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与之直接相关的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护理人员的培训状况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发达国家在养老护理方面已早建立起比较系统、成熟的管理服务体系,总的原则是既充分照顾需要专业照护的老人,又对相关从业人员薪酬待遇、社会地位、职业发展等有完备考虑。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因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教育培训尚未普及,使得事故案件屡见报端,造成社会对其认同度不高。
【关键词】:培训现状;对策建议
1.正文
1.1培训现状
1.1.1康复护理技术
在我们的实地探访中,笔者观察到有一些基本的康复器材大多闲置。通过访谈了解到护理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是由边远地区、农村的农民和极个别的城市下岗、待退休的“40、50”人员组成,他们基本都是从家政服务中心推荐过来的。养老照料中心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都没有医疗或者护理专业相关的知识,也没有养老行业所需的专业背景。他们仅仅依靠多年家政服务的工作经验来从事护理工作。基于这样的招聘情况,使得这些器材无用之地。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希望可以在养老照料中心得到关于基本康复护理技术方面的培训。
1.1.2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生活上的照顾,他们更注重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护理人员对老人心理护理技术的培训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希望通过培训,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积极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让老人享受集体生活的欢乐。从而,驱除老年孤独,使老人感到老年生活更有意义,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目的。
1.1.3理论+实践
护理人员倾向于“理论 + 实践”的培训模式,通过访谈得知护理人员认为单纯的理论授课枯燥易忘,而且与实际工作贴合度不大;单纯的实践授课只知如何操作但不知原理,使得护理工作十分机械无法随机应变。护理人员希望课上所学和真正的工作实践可以保持一致性。
“理论 + 实践”的模式让护理人员讲学到的丰富理论知识再加以实践应用,使得真正干起工作来可以就轻驾熟。
1.1.4安全护理意识
护理人员渴望学习到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工作标准。并且可以做到定期培训反馈。真正了解到如何自身安全防范、病人安全管理、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内容。
1.1.5饮食照料专业知识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会在养老照料中心解决吃饭问题。很多护理人员在真正的工作中都察觉到老年人饮食护理的重要性。他们需要了解到促进饮食营养的方法、基本饮食种类、特点和所适用的对象。
1.2培训模式现状
1.2.1培训内容较丰富,以理论知识为主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护理人员对于接受过的培训内容方面都表示涵盖了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职业基本素质培训、专业化的照护技能培训、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
1.2.2培训方式以“传统讲授法”和“师徒法”为主
根据走访调查的情况显示,几乎所有的护工上岗前和上岗后都有参加培训的经历,但是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频率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有计划的规划。由政府组织的培训比较少,大多以养老照料中心组织的培训为主。政府组织的培训中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养老照料中心的培训多是“师徒法”的方式,总之护理人员的所接受的培训方式多是“传统讲授法”和“师徒法”。
1.2.3培训频率不固定,无分层、分级培训
在培训频率这方面,时间间隔不一,有的三个月1次,有的半年,有的甚至是一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并且培训没有针对不同护理人员掌握技能的水平进行分层和分级培训。
1.2.4培训经费多由养老照料中心机构承担
在我们调查走访的养老照料中心机构中,大部分的机构都表示其护理人员的培训经费都是由机构支付,政府培训较少。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还停留在关注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老年人身体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护理人员大多只是注重保姆式的服务,关于养老护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很少,还不能同步满足老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医疗上的需求。
2.对策建议
2.1.1合理规划培训内容
养老照料中心机构除了要加强员工技能培训之外,也许加强特别是思想道德、服务态度和亲和力的培训,使员工不但拥有专业技术,而且能够用心服务且善于沟通。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增进与老人之间的亲和力,满足老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医疗上的需求。国外重视人性化护理,在培训专科技术的同时也注重职业素质教育,为日后养老护理人员从事养老服务时,能加深人文关怀和敬业爱岗的理念。
2.1.2丰富培训方式
针对接受培训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学习水平,灵活多样的选择培训方式,尽量少用枯燥的传统教授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可选择更丰富的培训手段,例如角色扮演法,案例讨论法等,提高培训人员的学习接受度,提高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
近日,人社部决定对原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6号)予以废止。该文件颁布于2000年,规定了90个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其中包括养老护理员一职。这意味着,今后养老护理员不再需要持有上岗证了。这一政策的出台,虽然取消了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的规定,或许可以更加丰富培训方式,使培训不再仅仅围绕护理人员资格证书的考试标准来进行,使得培训方式更加丰富、更加适用。
2.1.3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实际工作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应结合养老照料中心的模式和特点建立符合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内容和模式。培训应该长期的、系统的培训,助力养老护理人员的长远发展和成长。
2.1.4建立培训交流平台
国内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多是分散的,由各自机构组织,笔者建议建立培训交流平台以网络的形式,同地区或跨地区共享培训资源。也可以让不同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上的经验交流和学习。此外,进行养老护理人员之间的技能和职业比赛,经验交流会等线下活动,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1.5制定和落实分层分级培训
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情况的综述比较,得知国外大多数国家重视分级培训。针对不同职能和技能的护理员给予不同级别的培训,有利于分工明确,提高培训效果和效率。护理界应尽快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等多层次养老护理人才梯队,来适应不同层次的养老护理需要,尽管不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也需要建立护理人员的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和能力给予评定和认可。
2.1.6提供免费培训或培训补贴以及喘息服务
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尚在起步以及行业声望有待提升等因素,有必要强调对于规模化的社区培训,包括免费培訓或培训补贴的意义和功能。首先,规模化的培训有利于改变社会风气和提升养老服务业的声望,这在行业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中国社会须营造一种氛围,让养老服务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切实的措施之一就是进行对象广泛的社区教育。提供免费培训或培训补贴就是要促进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养老照顾的知识普及、拓展眼界和改变社会风气。免费培训或培训补贴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提高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应提供免费的“喘息服务”这是养老服务人员能够自尊地可持续地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让服务者得到适当的喘息机会,可以让他们适当调整工作状态,不断形成老年照护工作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杜国玮.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2]燕娟娟.评估模型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3
【关键词】:培训现状;对策建议
1.正文
1.1培训现状
1.1.1康复护理技术
在我们的实地探访中,笔者观察到有一些基本的康复器材大多闲置。通过访谈了解到护理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是由边远地区、农村的农民和极个别的城市下岗、待退休的“40、50”人员组成,他们基本都是从家政服务中心推荐过来的。养老照料中心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都没有医疗或者护理专业相关的知识,也没有养老行业所需的专业背景。他们仅仅依靠多年家政服务的工作经验来从事护理工作。基于这样的招聘情况,使得这些器材无用之地。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希望可以在养老照料中心得到关于基本康复护理技术方面的培训。
1.1.2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生活上的照顾,他们更注重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护理人员对老人心理护理技术的培训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希望通过培训,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积极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让老人享受集体生活的欢乐。从而,驱除老年孤独,使老人感到老年生活更有意义,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目的。
1.1.3理论+实践
护理人员倾向于“理论 + 实践”的培训模式,通过访谈得知护理人员认为单纯的理论授课枯燥易忘,而且与实际工作贴合度不大;单纯的实践授课只知如何操作但不知原理,使得护理工作十分机械无法随机应变。护理人员希望课上所学和真正的工作实践可以保持一致性。
“理论 + 实践”的模式让护理人员讲学到的丰富理论知识再加以实践应用,使得真正干起工作来可以就轻驾熟。
1.1.4安全护理意识
护理人员渴望学习到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的工作标准。并且可以做到定期培训反馈。真正了解到如何自身安全防范、病人安全管理、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内容。
1.1.5饮食照料专业知识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到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会在养老照料中心解决吃饭问题。很多护理人员在真正的工作中都察觉到老年人饮食护理的重要性。他们需要了解到促进饮食营养的方法、基本饮食种类、特点和所适用的对象。
1.2培训模式现状
1.2.1培训内容较丰富,以理论知识为主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护理人员对于接受过的培训内容方面都表示涵盖了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职业基本素质培训、专业化的照护技能培训、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培训、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
1.2.2培训方式以“传统讲授法”和“师徒法”为主
根据走访调查的情况显示,几乎所有的护工上岗前和上岗后都有参加培训的经历,但是培训的内容和培训的频率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有计划的规划。由政府组织的培训比较少,大多以养老照料中心组织的培训为主。政府组织的培训中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养老照料中心的培训多是“师徒法”的方式,总之护理人员的所接受的培训方式多是“传统讲授法”和“师徒法”。
1.2.3培训频率不固定,无分层、分级培训
在培训频率这方面,时间间隔不一,有的三个月1次,有的半年,有的甚至是一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并且培训没有针对不同护理人员掌握技能的水平进行分层和分级培训。
1.2.4培训经费多由养老照料中心机构承担
在我们调查走访的养老照料中心机构中,大部分的机构都表示其护理人员的培训经费都是由机构支付,政府培训较少。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还停留在关注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老年人身体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护理人员大多只是注重保姆式的服务,关于养老护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很少,还不能同步满足老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医疗上的需求。
2.对策建议
2.1.1合理规划培训内容
养老照料中心机构除了要加强员工技能培训之外,也许加强特别是思想道德、服务态度和亲和力的培训,使员工不但拥有专业技术,而且能够用心服务且善于沟通。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增进与老人之间的亲和力,满足老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医疗上的需求。国外重视人性化护理,在培训专科技术的同时也注重职业素质教育,为日后养老护理人员从事养老服务时,能加深人文关怀和敬业爱岗的理念。
2.1.2丰富培训方式
针对接受培训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学习水平,灵活多样的选择培训方式,尽量少用枯燥的传统教授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可选择更丰富的培训手段,例如角色扮演法,案例讨论法等,提高培训人员的学习接受度,提高培训课程的培训效果。
近日,人社部决定对原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保障部令第6号)予以废止。该文件颁布于2000年,规定了90个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职业),其中包括养老护理员一职。这意味着,今后养老护理员不再需要持有上岗证了。这一政策的出台,虽然取消了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的规定,或许可以更加丰富培训方式,使培训不再仅仅围绕护理人员资格证书的考试标准来进行,使得培训方式更加丰富、更加适用。
2.1.3建立长期培训机制
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实际工作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应结合养老照料中心的模式和特点建立符合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内容和模式。培训应该长期的、系统的培训,助力养老护理人员的长远发展和成长。
2.1.4建立培训交流平台
国内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多是分散的,由各自机构组织,笔者建议建立培训交流平台以网络的形式,同地区或跨地区共享培训资源。也可以让不同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上的经验交流和学习。此外,进行养老护理人员之间的技能和职业比赛,经验交流会等线下活动,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1.5制定和落实分层分级培训
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情况的综述比较,得知国外大多数国家重视分级培训。针对不同职能和技能的护理员给予不同级别的培训,有利于分工明确,提高培训效果和效率。护理界应尽快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等多层次养老护理人才梯队,来适应不同层次的养老护理需要,尽管不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也需要建立护理人员的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和能力给予评定和认可。
2.1.6提供免费培训或培训补贴以及喘息服务
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尚在起步以及行业声望有待提升等因素,有必要强调对于规模化的社区培训,包括免费培訓或培训补贴的意义和功能。首先,规模化的培训有利于改变社会风气和提升养老服务业的声望,这在行业起步阶段尤为重要。中国社会须营造一种氛围,让养老服务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切实的措施之一就是进行对象广泛的社区教育。提供免费培训或培训补贴就是要促进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养老照顾的知识普及、拓展眼界和改变社会风气。免费培训或培训补贴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提高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应提供免费的“喘息服务”这是养老服务人员能够自尊地可持续地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让服务者得到适当的喘息机会,可以让他们适当调整工作状态,不断形成老年照护工作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杜国玮.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2]燕娟娟.评估模型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