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生的听说习惯不够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教师的引导存在问题:1、不会倾听;2、不会记;3不会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的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一朝一夕;长期;提醒;督促;捕捉
【中图分类号】G632
现象之一:不会倾听
课堂是师生间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地方。新课改的最大成效之一就是学生变“活”了,课堂也变“活”了。课堂上,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得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是与老师、同学有不同的见解。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表现欲望强,不会倾听(年级越低越明显)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一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一部分同学不是心不在焉地忙着自己的事或随意插上几句打断别人的话,就是没有等发言的学生讲完就着急地举手,他们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别人发言不关他的事。
反思与对策:
以上情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听说习惯不够规范造成的。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听会说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下功夫。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小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对于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同学要适时鼓励,大声表扬,因为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现象之二:不会记
记得有一次下校去听课,听完第二课时之后就随意翻了翻学生的语文书,除了在第一课时学生勾画了生字新词以外,别无其他痕迹,一个学生这样,再看其他学生也是这样。再问问学生,他们竟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笔记。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做笔记,真让人匪夷所思。尔后又去翻翻其他年级不同成绩学生的课本,发现不会做笔记的学生成绩普遍落后于会做笔记的学生。
反思与对策:
有关实验早就证明了上课做笔记的重要性。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词语,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那么对于未记过笔记的学生该怎么教呢?我的做法是在学期初,都要利用前几篇课文,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放慢速度交给学生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哪些地方需要将关键字词批注于旁边,如何记方便、快捷,又便于复习等等,而且要做明确的要求与示范。每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检查或评比。随着年级的升高,听课必须要有手的活动,要随时把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现象之三:不会写
在办公室教师们批改作业时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一个班就那么几个学生的字还看着顺眼,其他的要么东倒西歪,要么龙飞凤舞,看着就让人烦。想想平时,我们不经常也提醒学生做作业时要把字写好吗?每周不是还有写字课吗?可是为什么学生的字就是写不好呢?对此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常常是束手无策。反思与对策: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学生的字总是不尽如人意,是教师没有严格要求,还是学生没有认真呢?都不是。关键是学生缺乏坚持,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个人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细化:姿势不对不动笔——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提笔即是练字时——培养学生时刻练字的好习惯。持久方能见功夫——培养勤学苦练的好习惯。其中最关键的是提笔即是练字时,让学生养成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一提起笔就能做到认真、规范、整洁。另外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不断学习,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的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一朝一夕;长期;提醒;督促;捕捉
【中图分类号】G632
现象之一:不会倾听
课堂是师生间交流和思维碰撞的地方。新课改的最大成效之一就是学生变“活”了,课堂也变“活”了。课堂上,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得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是与老师、同学有不同的见解。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表现欲望强,不会倾听(年级越低越明显)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一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一部分同学不是心不在焉地忙着自己的事或随意插上几句打断别人的话,就是没有等发言的学生讲完就着急地举手,他们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别人发言不关他的事。
反思与对策:
以上情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听说习惯不够规范造成的。怎样才能让学生会听会说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下功夫。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小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对于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同学要适时鼓励,大声表扬,因为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现象之二:不会记
记得有一次下校去听课,听完第二课时之后就随意翻了翻学生的语文书,除了在第一课时学生勾画了生字新词以外,别无其他痕迹,一个学生这样,再看其他学生也是这样。再问问学生,他们竟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笔记。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做笔记,真让人匪夷所思。尔后又去翻翻其他年级不同成绩学生的课本,发现不会做笔记的学生成绩普遍落后于会做笔记的学生。
反思与对策:
有关实验早就证明了上课做笔记的重要性。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词语,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那么对于未记过笔记的学生该怎么教呢?我的做法是在学期初,都要利用前几篇课文,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放慢速度交给学生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哪些地方需要将关键字词批注于旁边,如何记方便、快捷,又便于复习等等,而且要做明确的要求与示范。每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检查或评比。随着年级的升高,听课必须要有手的活动,要随时把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现象之三:不会写
在办公室教师们批改作业时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一个班就那么几个学生的字还看着顺眼,其他的要么东倒西歪,要么龙飞凤舞,看着就让人烦。想想平时,我们不经常也提醒学生做作业时要把字写好吗?每周不是还有写字课吗?可是为什么学生的字就是写不好呢?对此很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常常是束手无策。反思与对策: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学生的字总是不尽如人意,是教师没有严格要求,还是学生没有认真呢?都不是。关键是学生缺乏坚持,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个人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细化:姿势不对不动笔——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提笔即是练字时——培养学生时刻练字的好习惯。持久方能见功夫——培养勤学苦练的好习惯。其中最关键的是提笔即是练字时,让学生养成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一提起笔就能做到认真、规范、整洁。另外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不断学习,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的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