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光催化染料脱色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经XRD对制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利用紫外光催化反应装置,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变化、催化剂投加量以及pH值、光催化时间对甲基红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增加,甲基红的降解率降低;染料在强酸性环境中的降解好于碱性环境,酸性环境中更容易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去除率以及反应速率都大于碱性条件下的值.其中,当pH=3.0时,甲基红溶液在固定时间内的去除率最大;TiO2粉末投加量为0.7g/L时,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
其他文献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模型。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SPH模型的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并分析说明各模块类以及类之间关系。其中SPH模型的最根本类是
以工业级碱式碳酸锌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了ZnO粉体,研究了ZnO粉体在涂料中的抗菌性能,并运用XRD、TEM、Ra/nan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得的ZnO粉体为纳米级,其平均
为了进一步探究拉深变形力学行为,尤其是拉深破裂时的规律特点,利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对1060铝板和10号钢板进行了拉深变形的数值模拟;还专门进行了各种拉深破裂的工艺试
根据河道实测资料,采用断面法分析淮河中游蚌埠闸至老子山段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蚌埠闸至洪山头间的河道段,主槽在1971年—2001年间均呈冲刷状态,其中1983年-1992年间冲刷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