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课程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新技术发展迅速。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环节、考试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5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出网络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是这门课程的首要任务与目标,本文将结合我院情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陈旧单一。在这个信息时代,掌握网络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很多专业都将《计算机网络》列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程,学生专业各异,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也各有侧重,千篇一律使用一两本教材或教学大纲显然不合时宜。另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分配学时数较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这使得网络课程的教学更添难度。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以往的教学通常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有些同学因为感到理论知识枯燥,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学方式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实验环境和系统的实验大纲,造成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掌握网络概念和原理,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动手能力薄弱。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
1.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精选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例如,相对于非计算机通信专业类学生,则将局域网、互联网、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由于一般专业网络课时数有限,需要结合网络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更新。例如,以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讲解主体架构的网络参考模型时,通常以提出时间较早、模型结构层次比较完整的OSI模型作为主线,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分层及相关原理。然而,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TCP/IP模型已经越来越成为实际的工业标准,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调整,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开始,以OSI和TCP/IP模型及其对应关系作为主线,其间穿插讲授由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互联网的各种使用标准、模型各层及其涉及的协议。另外,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对于基本过时或不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如细缆以太网、粗缆以太网、X.25网、帧中继网、城域网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精简和优化;而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也要加以补充,如无线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网络仿真等。通过优化补充课程内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①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学:以往教学通常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理论知识总是比较抽象和枯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网络的相关原理和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我们利用PowerPoint编制了幻灯片全程教学,同时借助Author ware、Flash等工具,将一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概念和原理以动画的方式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在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理论中的多路复用技术这些枯燥的概念,或讲授OSI模型七层结构的数据传输过程等抽象的原理时,我们都通过动画课件加以展示,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记忆也更为深刻。②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互动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改变“单项灌输”的传统授课方式,尝试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每次授课前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若干问题,采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随堂练习并答疑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明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他们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激发了他们进行探索的热情。
3.以培养学生能力、学以致用为目标,完善实践环节。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网络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网络的实验操作,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管理应用网络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院配备了相对齐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备,搭建成一套比较完整配套的实验平台,按照网络课程和专业,分层次、分模块开展实验教学,设置了四个模块。例如以“局域网的组建规划、配置和管理网络服务器”为主线设计的网络应用实验项目中,包括:组建对等网、区域模式网络,安装配置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安装配置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网、用网和管网能力,通过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网络构建、故障诊断和网络维护的训练。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当前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熟悉其工作原理和调试过程,了解局域网组建过程,具备配置、调试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各种网络设备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际组建网络及维护网络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方法和制度。以学生实际能力考核为出发点,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观念,完善考试方法和制度。例如,我们注重加强教学过程的阶段考察,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个教学单元讲授完成后都采用不同形式进行随堂测试,以考察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左右。一方面,我们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出发,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模式,围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加大实验实训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其成绩评定来源于出勤、阶段单元测试、作业情况、实验报告等。另一方面,期末考核后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从试卷难度、题量、覆盖面、学生成绩分布等方面进行细致研讨,总结出教学得失,以便于今后改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考核方法和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践表明,教学改革使学生在透彻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较强的网络应用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建设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l]赵蜻如,王宜政.关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计算机教育,2006,(5).
[2]刘彦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53-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如何培养出网络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兼备的人才是这门课程的首要任务与目标,本文将结合我院情况,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陈旧单一。在这个信息时代,掌握网络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很多专业都将《计算机网络》列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程,学生专业各异,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也各有侧重,千篇一律使用一两本教材或教学大纲显然不合时宜。另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网络课程分配学时数较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这使得网络课程的教学更添难度。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以往的教学通常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有些同学因为感到理论知识枯燥,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学方式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实验环境和系统的实验大纲,造成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掌握网络概念和原理,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动手能力薄弱。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
1.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精选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例如,相对于非计算机通信专业类学生,则将局域网、互联网、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由于一般专业网络课时数有限,需要结合网络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和更新。例如,以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讲解主体架构的网络参考模型时,通常以提出时间较早、模型结构层次比较完整的OSI模型作为主线,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分层及相关原理。然而,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TCP/IP模型已经越来越成为实际的工业标准,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调整,从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开始,以OSI和TCP/IP模型及其对应关系作为主线,其间穿插讲授由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互联网的各种使用标准、模型各层及其涉及的协议。另外,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对于基本过时或不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如细缆以太网、粗缆以太网、X.25网、帧中继网、城域网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精简和优化;而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也要加以补充,如无线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网络仿真等。通过优化补充课程内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①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学:以往教学通常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理论知识总是比较抽象和枯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网络的相关原理和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我们利用PowerPoint编制了幻灯片全程教学,同时借助Author ware、Flash等工具,将一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概念和原理以动画的方式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在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理论中的多路复用技术这些枯燥的概念,或讲授OSI模型七层结构的数据传输过程等抽象的原理时,我们都通过动画课件加以展示,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记忆也更为深刻。②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互动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改变“单项灌输”的传统授课方式,尝试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每次授课前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若干问题,采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随堂练习并答疑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明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他们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激发了他们进行探索的热情。
3.以培养学生能力、学以致用为目标,完善实践环节。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网络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网络的实验操作,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管理应用网络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院配备了相对齐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设备,搭建成一套比较完整配套的实验平台,按照网络课程和专业,分层次、分模块开展实验教学,设置了四个模块。例如以“局域网的组建规划、配置和管理网络服务器”为主线设计的网络应用实验项目中,包括:组建对等网、区域模式网络,安装配置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安装配置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网、用网和管网能力,通过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网络构建、故障诊断和网络维护的训练。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当前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熟悉其工作原理和调试过程,了解局域网组建过程,具备配置、调试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各种网络设备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际组建网络及维护网络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方法和制度。以学生实际能力考核为出发点,转变传统的课程考核观念,完善考试方法和制度。例如,我们注重加强教学过程的阶段考察,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个教学单元讲授完成后都采用不同形式进行随堂测试,以考察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左右。一方面,我们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出发,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模式,围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加大实验实训在课程考核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其成绩评定来源于出勤、阶段单元测试、作业情况、实验报告等。另一方面,期末考核后由课程负责人组织任课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从试卷难度、题量、覆盖面、学生成绩分布等方面进行细致研讨,总结出教学得失,以便于今后改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考核方法和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践表明,教学改革使学生在透彻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较强的网络应用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很快,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建设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l]赵蜻如,王宜政.关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计算机教育,2006,(5).
[2]刘彦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