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院内病原菌耐药性迅速孳生,耐药菌传播引起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类型出现例次最多是呼吸道感染51.52%[1],为治疗院内感染者,抗生素又过度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耐药菌的耐药程度,这种恶性循环,使在这种环境中的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据WTO监测报告,35%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使用了多种抗生素,仅35%用于感染治疗。我国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金额高居榜首,在所有临床应用药品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35%~50%,单一药物使用量前10位中,抗菌药物至少占5个以上,不合理使用的部分至少50%。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22%~25%。另据1995年~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加剧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由耐药菌株引起的院内感染,许多患者因并发院内感染而最终死亡。陈荣等报道[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总体死亡率分别为22.29%、23.44%、28.28%、28.30%、36.25%、38.4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延缓病原菌耐药性产生,已引起全球卫生界的高度重视。
不重视抗菌药物应用有关的病原检查,无明确用药指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目前我国门诊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的比例不超过10%,住院感染患者细菌学检查比例大致在20%左右。我国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都过高,据林杰报道[3],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率>95%。预防用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性感染发挥治疗作用,但大多临床医师发现患者有发热便开始应用抗菌药物,既不寻找发热原因,也不进行相应病原检查,这既不符合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合理用药原则。
临床医生缺乏系统的抗菌药物知识,不合理用药:多数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药名、规格、用法、用量不了解,导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途径、时间不恰当,联合用药缺乏依据以及不适当联合用药等。如头孢曲松,一般感染1~2g/日,1次用药便可,有的临床医师是3次/日,2g/次。对药品通用名不了解,同一药品不同商品名,例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泰诺、百服咛、必理通等为商品名。2种、3种甚至多种抗菌药物聯合使用,如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等联合治疗腹腔感染。
抗菌药物在外科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手术预防用药的时间不宜过早过长,一般应在麻醉诱导时开始,术后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但临床医师无论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长短都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且用药时间都在48小时以上,许多患者手术结束到痊愈出院都在使用抗菌药物,由此导致的院内感染增加,患者一旦感染,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菌感染。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耐药菌的产生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将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卫生部2006~2007年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发生率达到56.1%,在全世界排名第3,仅次于韩国和日本;而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发生率,中国排名第1,达3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5%[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已经从1995年的5%增加到2004年的35%,红霉素的广泛应用,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的比例高达70%;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3年间翻了两番,耐药例数和耐药率也在逐年增加[5],导致广谱b-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比例也逐年迅速上升,部分地区已达到40%;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我国应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已经达60%~70%。
抗菌药物滥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我国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这个比例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菌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身体的每一个系统,如氨基糖苷类所致耳肾毒性、四环素所致骨损害、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抗菌药物滥用造成医疗成本增加,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调查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用于对付抗药细菌感染的治疗费用高达300亿美元。每年发生200多万例次医院感染,为此至少要消耗40亿美元。我国每例医院感染者住院费用增加2000~14000元人民币,1998年一项统计表明,仅不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这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卫生资源7亿元人民币。我国抗菌药物占处方药物的比例已经达到35%~50%水平。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加剧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由耐药菌株引起的院内感染,许多患者因并发院内感染而最终死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延缓病原菌耐药性产生,已引起全球卫生界的高度重视:①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医院药事管理委员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建立药物监测系统,严格限制无指征及非感染疾病和病毒性感染疾病使用抗生素。②加强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③加强临床用药指导,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加强临床医师、药师临床用药知识培训学习,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替代传统的、随意性很强的用药方法,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临床医师必须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④根据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特点选择药物,保证抗菌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
参考文献
1 薜晓红.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抗菌药应用调查.中国药师,2009,12(8):1126-1128.
2 陈荣,王磊利,沈定霞,等.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4):326-328.
3 林杰,刘巧突,彭华保,等.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及敏感性分析.中国药师,2009,12(8):1117-1119.
4 钟劲松,林耀堂,张彦东.2005年~2007年某院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中国药师,2009,12(4):511-513.
5 李江林,徐群英.我院1998年~2001年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及耐药情况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4:205.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据WTO监测报告,35%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使用了多种抗生素,仅35%用于感染治疗。我国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金额高居榜首,在所有临床应用药品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35%~50%,单一药物使用量前10位中,抗菌药物至少占5个以上,不合理使用的部分至少50%。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22%~25%。另据1995年~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加剧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由耐药菌株引起的院内感染,许多患者因并发院内感染而最终死亡。陈荣等报道[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总体死亡率分别为22.29%、23.44%、28.28%、28.30%、36.25%、38.4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延缓病原菌耐药性产生,已引起全球卫生界的高度重视。
不重视抗菌药物应用有关的病原检查,无明确用药指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目前我国门诊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的比例不超过10%,住院感染患者细菌学检查比例大致在20%左右。我国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都过高,据林杰报道[3],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率>95%。预防用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性感染发挥治疗作用,但大多临床医师发现患者有发热便开始应用抗菌药物,既不寻找发热原因,也不进行相应病原检查,这既不符合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合理用药原则。
临床医生缺乏系统的抗菌药物知识,不合理用药:多数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药名、规格、用法、用量不了解,导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途径、时间不恰当,联合用药缺乏依据以及不适当联合用药等。如头孢曲松,一般感染1~2g/日,1次用药便可,有的临床医师是3次/日,2g/次。对药品通用名不了解,同一药品不同商品名,例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泰诺、百服咛、必理通等为商品名。2种、3种甚至多种抗菌药物聯合使用,如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等联合治疗腹腔感染。
抗菌药物在外科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手术预防用药的时间不宜过早过长,一般应在麻醉诱导时开始,术后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但临床医师无论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长短都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且用药时间都在48小时以上,许多患者手术结束到痊愈出院都在使用抗菌药物,由此导致的院内感染增加,患者一旦感染,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菌感染。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耐药菌的产生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将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卫生部2006~2007年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发生率达到56.1%,在全世界排名第3,仅次于韩国和日本;而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发生率,中国排名第1,达3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5%[4],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已经从1995年的5%增加到2004年的35%,红霉素的广泛应用,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的比例高达70%;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3年间翻了两番,耐药例数和耐药率也在逐年增加[5],导致广谱b-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菌比例也逐年迅速上升,部分地区已达到40%;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我国应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已经达60%~70%。
抗菌药物滥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我国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这个比例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菌药物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身体的每一个系统,如氨基糖苷类所致耳肾毒性、四环素所致骨损害、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抗菌药物滥用造成医疗成本增加,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的调查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用于对付抗药细菌感染的治疗费用高达300亿美元。每年发生200多万例次医院感染,为此至少要消耗40亿美元。我国每例医院感染者住院费用增加2000~14000元人民币,1998年一项统计表明,仅不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这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卫生资源7亿元人民币。我国抗菌药物占处方药物的比例已经达到35%~50%水平。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和滥用加剧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由耐药菌株引起的院内感染,许多患者因并发院内感染而最终死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延缓病原菌耐药性产生,已引起全球卫生界的高度重视:①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医院药事管理委员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建立药物监测系统,严格限制无指征及非感染疾病和病毒性感染疾病使用抗生素。②加强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③加强临床用药指导,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加强临床医师、药师临床用药知识培训学习,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替代传统的、随意性很强的用药方法,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临床医师必须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④根据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特点选择药物,保证抗菌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
参考文献
1 薜晓红.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抗菌药应用调查.中国药师,2009,12(8):1126-1128.
2 陈荣,王磊利,沈定霞,等.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4):326-328.
3 林杰,刘巧突,彭华保,等.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及敏感性分析.中国药师,2009,12(8):1117-1119.
4 钟劲松,林耀堂,张彦东.2005年~2007年某院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中国药师,2009,12(4):511-513.
5 李江林,徐群英.我院1998年~2001年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及耐药情况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