全部内心世界表现在对周围万物的细致观察和体悟之中,表现在对上帝的神性和权威的质疑上。她认为诗人的创造至高无上,尽管处于“边缘”,“诗人”的认知高度几乎可与上帝分庭抗礼,而她所期待的上帝或在天上,或在人间,或在自然万物之中,甚至在死亡之中,存在于她自己对爱情和死亡的受难经历中、创造中,这个上帝“意味着人类头脑探寻一切现有关系的无限的可能性”,“代表了生命的意义、死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意义……是她与不朽之间的中介和联系”。[4]当她把昼夜交替、万物消长看作如同圆的运动一样,是无限的循环和回归,把死亡当作一种再生,并且把二者与心中的上帝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她对于圆的认识才变得丰富完整,她才真正意识到“地球上的一切绕圆而行”,连同爱情,一切才能够达到永恒和不朽。
参考文献:
[1]艾米莉·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2]周平.爱米莉·狄金森宗教审美意识中的边缘性[J].国外文学,2008,(3):52-57.
[3]Cunliffe,Marcus.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4]顾晓辉.上帝与诗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