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倢:
身心自在的践行者,坚信真善美的非典型80后乖乖叛逆女,英国宝石协会和宝石检测实验室FGA、同济大学宝石教育中心策划主管、上海同济大学校友会理事。写媒体特约撰稿、做电视文娱节目、当银行品牌经理、拿宝石鉴定资质、扬海派经典文艺、做义工助人助己,在跨界中沉淀出本色,主动随心而行但求探寻真相活得明白。擅于从珠宝赏析中分享人生启悟。
新浪微博:@i凯倢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ikaijie
演进
古老的DNA构成的现代身体
此时此刻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身体中的线粒体DNA尽管各有差异,但全都发源于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某位共同祖先——一位被昵称为“线粒体夏娃”的女性智人。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我们的祖先并不只有智人,至少还有3-5万年前就已经消亡了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是的,现代人中的很多人都依然保留着他们的基因特征。
01-尼安德特人模型 02-丹尼索瓦人模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欧洲皇室,历史上长时间的纯正血统观念,令其产生了极其复杂的亲缘关系,这种过近的血缘也导致皇室成员遗传病的高发,最终令其衰败。这就好比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一样,降低全军覆没机率之颠扑不破的原则就是——分散投资。虽然经过工业时代洗礼的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分门别类地“井井有条”,可事实一再证明,混沌的多元才最能滋养出生机。想要真正发挥整体效用,有机混搭的协同往往更有效。看看热带雨林,就不难明白多样性是保证个体和系统活性至关重要的一环。
交叉
无了解不理解,无理解不破解
在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这些年,有个几乎快被用滥了的词——跨界,它本不是个新词,却蒸腾着等同于创新的热气。是因为人世太过变幻莫测,才令人们那么执着于泾渭分明吗?可现实哪有真正清晰的界限,本来就是无界嘛!还是碰撞和交叉来得直截了当。
在卡地亚的全球巡展《瞬息·永恒》上,可以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加上引号,是因为未来其实从没来,它只是一种主观想象)的分秒。那些一眼便知的异域风情座钟,也许真是没有品牌的招牌长相,也没有品牌所描摹的文化的神韵,但它们却是这个品牌好学、包容和自信的一种证据。它没有只盯住一种异域不放,而是尝试了多种碰撞并交叉出了不同结果;它也没有将种种交叉堆砌在一件或一个系列作品上,而是为每次碰撞留下单独的印迹,也为他人留下了解其成长历程的脉络。
03/04-用材奢华、做工精巧、风情各异的卡地亚艺术座钟
相比“圈界”,“领域”的表述可能更接近现实。无论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用心钻研,东南西北的风向是不定的。不同部落能交易,欧洲曾有“中国热”,东方会有“美国梦”,音乐家可以开创抽象画派……各种领域各种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从未中断,所以,任何一种元素都是有机会被信手拈来融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领域,尽管因此新生的作品不一定都能有机会生气勃勃。
创新并非凭空而来,却是多元、异质的共同影响,还有被公认为同样重要的“断裂”。都说读史明智,虽然未来散布于现在,但线索可能就存在故纸堆里。
设计
大信息的高附加值!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有人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中华文明被外族打断过好几次,汉文化更是几度被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早就不是原汁原味了。是这样么?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它重要到了甚至直接成为世界通行的一个国家名称——China。作为国际拍卖舞台的宠儿,诞生于匈奴统治中原年间的元青花跻身一线大牌之列已很多年。
当时,许多西亚工匠随着新王朝的新疆域来到中原,他们带着熟悉的原料,用家乡的手艺在陌生的材料上创作——钴蓝便这样在瓷白上盛开。受宗教、政治对创作题材的限制,大量以植物为主的图案渐成元瓷的特色。瓷器、钴蓝、水墨等等,就在这断裂的时空里重组出了新的后代。杂交而得的元青花以一种既有别于汉文化又独具中华气息的形式散发魅力,并在如今成为中国艺术品的代名词之一。
05-从技到艺都东西合璧的元青花瓷盘
创新也并非为创新而来,却是一种应对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实际得很!没有人能踏进同一条河两次,原汁原味恐怕更多存在于想象中,毕竟除了改变本身一切皆变。中华文明超强的“自我治愈”能力,可能正是其亘古常新的原因所在。一如人类历史上的每个伟大文明和文化,正所谓有容乃大!
遵循自然法则并创造新的价值
集成——将分散的个体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同时促成了协作和突破性创新;
复制——对产生成功创新的设计进行复制并促成了成长;
差异化——是对成功了的创新的改变,常常顺应环境需要而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促成了生物种类、效率或品质的提高。
06-地球生物演化史
如果回溯地球生物史,并试图指出或证明进化的明确目的性,人们似乎可以成功,但原点之初并没有一张计划表。即便自然规则,亦非是完全有计划的,偶然性在这中间的作用不容小觑。正如我们的总结报告,往往能为当时的计划和之后的执行找到英明非凡的策略方针一样,其实当初哪有那么多“想得美”,无非是事后诸葛亮而已。但这个“事后”英明却又是那么重要,因为它积累了过程中的所有或者说许多得与失,是有传承价值的核心信息。至于它是否或究竟能遗传多少,却又是一桩无法预料的事了。
那些经由世代DNA繁衍至今的信息,自然能寻得恰当的机会展现并发扬。无论它们是“古形今意”还是“今形古韵”,都能辨认出那些存续了千万年的线索,因为这就是设计的演进。
07-跳脱时空的卡地亚神秘钟
身心自在的践行者,坚信真善美的非典型80后乖乖叛逆女,英国宝石协会和宝石检测实验室FGA、同济大学宝石教育中心策划主管、上海同济大学校友会理事。写媒体特约撰稿、做电视文娱节目、当银行品牌经理、拿宝石鉴定资质、扬海派经典文艺、做义工助人助己,在跨界中沉淀出本色,主动随心而行但求探寻真相活得明白。擅于从珠宝赏析中分享人生启悟。
新浪微博:@i凯倢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ikaijie
演进
古老的DNA构成的现代身体
此时此刻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身体中的线粒体DNA尽管各有差异,但全都发源于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某位共同祖先——一位被昵称为“线粒体夏娃”的女性智人。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我们的祖先并不只有智人,至少还有3-5万年前就已经消亡了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是的,现代人中的很多人都依然保留着他们的基因特征。
01-尼安德特人模型 02-丹尼索瓦人模型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欧洲皇室,历史上长时间的纯正血统观念,令其产生了极其复杂的亲缘关系,这种过近的血缘也导致皇室成员遗传病的高发,最终令其衰败。这就好比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一样,降低全军覆没机率之颠扑不破的原则就是——分散投资。虽然经过工业时代洗礼的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分门别类地“井井有条”,可事实一再证明,混沌的多元才最能滋养出生机。想要真正发挥整体效用,有机混搭的协同往往更有效。看看热带雨林,就不难明白多样性是保证个体和系统活性至关重要的一环。
交叉
无了解不理解,无理解不破解
在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这些年,有个几乎快被用滥了的词——跨界,它本不是个新词,却蒸腾着等同于创新的热气。是因为人世太过变幻莫测,才令人们那么执着于泾渭分明吗?可现实哪有真正清晰的界限,本来就是无界嘛!还是碰撞和交叉来得直截了当。
在卡地亚的全球巡展《瞬息·永恒》上,可以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加上引号,是因为未来其实从没来,它只是一种主观想象)的分秒。那些一眼便知的异域风情座钟,也许真是没有品牌的招牌长相,也没有品牌所描摹的文化的神韵,但它们却是这个品牌好学、包容和自信的一种证据。它没有只盯住一种异域不放,而是尝试了多种碰撞并交叉出了不同结果;它也没有将种种交叉堆砌在一件或一个系列作品上,而是为每次碰撞留下单独的印迹,也为他人留下了解其成长历程的脉络。
03/04-用材奢华、做工精巧、风情各异的卡地亚艺术座钟
相比“圈界”,“领域”的表述可能更接近现实。无论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用心钻研,东南西北的风向是不定的。不同部落能交易,欧洲曾有“中国热”,东方会有“美国梦”,音乐家可以开创抽象画派……各种领域各种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从未中断,所以,任何一种元素都是有机会被信手拈来融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领域,尽管因此新生的作品不一定都能有机会生气勃勃。
创新并非凭空而来,却是多元、异质的共同影响,还有被公认为同样重要的“断裂”。都说读史明智,虽然未来散布于现在,但线索可能就存在故纸堆里。
设计
大信息的高附加值!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有人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中华文明被外族打断过好几次,汉文化更是几度被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早就不是原汁原味了。是这样么?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它重要到了甚至直接成为世界通行的一个国家名称——China。作为国际拍卖舞台的宠儿,诞生于匈奴统治中原年间的元青花跻身一线大牌之列已很多年。
当时,许多西亚工匠随着新王朝的新疆域来到中原,他们带着熟悉的原料,用家乡的手艺在陌生的材料上创作——钴蓝便这样在瓷白上盛开。受宗教、政治对创作题材的限制,大量以植物为主的图案渐成元瓷的特色。瓷器、钴蓝、水墨等等,就在这断裂的时空里重组出了新的后代。杂交而得的元青花以一种既有别于汉文化又独具中华气息的形式散发魅力,并在如今成为中国艺术品的代名词之一。
05-从技到艺都东西合璧的元青花瓷盘
创新也并非为创新而来,却是一种应对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实际得很!没有人能踏进同一条河两次,原汁原味恐怕更多存在于想象中,毕竟除了改变本身一切皆变。中华文明超强的“自我治愈”能力,可能正是其亘古常新的原因所在。一如人类历史上的每个伟大文明和文化,正所谓有容乃大!
遵循自然法则并创造新的价值
集成——将分散的个体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同时促成了协作和突破性创新;
复制——对产生成功创新的设计进行复制并促成了成长;
差异化——是对成功了的创新的改变,常常顺应环境需要而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促成了生物种类、效率或品质的提高。
06-地球生物演化史
如果回溯地球生物史,并试图指出或证明进化的明确目的性,人们似乎可以成功,但原点之初并没有一张计划表。即便自然规则,亦非是完全有计划的,偶然性在这中间的作用不容小觑。正如我们的总结报告,往往能为当时的计划和之后的执行找到英明非凡的策略方针一样,其实当初哪有那么多“想得美”,无非是事后诸葛亮而已。但这个“事后”英明却又是那么重要,因为它积累了过程中的所有或者说许多得与失,是有传承价值的核心信息。至于它是否或究竟能遗传多少,却又是一桩无法预料的事了。
那些经由世代DNA繁衍至今的信息,自然能寻得恰当的机会展现并发扬。无论它们是“古形今意”还是“今形古韵”,都能辨认出那些存续了千万年的线索,因为这就是设计的演进。
07-跳脱时空的卡地亚神秘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