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的寂寞,明丽的忧伤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萧红一生寂寞成诗,“生”与“死”是她作品常常探讨的主题。作为她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的《呼兰河传》,其独特的时间书写也寄寓了萧红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时间的审美化、普泛化和风俗化构成其时间书写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 萧红小说 生命意识 时间 书写
  萧红的小说在时间的书写上独具特色。小说中整体的初秋氛围,年复一年、年年如是的时间循环,还有循环时间下的人们生活习俗的固化,都表现出了《呼兰河传》中时间书写的审美化、普泛化和风俗化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学魅力,而且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生命意识。
  一
  萧红的小说一开篇描写的就是冬天的寒冷,“严寒把大地冻裂了”。在叙述的过程中,时间虽有四时的流转,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作者还是多选取秋天作为叙述的季节背景,秋天的荒凉与寂寥在她的笔下随处可见,构成了小说的整体凄清荒凉的氛围。在这荒凉的背后,浸润的是萧红寂寞的心境。
  呼兰小城是荒凉寂寞的,“除了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以外,再就都是些个小胡同了”,“在小街上住着,又冷清,又寂寞”。“我”家的院子是荒凉寂寞的,“街上虽然热闹起来了,而我家里是静悄悄的。哪怕是到了正午,也仍是静悄悄的。每到秋天,在蒿草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在《呼兰河传》的第四章中,回环反复的一句话便是“我的家是荒凉的”,像是一首哀婉幽怨的歌曲萦绕心头。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把大部分文字都涂上了秋天的颜色,她也描写冬天的肃杀凛冽,以及夏天那种最原始粗犷的生命力,但是春天在整部《呼兰河传》中却是缺位的。她从没有在《呼兰河传》中对春天做过正面的描写,她文字的底色是凄清的,时间仿佛永远是秋的荒凉与寂寞,是冬的寒冷与凛冽,少有的夏天的粗犷生命力穿插其间,而春天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春天是希望的象征,而呼兰河的人们却生活在没有春天的日子里。四季变换,长的是寒冷,短的是温暖。“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人们看不见光明在哪,“可是他们却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就这样的。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
  春天对于萧红又是怎样的呢?《春意挂上了树梢》是萧红少有的描写春天的散文,文中所写的“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是那么美好,可是这美好是谁的呢?在一派生机活力的背后,还有那些被冻坏了脚的叫花子、拉手风琴的瞎子,悲惨凄凉,破坏了这春天的美景。可是,“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对于这些不幸的人,是春天、是冬天又有什么区别呢?“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萧红作为一个生活窘迫的女性,她总是能够看到最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她所描写的人物往往没有好的归宿,他们像祖父园子中那些富有原始粗犷生命力的植物,自生自灭,挣扎着活在世上。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秋天的氛围,萧瑟的意象。在这寂寞荒凉的秋的氛围中,上演的是一幕幕人间悲剧,萧红将这种对于底层人民的怜惜、叹惋还有深切的无奈通过这审美化的时间传达,在凄清的底色上点缀的是“生”与“死”的人间悲剧。这种无奈不仅是萧红对于世界的悲观,而且是对于自身生活的一种叹惋。
  二
  萧红是寂寞的,她一生都在探寻着生命的意义,一生都在寻求着做人的尊严,却又命途多舛,悲剧性的一生让无数读者扼腕叹息。然而她的文章没有大悲大喜的抒情,也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往往是缓缓地、从容淡定地娓娓道来。她的作品中除了那种荒凉的、凄清的氛围外,却还有一种淡然自若。她把自己对于生命的体验通过审美化的时间来传达,往往流露出一种荒凉与寂寞之感,可是她又将这种荒凉与寂寞之感通过时间的普泛化来弱化,却更展现出生命的虚无与绝望。
  《呼兰河传》中的时间并不具有明确的指示性,其作品中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普泛化的时间,年年如是。“只要一到冬天,大地就裂口了”,“每当我到祖母屋去……”,“一到了冬天,冯歪嘴子差不多天天出去卖一锅黏糕的”。这些叙事中,具体的时间变成了一种抽象性的假定性的时间,时间对事件的发展无关紧要,人物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相同的生活。
  在这种普泛的时间之下,个体的存在就变得渺小和微不足道。时间像是一条奔腾不止的河流,所有属于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被其吞没,一切喧嚣也注定归于平静。《呼兰河传》中王寡妇的独子掉到河里淹死了,这事情轰动一时、家喻户晓,可是不久也就平静了。王寡妇虽然自此以后就疯了,可是她到底还是卖着豆芽菜,“仍还是静静地活着”。或许隔三差五的到庙台上去哭一哭,但哭完了仍然是回家吃饭、睡觉、卖豆芽菜。“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又好像那染坊中一个人将另一个人淹死了,活着的判了个无期徒刑,这事过了三年两载若还有人提起来,差不多就像人们讲着岳飞、秦桧似的。“总之,除了这染缸房子在某年某月某日死了一个人外,其余的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改动了一点”。人间的悲剧一幕幕上演,可是放到整个时间的长河中来看,终要归于平静。那么一个人的哀乐与生死又有什么重要呢?人们不过是遵循的前人的足迹,过着每一天。“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萧红对于生命的态度、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如此“漠然”,那些死的怨恨也好、生的欢欣也罢,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缕波纹,她以一种近乎冷眼旁观的态度描述了人物的生生死死。
  时间的普泛化使得人们的生活习俗固化,在萧红的笔下凝固的时间更加凸显的是时间的风俗化。萧红用忧郁的眼睛凝视故乡人民“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也用笔勾勒出一幅“生”与“死”的社会风俗画。   在呼兰这个小城里,没有过去——“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没有未来——谁又去想它呢。生活失去了目标,“活着”——就是一切:“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生,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了就老了,“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死了,哭一场,埋了之后,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地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出来:‘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甚至于没有好奇心’”[1]。
  萧红所体验到的悲剧意识已经超出了阶级压迫、社会不公、封建礼教等层次。萧红最痛心的莫过于这些民众缺乏生命的自觉和人性的自觉。他们不会想一想自己为什么生,为什么死,不想一想生命的意义,更不会想一想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她看来,人生的悲凉不在于生命苦短,而是在于人永远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命运总是左右着人们,把人牢牢地固定在一条苦难的人生小路上,而作为主体的人却不自知,只能沿着这条小路走向死亡。这就是古老中国普通人民的生活方式。“死寂到了失去一切生命的活力,冷漠到了忘记一切生活的欲望”[2]。她画出了古老中国人民灵魂的深。萧红对于“生”与“死”的体验不仅仅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不是停留在个人生活痛苦的泥潭里自哀自怜,而是能将自己的痛苦和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融为一体。
  三
  萧红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命悲剧,然而我们读萧红的作品却又不觉得压抑或是过于悲伤,不难发现在《呼兰河传》凄清与荒凉的氛围中,萧红却不忘时常穿插着一些温暖的亮色,这样的时间书写给人一种美感。恰似初秋时节,微凉的风中偶尔有着阳光的温暖,面对人间的悲剧却能安静地表达对生命的挚爱与向往。所以,读萧红的作品,虽“忧伤成河”,但不失明丽,是一种“明丽的忧伤”。
  《呼兰河传》中所描写的祖父的院子是那样生机勃勃: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萧红这种“明丽”[3]的文笔最为鲁迅所赞赏。她将“生命感”灌注于她笔下那些极其寻常的事物,使笔下随处有生命的勃发、涌动。一切都像是有生命的意识,活得蓬蓬勃勃,活得生气充溢。萧红并不大声呼唤生命,生命却流淌在她的文字里。
  她的艺术生命是在自己寂寞的人生中,看到了这个寂寞的世界上人们在寻求美的过程中,上演的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她常常透过自己寂寞的生活来看荒凉人间排演的“生”与“死”的悲剧。她把个人不幸的痛苦融进了笔下人物的那些不幸之中,她把个人倔强的灵魂融进到笔下人物的灵魂中去了。因此,她不停地追问“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生命的价值究竟何在,她至死也没有对这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给出答案。可是她坚定地相信“……人生总不会就是这样简单……一定还有些别的……”,她不懈地追问,要找出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她也总是向着那“温暖”和“爱”的方面努力着。
  在她笔下,天真无邪的生活情趣与饱经沧桑的人生智慧,充满欢欣的生命感、生命意识与广漠的悲凉感都碰面了。因而才有萧红有厚味的淡,有深度的稚气,富于智慧的单纯,与生命快乐同在的悲剧感。生命欢乐节制了她关于生命的悲哀,而悲剧感的节制又使关于生命的乐观不流于盲目。——两个方面都不至达于极端,既不会悲痛欲绝,又不会喜不自胜。她习于平静、平淡地讲述悲剧,以至于有一种暖暖的调子。她甚至于不放过浅浅一笑的机会。当面对真正惨痛的人生时不免会有这浅浅的一笑,只不过因“一笑”而令人倍觉悲凉罢了。这是秋的笑意,浸透了秋意的笑。对于这年轻的生命,这又是早到的秋,正像早慧的儿童的忧郁。这也助成了她的作品特有的悲剧美感:那种早秋氛围,衰飒气象,那种并不尖锐的痛切,因而更见茫漠无际的悲凉感。
  参考文献:
  [1]鲁迅.为俄国歌剧团.热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89.
  [2]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与萧红诞辰七十周年.萧红研究七十年上卷.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1:08.
  [3]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且介亭杂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1.
其他文献
摘 要: 老舍是一个乐于为普通老百姓创作、善于表现“小人物”的文学大师。在《月牙儿》中,他把目光逼视到城市的最底层,通过一对母女为生活所迫,先后沦为暗娼的悲惨故事,揭示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真切地流露出对“小人物”的慈悲和同情。女主人公梦魇似的命运、诗的境界和氛围及浓郁的抒情色彩使小说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  关键词: 《月牙儿》 老舍 艺术生命  《月牙儿》是老舍最为称道的优秀中篇小说,是
摘 要: 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从横向上对外国留学生“连”字句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将外国人的“连”字句偏误概括为:错序、回避、泛化及其他偏误四大类。作者认为,纠正偏误,提高留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是加强言语实践,提高汉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连”字句 习得考察 偏误  一、引言  “连”字句是指“连……也/都……”组配而成的句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几十年来,学者们对“连”
摘 要: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以诵读(大声朗读,读熟)为要,让学生积累诵读经验。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激起兴趣,拉近距离;滋养语感,提升素养;理解内涵,传承文化。作者结合自己《岳阳楼记》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对培养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积累方法的探索,即读准—读熟—读思—读品,逐层深入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  关键词: 初中学生 文言文 诵读经验积累  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确实存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刘鸿武先生的著述《文史哲与人生——人文科学论纲》的主要结构及其观点,探讨了文学、史学、想学、艺术等内在的统一与整体精神下的人文科学教育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刘鸿武 人文科学 教育思考  刘鸿武是一位在中国文化熏陶下,受过西式教育并长期从事非洲领域工作的学者。多年来,他怀抱浓浓的人文情怀,关注非洲发展问题;肩负深深的社会责任,关注现代国人的精神生活,相关著述及观点引起了诸多争
摘 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高校公共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契合当下需要的课程设置新思路和教学改革新设想,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推进高校公共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并为改进其他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信息化进程,多媒体形式的信息如雨后春笋全面铺开。多媒体技
摘 要:如果说孤独是生命的一种常态,那么尼采与鲁迅的孤独就是这常态之上的先知式的独行。尼采借用他名虚构了查拉图斯特拉,鲁迅用匕首似的文字刻画了过客,二者形象同中有异,异中相同,隔着时间与空间,两者冥冥之中搭起了一座桥梁,展开了东方与西方关于“存在”、关于“人道”的劝说。这是孤独者的力量,也是觉醒的先知们对世人的祈望。  关键词:〖HTK〗 查拉图斯特拉 过客 孤独 困惑 力量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
摘 要: 《我弥留之际》通过一组人物对比展现了生活表象与真实之间的落差,探讨这种落差之下,直面真实人类真切的罪恶及应有的救赎方式。作品由此展现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生命观。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生命观 主题意蕴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曾多次提及《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 1930)为其作品中最通俗易懂的小说。然而,多年来评论
摘 要: 作者以《季氏将伐颛臾》教学为例,从教材简介、对象、策略、目标预设、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语文教学的深度感、历史感、现代感、对象感。  关键词: 《季氏将伐颛臾》 大语文观 对象感  一、教材简介与分析  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大学语文》,周建忠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教材出版于2000年,而近十年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活跃,学术包容度的进一步扩
摘 要: 以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为研究视角,从中总结出典型的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例子,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借鉴、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与培育当代青少年价值观达到“双赢”,从而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进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青少年 价值观 传播方式 宁波帮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
摘 要: 职业规划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新闻专业,职业规划更应尽早进行。在校学生一般都着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统筹性地对职业进行从短期到长期的规划。鉴于此,很有必要在了解就业前景的同时,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了解专业设置,分析专业方向,提高能力。  关键词: 新闻专业 职业规划 专业设置 专业能力 专业方向  职业规划就是经由知己、知彼、抉择及行动等步骤对自己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