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现代传播媒介拓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我们要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创新古老文化的宣传方式,让中华文化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本文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福建闽南泉郡富美宫送王船民间信俗为主要考察对象,阐述了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民俗文化如何借助现代传媒以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增进不同地区和社群的感情交流。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播;民俗文化;送王船信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①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闻媒体做好中华优秀传统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②
我国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识,体现了民族想象力和思维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故事。在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语境下,借助我国日益完善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优秀民俗文化必将成为推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话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送王船”民间信俗的传播流变简述
2019年12月我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送王船”信俗最早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中国闽南地区形成,在没有现代通信技术和媒介的时代,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是广泛流传于闽、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侨社会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
以福建泉州鲤城区泉郡富美宫王爷信仰及送王船民间信俗为例,从明正德年间开始,“它发生在民间,甚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是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创造,少有文字记载”。③在400多年的时间长河里,送王船信俗在民间形成了成熟的传播路线和关系固定的“朋友圈”。1949年海峡两岸隔离,“送王船”习俗交流在两岸间暂停。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乡土社会的蚀损,民间宗教信仰的淡化、民俗传人的流失、民俗规制与现代审美的割裂等原因,“送王船”信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减小。2019年12月,在中断了70年后,泉郡富美宫再次举行送王船活动,严格参照了传统仪式规制,复原了活色生香的历史样貌。这次带有浓郁的烟火气的仪式狂欢,让悠久的“送王船”文化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起极大的关注。
二、构建优秀民俗文化的新时代传播价值体系,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的民俗文化传播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④既契合中央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又紧贴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宣传步骤,体现媒体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⑤“送王船”信俗是以闽南为中心的区域性、海洋型、外向型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现代传播中亟须与时俱进地向公众传达其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400年的历史演变中,“送王船”信俗的文化交流构成闽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⑥“送王船”信俗源自于闽南民间信仰的萧太傅崇拜,“代天巡狩、驱瘟除恶”既是民间仪式活动,也是社会审美活动。王爷萧太傅在历史上由人到神,其“做好事”“做好人”的传统价值观以及“送王船”仪式所蕴含的敬畏自然、慎终追远、化怨为和的朴素的生存理念为四方民众所接受,这是“送王船”信俗从古至今得以流传、由内而外得以传播的价值体系。在泉郡富美宫内保存着一副20世纪80年代台湾信众捐赠的对联:“神明构造海峡道,春风唤起故乡情”,此联表明“送王船”信俗所秉持的传统价值观维系着海峡两岸之间、海上丝绸之路各地之间民心相通、情感认同的佐证。2019年泉郡富美宫再现的“送王船”信俗仪式活动在遵循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时代主题和美好祝愿。
2019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送王船”申遗成功,更进一步验证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华人华侨社会中凝聚人脉、沟通民心的影响力。现代媒介在介绍和传播“送王船”民俗时,要从传播理念、话语体系、技术手段三方面着力去挖掘这一流传400年的古老民俗所涵盖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语言、民俗等方面所蕴含的新时代新内涵,要以文化的滋养、人文的关怀、人性的力量勾画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在主题和议题设置上,要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考,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从而激发人性和情感的共鸣,从而打造出新时代全媒体格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传播范本。
三、构建优秀民俗文化的全媒体融合传播平台,注重传播样态的多元创新
“送王船”信俗是普通民众参与性、互动性极高的活态的非遗存在形式,具有极高的影像记录和传播价值。首先,“傩文化活动中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体育竞技性质的活动,自然尚有发掘和再现的必要”;其次,“送王船”信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演绎、海洋文化,先辈“下南洋”的故事传说、民谣谚语;再次,送王船仪式融合体现了造船技艺、纸扎技艺和彩绘技艺等传统工艺的代际传承等可深度挖掘的内容。依托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以及丰富的社交媒体平台和迅速崛起的移动终端,“送王船”民俗文化可形成线上线下、同向同行的传播合力,通过内容、平台、形式的创新,形成开放、交互、多元的传播格局。
一是“传统电视+”,即将文化遗产的传统性与广电技术的现代性融合。传统电视媒体凭借成熟的摄制系统和传播体系,有能力从宏观上直观、生动地呈现“送王船”大型民俗活动全过程,又能以流畅丰富的分镜头语言从微观上“见人见物见生活”,以小事件反映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洞见大趋势,让传承文化与传递价值融合叠加,真实呈现“送王船”大型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样貌。
二是“互联网+”,即将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与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融合。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送王船”民俗文化可以借助微视频、游戏、动漫、H5等新媒体传播样态,通过网络直播、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跨地域的社交平台,以轻松、活泼、趣味的交互体验,如模拟造船、模拟仪式等情境来赢得年轻受众的关注,传播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是“社区+”,即将“线上”民俗文化交流和“线下”民俗活动参与融合。通过在社区、群体、地方多层面开展社区活动,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和支持方式,推动“送王船”民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吸引更多年轻人获得认知和体验,促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做好优秀民俗文化的融合传播工作,除了民间的热情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加持,统筹利用各传播平台,做好量体裁衣、精准推送,才能使濒临传播危机的古老民俗从容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传媒作为重要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义重在古为今用。首先,受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了解历史,了解原生文化的价值,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古老的民俗文化通过传播媒介的宣传,可以形成热潮,吸引中外游客到访,中西之间、内外之间得到更为广泛和直接的交流。再者也有助于人类和平事业和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促进更多的华人华侨密切与家乡的联系,吸引他们投身家乡建设。
顺应新时代要求和国家对外传播趋势,唯有深入民俗文化研究,深耕成果运用,深度融合传播,才会让植根于人民群众朴素劳动的民俗文化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播的战略自觉。
注释:
①④《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6/02/c_1127522386.htm,2021年6月2日。
②⑤黄秀根:《中国教育电视台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探析》,《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6期。
③⑥吴幼雄:《论王爷非瘟神说》,《闽台缘文史集刊》2020年第3期。
(作者系福建教育电视台主任编辑)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播;民俗文化;送王船信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①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闻媒体做好中华优秀传统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②
我国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识,体现了民族想象力和思维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故事。在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语境下,借助我国日益完善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优秀民俗文化必将成为推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话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送王船”民间信俗的传播流变简述
2019年12月我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送王船”信俗最早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中国闽南地区形成,在没有现代通信技术和媒介的时代,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是广泛流传于闽、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侨社会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
以福建泉州鲤城区泉郡富美宫王爷信仰及送王船民间信俗为例,从明正德年间开始,“它发生在民间,甚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是社会底层老百姓的创造,少有文字记载”。③在400多年的时间长河里,送王船信俗在民间形成了成熟的传播路线和关系固定的“朋友圈”。1949年海峡两岸隔离,“送王船”习俗交流在两岸间暂停。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乡土社会的蚀损,民间宗教信仰的淡化、民俗传人的流失、民俗规制与现代审美的割裂等原因,“送王船”信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减小。2019年12月,在中断了70年后,泉郡富美宫再次举行送王船活动,严格参照了传统仪式规制,复原了活色生香的历史样貌。这次带有浓郁的烟火气的仪式狂欢,让悠久的“送王船”文化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引起极大的关注。
二、构建优秀民俗文化的新时代传播价值体系,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的民俗文化传播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④既契合中央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又紧贴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宣传步骤,体现媒体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⑤“送王船”信俗是以闽南为中心的区域性、海洋型、外向型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现代传播中亟须与时俱进地向公众传达其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400年的历史演变中,“送王船”信俗的文化交流构成闽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⑥“送王船”信俗源自于闽南民间信仰的萧太傅崇拜,“代天巡狩、驱瘟除恶”既是民间仪式活动,也是社会审美活动。王爷萧太傅在历史上由人到神,其“做好事”“做好人”的传统价值观以及“送王船”仪式所蕴含的敬畏自然、慎终追远、化怨为和的朴素的生存理念为四方民众所接受,这是“送王船”信俗从古至今得以流传、由内而外得以传播的价值体系。在泉郡富美宫内保存着一副20世纪80年代台湾信众捐赠的对联:“神明构造海峡道,春风唤起故乡情”,此联表明“送王船”信俗所秉持的传统价值观维系着海峡两岸之间、海上丝绸之路各地之间民心相通、情感认同的佐证。2019年泉郡富美宫再现的“送王船”信俗仪式活动在遵循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时代主题和美好祝愿。
2019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送王船”申遗成功,更进一步验证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华人华侨社会中凝聚人脉、沟通民心的影响力。现代媒介在介绍和传播“送王船”民俗时,要从传播理念、话语体系、技术手段三方面着力去挖掘这一流传400年的古老民俗所涵盖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语言、民俗等方面所蕴含的新时代新内涵,要以文化的滋养、人文的关怀、人性的力量勾画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在主题和议题设置上,要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考,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从而激发人性和情感的共鸣,从而打造出新时代全媒体格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传播范本。
三、构建优秀民俗文化的全媒体融合传播平台,注重传播样态的多元创新
“送王船”信俗是普通民众参与性、互动性极高的活态的非遗存在形式,具有极高的影像记录和传播价值。首先,“傩文化活动中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体育竞技性质的活动,自然尚有发掘和再现的必要”;其次,“送王船”信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演绎、海洋文化,先辈“下南洋”的故事传说、民谣谚语;再次,送王船仪式融合体现了造船技艺、纸扎技艺和彩绘技艺等传统工艺的代际传承等可深度挖掘的内容。依托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以及丰富的社交媒体平台和迅速崛起的移动终端,“送王船”民俗文化可形成线上线下、同向同行的传播合力,通过内容、平台、形式的创新,形成开放、交互、多元的传播格局。
一是“传统电视+”,即将文化遗产的传统性与广电技术的现代性融合。传统电视媒体凭借成熟的摄制系统和传播体系,有能力从宏观上直观、生动地呈现“送王船”大型民俗活动全过程,又能以流畅丰富的分镜头语言从微观上“见人见物见生活”,以小事件反映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洞见大趋势,让传承文化与传递价值融合叠加,真实呈现“送王船”大型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样貌。
二是“互联网+”,即将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与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融合。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送王船”民俗文化可以借助微视频、游戏、动漫、H5等新媒体传播样态,通过网络直播、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跨地域的社交平台,以轻松、活泼、趣味的交互体验,如模拟造船、模拟仪式等情境来赢得年轻受众的关注,传播效果将事半功倍。
三是“社区+”,即将“线上”民俗文化交流和“线下”民俗活动参与融合。通过在社区、群体、地方多层面开展社区活动,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和支持方式,推动“送王船”民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吸引更多年轻人获得认知和体验,促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做好优秀民俗文化的融合传播工作,除了民间的热情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加持,统筹利用各传播平台,做好量体裁衣、精准推送,才能使濒临传播危机的古老民俗从容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传媒作为重要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意义重在古为今用。首先,受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了解历史,了解原生文化的价值,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古老的民俗文化通过传播媒介的宣传,可以形成热潮,吸引中外游客到访,中西之间、内外之间得到更为广泛和直接的交流。再者也有助于人类和平事业和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促进更多的华人华侨密切与家乡的联系,吸引他们投身家乡建设。
顺应新时代要求和国家对外传播趋势,唯有深入民俗文化研究,深耕成果运用,深度融合传播,才会让植根于人民群众朴素劳动的民俗文化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播的战略自觉。
注释:
①④《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6/02/c_1127522386.htm,2021年6月2日。
②⑤黄秀根:《中国教育电视台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探析》,《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6期。
③⑥吴幼雄:《论王爷非瘟神说》,《闽台缘文史集刊》2020年第3期。
(作者系福建教育电视台主任编辑)
【特约编辑:刘 原;责任编辑:韩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