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底,201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把举办地驻马店再次推入人们的视线。连续13年承办“农”字头盛会,农业部保留的唯一市级承办长年性全国会议,驻马店令人刮目相看。近年来,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的驻马店,正在迈入一个发展的新起点。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三者并肩发展、交相辉映,曾是河南省“短板”的驻马店,振翅起飞之势已现!
2010年8月,驻马店迎来撤地设市10周年。驻马店,正以铿锵坚实的脚步行进在平安崛起的进程中。这种崛起,既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社会发展上,更是对更高发展路径、发展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城市名片
驻马店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全市辖9县1区,19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53万。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驻马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蔡县、汝南县、泌阳县、西平县、平舆县分别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梁祝文化之乡”、“中国盘古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
●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20个中国城市之一
●全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十佳案例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河南省卫生城市
●河南省园林城市
●河南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01工业擎起一片天
盛夏时节,“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中国汽车工业100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的罐式车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供不应求啊”,陪同采访的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客户都得至少提前两个月下订单。这些都是近几年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的新产品。”
在“中国氮肥50强”、“中国化工100强”企业昊华骏化集团,利用尿素的下游产品三聚氰胺尾气生产的纯碱和氯化铵、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醋酸正在源源不断地下线,不仅拉长了产业链,还形成了合理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得企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化肥行业跳出重围, 2009年非肥产业利润占比已达到56.7%,年上缴税收也由2003年的不足200万元,跃至1亿元。2010年4月底,昊华总公司还专门在这里召开了“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现场会,在全系统推广昊华骏化集团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两个“大个头”企业仅仅是驻马店工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市,如何突破,如何加快发展,近年来,驻马店的决策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开展“三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工业兴市”、 “工业强市”战略,明确提出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干部导向和工作导向。明晰的发展思路、超前的战略眼光、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使得工业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并在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在这些战略带动下,驻马店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产业,基本形成以医药、能源和煤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轻纺等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地方工业体系,培育壮大了蓝天集团、天方药业、昊华骏化、豫龙水泥、中集华骏等一批骨干企业。2009年,在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17.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今年上半年,该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9亿元,增长22.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6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保持在20%以上。“走得扎实,但来之不易”。在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化有勋看来,这是全市发展思路、工作导向作用不断显现的过程。
“我们北京清华阳光从首都向全国迈出的第一步,就选择了这里。”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风趣地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公司自行研发设计的流水线上,一台台拥有28种专利的太阳能热水器正在下线,并直接包装成品后通过传输带进入仓库;产品展示室里,多种家电下乡中标产品、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令人叹为观止。这个驿城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坐落在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2010年6月建成投产,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加上新能源环保项目的“金字招牌”,使该项目成为驿城区乃至驻马店市的又一亮点。
像华顺阳光项目一样, 2010年上半年,天方药业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驿城区华宇电力工业园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昊华骏化集团三聚氰胺尾气综合治理工程、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醋酸技改、遂平县徐福记食品加工、正阳维维粮油加工等一批投资在亿元、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全面掀起工程建设高潮。1~6月份,11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8%,顺利实现时间过半、完成投资过半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这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在加快企业产品优化升级、延伸企业产业链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带动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千方百计谋划项目,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积极行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项目建设中,驻马店市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循环发展,着力实施了昊华骏化三聚氰胺尾气综合治理、天方药业燃煤锅炉节能改造、驿城区华顺阳光太阳能生产、确山迪展通电子、新蔡堂福电子、欣泰药业马来酸桂呱齐特原料药及制剂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进一步优化了项目投资结构。同时,该市多年来持续、有意识地将农业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业“高地”。如正阳维维粮油加工生产、遂平县徐福记食品加工、西平县四方肉食品加工、泌阳县懿丰油脂花生油生产、驿城区大程食品小麦深加工、驿城区天方原创食品枣酪果酱饮料等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而且由于很多项目在原料供应上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7月16日,遂平县产业集聚区主任安应照来到河南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情况。这个总投资5.4亿元的项目是遂平县县委书记带队一年七下广州、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争取来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这位“老朋友”:日产30吨的蛋糕生产线试生产很顺利,因为市场紧俏,总部要求全面开工;与集聚区内另一家企业——统一、康师傅方便面定点供应商益康面粉的供货事宜也正在商定中,就近取材,非常便利。作为河南省首批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驻马店市食品产业集聚区,遂平县产业集聚区先后引进了新加坡上市公司、全国糖果业前10强的徐福记食品、全国肉类50强众品实业、中国驰名商标克明面业、世界500强英联饲料等食品加工关联企业,并积极推动企业上下游关联,加快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企业间形成了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产业联动的循环发展格局,优质小麦——面粉加工——挂面、方便面、糕点,玉米——饲料加工——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链条渐入佳境,集群效应凸显。这是驻马店市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冰山一角。該市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目前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达150.6平方公里,建成区40多平方公里,并全部列入省首批产业集聚区。按照突出特色、促进集聚、形成链条、实现循环的原则,高水平谋划产业定位,12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特色基本形成,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煤化工等行业。其中,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突出发展煤化工和医药产业,市装备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以中集华骏铸造为中心的装备制造核心区、以兴隆堂十三香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以华顺阳光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园区,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遂平、确山分别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集聚区。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考核奖励办法》等4个文件,对集聚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考核奖励办法作了详细规定,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基础设施的高强度投入更使产业集聚区欣欣向荣,仅2009年就完成投资116.5亿元,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项目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带动大思路的指引,产业集聚区平台的搭建,招商引资是重要抓手。像清华阳光一样,对驻马店情有独钟的境内外有识之士纷至沓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中国昊华、中国华能、中国通用、国电集团、香港华润、青岛双星、中集集团、台湾徐福记、台湾顶新、浙江荣光、山东鲁洲以及英国爱农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此落户,并呈现二期、三期、多期投资现象并存的喜人局面。特别是天方药业与中国通用、蓝天集团与平煤集团、华骏车辆与中集集团、骏马化工与中国昊华、热电厂与国电集团等实现了战略性强强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了驻马店的优势企业。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如何能在全省乃至全国招商引资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呢?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一语中的——优化环境、创新方法、健全机制。该市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减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外来投资者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两个零接触”制度等;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和综合执法大队,设立了优化环境110热线,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敬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多年来坚持实施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及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观摩制度,采取召开现场办公会的形式,认真解决企业反映的项目用地、流动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
通过加压增责、完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开展全民大招商活动等有效措施,全市上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仅今年以来,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了赴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的大规模招商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各地各部门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模式,狠抓项目落地、平台建设和工作保障机制,招商形式更趋多样化和规范化,通过健全机制、明确责任、创新方法、创造环境、兑现奖惩等多项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项目无论是数量、规模、质量、速度和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会,市财政拿出200多万元对2009年度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兑现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承诺,进一步激发和鼓舞了各县区、各企业、各部门抓工业上项目的干劲和热情。在6月底召开的全国农洽会上,全市又签约农产品加工、能源、电子、医药等重点项目80个,签约项目总投资157.5亿元,项目建设后劲进一步增强。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眼下,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20个中国城市之一、全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十佳案例城市等一顶顶与工业相关的桂冠花落驻马店;全国最大的半挂车生产基地中集华骏集团、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十三香集团、全国最大的布胶鞋生产基地上蔡荣光集团、全国大型甲醇生产基地河南蓝天集团等群星闪耀;2010年6月,《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包涵服务企业计划、产业集聚计划、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企业转型升级改革改制行动计划、企业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环境优化行动计划、工业经济上台阶竞赛行动计划等,其内容之全面、措施之详尽,在全省首开先河!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再次吹响,驻马店农产区工业化的路子高歌猛进,前景无限!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千方百计谋划项目,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积极行动。
专家点评
最近,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指出,要多在运作上下工夫,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使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得到落实、见到实效。其中 “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驻马店市“三以”、“四论”的做法和成效实为生动实践。该市把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符合其作为农业大市、后发大市实现振兴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对于全省各地制定“十二五”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02 锦绣“农”字文章
行进在驻马店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看到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你会对“中原粮仓、中州油库”的美誉心有戚戚。农业大市如何写好“农”字文章?近年来,驻马店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着眼工业抓农业,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如椽之笔写出了一篇锦绣“农”字文章,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粮食生产实现连续7年丰产丰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人厨房”,实现了由一个粮食生产大市向粮食加工转化大市的深刻嬗变。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9%,是2000年的2.4倍和2.2倍。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29.33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3: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7.5%。
打造殷实的“中原粮仓”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稳民心、平物价的特殊商品。对于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驻马店市有着清醒的认识。
驻马店市委书记化有勋多次强调,驻马店是农业大市,同时也是人口大市,驻马店的崛起与其他兄弟市特别是与沿海市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必须在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崛起。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不好,粮食不能丰收,8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会受影响,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就会削弱平安崛起的基础,影响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加快平安崛起的斗志和热情。
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也多次指出,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是我们应尽的政治责任;稳定粮食增产也是驻马店应对金融危机、做好“三保”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基础。无论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驻马店发展出发,都必须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须臾不可放松。
认识的深刻带动了实践的突破。驻马店进一步加大支农政策实施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在认真落实中央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16项补贴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每年向全市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五件实事”中,大部分涉及“三农”。農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把驻马店打造成殷实的“中原粮仓”、“中州油库”,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同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经常性开展大型农技推广和科技下乡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配方施肥、合力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推进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粮食单产由2000年的493.6斤提高到2009年的764.2斤,增加270.6斤。
随着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来临,过去土地到户的小地块耕种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桎梏,土地流转势在必行。驻马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种植、养殖大户手中,实行连片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在生产经营中,实行了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产品销售,提高了产量、品质和效益。
“我租有土地2万多亩,主要从事农作物良种繁育,群众把土地流转给我们,不仅每年可以按时拿到租金,还能安心外出、打工挣钱。即使不出去打工,也可以来我们这儿干活,每年也有几千块钱收入。”西平县人和乡种粮大户丁自发这样告诉记者。
土地流转不仅使土地效益大幅提升,而且也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黄土地上解脱出来,加快了劳动力转移步伐,他们纷纷从事养殖业、建筑业、服务业等。2004~2009年,该市劳动力转移平均每年152.5万人,不仅催生出西平县的丁自发、正阳县的叶柏林、泌阳县的李奎等一大批种粮大户、农业科技户,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2009年,流转土地的农户,仅外出务工一项户增收5340元,获得土地出让的收益每亩500~700元。
经过多年努力,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粮食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32亿斤,是2000年的1.6倍,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8,小麦产量接近全省的1/7,油料产量居全省第一位;2010年,夏粮总产99.4亿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5亿斤,增长9.35%,连续7年实现增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不仅解决了800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向社会提供70多亿斤的商品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2009年驻马店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积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抓住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机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农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力争到2020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亿斤。”驻马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孙志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的嬗变与突破
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行业。“农业的文章,用工业的手笔来做。产粮大市,守着粮仓卖粮,只能受穷”。这已经在驻马店形成共识。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壮大优势产业”的指导思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驻马店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1998年,全市蔬菜面积仅有10万亩,产量195万吨;到2009年,以汝南、确山和驿城区为主的蔬菜生产规模扩大,市场供应能力明显提高,全市蔬菜面积120万亩,产量达360万吨。
香菇栽培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该市后,在较短的时期迅速带动了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发展。1998年,总产9.1万吨,产值5亿元。到2009年,以泌阳、确山、西平、新蔡、遂平五县为重点的食用菌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28万吨,从业人员40万人,产值30亿元。
以确山、泌阳为主的铜山烟生产基地,烟叶质量优、销路好、效益高。平舆白芝麻,年出口量1500万公斤,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白芝麻保护产品,是全国最大的芝麻生产基地县。正阳花生种植面积120万亩,总产达3亿公斤,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泌阳花菇,全国闻名,有“菇中之皇”之称,是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驻马店的决策者深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围绕农业上工业,发展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选择,大力推进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崛起。充分利用13次成功举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一重要平台,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泰国正大、台湾徐福记、台湾顶志来了。
众品食业来了,维维粮油也来了。
康博汇鑫、鲁洲生物、天歌鹅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登陆天中。
于是,“鲁洲生物”深加工玉米,将周边玉米“吃干榨净”。台湾顶志油脂工厂将全市芝麻“一口吞下”。江苏维维集团巨资建花生油和花生蛋白粉生产线,年消化花生10余万吨。700万亩的优质小麦,吸引徐福记、丰盛粮油等外地企业纷纷抢滩驻马店,将全市小麦“一口吃掉”。康师傅方便面60%以上的面粉来自该市的丰盛粮油、大程集团小麦加工企业。
“这是著名的顶新国际集团投资的,主要从事芝麻、花生加工,公司设备全部从日本进口,可以把芝麻、花生‘吃干榨净’,是国内最大的芝麻油、脱皮芝麻、水洗芝麻的专业生产企业。”在顶志食品有限公司,随行的驻马店驿城区委办公室的同志告诉记者。
工业之匙叩开了农业金库。农业大市驻马店从过去的初级产品加工走向生产最终产品,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深刻变革,粮食附加值成倍提升,形成了粮食加工、果蔬加工、油脂加工、食用菌加工等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年加工小麦378万吨,年加工玉米200万吨、生猪300万头、牛20万头、禽3000万只,培育壮大了十三香集团、大程面粉、丰盛粮油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我们依托驻马店丰富的优质小麦资源,主要从事小麦制粉、仓储物流,生产面粉、挂面、手排面等产品,不用加任何添加剂,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特别是手排面,是我们的创新产品,高温蒸八成熟,既比油炸速食食品健康,又比挂面方便,远销山东、安徽、河北等地,供不应求,效益也特别好。” 在大程面粉集团,一片繁忙景象,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元士这样告诉记者。
在谈到未来发展前景时,他指着前面正在建设的工地,高兴地说,“这是正在建设的大程东方粮食储备库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储备粮食75万吨。我们将把大程集团打造为集粮食仓储、加工、速冻食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一流企业,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农业产业经营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推动了该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呈现集中、集群、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特色产业集群。
驻马店以承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盛会为平台,使整个城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广袤的天中大地上,不仅生长出高产的小麦、玉米、油料等作物,满足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也“长”出了农产品加工业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领军企业大量涌现,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来又走出去,为人们的餐桌奉献着美味佳肴。今日驻马店,有信心、有能力再铸粮食发展新辉煌,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也一定会实现胡总书记提出的“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不断开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
驻马店以承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盛会为平台,使整個城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广袤的天中大地上,不仅生长出高产的小麦、玉米、油料等作物,满足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也“长”出了农产品加工业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专家点评
农业大市如何走出增产难增收的困境?驻马店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该市积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产区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使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和转化升值。特别是该市连续13次成功举办了东西合作暨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引进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加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了食品工业,正逐步向全省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业基地方阵迈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既加快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03和谐宜居新天中
市区开源大道中段,清澈见底的河水与宽阔平整的马路相呼应,两旁是绿草茵茵的市政绿化带,亭台楼榭,假山再往后延伸,就是拔地而起的高楼、美丽的天中广场和充满情趣的小游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梅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故乡驻马店。2010年5月,就在楼市新政实施后不久,梅先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房——他在驻马店的CBD买下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决定把自己的公司也搬回老家发展。
梅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驻马店人,1993年考上大学后离开家乡,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创业。今年春节期间,梅先生回到老家,心血来潮想到市区逛逛,他从父母家所在的南区驱车向北,忽然发现,对自己曾生长了十几年的故乡驻马店,竟不认得了。
梅先生所看到的城市面貌,正是近年来驻马店市实施“西延北扩”带来的实际变化,也是该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部分。
驻马店,这座曾经的古“驿站”,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正青春勃发,向着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快速迈进。在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带动下,该市注重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眼下,无论是在中心城市、县城,还是小城镇,楼在加高,道路在拓宽,游园、绿化带在增多,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9.5%,比1999年提高18.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为建设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该市按照“三区两县一体化” (三区:驿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两县:遂平县、确山县)的总体布局,强力实施一批“拓展工程”、“民心工程”和“服务工业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今年2月,又出台了2010年中心城区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2.9亿元,围绕“一带、一场、三河、十五条路”建设,实施六大类31项工程。
驻马店城市发展的目标也许更美。在2010年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上,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向人们描绘这座城市的发展规划时,令所有人都信心百倍:到2020年,全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增加到18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50万,城镇化率在40%以上;“确山—驻马店—遂平”工业长廊全面贯通,“三区两县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小城镇建设,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初步确立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大手笔规划,大胸怀引资,大力度建设,这是近年来驻马店市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市先后请进了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房地产百强民生集团等诸多具有相当实力的房地产商参与城市开发,建成了建业森林半岛、翡翠城等一个个具有城市地标意义的住宅小区,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带动了置地、万博、新家园等一批本土实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建设理念的革新。在房地产企业的努力下,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速度加快,万家花园、碧海花园等经济适用房及廉租住房,使一批批无房户住进了新居,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仅2009年,全市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7.6亿元,房屋施工面积686.6万平方米;市中心城区完成旧城改造项目12个,房屋竣工面积41万平方米;全市新建、续建廉租住房项目28个,新建、续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20个,各县区实现保障户数13939户。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驻马店市以“三区两县一体化”和“四城联创”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提升并举,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并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09年,全市城镇设施建设投资51.6亿元,市中心城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亿元,是前3年的总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23.5平方公里扩展到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20多萬增加到55万,城镇化率达29.5%。全市各县区实施150多项市政道路、排水和大型园林绿化项目,全市新建和改造公园、广场30多座,新建街头游园50多座,新增绿地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改造危房2620户。
数字是枯燥的,数字的背后,是一组组亮丽的名片。电力大厦、柏林国际酒店……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让驻马店“长”得越来越高了;天中柱、广电大厦……一座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让驻马店的文化底蕴日渐浓厚;世纪广场、冷水河带型公园……一处处点缀在城市之中的广场、游园,为驻马店这座新兴的城市增添了现代化的青春气息。新建的天中广场,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大型电子显示屏不停地播放新闻;东西长198米,南北跨度70米的舰船形会展中心,成了大型博览展示、经贸洽谈、商品交易、信息交流及电子商务主要场地。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的新一代细腰形结构气象雷达塔楼,成了新的标志性建筑。新建的驻马店市图书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985平方米,是集读书、学习、办公、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梁祝园、盘古园、重阳园等30多座小游园,成了市民健身养性的好去处。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态优美、品位高雅的新城区正引领着驻马店城市建设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社会和谐,民生为根本。和谐社会,基础是民生。发展是为了群众,让人民真切地看到改革的成果,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驻马店舍得向民生投入,不断向民生倾斜。近年来,全市大半财力投向民生建设,既注重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的软指标。通过每年实施的以“十五件实事”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对农村交通、义务教育、新农合、农村低保等方面的投入,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形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一幅“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和谐民生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汝南县三桥乡敬老院,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小长廊,架上爬着白生生的葫芦和黄澄澄的圆南瓜,这个由乡党委、政府投资340多万元新建的养老院占地20亩,有双人宿舍130间,设有住室、餐厅、医务室、健身室、娱乐室、阅览室,还有养猪场、养鸡场、菜地。目前有210名五保老人在这里安享幸福的晚年。71岁的孤寡老人刘宗文虽然双目失明,但穿戴整洁,红光满面。他正在给院民唱自编的歌曲:“敬老院里好地方/孤寡老人得安康/住的楼房赛宾馆/环境优雅似天堂/改革开放三十载/党的恩情如爹娘/村民羡慕皆赞颂/晚年幸福乐无疆”……
眼下,像刘宗文老人一样,全市208所敬老院里有21685名农村五保对象在集中供养,安享晚年。驻马店市两次在“全省农村敬老院现场会”、“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 上介绍先进经验。尽管财政并不宽裕,该市把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工作中“抓建设、上速度,抓落实、重实效,抓机制、促发展”, 并在全市开展市、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资金采取市里支持一部分,县区投入一部分,乡镇自筹一部分,社会捐献一部分等办法,先后投入资金1.1亿多元,新建、改建了1万多间住室。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集中供养率达到了43.6%,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上蔡县集中供养率更是实现了61.7%,并且从过去的单一满足吃住等基本生活需求,转变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元化养老服务,使老人们享受到了亲情和尊敬。
52岁的李晓财是城镇低保对象,2009年12月2日因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住进汝南县县医院,2010年5月20日,当他出院办手续,拿到账单时不禁热泪盈眶:保障内费用为32709.91元,政府每年出资缴纳的城镇医保补偿19385.95元,剩余部分民政部门按20%进行补偿,再加上医疗救助补偿2664.79元,本人实际交费13782.67元。他感动地说:是医疗救助救了我这条老命啊!面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55万多人这支庞大的医疗救助群体,驻马店市在全省创造性地采取了五位一体的救助方式:全额资助未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困难群众;每年为每个敬老院院民、城市 “三无”人员、常年患重大疾病的困难群众拨付、发给基本医疗补助费、救助卡;医保、新农合报销(补偿)后,个人自付的剩余部分根据困难状况再进行20%~80%的大病救助,以及临时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到去年年底驻马店市全部实行的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即“一站式”结算。像李晓财那样,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将医疗费用自动生成为医保(新农合)补助金额、民政救助金额、救助对象自付金额三个部分,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
集中供养、医疗救助都是驻马店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缩影。工作之细致,举措之超前,堪称全省典范。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市,下大决心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真正成了幸福卫士: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迅速加强;全市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政策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医保对象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93%;城乡低保按照由3.3%到4.5%的扩面比例,并且把有重度残疾人、重症病人、艾滋病患者、孤儿、子女无能力赡养的老年人等经济困难群体都纳入低保范围,实现了在城镇低保上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2006年至今三次扩大覆盖面,五次提高标准,还创造性运用 “4+2”工作法评议农村低保工作,引起各方关注,并在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列入培训教材。
教育得到优先发展,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实现大发展,2009年全市拥有普通高中46所,在校生达到16.06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0.46万人。高等教育实现大跨越,成功申办了黄淮学院和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结束了全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
在促进就业方面,该市舍得投资,肯下力气,敢于创新,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关爱工程”,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0年来,驻马店市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实现再就业15.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9万人。
驻马店“三项建设”之一的“平安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取得突出成效,2004年以来,先后4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3个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与修缮一条宽敞的道路、建设一个优美的公园相比,这种持久的、巨额的投入不是人们能够轻易捕捉的,但却是更为厚重的。而这一切的目标正是持之以恒的城乡统筹发展,要让850万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将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覆盖更广泛的驻马店人。
专家点评
发展为了什么?以人为本、为民惠民。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体现对人民负责。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驻马店做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关注和改善民生是第一追求。他们把和谐稳定作为人民所盼、社会之福、发展之基,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实现好、维护好、發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注重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的软指标,使各项事业得到顺利推进,经验难能可贵。
04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加快”这个关键,牢牢把握“转变”这个核心,更加注重“发展”这个效果,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回顾驻马店这几年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的一些成绩,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转变发展方式要以思想认识的转变为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发展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动谋求转变。在中央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后,我们先后组织驻马店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加深了理解,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注重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为此,我们立足驻马店传统农业大市,一产比重较大,三产发展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这一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开展“三项建设”(项目建设、平安建设、作风建设),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基本要求,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干部导向和工作导向,构思了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以“三区两县一体化”为核心、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抓手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我们围绕这一思路,不争论、不动摇、不折腾,同心协力,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转变发展方式要以工作重心的转变为核心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方式转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持续以往发展思路的同时,不换频道,只作微调,坚持“好”字当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抓项目建设,调整工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带动是通过项目建设吸纳各类发展要素,是一个“集聚”的概念,是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今天的项目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决定着明天的发展方式。多年来,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大上工业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工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008~2009年,我市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84个,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为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抓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集约化水平
一是强化产业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配套能力,对全市产业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环境友好型的食品、轻纺、能源和装备制造企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二是构建确山——驻马店——遂平工业长廊。认真编制了驿城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确山县、遂平县“三区两县一体化”发展规划,驿城大道建设全面开工,即将全线贯通,产业布局初具雏形,驻马店工业长廊已经成点连片。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我市紧紧抓住省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加快了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初步建成了12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四是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医药、食品、建材、制造、轻纺、能源和煤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发展。
(三)抓科技创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我们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发展主动权,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构建自主创新的产业技术平台。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架构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发展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16家、市级工程中心108家,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企业研发中心队伍。二是积极打造高效实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和鼓励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各类孵化器、科技成果实验基地,为企业生产提供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系列新产品开发。三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08年以来,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安排500万元作为产学研结合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四是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近年来,我市共签订技术合作项目189个,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2项,有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项目合作,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抓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破除瓶颈、借力发展,以开放促产业升级,以开放促方式转变。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我市土地、资源、人才、环境容量等优势,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招商形式,对外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引进了一大批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出口,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09年对外出口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形势下,依然实现逆势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6%。
(五)抓改革创新,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初步建立了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了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以重组兼并、上市融资为主的投融资制度改革,使企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以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建立资本运作平台。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建立了投融资平台,并采取各种形式吸纳了银行和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优质企业上市,已有多家企业列入后备上市企业名单,其中骏马化工、蓝天管道上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落实重点项目推进制度。实行了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和联审联批制度,切实加强在土地供给、立项审批、优惠政策等环节的协调和服务,促使项目尽快动工、早日投产并产生效益。
三、转变发展方式要以干部作风的转变为保证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班子是关键,干部队伍是骨干。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广大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加强干部培训教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全新课题,是对广大干部能力素质的一次检验,要求各级干部既要在“要不要转”上有清醒认识,更要在“会不会转”上有真功夫。为切实提高干部素质,我们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先后深入开展了“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
(二)树立正确干部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一面旗帜,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能够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我们坚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选配干部,凭发展业绩使用干部,注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推动科学发展有思路、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在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上,我们采取“双推双考”( 即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考试、考核)的办法,对参与中心工作的给予适当加分,在群众观点和实践观点的交汇点上选拔任用干部;在基层乡镇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以“三杯竞赛”(创业杯、平安杯、公仆杯)活动考评成绩为依据,哪个地方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上做得好,就提拔重用哪里的干部。
(三)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常言道:“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思路,还要有相应的措施,保障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坚持实行招商引资定期汇报、项目建设定期观摩、重点企业领导分包等制度,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加快“三区两县一体化”等各项重大决策、重点工程跟踪督察问效,进行全程监督,对工作执行不力、贻误发展良机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严格进行問责,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有效落实。■
05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驻马店科学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扩大内需,努力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性。从我们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看,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三化”互动发展的新路子。从未来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来讲,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进外部要素,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来看,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撤地设市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传统农区实际,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03.7亿元,是1999年的3.6倍,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1元,是1999年的3.1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16元,是1999年的2.3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4:38.5 :27.5调整为2009年的26.1:43:30.9。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三是经济增长协调性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2.3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8.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9.5倍、12.9倍,年均增长25.3%、29.2%。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2009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出口完成1.29亿美元,保持了逆势增长。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2009年,我市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个,重点实验室5个,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66项,取得科技成果28项,申请专利4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8%。五是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075吨标准煤,比2007年下降0.11吨标准煤,下降9.56%。2008~2009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削减1.15万吨和2.24万吨
同时也应看到,虽然我们在上一轮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正面临着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区域竞争压力,自身发展存在着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等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造成的。当前驻马店经济发展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们撤地设市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面临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我省实施中原崛起战略,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于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动驻马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根据中央和省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精神,结合驻马店实际,今后一段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要求,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结构调整为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以节能减排为突破重点,以改革创新为有力保障,着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努力做到立场上到位、观念上到位,方法上到位,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贯彻好、落实好。二是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切实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努力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今年要着力实施转型升级“三百工程”,即: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服务业等领域实施300个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项目,其中13个省重点项目、70个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项目及112个市重点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力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三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围绕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能源煤化工、机械制造五大优势产业和现有骨干企业的发展,推动项目建设,开展合资合作,形成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度。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扎实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全面落实好农民种粮直补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25亿斤左右。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要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注重质量、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着力提升城镇对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吸纳集聚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四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为重点,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推进各类人才的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劳动力资源优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五是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 “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继续以东西合作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引进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关键设备和紧缺资源能源等各类要素,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到驻马店创业发展,同时积极扩大外贸出口,着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以大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六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决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推动 “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治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切实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严格控制粗放式用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投入,不折不扣地实施好 “十大民生工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挖掘现有企业潜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工等,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抓好扩面征缴工作,组织实施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工作,全面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统筹做好信访稳定、治安防控、应急处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八是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继续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促进境内外各类资源要素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集聚。要针对省委出台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政策,做好对接细化工作,出台财税、价格、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和机制,突出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内容,充分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进一步强化目标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加强督察考核,确保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本刊评论
大发展关键在于转变领导方式
文/本刊记者王丽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驻马店撤地设市,8月1日,地级驻马店市正式挂牌成立。与新世纪同步,驻马店走过了十年的艰辛路、十年的奋进路和十年的辉煌路。尤其是近几年,是全市发展史上速度最快、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多的几年,谱写了迈向平安崛起的新篇章。纵观驻马店的发展,实地考察驻马店的成果,其经验告诉我们:大发展关键在于转变领导方式。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6月3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用領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 “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领导,而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目标,就需要各级领导尊重科学、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去思考当地的经济发展问题。驻马店市委、政府立足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滞后的现实,头脑清醒,以正确思路的持续确保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推进。
在发展战略上,驻马店市以开放的胸襟和决心,确立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干部导向和工作导向,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领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地方政府和地方文化两个要素构成的软环境,在这两个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政府。当前,驻马店市正在开展 “双整”集中活动(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和社会治安综合整治),重点就是通过解决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确保干部为民亲民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科学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驻马店市正是做到了这些,才使经济环境优化,吸引了商贾上门,经济发展。
连续13年成功举办东西合作暨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农业部唯一由市级承办的常设性会议,生动实践了“四个重在”:13年承办是正确决策的持续;从第一次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到后来的全国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副产品加工展示展销会、2006年的全国鞋类及皮革制品展览会、2007年的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再到今年的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会议主题越来越鲜明,办会形式和内容也进一步丰富,这是多么大的提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工农互补齐并进的统筹;办会成果惠群众的为民。
驻马店还以开放的思维、合作的方略、宽广的胸怀,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那种“市外即外”的招商理念,全力搭建开放平台,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全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驻马店的整体形象,成为吸收利用外资和项目投资的“热土”。
我们看到,驻马店发展目的非常明确:舍得向民生投入,不断向民生倾斜,既注重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的软指标,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形成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放眼风物长,迈步从头越。只要驻马店继续保持这种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把发展的视野放得更宽,把发展的思路理得更清,把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发展的环境创得更好,经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一定能取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成就!
2010年8月,驻马店迎来撤地设市10周年。驻马店,正以铿锵坚实的脚步行进在平安崛起的进程中。这种崛起,既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社会发展上,更是对更高发展路径、发展境界的追求与探索!
城市名片
驻马店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全市辖9县1区,19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53万。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驻马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蔡县、汝南县、泌阳县、西平县、平舆县分别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中国梁祝文化之乡”、“中国盘古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
●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20个中国城市之一
●全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十佳案例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河南省卫生城市
●河南省园林城市
●河南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01工业擎起一片天
盛夏时节,“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中国汽车工业100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的罐式车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供不应求啊”,陪同采访的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客户都得至少提前两个月下订单。这些都是近几年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的新产品。”
在“中国氮肥50强”、“中国化工100强”企业昊华骏化集团,利用尿素的下游产品三聚氰胺尾气生产的纯碱和氯化铵、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醋酸正在源源不断地下线,不仅拉长了产业链,还形成了合理的循环经济模式,使得企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化肥行业跳出重围, 2009年非肥产业利润占比已达到56.7%,年上缴税收也由2003年的不足200万元,跃至1亿元。2010年4月底,昊华总公司还专门在这里召开了“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现场会,在全系统推广昊华骏化集团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两个“大个头”企业仅仅是驻马店工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市,如何突破,如何加快发展,近年来,驻马店的决策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开展“三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工业兴市”、 “工业强市”战略,明确提出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干部导向和工作导向。明晰的发展思路、超前的战略眼光、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使得工业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并在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在这些战略带动下,驻马店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产业,基本形成以医药、能源和煤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材、轻纺等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地方工业体系,培育壮大了蓝天集团、天方药业、昊华骏化、豫龙水泥、中集华骏等一批骨干企业。2009年,在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17.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今年上半年,该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9亿元,增长22.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6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保持在20%以上。“走得扎实,但来之不易”。在中共驻马店市委书记化有勋看来,这是全市发展思路、工作导向作用不断显现的过程。
“我们北京清华阳光从首都向全国迈出的第一步,就选择了这里。”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风趣地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公司自行研发设计的流水线上,一台台拥有28种专利的太阳能热水器正在下线,并直接包装成品后通过传输带进入仓库;产品展示室里,多种家电下乡中标产品、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令人叹为观止。这个驿城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坐落在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2010年6月建成投产,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加上新能源环保项目的“金字招牌”,使该项目成为驿城区乃至驻马店市的又一亮点。
像华顺阳光项目一样, 2010年上半年,天方药业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驿城区华宇电力工业园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昊华骏化集团三聚氰胺尾气综合治理工程、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醋酸技改、遂平县徐福记食品加工、正阳维维粮油加工等一批投资在亿元、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全面掀起工程建设高潮。1~6月份,11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1.8%,顺利实现时间过半、完成投资过半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这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在加快企业产品优化升级、延伸企业产业链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带动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千方百计谋划项目,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积极行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项目建设中,驻马店市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循环发展,着力实施了昊华骏化三聚氰胺尾气综合治理、天方药业燃煤锅炉节能改造、驿城区华顺阳光太阳能生产、确山迪展通电子、新蔡堂福电子、欣泰药业马来酸桂呱齐特原料药及制剂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进一步优化了项目投资结构。同时,该市多年来持续、有意识地将农业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农产品加工业“高地”。如正阳维维粮油加工生产、遂平县徐福记食品加工、西平县四方肉食品加工、泌阳县懿丰油脂花生油生产、驿城区大程食品小麦深加工、驿城区天方原创食品枣酪果酱饮料等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而且由于很多项目在原料供应上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7月16日,遂平县产业集聚区主任安应照来到河南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情况。这个总投资5.4亿元的项目是遂平县县委书记带队一年七下广州、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争取来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这位“老朋友”:日产30吨的蛋糕生产线试生产很顺利,因为市场紧俏,总部要求全面开工;与集聚区内另一家企业——统一、康师傅方便面定点供应商益康面粉的供货事宜也正在商定中,就近取材,非常便利。作为河南省首批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驻马店市食品产业集聚区,遂平县产业集聚区先后引进了新加坡上市公司、全国糖果业前10强的徐福记食品、全国肉类50强众品实业、中国驰名商标克明面业、世界500强英联饲料等食品加工关联企业,并积极推动企业上下游关联,加快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企业间形成了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产业联动的循环发展格局,优质小麦——面粉加工——挂面、方便面、糕点,玉米——饲料加工——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链条渐入佳境,集群效应凸显。这是驻马店市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冰山一角。該市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目前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达150.6平方公里,建成区40多平方公里,并全部列入省首批产业集聚区。按照突出特色、促进集聚、形成链条、实现循环的原则,高水平谋划产业定位,12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特色基本形成,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煤化工等行业。其中,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突出发展煤化工和医药产业,市装备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以中集华骏铸造为中心的装备制造核心区、以兴隆堂十三香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工区、以华顺阳光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园区,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遂平、确山分别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集聚区。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考核奖励办法》等4个文件,对集聚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考核奖励办法作了详细规定,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基础设施的高强度投入更使产业集聚区欣欣向荣,仅2009年就完成投资116.5亿元,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项目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带动大思路的指引,产业集聚区平台的搭建,招商引资是重要抓手。像清华阳光一样,对驻马店情有独钟的境内外有识之士纷至沓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中国昊华、中国华能、中国通用、国电集团、香港华润、青岛双星、中集集团、台湾徐福记、台湾顶新、浙江荣光、山东鲁洲以及英国爱农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此落户,并呈现二期、三期、多期投资现象并存的喜人局面。特别是天方药业与中国通用、蓝天集团与平煤集团、华骏车辆与中集集团、骏马化工与中国昊华、热电厂与国电集团等实现了战略性强强联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了驻马店的优势企业。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地区,如何能在全省乃至全国招商引资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呢?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一语中的——优化环境、创新方法、健全机制。该市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减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外来投资者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两个零接触”制度等;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和综合执法大队,设立了优化环境110热线,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敬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多年来坚持实施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及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观摩制度,采取召开现场办公会的形式,认真解决企业反映的项目用地、流动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
通过加压增责、完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开展全民大招商活动等有效措施,全市上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仅今年以来,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了赴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的大规模招商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果。各地各部门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模式,狠抓项目落地、平台建设和工作保障机制,招商形式更趋多样化和规范化,通过健全机制、明确责任、创新方法、创造环境、兑现奖惩等多项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项目无论是数量、规模、质量、速度和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会,市财政拿出200多万元对2009年度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兑现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承诺,进一步激发和鼓舞了各县区、各企业、各部门抓工业上项目的干劲和热情。在6月底召开的全国农洽会上,全市又签约农产品加工、能源、电子、医药等重点项目80个,签约项目总投资157.5亿元,项目建设后劲进一步增强。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当先。眼下,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20个中国城市之一、全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十佳案例城市等一顶顶与工业相关的桂冠花落驻马店;全国最大的半挂车生产基地中集华骏集团、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十三香集团、全国最大的布胶鞋生产基地上蔡荣光集团、全国大型甲醇生产基地河南蓝天集团等群星闪耀;2010年6月,《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包涵服务企业计划、产业集聚计划、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企业转型升级改革改制行动计划、企业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环境优化行动计划、工业经济上台阶竞赛行动计划等,其内容之全面、措施之详尽,在全省首开先河!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再次吹响,驻马店农产区工业化的路子高歌猛进,前景无限!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千方百计谋划项目,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积极行动。
专家点评
最近,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指出,要多在运作上下工夫,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使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得到落实、见到实效。其中 “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驻马店市“三以”、“四论”的做法和成效实为生动实践。该市把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符合其作为农业大市、后发大市实现振兴的客观实际和发展需要,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对于全省各地制定“十二五”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02 锦绣“农”字文章
行进在驻马店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看到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你会对“中原粮仓、中州油库”的美誉心有戚戚。农业大市如何写好“农”字文章?近年来,驻马店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着眼工业抓农业,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如椽之笔写出了一篇锦绣“农”字文章,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粮食生产实现连续7年丰产丰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人厨房”,实现了由一个粮食生产大市向粮食加工转化大市的深刻嬗变。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9%,是2000年的2.4倍和2.2倍。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29.33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3: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7.5%。
打造殷实的“中原粮仓”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粮食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稳民心、平物价的特殊商品。对于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驻马店市有着清醒的认识。
驻马店市委书记化有勋多次强调,驻马店是农业大市,同时也是人口大市,驻马店的崛起与其他兄弟市特别是与沿海市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是必须在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崛起。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不好,粮食不能丰收,8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会受影响,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就会削弱平安崛起的基础,影响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加快平安崛起的斗志和热情。
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也多次指出,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是我们应尽的政治责任;稳定粮食增产也是驻马店应对金融危机、做好“三保”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基础。无论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驻马店发展出发,都必须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须臾不可放松。
认识的深刻带动了实践的突破。驻马店进一步加大支农政策实施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在认真落实中央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16项补贴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每年向全市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五件实事”中,大部分涉及“三农”。農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把驻马店打造成殷实的“中原粮仓”、“中州油库”,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同时,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经常性开展大型农技推广和科技下乡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配方施肥、合力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推进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粮食单产由2000年的493.6斤提高到2009年的764.2斤,增加270.6斤。
随着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的来临,过去土地到户的小地块耕种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桎梏,土地流转势在必行。驻马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分散的土地集中到种植、养殖大户手中,实行连片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在生产经营中,实行了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产品销售,提高了产量、品质和效益。
“我租有土地2万多亩,主要从事农作物良种繁育,群众把土地流转给我们,不仅每年可以按时拿到租金,还能安心外出、打工挣钱。即使不出去打工,也可以来我们这儿干活,每年也有几千块钱收入。”西平县人和乡种粮大户丁自发这样告诉记者。
土地流转不仅使土地效益大幅提升,而且也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黄土地上解脱出来,加快了劳动力转移步伐,他们纷纷从事养殖业、建筑业、服务业等。2004~2009年,该市劳动力转移平均每年152.5万人,不仅催生出西平县的丁自发、正阳县的叶柏林、泌阳县的李奎等一大批种粮大户、农业科技户,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2009年,流转土地的农户,仅外出务工一项户增收5340元,获得土地出让的收益每亩500~700元。
经过多年努力,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粮食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32亿斤,是2000年的1.6倍,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8,小麦产量接近全省的1/7,油料产量居全省第一位;2010年,夏粮总产99.4亿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5亿斤,增长9.35%,连续7年实现增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不仅解决了800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向社会提供70多亿斤的商品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2009年驻马店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积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抓住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机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农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力争到2020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亿斤。”驻马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孙志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的嬗变与突破
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行业。“农业的文章,用工业的手笔来做。产粮大市,守着粮仓卖粮,只能受穷”。这已经在驻马店形成共识。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壮大优势产业”的指导思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驻马店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1998年,全市蔬菜面积仅有10万亩,产量195万吨;到2009年,以汝南、确山和驿城区为主的蔬菜生产规模扩大,市场供应能力明显提高,全市蔬菜面积120万亩,产量达360万吨。
香菇栽培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该市后,在较短的时期迅速带动了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发展。1998年,总产9.1万吨,产值5亿元。到2009年,以泌阳、确山、西平、新蔡、遂平五县为重点的食用菌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28万吨,从业人员40万人,产值30亿元。
以确山、泌阳为主的铜山烟生产基地,烟叶质量优、销路好、效益高。平舆白芝麻,年出口量1500万公斤,远销日本、韩国及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白芝麻保护产品,是全国最大的芝麻生产基地县。正阳花生种植面积120万亩,总产达3亿公斤,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泌阳花菇,全国闻名,有“菇中之皇”之称,是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驻马店的决策者深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围绕农业上工业,发展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选择,大力推进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崛起。充分利用13次成功举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一重要平台,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泰国正大、台湾徐福记、台湾顶志来了。
众品食业来了,维维粮油也来了。
康博汇鑫、鲁洲生物、天歌鹅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登陆天中。
于是,“鲁洲生物”深加工玉米,将周边玉米“吃干榨净”。台湾顶志油脂工厂将全市芝麻“一口吞下”。江苏维维集团巨资建花生油和花生蛋白粉生产线,年消化花生10余万吨。700万亩的优质小麦,吸引徐福记、丰盛粮油等外地企业纷纷抢滩驻马店,将全市小麦“一口吃掉”。康师傅方便面60%以上的面粉来自该市的丰盛粮油、大程集团小麦加工企业。
“这是著名的顶新国际集团投资的,主要从事芝麻、花生加工,公司设备全部从日本进口,可以把芝麻、花生‘吃干榨净’,是国内最大的芝麻油、脱皮芝麻、水洗芝麻的专业生产企业。”在顶志食品有限公司,随行的驻马店驿城区委办公室的同志告诉记者。
工业之匙叩开了农业金库。农业大市驻马店从过去的初级产品加工走向生产最终产品,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深刻变革,粮食附加值成倍提升,形成了粮食加工、果蔬加工、油脂加工、食用菌加工等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年加工小麦378万吨,年加工玉米200万吨、生猪300万头、牛20万头、禽3000万只,培育壮大了十三香集团、大程面粉、丰盛粮油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我们依托驻马店丰富的优质小麦资源,主要从事小麦制粉、仓储物流,生产面粉、挂面、手排面等产品,不用加任何添加剂,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特别是手排面,是我们的创新产品,高温蒸八成熟,既比油炸速食食品健康,又比挂面方便,远销山东、安徽、河北等地,供不应求,效益也特别好。” 在大程面粉集团,一片繁忙景象,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元士这样告诉记者。
在谈到未来发展前景时,他指着前面正在建设的工地,高兴地说,“这是正在建设的大程东方粮食储备库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储备粮食75万吨。我们将把大程集团打造为集粮食仓储、加工、速冻食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一流企业,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农业产业经营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推动了该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呈现集中、集群、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特色产业集群。
驻马店以承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盛会为平台,使整个城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广袤的天中大地上,不仅生长出高产的小麦、玉米、油料等作物,满足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也“长”出了农产品加工业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领军企业大量涌现,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来又走出去,为人们的餐桌奉献着美味佳肴。今日驻马店,有信心、有能力再铸粮食发展新辉煌,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也一定会实现胡总书记提出的“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不断开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
驻马店以承办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盛会为平台,使整個城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广袤的天中大地上,不仅生长出高产的小麦、玉米、油料等作物,满足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也“长”出了农产品加工业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专家点评
农业大市如何走出增产难增收的困境?驻马店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该市积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实现农产区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使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和转化升值。特别是该市连续13次成功举办了东西合作暨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引进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加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了食品工业,正逐步向全省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业基地方阵迈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既加快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03和谐宜居新天中
市区开源大道中段,清澈见底的河水与宽阔平整的马路相呼应,两旁是绿草茵茵的市政绿化带,亭台楼榭,假山再往后延伸,就是拔地而起的高楼、美丽的天中广场和充满情趣的小游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梅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故乡驻马店。2010年5月,就在楼市新政实施后不久,梅先生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房——他在驻马店的CBD买下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决定把自己的公司也搬回老家发展。
梅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驻马店人,1993年考上大学后离开家乡,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创业。今年春节期间,梅先生回到老家,心血来潮想到市区逛逛,他从父母家所在的南区驱车向北,忽然发现,对自己曾生长了十几年的故乡驻马店,竟不认得了。
梅先生所看到的城市面貌,正是近年来驻马店市实施“西延北扩”带来的实际变化,也是该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部分。
驻马店,这座曾经的古“驿站”,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正青春勃发,向着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快速迈进。在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带动下,该市注重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眼下,无论是在中心城市、县城,还是小城镇,楼在加高,道路在拓宽,游园、绿化带在增多,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9.5%,比1999年提高18.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
为建设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该市按照“三区两县一体化” (三区:驿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两县:遂平县、确山县)的总体布局,强力实施一批“拓展工程”、“民心工程”和“服务工业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今年2月,又出台了2010年中心城区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2.9亿元,围绕“一带、一场、三河、十五条路”建设,实施六大类31项工程。
驻马店城市发展的目标也许更美。在2010年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上,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向人们描绘这座城市的发展规划时,令所有人都信心百倍:到2020年,全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增加到18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50万,城镇化率在40%以上;“确山—驻马店—遂平”工业长廊全面贯通,“三区两县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小城镇建设,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初步确立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大手笔规划,大胸怀引资,大力度建设,这是近年来驻马店市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市先后请进了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房地产百强民生集团等诸多具有相当实力的房地产商参与城市开发,建成了建业森林半岛、翡翠城等一个个具有城市地标意义的住宅小区,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更带动了置地、万博、新家园等一批本土实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建设理念的革新。在房地产企业的努力下,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速度加快,万家花园、碧海花园等经济适用房及廉租住房,使一批批无房户住进了新居,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仅2009年,全市全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7.6亿元,房屋施工面积686.6万平方米;市中心城区完成旧城改造项目12个,房屋竣工面积41万平方米;全市新建、续建廉租住房项目28个,新建、续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20个,各县区实现保障户数13939户。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驻马店市以“三区两县一体化”和“四城联创”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提升并举,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并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09年,全市城镇设施建设投资51.6亿元,市中心城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亿元,是前3年的总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23.5平方公里扩展到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20多萬增加到55万,城镇化率达29.5%。全市各县区实施150多项市政道路、排水和大型园林绿化项目,全市新建和改造公园、广场30多座,新建街头游园50多座,新增绿地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改造危房2620户。
数字是枯燥的,数字的背后,是一组组亮丽的名片。电力大厦、柏林国际酒店……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让驻马店“长”得越来越高了;天中柱、广电大厦……一座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让驻马店的文化底蕴日渐浓厚;世纪广场、冷水河带型公园……一处处点缀在城市之中的广场、游园,为驻马店这座新兴的城市增添了现代化的青春气息。新建的天中广场,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大型电子显示屏不停地播放新闻;东西长198米,南北跨度70米的舰船形会展中心,成了大型博览展示、经贸洽谈、商品交易、信息交流及电子商务主要场地。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的新一代细腰形结构气象雷达塔楼,成了新的标志性建筑。新建的驻马店市图书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985平方米,是集读书、学习、办公、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梁祝园、盘古园、重阳园等30多座小游园,成了市民健身养性的好去处。一个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态优美、品位高雅的新城区正引领着驻马店城市建设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社会和谐,民生为根本。和谐社会,基础是民生。发展是为了群众,让人民真切地看到改革的成果,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驻马店舍得向民生投入,不断向民生倾斜。近年来,全市大半财力投向民生建设,既注重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的软指标。通过每年实施的以“十五件实事”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对农村交通、义务教育、新农合、农村低保等方面的投入,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形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一幅“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和谐民生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汝南县三桥乡敬老院,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小长廊,架上爬着白生生的葫芦和黄澄澄的圆南瓜,这个由乡党委、政府投资340多万元新建的养老院占地20亩,有双人宿舍130间,设有住室、餐厅、医务室、健身室、娱乐室、阅览室,还有养猪场、养鸡场、菜地。目前有210名五保老人在这里安享幸福的晚年。71岁的孤寡老人刘宗文虽然双目失明,但穿戴整洁,红光满面。他正在给院民唱自编的歌曲:“敬老院里好地方/孤寡老人得安康/住的楼房赛宾馆/环境优雅似天堂/改革开放三十载/党的恩情如爹娘/村民羡慕皆赞颂/晚年幸福乐无疆”……
眼下,像刘宗文老人一样,全市208所敬老院里有21685名农村五保对象在集中供养,安享晚年。驻马店市两次在“全省农村敬老院现场会”、“全省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 上介绍先进经验。尽管财政并不宽裕,该市把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工作中“抓建设、上速度,抓落实、重实效,抓机制、促发展”, 并在全市开展市、县直单位对口帮扶,资金采取市里支持一部分,县区投入一部分,乡镇自筹一部分,社会捐献一部分等办法,先后投入资金1.1亿多元,新建、改建了1万多间住室。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集中供养率达到了43.6%,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上蔡县集中供养率更是实现了61.7%,并且从过去的单一满足吃住等基本生活需求,转变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多元化养老服务,使老人们享受到了亲情和尊敬。
52岁的李晓财是城镇低保对象,2009年12月2日因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住进汝南县县医院,2010年5月20日,当他出院办手续,拿到账单时不禁热泪盈眶:保障内费用为32709.91元,政府每年出资缴纳的城镇医保补偿19385.95元,剩余部分民政部门按20%进行补偿,再加上医疗救助补偿2664.79元,本人实际交费13782.67元。他感动地说:是医疗救助救了我这条老命啊!面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55万多人这支庞大的医疗救助群体,驻马店市在全省创造性地采取了五位一体的救助方式:全额资助未加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困难群众;每年为每个敬老院院民、城市 “三无”人员、常年患重大疾病的困难群众拨付、发给基本医疗补助费、救助卡;医保、新农合报销(补偿)后,个人自付的剩余部分根据困难状况再进行20%~80%的大病救助,以及临时医疗救助、慈善医疗救助。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到去年年底驻马店市全部实行的城乡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即“一站式”结算。像李晓财那样,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将医疗费用自动生成为医保(新农合)补助金额、民政救助金额、救助对象自付金额三个部分,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
集中供养、医疗救助都是驻马店市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缩影。工作之细致,举措之超前,堪称全省典范。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市,下大决心解决了一系列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真正成了幸福卫士: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迅速加强;全市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政策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医保对象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93%;城乡低保按照由3.3%到4.5%的扩面比例,并且把有重度残疾人、重症病人、艾滋病患者、孤儿、子女无能力赡养的老年人等经济困难群体都纳入低保范围,实现了在城镇低保上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步提高,2006年至今三次扩大覆盖面,五次提高标准,还创造性运用 “4+2”工作法评议农村低保工作,引起各方关注,并在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列入培训教材。
教育得到优先发展,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实现大发展,2009年全市拥有普通高中46所,在校生达到16.06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10.46万人。高等教育实现大跨越,成功申办了黄淮学院和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结束了全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
在促进就业方面,该市舍得投资,肯下力气,敢于创新,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关爱工程”,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0年来,驻马店市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实现再就业15.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9万人。
驻马店“三项建设”之一的“平安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取得突出成效,2004年以来,先后4次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3个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与修缮一条宽敞的道路、建设一个优美的公园相比,这种持久的、巨额的投入不是人们能够轻易捕捉的,但却是更为厚重的。而这一切的目标正是持之以恒的城乡统筹发展,要让850万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将经济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覆盖更广泛的驻马店人。
专家点评
发展为了什么?以人为本、为民惠民。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体现对人民负责。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驻马店做到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关注和改善民生是第一追求。他们把和谐稳定作为人民所盼、社会之福、发展之基,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实现好、维护好、發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注重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的软指标,使各项事业得到顺利推进,经验难能可贵。
04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加快”这个关键,牢牢把握“转变”这个核心,更加注重“发展”这个效果,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回顾驻马店这几年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的一些成绩,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转变发展方式要以思想认识的转变为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发展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动谋求转变。在中央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后,我们先后组织驻马店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加深了理解,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注重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为此,我们立足驻马店传统农业大市,一产比重较大,三产发展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这一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开展“三项建设”(项目建设、平安建设、作风建设),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驻马店平安崛起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基本要求,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干部导向和工作导向,构思了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以“三区两县一体化”为核心、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抓手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我们围绕这一思路,不争论、不动摇、不折腾,同心协力,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转变发展方式要以工作重心的转变为核心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方式转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持续以往发展思路的同时,不换频道,只作微调,坚持“好”字当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抓项目建设,调整工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带动是通过项目建设吸纳各类发展要素,是一个“集聚”的概念,是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今天的项目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决定着明天的发展方式。多年来,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大上工业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工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008~2009年,我市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84个,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为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抓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集约化水平
一是强化产业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配套能力,对全市产业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发展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环境友好型的食品、轻纺、能源和装备制造企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二是构建确山——驻马店——遂平工业长廊。认真编制了驿城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确山县、遂平县“三区两县一体化”发展规划,驿城大道建设全面开工,即将全线贯通,产业布局初具雏形,驻马店工业长廊已经成点连片。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我市紧紧抓住省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进一步加快了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初步建成了12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四是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医药、食品、建材、制造、轻纺、能源和煤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发展。
(三)抓科技创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我们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发展主动权,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构建自主创新的产业技术平台。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架构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发展国家级工程中心1家、省级工程中心16家、市级工程中心108家,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企业研发中心队伍。二是积极打造高效实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和鼓励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各类孵化器、科技成果实验基地,为企业生产提供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系列新产品开发。三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08年以来,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安排500万元作为产学研结合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四是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近年来,我市共签订技术合作项目189个,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2项,有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项目合作,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抓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破除瓶颈、借力发展,以开放促产业升级,以开放促方式转变。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我市土地、资源、人才、环境容量等优势,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招商形式,对外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引进了一大批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出口,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09年对外出口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形势下,依然实现逆势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6%。
(五)抓改革创新,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初步建立了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了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以重组兼并、上市融资为主的投融资制度改革,使企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以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建立资本运作平台。全市12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建立了投融资平台,并采取各种形式吸纳了银行和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优质企业上市,已有多家企业列入后备上市企业名单,其中骏马化工、蓝天管道上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落实重点项目推进制度。实行了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和联审联批制度,切实加强在土地供给、立项审批、优惠政策等环节的协调和服务,促使项目尽快动工、早日投产并产生效益。
三、转变发展方式要以干部作风的转变为保证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班子是关键,干部队伍是骨干。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广大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加强干部培训教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全新课题,是对广大干部能力素质的一次检验,要求各级干部既要在“要不要转”上有清醒认识,更要在“会不会转”上有真功夫。为切实提高干部素质,我们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先后深入开展了“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
(二)树立正确干部导向
选人用人导向是一面旗帜,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能够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我们坚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选配干部,凭发展业绩使用干部,注重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培养干部、选拔干部,真正把那些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推动科学发展有思路、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在市直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上,我们采取“双推双考”( 即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考试、考核)的办法,对参与中心工作的给予适当加分,在群众观点和实践观点的交汇点上选拔任用干部;在基层乡镇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以“三杯竞赛”(创业杯、平安杯、公仆杯)活动考评成绩为依据,哪个地方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上做得好,就提拔重用哪里的干部。
(三)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常言道:“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不仅要有一套完整的思路,还要有相应的措施,保障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坚持实行招商引资定期汇报、项目建设定期观摩、重点企业领导分包等制度,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加快“三区两县一体化”等各项重大决策、重点工程跟踪督察问效,进行全程监督,对工作执行不力、贻误发展良机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严格进行問责,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有效落实。■
05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驻马店科学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扩大内需,努力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性。从我们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看,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统筹推进“三化”进程,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三化”互动发展的新路子。从未来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来讲,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进外部要素,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来看,必须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撤地设市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传统农区实际,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03.7亿元,是1999年的3.6倍,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1元,是1999年的3.1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16元,是1999年的2.3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4:38.5 :27.5调整为2009年的26.1:43:30.9。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三是经济增长协调性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2.3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8.7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9.5倍、12.9倍,年均增长25.3%、29.2%。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2009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出口完成1.29亿美元,保持了逆势增长。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2009年,我市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个,重点实验室5个,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66项,取得科技成果28项,申请专利44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8%。五是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075吨标准煤,比2007年下降0.11吨标准煤,下降9.56%。2008~2009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削减1.15万吨和2.24万吨
同时也应看到,虽然我们在上一轮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正面临着全国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区域竞争压力,自身发展存在着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等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落后造成的。当前驻马店经济发展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们撤地设市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面临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我省实施中原崛起战略,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勇于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推动驻马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根据中央和省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精神,结合驻马店实际,今后一段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要求,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结构调整为关键环节,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以节能减排为突破重点,以改革创新为有力保障,着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努力做到立场上到位、观念上到位,方法上到位,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贯彻好、落实好。二是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切实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努力保持投资的快速增长。今年要着力实施转型升级“三百工程”,即: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服务业等领域实施300个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项目,其中13个省重点项目、70个省转型升级“双千”工程项目及112个市重点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力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三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围绕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能源煤化工、机械制造五大优势产业和现有骨干企业的发展,推动项目建设,开展合资合作,形成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提高产业集聚度。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扎实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全面落实好农民种粮直补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25亿斤左右。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要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注重质量、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着力提升城镇对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吸纳集聚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四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为重点,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推进各类人才的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劳动力资源优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五是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 “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继续以东西合作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引进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关键设备和紧缺资源能源等各类要素,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到驻马店创业发展,同时积极扩大外贸出口,着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以大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六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坚决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推动 “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治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切实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严格控制粗放式用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投入,不折不扣地实施好 “十大民生工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挖掘现有企业潜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工等,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抓好扩面征缴工作,组织实施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工作,全面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统筹做好信访稳定、治安防控、应急处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八是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继续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促进境内外各类资源要素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集聚。要针对省委出台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政策,做好对接细化工作,出台财税、价格、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和机制,突出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内容,充分发挥评价考核机制的导向、激励、约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进一步强化目标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加强督察考核,确保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本刊评论
大发展关键在于转变领导方式
文/本刊记者王丽
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驻马店撤地设市,8月1日,地级驻马店市正式挂牌成立。与新世纪同步,驻马店走过了十年的艰辛路、十年的奋进路和十年的辉煌路。尤其是近几年,是全市发展史上速度最快、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多的几年,谱写了迈向平安崛起的新篇章。纵观驻马店的发展,实地考察驻马店的成果,其经验告诉我们:大发展关键在于转变领导方式。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6月3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用領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 “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领导,而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目标,就需要各级领导尊重科学、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去思考当地的经济发展问题。驻马店市委、政府立足底子薄、基础差、发展滞后的现实,头脑清醒,以正确思路的持续确保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推进。
在发展战略上,驻马店市以开放的胸襟和决心,确立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树立了“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干部导向和工作导向,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领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地方政府和地方文化两个要素构成的软环境,在这两个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政府。当前,驻马店市正在开展 “双整”集中活动(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和社会治安综合整治),重点就是通过解决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确保干部为民亲民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改善,科学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驻马店市正是做到了这些,才使经济环境优化,吸引了商贾上门,经济发展。
连续13年成功举办东西合作暨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农业部唯一由市级承办的常设性会议,生动实践了“四个重在”:13年承办是正确决策的持续;从第一次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到后来的全国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副产品加工展示展销会、2006年的全国鞋类及皮革制品展览会、2007年的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再到今年的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会议主题越来越鲜明,办会形式和内容也进一步丰富,这是多么大的提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工农互补齐并进的统筹;办会成果惠群众的为民。
驻马店还以开放的思维、合作的方略、宽广的胸怀,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那种“市外即外”的招商理念,全力搭建开放平台,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全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驻马店的整体形象,成为吸收利用外资和项目投资的“热土”。
我们看到,驻马店发展目的非常明确:舍得向民生投入,不断向民生倾斜,既注重经济发展的硬指标,更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的软指标,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形成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放眼风物长,迈步从头越。只要驻马店继续保持这种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把发展的视野放得更宽,把发展的思路理得更清,把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发展的环境创得更好,经过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一定能取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