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学生而言,英语课堂便是他们学习英语和掌握、运用英语的主要场所。因为,英语学习属于一种语言学习,而学生所处的环境恰好限定了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范围。同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生活毫无压力、贪玩、不好学的学习本质。毫无疑问,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比起其他学科尤为重要。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84-01
做教师的都知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让学生去学习和运用,那只能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母语环境中的习得与学习,特别对于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因为条件的局限性,课堂学习便是他们唯一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由此可见,课堂学习是学生习得与学习英语的主阵地。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是否应该动动脑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一些有效的、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呢?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一、活动设计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特点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无疑问,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作为小学教师,教授小学英语时总是面对着那些活泼、好动又没有学习压力的小朋友,这些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多动脑筋尝试设计一些新颖有效的、令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就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以下教学活动很适合小学三至六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胜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1)看动作,猜单词(looking? action and guessing words);(2)发指令,做动作(order and make action);(3)比眼力,找单词(missing game);(4)角色朗读(dividing role read)。
二、活动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活动便于在课堂上实施
比如,我们在教学陕旅版小学四年级英语“Traffic lights”一课时,将其中的重点句子“Turn left、Turn right”设计为一种指令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毫无疑问,将是学生乐于而且容易掌握的课堂活动方式。然而,有的教师却采取不合理的指令方式,用长段的英文去解释,发指令,孩子们听完之后呢,仅仅跟着老师follow了“Turn left、Turn right”,而不做动作。接下来教师继续用英文解释时,孩子们还是似懂非懂。无疑,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反而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了。相反,如果教师在说英文的同时,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教师所发的指令,并按我们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所以,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之适当的动作,让学生觉得易懂而且有趣,这样才能使设计的活动便于在课堂上有效实施。
三、我们要设计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只叫一个或几个学生与老师反复进行交流活动,或者,让一个学生与老师示范后,再叫两个学生上台模仿,而让全班其他学生坐在下面观看。比如,上面所提到的教学活动,在让一个学生与老师示范后,叫一个学生上台发指令“Turn left、Turn right”,全班其他学生做动作,或叫一些学生上台做动作,全班其他学生一起发指令,并认真观察台上做错动作的同学,逐个被淘汰,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就会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动机对于英语学习来说特别重要。学习是学生的任务,然而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学习的动机始终使学生觉得乏味、无趣,甚至厌恶。但如果我们设计出全体学生都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的课堂活动,相信我们的教学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应指向语言,不应为活动而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的学习,其本质是要运用于语言交际,而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语言交际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特别是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设计出能充分体现学生语言运用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在体会、理解、感悟中学习和掌握英语。显然,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如果只拘泥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只提供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学习范例,与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如果只是将课本知识反复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不但觉得英语学习困难,而且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生基本掌握教材内容后,让他们根据教材内容自编一些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情景对话,这样,既拓展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在不同场景当中运用语言知识的灵活性。作为教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就像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兴趣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做事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反,如果我们每次课堂教学只是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不仅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教师本身的才智和创造力也是一种损伤。任何活动与游戏设计都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希望教师们每天能够用心反思、精心设计,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84-01
做教师的都知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让学生去学习和运用,那只能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母语环境中的习得与学习,特别对于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因为条件的局限性,课堂学习便是他们唯一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由此可见,课堂学习是学生习得与学习英语的主阵地。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是否应该动动脑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一些有效的、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呢?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一、活动设计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特点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无疑问,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作为小学教师,教授小学英语时总是面对着那些活泼、好动又没有学习压力的小朋友,这些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多动脑筋尝试设计一些新颖有效的、令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就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以下教学活动很适合小学三至六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好胜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特点:(1)看动作,猜单词(looking? action and guessing words);(2)发指令,做动作(order and make action);(3)比眼力,找单词(missing game);(4)角色朗读(dividing role read)。
二、活动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活动便于在课堂上实施
比如,我们在教学陕旅版小学四年级英语“Traffic lights”一课时,将其中的重点句子“Turn left、Turn right”设计为一种指令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毫无疑问,将是学生乐于而且容易掌握的课堂活动方式。然而,有的教师却采取不合理的指令方式,用长段的英文去解释,发指令,孩子们听完之后呢,仅仅跟着老师follow了“Turn left、Turn right”,而不做动作。接下来教师继续用英文解释时,孩子们还是似懂非懂。无疑,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反而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了。相反,如果教师在说英文的同时,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教师所发的指令,并按我们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所以,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之适当的动作,让学生觉得易懂而且有趣,这样才能使设计的活动便于在课堂上有效实施。
三、我们要设计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只叫一个或几个学生与老师反复进行交流活动,或者,让一个学生与老师示范后,再叫两个学生上台模仿,而让全班其他学生坐在下面观看。比如,上面所提到的教学活动,在让一个学生与老师示范后,叫一个学生上台发指令“Turn left、Turn right”,全班其他学生做动作,或叫一些学生上台做动作,全班其他学生一起发指令,并认真观察台上做错动作的同学,逐个被淘汰,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就会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动机对于英语学习来说特别重要。学习是学生的任务,然而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学习的动机始终使学生觉得乏味、无趣,甚至厌恶。但如果我们设计出全体学生都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的课堂活动,相信我们的教学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应指向语言,不应为活动而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的学习,其本质是要运用于语言交际,而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语言交际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特别是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设计出能充分体现学生语言运用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在体会、理解、感悟中学习和掌握英语。显然,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如果只拘泥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只提供给我们一个简单的学习范例,与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如果只是将课本知识反复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不但觉得英语学习困难,而且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生基本掌握教材内容后,让他们根据教材内容自编一些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情景对话,这样,既拓展巩固了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在不同场景当中运用语言知识的灵活性。作为教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就像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兴趣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做事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反,如果我们每次课堂教学只是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不仅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教师本身的才智和创造力也是一种损伤。任何活动与游戏设计都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希望教师们每天能够用心反思、精心设计,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