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党和政府对于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面临着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比较片面、教学方法有待更新等问题和不足。因此,要进一步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和评价模式,改善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
当前,随着我国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逐步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改革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青少年并没有将他们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行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
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以其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来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评价也建立在其考试分数的高低的基础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教师总是根据考试内容的要求和备考的需要,尽量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因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背诵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越多,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机会就越大。只有这样做,学生也会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教师的教学效果就能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尽管如此,这种思想品德课却无法给学生实际的知识,德育教育也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片面
一方面,由于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建立在其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往往以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这种教学内容,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相对短缺,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内容比较片面,很多教学内容实际上只能纸上谈兵。
(三)德育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在发生重大转变,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但是,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获得高分,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效果的措施
(一)创新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模式
一方面,要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要积极探究并确立起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可操作性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改变纯粹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做法,努力调动起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初中思想品德可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把学习成绩与生活实践评价结合起来。不仅要分析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基本知识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要考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行为方式。
(二)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初中思想品德可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积极开发和有效延伸,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作为教学案例,以具体的现实生活来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三)合理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品德课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普及,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网络多媒体教学不仅会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和学习的兴趣,使教育效果实现最优化。同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和支持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的好习惯,而且又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我国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创新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模式,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后雄.思想品德教材完全解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3]刘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0(7).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二十中学)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
当前,随着我国初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逐步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改革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青少年并没有将他们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行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学评价模式较为单一
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以其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来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评价也建立在其考试分数的高低的基础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教师总是根据考试内容的要求和备考的需要,尽量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因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背诵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越多,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机会就越大。只有这样做,学生也会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教师的教学效果就能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尽管如此,这种思想品德课却无法给学生实际的知识,德育教育也会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片面
一方面,由于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建立在其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往往以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这种教学内容,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相对短缺,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内容比较片面,很多教学内容实际上只能纸上谈兵。
(三)德育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在发生重大转变,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但是,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获得高分,学生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教育效果的措施
(一)创新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模式
一方面,要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要积极探究并确立起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可操作性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改变纯粹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做法,努力调动起教师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初中思想品德可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把学习成绩与生活实践评价结合起来。不仅要分析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基本知识和理论观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要考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行为方式。
(二)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初中思想品德可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积极开发和有效延伸,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作为教学案例,以具体的现实生活来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三)合理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品德课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普及,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网络多媒体教学不仅会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和学习的兴趣,使教育效果实现最优化。同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和支持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的好习惯,而且又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我国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创新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模式,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更新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后雄.思想品德教材完全解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3]刘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0(7).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二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