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11月份,大春收割完了,山坡上的各种树叶变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一年一度的凉山彝历年就要来临了。
  小时候,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逢年过节,我们彝族孩子最盼望的便是彝历年。因为只有彝历年,我们才可以连续三天吃得上猪肉,在当时就算你家里很贫困,宰杀不起一只过年猪,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知道了也会拿一些过年猪肉来给你家吃的,因此过年这三天吃肉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当然,我们还盼望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这两个节日生产队也会杀猪宰牛来庆祝。至于什么春节、端午节这些不是關于“吃肉”的节日,什么时候到我们都无动于衷,也从来不关心。
  在生产队时,我们家乡有五十多户人家,每天出工劳动,做啥都由生产队长来统一安排,然后评“工分”,每年大春小春收割完以后,所有的粮食都会集中在仓库里,统一晾晒,统一保管,统一背“公余粮”交售给国家,再统一按人口和“工分”分配“口粮”,分配粮食一般都是以“工分”为准。
  那时,我家7口人,吃“闲饭”的人多,参加生产队劳动的人只有积劳成疾的母亲一个人,招赘养家的重担自然落在她的头上。父亲在我们乡信用社工作,一个月只有十多块钱的工资,除了在乡上和下乡时交一些生活费和生活补助外,剩下的就寥寥无几了。
  每年分粮食时,有劳动力的人家分得多,而我家除了扣掉在生产队借的“口粮”,就没有多少粮食了,别人分得到钱,我家每年都欠生产队的账。第二年春夏就开始断粮了,有口无粮。向生产队借粮食,向亲戚朋友借粮食。发动一家人到山坡上种植洋芋的地块翻地找洋芋,有时候看见路边有几颗苞谷、豆子,都会弯腰去捡起来。每一年我们就少不了吃一些野菜来充饥,总是羡慕那些人口多、劳力多的人家。
  于是父亲没有和母亲商量,于1976年悄悄辞退了自己心爱的那份工作,回家修补“地球”,带回几百块钱的辞退金,一年就把生产队所欠的钱全部还清。由于他做劳动都很卖命,生产队每天都给他评的是最高的工分,让人羡慕不已。才回家一年,我们家不仅分得到较多的粮食,而且还分到了钱,母亲脸上露出温馨和甜蜜的笑容说:“还是你父母回来好。”我家从现在起吃饭穿衣应该都没有问题了,那天还杀了一只鸡来庆祝,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但回到家里不到几个月,父亲就瘦了一大圈,手掌已经长满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心想,我要快快长大,帮忙一下父亲,或让父亲休息一下,全部由我来做多好啊,可小的时候我读书去了,初中毕业就考起工作了,这个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成为让我遗憾终生的一件事。虽然这个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每当回想起父亲那时候疲惫不堪的样子,我的心像锥刺般难受。
  由于家庭贫困,没有粮食来喂养一头过年猪,每年都掰起拇指数着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的到来。因为这两个节日,对生产队来说是最大的节日,所以生产队每年都早早地做了安排,叫饲养员选择好几只肯吃肯长的猪和牛来特殊喂养,节日到了,派一些人来宰杀好,砍成一两左右的坨坨肉,按人口多少分成堆堆肉在生产队的大坝子里,每家每户拿起一个大盆或簸箕来端肉,也只有这个时候我们人口多的人家才骄傲,才分得到比人口少的人家更多的肉。我们经常淘气地问饲养员五一劳动节杀哪头肥猪?问放牧的人宰哪条牛?哪些牲畜是准备国庆节时宰杀的?那时候,生产队喂养的牲畜,由于没有粮食来喂养,瘦如火柴,在当时哪里能想象得出现在这样膘肥的牲畜。
  为了让我们几姊妹在彝历年能够吃得起猪肉,父母想尽办法从亲戚朋友家赊起小猪儿来喂养。我们经常看见母亲喂猪儿时,把粘有猪食的手向猪身上擦一擦,小猪儿头也不抬一下,一口气吃完猪槽里面的猪食。由于舍不得拿粮食来喂养,小猪儿一直都不见长。我们也经常走近小猪儿跟前,用手挠挠它的身子,小猪儿就会慢慢地躺下去,随你怎么挠,它都会躺下让你挠。我们姊妹成为了家里的饲养员,经常早晚背起一个比自己身体还要大的背篓打猪草,掰起拇指数好久才过年?手指脚指一起算,由于数不来数,过去了一两个月,经常因没有数到要过年而伤心。父母为了让我们高兴,常常给我们说,只有两天了,后天就到了,但是永远都有一个后天。
  一个彝历年快要来了,还差一个月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还在读书,父母骗我们快要过年了,看哪个找了好多背柴,哪家的孩子找得最多?找得多的那个,过年猪杀了就拿一只猪脚杆给他(她)背起吃。于是我们这些还在读书的小孩子们,把找过年柴作为第二件事来做。其实那个年代,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一件事,大家相互攀比哪个找了好多背柴。白天上学,下午放学后约起几个邻居的好朋友,随便吃点剩菜剩饭,拿起找柴的镰刀、羊皮和绳子,到离家十多公里的地方去找柴。由于柴不好找,砍一背柴要好久,大都太阳落坡了才回到家。一个彝历年经常要找过年柴一二十捆,有干的,也有湿的。找得小手到处都是小伤口和倒欠,背上必定长满了血泡和老茧,但为了迎接过年,再苦再累都觉得很幸福。
  在我所做的体力劳动之中,最累最不想做的还是推磨。每逢过年前就推好多好多的玉米面和苦荞面,母亲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劳动,半夜三更就起来推磨,哗哗哗的声音使我从梦乡里醒来,想到母亲劳累,我也起来搭把手。个子不高的我,即使踮足脚尖推那磨,用力朝自己怀里扳,都没有办法让石磨动一下,这时我才知道自己的确比起父母力气太小不过了。如果一旦遇到推糯米粑、豆桨等那些时,石磨变得有千斤重,即使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磨粉那么轻松,手巴心经常有一层厚而乌紫的茧,手臂酸痛,特别是血泡破了皮的时候,那种痛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巴不得两下就把粮食推完了,推一次磨下来,袖子上、衣服上,甚至脸上满是白色的粉末,让家人嘲笑我。
  盼星星,盼月亮,无数次数着过年的天日,终于只剩三天了。虽然说只有三天了,但比三个月还要难熬,好像这几天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宰过年猪的头一天晚上,我们激动得上蹿下跳,父母没有办法,只好烧一个大柴疙瘩,一家人围在三锅庄周围,听父母讲神话故事,给我们催眠。
  “阿哈啊尔尔惹哦,尾只史来古啊古者者哦……”
  也会找几个好朋友,一起到隔壁邻居有老人而又会唱过年歌(阿哈尔)的人家里,聆听老人们唱阿哈尔,祝福第二年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同时也是通过唱过年歌来相互消磨时间,祝贺新年的到来。   日子恓惶地让人盼到了彝历年,可以美美地吃一顿肉了。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父母就把我们喊醒,我们也帮忙打扫卫生、洗碗筷。然后开始煮荞粑粑,杀阉鸡。由于我家人多,一只阉鸡喂了一两年,还是只有几斤,拨掉鸡毛,肉便少得可怜。平日里只有来特殊、分量重的客人时,家里才杀一只鸡吃。除了客人吃的,剩下的我们岁数大的只能分到一坨鸡肉,其他的都是弟弟妹妹的,而父母连鸡肉汤都舍不得喝,留起第二天给我们吃。吃的大部分是洋芋、萝卜、野菜,即使这样,不是每顿都填饱了肚子的,基本上都是饿起肚子的,特別是食堂节约的时候,好多人都由于没有饭吃而饿死。因为长时间不见油荤,肚皮好像永远都填不饱,消化特别快。我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说是新衣服先拿给大哥哥、大姐姐穿,吃的先拿给小弟弟、小妹妹吃,虽然我们大的穿的还是补丁衣服,但是总比小弟弟、小妹妹的补丁少得多。而我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什么好处我都粘不到边,总是有新衣服时,想当最大的孩子,吃肉时又想当最小的孩子。
  吃了鸡肉,生锈了很久的肠子有了油擦,解解馋,犒劳一下了。由于那个时候油吃得很少,自然吃饭要多吃一些才不会饿,要能吃一顿肉便是天大的好事。然后就开始宰猪,而且必须要早,不然你只要宰了过年猪,必须交一半猪肉给乡供销社,所以大家都来不及吃过年肉,先把猪肉背到乡上去卖,然后才回来吃饭。因为过年,我们家里的猪肉煮熟了,也不会先吃,而是等到卖猪肉的父母回来以后才吃团圆饭,所以只有短短几个小时,是我们小孩子每年过得最漫长的时间,等父母一回来便嗷嗷大叫。一旦开始吃,由于好久没有吃肉了,狼吞虎咽,要是吃多了,消化不良,肚皮胀得和一个小皮球一样,半夜三更大吐一场,但父母没有骂我们,反而说娃儿过年吃多了吐了,来年粮食才获得丰收,财源滚滚,人丁兴旺,他们还高兴呢。
  平时没有一天不忙的父母,过年这三天,应该好好休息了。其实不然,因为过年,什么拜年、腊香肠、熏灌肉、请人吃饭等,一天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母亲说年好过,日子难过,你们如果不好好读书,要不然就吃一辈子的苦。我没有忘记母亲的谆谆教导,初中毕业了,在家里放牧,依然拿起书来看,考起了国家干部。也彰显出父母虽然没有文化知识,却有远大的眼光和思想。三天的年一晃而过,生活便又回到了平日的粗茶淡饭中。
  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沧桑巨变,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穿衣更舒适,吃饭够营养,出行有车辆,住房更敞亮。从衣食住行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每个人好歹都有几套心仪的衣服,尤其是那些经济宽裕的年轻美女们,一天换两套衣服,再正常不过。每天下午没有事时,走走路,逛逛街,看见衣服合身的,不管价格多贵,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不要说单位,农村已看不见穿补丁的衣服和没有穿鞋子的人了,农民穿名牌衣服的人也不少,曾经农村人最羡慕工作干部穿“三级皮鞋”的已成为历史了,从穿着上根本区分不开单位或农村的。一些年轻人还喜欢穿“破烂不堪”的衣服,有的还专门剪一个洞来穿,其主要目的是赶时髦、臭美。一些老年人开玩笑说应该让这些年轻人体验一下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话又说回来,这些年轻人穿这种衣服臭美,也很自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至于什么布票、粮票、肉票、油票、豆票、烟票这些都成为历史了,四十岁以下的人连看都没有看见过了。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共产党、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越来越好,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而今不要说有钱的人,连农村人吃肉都吃瘦肉。前几年,妻子在我们家乡当了几个月的砖厂老板,开始我俩都认为,农村人做也做得起,吃也吃得起,我们想到买瘦的猪肉,吃饭的人多了,开销大,还是节约闹革命。就买了一些肥肉,每天都煮肥肉给民工吃,开头几天,还是吃得起。半个月后,每天都吃不起多少肉,又没有其他菜,于是我们把肥肉和洋芋片片一起煮给他们吃,经常吃他们也吃不起了。一天中午饭后,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他们说现在农村生活也改善了,吃得起肥肉的人少了,大家都喜欢吃瘦肉,啥子街上买的凉拌菜、卤鸭子肉那些,每顿还有一点索菜。
  听了他们说的,我才恍然大悟,好久没到农村去了,现在老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是,现在农村里的人,长胖的人也不少,经常看见公路上走路锻炼身体的人比比皆是。农村人结婚时还做什么酸菜鱼、辣子鸡、豆花,啤酒饮料那些堆成了山。他们还说单位上的结婚,就一盆肥猪肉、一个煮肉的酸汤,一桌几瓶酒就像打发叫花子一样,吃都吃不饱。
  现在吃东西早已不是问题,只要你有钱,想吃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东西,应有尽有。现在关键是怎么才吃得好,吃出健康,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好的,猪肉要吃瘦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食品要有营养的。有的为了减肥,一天只吃一顿饭,不吃大鱼大肉,喜欢吃五谷杂粮的比比皆是。
  农村住房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民的住房和机关单位的一模一样。牲畜住的圈舍都是小“羊楼”,进出不从门前过,还有沼气,房前屋后满眼绿化,进村入户的路都是水泥路。
  到哪里都方便,下车就到了家门口。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会儿,听说从金阳到昭觉去读书,那时候还没通公路,215公里路要走整整两天。后来有了公路,以前那种“解放牌”红颜色班车,也要走一天,现在到昭觉只要两个小时。十多年前,我们住在大山上的人都在感叹,祖辈们为什么把我们安在高山?低山各方面条件都好,他们偏偏住到高山来。大家都在说他们那些鬼地方,除非发现金矿、银矿,不然公路肯定不会修到他们那里去,连做梦都不敢想。可不到几年的时间,公路到处都修通了,村村通了公路,有的地方还是柏油路、水泥路,交通四通八达,想去哪里都很方便,就连上山劳动,都可以坐摩托车去。
  如今走在凉山各地,很少看见低矮的草房,被鳞次栉比的砖瓦房取而代之。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已修到了家门口,电视机、洗衣机、沙发,家用电器和家具应有尽有。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一年收入十多二十万的,也不足为奇,有的还在外面当上了老板,开了自己的公司。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大多数的父辈们已经和祖先们在一起了,当年的小孩子们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唯一不变的是这一年一次的彝历年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凌鼎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网副总编,出版小小说集多部。  伊藤秀本从大宋的京城汴梁回到东瀛后,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好像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夫人见丈夫如此,很是担心,就小心翼翼地问:“是否在中土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伊藤秀本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夫人:“我在日本算不算有阳刚之气的伟岸男性?”  “当然,那还用说吗?不是我恭维你,无论用什么标准,在日本你
期刊
我基本上是在生活的闲暇之余以沉静的姿态写了一些小说,产量不高,却得到了同仁们的一些呼应和认可。这并非因为我有异于其他小说家奇异的天赋或特长,而是源于我在写作上耗费的精力可能比他们更多一些。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在哪些方面有所擅长,你就观察他平时在哪方面耗费的时间多就行了。实际上我的社会活动圈子非常之小,我这人活得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应酬,又没有其他的爱好,所以我在小说创作上的时间肯定是更加充裕一些,这大
期刊
作者简介:王家儒,男,海南省海口市人。海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海南省王佐文化研究会会长。  巴黎是沉静的、内敛的。  当晨光尚未触摸到它的面颊时,它沉默得让人感到距离。虽然已经是早上7点,但1月的巴黎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只有一些街灯及穿梭于街区的车灯划破那深紫色的空间。  渐
期刊
作者简介:苏末,江苏南通作协会员,教育工作者,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青年文摘》《黄河三峡文艺》等报刊。入围第八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  潭门镇渔港走笔  船帆密集  蓝白色船身呼应着海洋  桅杆上旗帜鲜红,是鼓舞  也是来自大海的声声召唤  没有弄潮儿,海是寂寞的  没有一艘艘船的横渡和探寻  海,空怀这茫茫无用的美丽与富庶  于是,我们反复进入蔚蓝  去未知的诱惑深处,披染上海水
期刊
为从菜市场买回的一条鮟鱇鱼而作  癞蛤蟆一样的皮,死鱼的眼  趴在菜市场的生鲜摊上。多久之前  它在海底,亮着自己的灯笼,耐心守候着  猎物的到来,它的耐心一如既往  但灯笼熄灭,甚至找不到那根天线  沉甸甸的沉入到黑色塑料袋,我拎着它  穿过黄昏的人海,感觉它扭动了一下  和它皮肤一样黑暗的空间,泛着腻滑的粘液  中年男人的嗓音,杯子里的大海  我们如何保持这温度?混沌的一团  直到它锋利的牙齿
期刊
作者简介:非花非雾,本名丁丽,中国作协会员,洛阳市女作家学会会长,有小说、散文作品发表于国内外报刊,已出版小小说集《梅花玉》《指尖花开》《花儿努力在开:三月》《周南驿小姐》等五部,出版短篇小说集《操场边那树合欢花》、诗集《桃花心情》、散文集《绮梦如茵》等。  米小米想红,想成为“万人迷”。不,这还不够,她以为自己的美貌与才华足以颠倒众生。  但是,米小米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她的舞台是三尺讲台,观众
期刊
作者简介:邹贤中,1990年生于湖南衡阳,湖南省作协会员,大鹏新区作协会员。作品见《人民文学》(专号) 《安徽文学》《作品》 《延河》 《奔流》 《南风》 《火花》 《美文》 《岁月》 等刊物,作品入选多省市中考模拟试卷;获作家杯小说征文长篇小说奖、广东省高校中篇小说奖若干。  湘南农村,崇山峻岭,山峦之中,丛林茂密,溪流淙淙。山脚之下,湖泊密布,芦苇丛生,阡陌纵横,成片的良田沿着山脉次第而上。当
期刊
作者简介:王雨,本名王志刚,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史馆馆员,博士导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出版长篇小说《填四川》《开埠》《碑》《水龙》,在《中国作家》《小说界》《红岩》《四川文学》等刊物发表《船神》《产房》等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多篇。  老伴过的算是候鸟生活了。  户口本上白纸黑字写明是户主的她掌握着
期刊
作者简介:崔立,上海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理事,《小说月刊》《微型小说月报》等杂志专栏作家,200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在《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山花》《飞天》《山西文学》等全国500多家报刊发表以小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1100多篇,近半数被《小说选刊》《人民文摘》《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转载。出版著作《那年夏天的知了》《大嘴王大元》《策划时代》《风雨后的阳光》《春水淌心间》《一棵茁壮成长的樹》等
期刊
作者简介:孙可歆,笔名樵夫,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解放军文艺》《星星》《诗歌月刊》《草原》《作品》《奔流》《绿风》《诗潮》等报刊。诗歌入选多个诗歌选本。出版诗集《盲色》。  一截朽木  钻已然磨秃,火还在路上  一些风灌进体内,收紧越来越松弛的回响  木鱼敲打着时光,从一粒尘土里  偷听曼珠沙华开放的声音  水回流不到体内,一些溢出的液体  越来越木质化,没有波纹,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