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不光体现在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上,还表现在用地结构的变化上。本文以大连青泥洼商业圈为例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以及对用地圈层的划分来探讨城市中心区发展过程中的若干规律。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规模整张 圈层
1.背景介绍
清朝年间青泥洼一带分布两个村庄,一个位于今大连港一带,名为青泥东村;另一个位于今劳动公园及老动物园以西,称为青泥西村。今劳动公园那条通海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位于现大连火车站西侧),此桥将两个村庄相连,这座桥便被称为“青泥洼桥”。虽然青泥洼桥经不复存在,但青泥洼和青泥洼桥这一地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2.中心区发展过程
2.1商业网点的雏形(1898—1945)
这一时期为日俄占领时期,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空间结构简单,为集中块状单核心结构形态。1899年,沙俄宣布了大连市建设宣言,将青泥洼一带约5.4万余亩土地划为城市用地,东起寺儿沟,西至大同街,南起南山麓,北至海滨。商业建筑和旅馆建筑大多是在日本殖民时期建设的,主要集中在中山广场和青泥洼桥一带。最大的是青泥洼桥的大连市场。这类建筑都受到了日本和西方建筑理念的影响。如三越株式会社大连支店,位于中山路南侧青泥洼桥,由西村大冢联络事务所设计,建于1935年,是新古典主义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地下室设有穿过中山路的地下通道及出入口。至此奠定了大连市商业中心的雏形。这一时期的大连市商业空间形态同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一致,为简单的单核心商业空间形态
2.2 单核心商业网点(1958—1980)
这一时期,大连市的商业空间也呈现单核心商业空间结构,中山广场商业金融中心的形成,友好广场为文化中心的设立,使天津街、青泥洼桥成为大连市的市级商业中心,并带动了胜利广场、民生街、上海路,友好路、普照路一带次级商业中心的形成。这一时期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式保持一致,即是一种外延型单核心发展模式,商业网点的集聚度较高。
2.3 多核心商业网点(1980—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大连市经歷快速城市化及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空间形态也开始走向群体化、区域化,即从单中心城市向多核心的城市区域演进。这一时期,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等商业要素的扩散,商业网点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西进北拓。原有的单中心的商业空间布局模式被打破,商业网点密度大大增加,这些商业中心呈现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与城市发展的结构形态大体相似,即多核心商业结构等级体系。
3.中心区圈层结构模型
3.1主核圈层
主核圈层多以商业地产为主,其类型多、范畴大,如写字楼、综合体、专业市场,甚至停车场等。根据中心地理论以及商圈理论,某一购物中心和商业地产项目的商品销售活动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即一个购物中心或商业地产项目吸引消费者的有效空间范围。近几年来,大连市中心因其人口流动、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吸引商业要素集聚,形成市级商业中心。零售业网点中有竞争力的业态(新型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新兴超市等)实行市场渗透式空间扩展战略,不断选址市级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布局沿购买力分布发展也是商业网点布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哪个区域的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那个区域的居民相应的消费支出也就越多,购买力也就越强。如中山区青泥洼桥商业中心的消费结构中高等水平突出,符合其所在区域稳定高收入人群较多,购买力强。
3.2阴影圈层
伴随着大连更多区级商业区以及社区级商业区的建设,尤其是区级商业中心核心吸引力的增强,所在区域的购物中心将愈加享受到商业区辐射范围扩大的好处,在原有老商业中心商圈的外围将会形成新的市级商业中心。
3.3亚核圈层
一般而论,地价是影响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地价高,土地成本高,往往地理位置优越,且多处于市中心地带,交通线路多,四通八达,各种配套设施齐全,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发达。相反,地价低,地理位置较差,多处在城市边缘地带,交通不便,各种基础设施薄弱,另一方面,传统的零售业态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昂的地价以及市场新定位,或因城市发展规划影响,纷纷迁出市级商业中心区,即商业用地租金从市中心向边缘郊区递减。
3.4圈层结构的弱化
与此同时,商业圈层将会出现次级零售业中心向内插入高级中心的逆发散结构和高级零售业中心外扩的情况,表现出相对均衡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商业网点的圈层结构将会弱化。
4.结语
大连商业空间发展方向应该是立足于城市发展阶段和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商业中心开发,加强研究、管理,开发建设的过程避免盲目性,对城市建设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大连商业中心作为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最前沿的城市之一,其商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德国景观》《世界建筑》
《日本景观》《建筑学报.》
《Landscape》《建筑学报.》
《城市设计》 王建国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金广君
《城市风貌设计》池泽宽原(日)
《城市空间设计》夏祖华、黄伟华
《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日)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规模整张 圈层
1.背景介绍
清朝年间青泥洼一带分布两个村庄,一个位于今大连港一带,名为青泥东村;另一个位于今劳动公园及老动物园以西,称为青泥西村。今劳动公园那条通海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位于现大连火车站西侧),此桥将两个村庄相连,这座桥便被称为“青泥洼桥”。虽然青泥洼桥经不复存在,但青泥洼和青泥洼桥这一地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2.中心区发展过程
2.1商业网点的雏形(1898—1945)
这一时期为日俄占领时期,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空间结构简单,为集中块状单核心结构形态。1899年,沙俄宣布了大连市建设宣言,将青泥洼一带约5.4万余亩土地划为城市用地,东起寺儿沟,西至大同街,南起南山麓,北至海滨。商业建筑和旅馆建筑大多是在日本殖民时期建设的,主要集中在中山广场和青泥洼桥一带。最大的是青泥洼桥的大连市场。这类建筑都受到了日本和西方建筑理念的影响。如三越株式会社大连支店,位于中山路南侧青泥洼桥,由西村大冢联络事务所设计,建于1935年,是新古典主义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地下室设有穿过中山路的地下通道及出入口。至此奠定了大连市商业中心的雏形。这一时期的大连市商业空间形态同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一致,为简单的单核心商业空间形态
2.2 单核心商业网点(1958—1980)
这一时期,大连市的商业空间也呈现单核心商业空间结构,中山广场商业金融中心的形成,友好广场为文化中心的设立,使天津街、青泥洼桥成为大连市的市级商业中心,并带动了胜利广场、民生街、上海路,友好路、普照路一带次级商业中心的形成。这一时期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式保持一致,即是一种外延型单核心发展模式,商业网点的集聚度较高。
2.3 多核心商业网点(1980—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大连市经歷快速城市化及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空间形态也开始走向群体化、区域化,即从单中心城市向多核心的城市区域演进。这一时期,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等商业要素的扩散,商业网点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西进北拓。原有的单中心的商业空间布局模式被打破,商业网点密度大大增加,这些商业中心呈现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与城市发展的结构形态大体相似,即多核心商业结构等级体系。
3.中心区圈层结构模型
3.1主核圈层
主核圈层多以商业地产为主,其类型多、范畴大,如写字楼、综合体、专业市场,甚至停车场等。根据中心地理论以及商圈理论,某一购物中心和商业地产项目的商品销售活动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即一个购物中心或商业地产项目吸引消费者的有效空间范围。近几年来,大连市中心因其人口流动、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吸引商业要素集聚,形成市级商业中心。零售业网点中有竞争力的业态(新型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新兴超市等)实行市场渗透式空间扩展战略,不断选址市级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布局沿购买力分布发展也是商业网点布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哪个区域的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那个区域的居民相应的消费支出也就越多,购买力也就越强。如中山区青泥洼桥商业中心的消费结构中高等水平突出,符合其所在区域稳定高收入人群较多,购买力强。
3.2阴影圈层
伴随着大连更多区级商业区以及社区级商业区的建设,尤其是区级商业中心核心吸引力的增强,所在区域的购物中心将愈加享受到商业区辐射范围扩大的好处,在原有老商业中心商圈的外围将会形成新的市级商业中心。
3.3亚核圈层
一般而论,地价是影响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地价高,土地成本高,往往地理位置优越,且多处于市中心地带,交通线路多,四通八达,各种配套设施齐全,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发达。相反,地价低,地理位置较差,多处在城市边缘地带,交通不便,各种基础设施薄弱,另一方面,传统的零售业态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昂的地价以及市场新定位,或因城市发展规划影响,纷纷迁出市级商业中心区,即商业用地租金从市中心向边缘郊区递减。
3.4圈层结构的弱化
与此同时,商业圈层将会出现次级零售业中心向内插入高级中心的逆发散结构和高级零售业中心外扩的情况,表现出相对均衡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商业网点的圈层结构将会弱化。
4.结语
大连商业空间发展方向应该是立足于城市发展阶段和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商业中心开发,加强研究、管理,开发建设的过程避免盲目性,对城市建设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大连商业中心作为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最前沿的城市之一,其商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德国景观》《世界建筑》
《日本景观》《建筑学报.》
《Landscape》《建筑学报.》
《城市设计》 王建国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金广君
《城市风貌设计》池泽宽原(日)
《城市空间设计》夏祖华、黄伟华
《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