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选登了山东注协、山东评协2016年征文活动的一篇获奖文章后引起广泛反响,本期我们将继续刊登一等奖作品,来自山东天元同泰会计师事务所临沂分所刘维亮的文章。本文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支持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新业务提出三方面的建言。
《山东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重点工作及促进措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适应新常态,全方位拓展新业务领域。
《五年规划》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针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需求,提出了“开拓会计服务市场,以多元化发展为目标,丰富专业服务品种,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引导事务所、评估机构由单一业务向多元业务转变,由传统业务向非传统业务转变,由常规服务向深层次专业服务转变”的发展思路。
根据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这是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大计,是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无疑,业内对此是有共识的。每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执业机构都会对拓展业务有需求、有积极性。
但目前执业机构拓展新业务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实力欠缺,主要是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缺乏能够开发新业务、办理“精大新”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对于许多新领域、新项目相关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开发不了,也做不了。其二,在现行体制下,许多新领域、新项目并不是执业机构想拓展就拓展得了的,大多是要“准入”资格的。项目要不要审计,服务要不要“打包”,有时候并非市场说了算。
因此,要做好业务“拓展”工作,就必须做到“内外兼修”、“内外顺达”。这里的“内”,就是会计师事务所要练好“内功”、增强实力,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地拓展新业务领域;而“外”则是优化环境、积极推动,创造条件、为“拓展”工作服务好,那就是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
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对执业机构拓展新业务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将就此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扩大影响。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及业务拓展的实际状况,行业协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拓展新业务领域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全面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宣传造势,使得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拓展新业务领域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给予积极支持并进行全力推介;使得社会各界认识到行业拓展新业务领域是法定的、是其本职所在,必须给予积极配合;使得事务所认识到“拓展新业务”是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大事,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必须全力以赴抓好。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也不是单纯靠宣传就可以实现的,有些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要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作为条件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使“拓展”工作得到广泛认可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
为此,笔者建议行业协会认真组织好新业务拓展的宣传工作。要更新宣传理念,强化宣传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业务拓展”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首先,应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网络系统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其次,利用各类会议包括业务培训、座谈会、专业会议等平台,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再次,加强与“业务拓展”关系紧密的政府部门,如发改委、工商、财政、国资、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采取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汇报或通报情况等方式,对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拓展新业务进行宣传和沟通,以期取得最大认同,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二)充分发挥协会职能,全力推进“新业务拓展”工作。行业协会具有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四大职能,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在现行体制下,没有行业协会的策划、推行和行业管理与规范,“业务拓展”工作无从谈起。行业协会工作力度的大小缓急,都会直接影响着“业务拓展”的范围、进度和整体质量。行业协会是事务所的“娘家”,有责任更有义务维护事务所的利益,帮助事务所拓展业务并服务好。因此,建议行业协会采取强有力措施,从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推进执业机构拓展新业务领域工作。
1、要疏通工作渠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省级协会直接管理着众多事务所,组织活动、信息沟通和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灵活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着重疏通“两条渠道”:一条是疏通与事务所的联系渠道。根据“业务拓展”工作的需要,区分事务所的不同情况,制定新业务项目分层次推进指导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要畅通行业协会同事务所的联系渠道,以适应协会推介新业务、建立平台、组织培训与交流、实施检查监督等工作的需要。另一条是行业协会同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渠道。特别是要畅通与市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联系,使事务所“业务拓展”工作能够及时得到政府许可和支持。通过这两个渠道,同时建立起事务所与市级财政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机制,使得双方的沟通更加及时便捷,为事务所承接业务、接受指导创造条件。
2、要搭建平台,积极推介。根据“业务拓展”计划,行业协会应同相关部门和其它行业组织进行实质性沟通。通过协商,确定新业务项目,制定实施计划并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协会应利用召开见面会、洽谈会等形式,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商讨业务开展方案,以保证新业务的顺利实施。
3、要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新业务项目的开展,必然涉及到许多法规和政策问题,有些新业务项目的实施、结果运用及法律地位等也要进行确定和规范。建议行业协会积极运作,推动行业“立法”,研究制订新业务实施办法、规章,以规范执业行为。同时为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业务提供“尚方宝剑”,确保新业务依法开展。
4、要落实激励政策。拓展新业务的确是费时费力又费财的事,成本较高,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前几年,中注协曾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业务拓展工作方案》,提出要研究出台行业鼓励扶持政策。希望相关扶持政策尽快落实,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事务所拓展新业务的积极性。中注协、省级行业协会不但要对新业务试点和会计服务基地建设给予奖励,还要积极协调政府出台鼓励支持措施,根据新业务拓展的难易程度、成本高低、对经济的贡献等,给予事务所以资金、免税支持或实行一定奖励。
(三)积极进行人才与技术准备,为高质量执业创造条件。新业务项目的实施,大多是执业机构从未涉足的新领域。特别在实务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尽管会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仍需执业机构从头做起。再者,新业务大多是一些技术含量高、或处于高端行业的项目,这就更加增添了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新业务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就要拥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和专业技术准备。因此,必须提前把“功课”做好,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完成“业务拓展”。
因此,笔者建议行业协会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储备、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做好专业技术准备工作,为开展新业务提供依据,包括制订新业务执业标准或技术指南、组织开发新业务技术软件等。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包括跟踪国际新业务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做法与经验。一方面为拓展新业务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准则,保持新业务的先进性。这样,有利于促进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促进事务所“走出去”,加大“业务拓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山东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重点工作及促进措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适应新常态,全方位拓展新业务领域。
《五年规划》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针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需求,提出了“开拓会计服务市场,以多元化发展为目标,丰富专业服务品种,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引导事务所、评估机构由单一业务向多元业务转变,由传统业务向非传统业务转变,由常规服务向深层次专业服务转变”的发展思路。
根据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这是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大计,是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无疑,业内对此是有共识的。每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执业机构都会对拓展业务有需求、有积极性。
但目前执业机构拓展新业务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实力欠缺,主要是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缺乏能够开发新业务、办理“精大新”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对于许多新领域、新项目相关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开发不了,也做不了。其二,在现行体制下,许多新领域、新项目并不是执业机构想拓展就拓展得了的,大多是要“准入”资格的。项目要不要审计,服务要不要“打包”,有时候并非市场说了算。
因此,要做好业务“拓展”工作,就必须做到“内外兼修”、“内外顺达”。这里的“内”,就是会计师事务所要练好“内功”、增强实力,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地拓展新业务领域;而“外”则是优化环境、积极推动,创造条件、为“拓展”工作服务好,那就是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
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对执业机构拓展新业务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将就此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扩大影响。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及业务拓展的实际状况,行业协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拓展新业务领域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全面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宣传造势,使得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拓展新业务领域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给予积极支持并进行全力推介;使得社会各界认识到行业拓展新业务领域是法定的、是其本职所在,必须给予积极配合;使得事务所认识到“拓展新业务”是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大事,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必须全力以赴抓好。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也不是单纯靠宣传就可以实现的,有些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要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作为条件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使“拓展”工作得到广泛认可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
为此,笔者建议行业协会认真组织好新业务拓展的宣传工作。要更新宣传理念,强化宣传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业务拓展”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首先,应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网络系统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其次,利用各类会议包括业务培训、座谈会、专业会议等平台,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再次,加强与“业务拓展”关系紧密的政府部门,如发改委、工商、财政、国资、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采取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汇报或通报情况等方式,对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拓展新业务进行宣传和沟通,以期取得最大认同,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二)充分发挥协会职能,全力推进“新业务拓展”工作。行业协会具有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四大职能,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在现行体制下,没有行业协会的策划、推行和行业管理与规范,“业务拓展”工作无从谈起。行业协会工作力度的大小缓急,都会直接影响着“业务拓展”的范围、进度和整体质量。行业协会是事务所的“娘家”,有责任更有义务维护事务所的利益,帮助事务所拓展业务并服务好。因此,建议行业协会采取强有力措施,从四个方面入手,全力推进执业机构拓展新业务领域工作。
1、要疏通工作渠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省级协会直接管理着众多事务所,组织活动、信息沟通和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灵活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着重疏通“两条渠道”:一条是疏通与事务所的联系渠道。根据“业务拓展”工作的需要,区分事务所的不同情况,制定新业务项目分层次推进指导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要畅通行业协会同事务所的联系渠道,以适应协会推介新业务、建立平台、组织培训与交流、实施检查监督等工作的需要。另一条是行业协会同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渠道。特别是要畅通与市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联系,使事务所“业务拓展”工作能够及时得到政府许可和支持。通过这两个渠道,同时建立起事务所与市级财政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机制,使得双方的沟通更加及时便捷,为事务所承接业务、接受指导创造条件。
2、要搭建平台,积极推介。根据“业务拓展”计划,行业协会应同相关部门和其它行业组织进行实质性沟通。通过协商,确定新业务项目,制定实施计划并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协会应利用召开见面会、洽谈会等形式,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和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商讨业务开展方案,以保证新业务的顺利实施。
3、要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新业务项目的开展,必然涉及到许多法规和政策问题,有些新业务项目的实施、结果运用及法律地位等也要进行确定和规范。建议行业协会积极运作,推动行业“立法”,研究制订新业务实施办法、规章,以规范执业行为。同时为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新业务提供“尚方宝剑”,确保新业务依法开展。
4、要落实激励政策。拓展新业务的确是费时费力又费财的事,成本较高,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前几年,中注协曾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业务拓展工作方案》,提出要研究出台行业鼓励扶持政策。希望相关扶持政策尽快落实,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事务所拓展新业务的积极性。中注协、省级行业协会不但要对新业务试点和会计服务基地建设给予奖励,还要积极协调政府出台鼓励支持措施,根据新业务拓展的难易程度、成本高低、对经济的贡献等,给予事务所以资金、免税支持或实行一定奖励。
(三)积极进行人才与技术准备,为高质量执业创造条件。新业务项目的实施,大多是执业机构从未涉足的新领域。特别在实务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尽管会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仍需执业机构从头做起。再者,新业务大多是一些技术含量高、或处于高端行业的项目,这就更加增添了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新业务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就要拥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和专业技术准备。因此,必须提前把“功课”做好,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完成“业务拓展”。
因此,笔者建议行业协会一方面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储备、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做好专业技术准备工作,为开展新业务提供依据,包括制订新业务执业标准或技术指南、组织开发新业务技术软件等。同时,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包括跟踪国际新业务发展趋势,借鉴先进做法与经验。一方面为拓展新业务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准则,保持新业务的先进性。这样,有利于促进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促进事务所“走出去”,加大“业务拓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