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文学是为满足儿童独特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创编的,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从整体文学中分支出来的一种新型文学,自其诞生之初就蕴藏着丰富的主题,而成长是其永恒的母题,传递着对儿童成长之路的密切关注,肩负着对儿童成长的培育责任。本文主要选取了英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柳林风声》、《彼得·潘》以及《哈利波特》,主要从道德成长、情感成长以及带来的启示来探析作品中的成长主题,以期对儿童们的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柳林风声》;《彼得·潘》;《哈利·波特》;成长;启示
作者简介:肖程元(1992-),女,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
经典的儿童文学是儿童道德成长的催化剂,是情感建构的指南针,对儿童的个性塑造以及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说:“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的教科书,发挥着引导儿童到道德完善的作用”(268-269)。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成长是它永恒的母题”(王泉根,51)。就“成长”的概念而言,其并不是固定已成的。美国学者莫迪凯·马科斯曾在《什么是成长小说》(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中指出:“一类把成长描述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另一类把成长阐释为认知自我身份与价值,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222)。国内学者芮渝萍则认为成长小说是“通过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7)。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向着被世人所宣扬的方向发展,并趋向成熟。显然,成长是动态的,这也就是说,人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个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地产生变化。通过描述作品中主人公在成长经历中所显现出来的各种朝好的方向的变化来使读者们的理性思维得到启迪,情感世界得到触动。无论是《柳林风声》中的蟾蜍,《彼得·潘》中的彼得,还是《哈利·波特》中的罗恩,他们都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虽然他们成长的背景不同,但他们却都经历着成长中的迷茫和彷徨,他们朝着善良、成熟和理性迈进的步伐却是一致的,并都获得了道德和情感上的成长。
一、道德成长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是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在生活中,能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以及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在小说《柳林风声》和《哈利·波特》中,道德成长主题总是贯穿于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中。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由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所著。主要讲述了鼹鼠、河鼠、獾、蟾蜍等几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这里主要以蟾蜍为例,看它是如何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实现了道德的成长,变成了一只好的蟾蜍。玛丽亚·尼古拉耶娃曾说儿童文学中的“动物、玩具、小女巫以及其他有生命的物体等,都不过是儿童的伪装而已。它们的行为举止与儿童相仿”(129)。所以《柳林风声》中的蟾蜍其实是儿童人格的一种映射,在阅读时,儿童读者们可以获得一种认识自我的镜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小说中的蟾蜍有些鲁莽,爱炫耀也比较喜欢冒险,并且会不断地闯祸。蟾蜍一心向往的生活方式是“每天都充满刺激”(23),它在驾驶汽车时会完全忽略对自己以及对他人安全的责任所在,横冲直撞,以致造成了好几起交通事故。此外,蟾蜍还有偷窃行为,但这并非是因为它贪图钱财,而是源于他的愚昧。它认为自己趁着车主们吃饭的时候把车开走的行为不算是偷窃,只是借用而已。其实蟾蜍之所以会经常做出种种傻事,并非因为他贪婪或者凶恶,而是因为缺乏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它对道德的认识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蟾蜍的行为表明,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对满足个人欲望的本能力量是占据着他们的大脑,又因为对道德模糊的认识,缺少一种对自己理性的约束力量,所以他们会经常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规的事情,在受到惩罚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幸的是,蟾蜍在朋友们的温情感召和经验教训下能够迷途知返,逐渐成长起来,将之前鲁莽、冲动的坏习气一一改之,从而成为了一个有道德、懂礼貌、温和的绅士,走上了理性与成熟兼具的道德轨道。
《彼得·潘》是由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创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彼得·潘不小心将自己的影子落在了达令家,在返回寻找之时遇到了温蒂,她帮彼得·潘把影子缝好后和弟弟一起跟着他飞去了永无岛,从而在那里开启了一段梦幻之旅。
詹姆斯·巴里笔下的彼得·潘是一个任性、顽劣的儿童形象,他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或教化,一心只着迷于眼前的自由,过着快乐无忧但却道德意识蒙昧的生活。但是,在温蒂进入他的世界之后,彼得·潘似乎开始有了理性的思考,慢慢地成长起来。当温蒂觉得自己应该带着弟弟回到现实世界时,为了阻止他们离开,彼得·潘答计划着在他们到家之前关闭温蒂家的窗户,企图让温蒂以为他们已被妈妈忘记从而跟他一起重返永无岛。然而,当他看到温蒂的妈妈因想念孩子而沮丧痛苦的神情时,一向随心所欲的彼得·潘竟然心软了,为温蒂他们飞回家而留了一扇窗。这种行为正是他身上道德理性意识苏醒的映射,开始慢慢成长。此外,温蒂的成长也很明显,在永无岛上享受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之后,她并没有醉心于其中,而是决定返回现实世界,接受现实世界中成长的教化和磨礪。通过在永无岛上扮演者妈妈的角色,温蒂慢慢地明白了人必须要勇于承担责任的意义。返回现实世界其实正是成长要义的体现,回到现实生活中承担自身的责任,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提升道德理性意识,是成长必要的过程。他们如同儿童读者们镜像,帮助他们在成长中唤醒道德意识,引导自身的成长。
二、情感成长 儿童情感转变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儿童成长的视角出发,蕴含着可以使得儿童的情感更丰富,更充实的魅力,可以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成长。在小说《柳林风声》和《彼得·潘》中,情感成长主题也是一直贯穿于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中。
在《柳林风声》中,蟾蜍因缺乏道德和理性的约束经常闯祸,此时作品中的其他动物便以社会规范制度来评判它,并引导他一步步地成长。其中狗罐就在帮助蟾蜍走向道德情感成长的历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除了以严格的规范对它不好的行为给与批评外,还用温暖的情谊感去引导蟾蜍避恶趋善。在启发蟾蜍具备道德认知的同时,又引导它培养道德情感,帮助他一步步地成长。它从最开始为了认识外面的大千世界而离家出走,再到最后它选择回归家园的冒险之旅中,它体会到了无助、困难和孤单,同时还有伙伴之间的爱和善良。以蟾蜍的成长经历为主,作者将这群小动物之间的善良、真诚、友爱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法展现出来,有利于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培养他们的理性意识,以及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对帮助儿童树立道德观念和遵守社会规范起着积极作用。
J·K·罗琳的著作《哈利·波特》已经家喻户晓,有不少学者对作品中的主人公哈利如何成长为一名英雄的经历进行了分析,但其中罗恩·韦斯莱经常被忽略。罗恩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与他们相比,罗恩各方面的都显得平庸无奇,渐渐地,他开始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在格沃茨魔法学校,罗恩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家庭贫困和成绩不优秀而被同学们讽刺,这种嘲讽和压力慢慢地把他的不自信转变为了一种嫉妒的心理,在这样心理的驱使下,常常会使他做出不道德的选择,犯下错误。比如在一开始,罗恩对于战胜伏地魔满怀希望,并跟好友一起出发去冒险。可是在与哈利和赫敏寻找魂器的途中,罗恩因种种困难开始失去了信心,和好友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最后罗恩竟然将在困难中的挚友抛下独自回家了。其实正是罗恩内心的自卑、嫉妒和失望等情感才促使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是因为对恶魔的憎恶,对朋友的友谊又促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到了哈利和赫敏的身边,一起战胜了伏地魔。
在成长的历程中,罗恩因道德情感的不成熟而犯了一些错误,但最后他能及时战胜内心不成熟的思想,重新加入了消灭伏地魔的正义之旅之中。在罗恩成长的过程中,这虽然只是一这个小插曲,但却成了他成长中的转折点和催化剂,让他从一个冲动、没有道德责任意识的男孩变成一个有勇气、重情义、有责任感的男子汉。罗恩的成长过程,对同样因为冲动或者缺乏理性思维约束的儿童读者蕴含着抚慰和鼓舞的作用,让他们学到了在做错事以后要及时悔改的勇气与力量。
三、成长启示
儿童文学作品用形象且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传达着丰富的思想,在开阔儿童视野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对复杂的生活产生一种美好且有价值的认识。经典的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犹如太阳一般照亮了他们道德以及情感的成长之路。我们应该把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儿童,使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能够引导儿童走出脆弱、未完成状态,进入成熟或者成年状态,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找到真正的自我。《柳林风声》,《彼得·潘》和《哈利·波特》中人物的成长经历向我们阐释了成长的本质和内涵,人不可能一直处在童稚任性的状态中,成长是一种必然趋向,是人生中的一种跨越与蜕变,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迷茫和彷徨,以及个人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的落差和冲突,但不能因此选择放纵,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勇敢地去面对各种困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传承真善美等美好的品质,积极去追逐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事物。
参考文献:
[1]Mordecai Marcus. 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60.
[2]J·K·罗琳. 哈利·波特平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M].舒伟译. 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4]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M].刘游波,杨春丽译.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5]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2004.
[7]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
[8]8詹姆斯·巴里. 彼得·潘[M].杨玲玲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柳林风声》;《彼得·潘》;《哈利·波特》;成长;启示
作者简介:肖程元(1992-),女,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
经典的儿童文学是儿童道德成长的催化剂,是情感建构的指南针,对儿童的个性塑造以及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说:“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的教科书,发挥着引导儿童到道德完善的作用”(268-269)。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成长是它永恒的母题”(王泉根,51)。就“成长”的概念而言,其并不是固定已成的。美国学者莫迪凯·马科斯曾在《什么是成长小说》(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中指出:“一类把成长描述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另一类把成长阐释为认知自我身份与价值,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222)。国内学者芮渝萍则认为成长小说是“通过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7)。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向着被世人所宣扬的方向发展,并趋向成熟。显然,成长是动态的,这也就是说,人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个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地产生变化。通过描述作品中主人公在成长经历中所显现出来的各种朝好的方向的变化来使读者们的理性思维得到启迪,情感世界得到触动。无论是《柳林风声》中的蟾蜍,《彼得·潘》中的彼得,还是《哈利·波特》中的罗恩,他们都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各方面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虽然他们成长的背景不同,但他们却都经历着成长中的迷茫和彷徨,他们朝着善良、成熟和理性迈进的步伐却是一致的,并都获得了道德和情感上的成长。
一、道德成长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是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在生活中,能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以及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在小说《柳林风声》和《哈利·波特》中,道德成长主题总是贯穿于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中。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由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所著。主要讲述了鼹鼠、河鼠、獾、蟾蜍等几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这里主要以蟾蜍为例,看它是如何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实现了道德的成长,变成了一只好的蟾蜍。玛丽亚·尼古拉耶娃曾说儿童文学中的“动物、玩具、小女巫以及其他有生命的物体等,都不过是儿童的伪装而已。它们的行为举止与儿童相仿”(129)。所以《柳林风声》中的蟾蜍其实是儿童人格的一种映射,在阅读时,儿童读者们可以获得一种认识自我的镜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小说中的蟾蜍有些鲁莽,爱炫耀也比较喜欢冒险,并且会不断地闯祸。蟾蜍一心向往的生活方式是“每天都充满刺激”(23),它在驾驶汽车时会完全忽略对自己以及对他人安全的责任所在,横冲直撞,以致造成了好几起交通事故。此外,蟾蜍还有偷窃行为,但这并非是因为它贪图钱财,而是源于他的愚昧。它认为自己趁着车主们吃饭的时候把车开走的行为不算是偷窃,只是借用而已。其实蟾蜍之所以会经常做出种种傻事,并非因为他贪婪或者凶恶,而是因为缺乏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它对道德的认识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蟾蜍的行为表明,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对满足个人欲望的本能力量是占据着他们的大脑,又因为对道德模糊的认识,缺少一种对自己理性的约束力量,所以他们会经常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规的事情,在受到惩罚时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幸的是,蟾蜍在朋友们的温情感召和经验教训下能够迷途知返,逐渐成长起来,将之前鲁莽、冲动的坏习气一一改之,从而成为了一个有道德、懂礼貌、温和的绅士,走上了理性与成熟兼具的道德轨道。
《彼得·潘》是由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创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彼得·潘不小心将自己的影子落在了达令家,在返回寻找之时遇到了温蒂,她帮彼得·潘把影子缝好后和弟弟一起跟着他飞去了永无岛,从而在那里开启了一段梦幻之旅。
詹姆斯·巴里笔下的彼得·潘是一个任性、顽劣的儿童形象,他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或教化,一心只着迷于眼前的自由,过着快乐无忧但却道德意识蒙昧的生活。但是,在温蒂进入他的世界之后,彼得·潘似乎开始有了理性的思考,慢慢地成长起来。当温蒂觉得自己应该带着弟弟回到现实世界时,为了阻止他们离开,彼得·潘答计划着在他们到家之前关闭温蒂家的窗户,企图让温蒂以为他们已被妈妈忘记从而跟他一起重返永无岛。然而,当他看到温蒂的妈妈因想念孩子而沮丧痛苦的神情时,一向随心所欲的彼得·潘竟然心软了,为温蒂他们飞回家而留了一扇窗。这种行为正是他身上道德理性意识苏醒的映射,开始慢慢成长。此外,温蒂的成长也很明显,在永无岛上享受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之后,她并没有醉心于其中,而是决定返回现实世界,接受现实世界中成长的教化和磨礪。通过在永无岛上扮演者妈妈的角色,温蒂慢慢地明白了人必须要勇于承担责任的意义。返回现实世界其实正是成长要义的体现,回到现实生活中承担自身的责任,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提升道德理性意识,是成长必要的过程。他们如同儿童读者们镜像,帮助他们在成长中唤醒道德意识,引导自身的成长。
二、情感成长 儿童情感转变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儿童成长的视角出发,蕴含着可以使得儿童的情感更丰富,更充实的魅力,可以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成长。在小说《柳林风声》和《彼得·潘》中,情感成长主题也是一直贯穿于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中。
在《柳林风声》中,蟾蜍因缺乏道德和理性的约束经常闯祸,此时作品中的其他动物便以社会规范制度来评判它,并引导他一步步地成长。其中狗罐就在帮助蟾蜍走向道德情感成长的历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除了以严格的规范对它不好的行为给与批评外,还用温暖的情谊感去引导蟾蜍避恶趋善。在启发蟾蜍具备道德认知的同时,又引导它培养道德情感,帮助他一步步地成长。它从最开始为了认识外面的大千世界而离家出走,再到最后它选择回归家园的冒险之旅中,它体会到了无助、困难和孤单,同时还有伙伴之间的爱和善良。以蟾蜍的成长经历为主,作者将这群小动物之间的善良、真诚、友爱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法展现出来,有利于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格,培养他们的理性意识,以及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对帮助儿童树立道德观念和遵守社会规范起着积极作用。
J·K·罗琳的著作《哈利·波特》已经家喻户晓,有不少学者对作品中的主人公哈利如何成长为一名英雄的经历进行了分析,但其中罗恩·韦斯莱经常被忽略。罗恩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与他们相比,罗恩各方面的都显得平庸无奇,渐渐地,他开始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在格沃茨魔法学校,罗恩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家庭贫困和成绩不优秀而被同学们讽刺,这种嘲讽和压力慢慢地把他的不自信转变为了一种嫉妒的心理,在这样心理的驱使下,常常会使他做出不道德的选择,犯下错误。比如在一开始,罗恩对于战胜伏地魔满怀希望,并跟好友一起出发去冒险。可是在与哈利和赫敏寻找魂器的途中,罗恩因种种困难开始失去了信心,和好友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最后罗恩竟然将在困难中的挚友抛下独自回家了。其实正是罗恩内心的自卑、嫉妒和失望等情感才促使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是因为对恶魔的憎恶,对朋友的友谊又促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到了哈利和赫敏的身边,一起战胜了伏地魔。
在成长的历程中,罗恩因道德情感的不成熟而犯了一些错误,但最后他能及时战胜内心不成熟的思想,重新加入了消灭伏地魔的正义之旅之中。在罗恩成长的过程中,这虽然只是一这个小插曲,但却成了他成长中的转折点和催化剂,让他从一个冲动、没有道德责任意识的男孩变成一个有勇气、重情义、有责任感的男子汉。罗恩的成长过程,对同样因为冲动或者缺乏理性思维约束的儿童读者蕴含着抚慰和鼓舞的作用,让他们学到了在做错事以后要及时悔改的勇气与力量。
三、成长启示
儿童文学作品用形象且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传达着丰富的思想,在开阔儿童视野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对复杂的生活产生一种美好且有价值的认识。经典的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犹如太阳一般照亮了他们道德以及情感的成长之路。我们应该把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儿童,使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能够引导儿童走出脆弱、未完成状态,进入成熟或者成年状态,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找到真正的自我。《柳林风声》,《彼得·潘》和《哈利·波特》中人物的成长经历向我们阐释了成长的本质和内涵,人不可能一直处在童稚任性的状态中,成长是一种必然趋向,是人生中的一种跨越与蜕变,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迷茫和彷徨,以及个人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的落差和冲突,但不能因此选择放纵,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勇敢地去面对各种困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传承真善美等美好的品质,积极去追逐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事物。
参考文献:
[1]Mordecai Marcus. 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60.
[2]J·K·罗琳. 哈利·波特平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M].舒伟译. 南宁:接力出版社,2012.
[4]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M].刘游波,杨春丽译.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5]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2004.
[7]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
[8]8詹姆斯·巴里. 彼得·潘[M].杨玲玲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