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士作为学术与科研的塔尖人物,是国之栋梁,也是各高校珍贵的资源。一所高校拥有多少院士或者培养了多少院士,已成为当下热评高校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硬指标,正因为如此,院士也成了各高校争抢的“宝贝”。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院士在高校分布情况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一些最顶尖高校,像清华大学有74位院士,北京大学有72位,复旦大学有34位,南京大学31位……剩下的一些院士,就“零星散落”在一些非一线高校。
有些高校,仅仅只有一位院士,如同一颗孤星,熠熠闪耀在该校科学研究与学术讲坛之上。院士对于它们而言,就更是名剑利器,镇校之宝。
院士固然如天幕明星,虽光芒璀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却似乎有过于遥远之嫌。但有一点却不可不察:“孤星”闪耀的那些高校,可能对我们大多数学子来说,有着非凡意义。
梳理寻找这样的高校的意义在于,这些高校既不像院士集中的高校那样高考录取分数线让人高不可攀,同时,因为拥有院士,其专业自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特色,也是这些高校倾注全力培育的学科和专业。考生如考入这样的学科和专业,一是因为专业的权威性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便于就业,二是因为这样的专业在学校有学术“纵深”,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后,自然便于更进一步,走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深造之路。
1 中国医科大学
孤星院士:陈洪铎,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皮肤性病学专家。陈洪铎院士在皮肤免疫病理、移植免疫、医学真菌及皮肤性病临床等方面多有造诣。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中国医科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有“红色医生的摇篮”之誉。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学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学科优势
中国医科大学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医科大学设有5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7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本科专业,10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
师资力量
中国医科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1312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2%,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0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604人,副教授918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31人。
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57人,有2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人获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有1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全国百名医药卫生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或经费资助,有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
国际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等国家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地区的8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29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近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或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CMB项目34个。
中国医科大学属于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本硕连读专业学制为7年,本科专业学制为5年或4年,本科一批录取,录取分数线较高。中国医科大学只招理工类考生,其中法医学专业招男生为主,女生只招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录取服从志愿考生;护理学专业招女生为主,男生只招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录取服从志愿考生。
2 贵州大学
孤星院士:马克俭,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马克俭院士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建筑结构科学领域有较大创新与发展,并将十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2007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成为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师资力量
贵州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4198人,其中专任教师25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83人,教授383人,副教授85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6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4人,贵州省教学名师25人。
学科优势
贵州大学现有24个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3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贵州大学现有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贵州大学是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国际交流
贵州大学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于2009年在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建立了贵州首个孔子学院。贵州大学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成功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还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贵州大学与成都军区联合招收国防生,国防生进入提前批次录取,招生的相关体检、面试、录取等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国防生招生录取规定。
土建类、工业设计、园林专业的考生,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无色盲、色弱。国防教育管理(人民武装指挥方向)招收25周岁以下未婚男性考生,身高1.62米以上;文秘(保卫与文秘方向)要求男生身高1.62米以上,女生身高1.55米以上。英语、日语专业,须有生源省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成绩。
3 东北农业大学
孤星院士:蒋亦元,东北农业大学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的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机械专家,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上世纪80年代突破国际公认难题,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在机械设计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方法方面,对传统理论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准则的应用更易推广。对农业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东北农业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
学科优势
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20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69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师资力量
东北农业大学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267人,其中教授266人,副教授33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67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74人。
国际交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开放办学,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生物科学(理科实验班)专业实行本硕博分流培养,录取分数须高出招生省份重点线40分;动物医学(七年)专业实行本硕分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身高男170cm、女160cm以上。
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土地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合作办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合作办学。被录取学生报到时须携带高中毕业证、会考证和有效护照。学生完成学业后,达到东北农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将获得东北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编辑 白 鸟)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院士在高校分布情况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一些最顶尖高校,像清华大学有74位院士,北京大学有72位,复旦大学有34位,南京大学31位……剩下的一些院士,就“零星散落”在一些非一线高校。
有些高校,仅仅只有一位院士,如同一颗孤星,熠熠闪耀在该校科学研究与学术讲坛之上。院士对于它们而言,就更是名剑利器,镇校之宝。
院士固然如天幕明星,虽光芒璀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却似乎有过于遥远之嫌。但有一点却不可不察:“孤星”闪耀的那些高校,可能对我们大多数学子来说,有着非凡意义。
梳理寻找这样的高校的意义在于,这些高校既不像院士集中的高校那样高考录取分数线让人高不可攀,同时,因为拥有院士,其专业自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特色,也是这些高校倾注全力培育的学科和专业。考生如考入这样的学科和专业,一是因为专业的权威性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便于就业,二是因为这样的专业在学校有学术“纵深”,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后,自然便于更进一步,走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深造之路。
1 中国医科大学
孤星院士:陈洪铎,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皮肤性病学专家。陈洪铎院士在皮肤免疫病理、移植免疫、医学真菌及皮肤性病临床等方面多有造诣。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中国医科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有“红色医生的摇篮”之誉。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学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学科优势
中国医科大学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医科大学设有5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7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本科专业,10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
师资力量
中国医科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1312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2%,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0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604人,副教授918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31人。
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57人,有2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0人获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4人,有1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全国百名医药卫生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或经费资助,有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3人。
国际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等国家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地区的8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29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近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或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CMB项目34个。
中国医科大学属于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本硕连读专业学制为7年,本科专业学制为5年或4年,本科一批录取,录取分数线较高。中国医科大学只招理工类考生,其中法医学专业招男生为主,女生只招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录取服从志愿考生;护理学专业招女生为主,男生只招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录取服从志愿考生。
2 贵州大学
孤星院士:马克俭,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马克俭院士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建筑结构科学领域有较大创新与发展,并将十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2007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成为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师资力量
贵州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4198人,其中专任教师25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83人,教授383人,副教授85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6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4人,贵州省教学名师25人。
学科优势
贵州大学现有24个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3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贵州大学现有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贵州大学是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国际交流
贵州大学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于2009年在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建立了贵州首个孔子学院。贵州大学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成功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还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贵州大学与成都军区联合招收国防生,国防生进入提前批次录取,招生的相关体检、面试、录取等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国防生招生录取规定。
土建类、工业设计、园林专业的考生,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无色盲、色弱。国防教育管理(人民武装指挥方向)招收25周岁以下未婚男性考生,身高1.62米以上;文秘(保卫与文秘方向)要求男生身高1.62米以上,女生身高1.55米以上。英语、日语专业,须有生源省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成绩。
3 东北农业大学
孤星院士:蒋亦元,东北农业大学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的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机械专家,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上世纪80年代突破国际公认难题,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在机械设计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方法方面,对传统理论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准则的应用更易推广。对农业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东北农业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
学科优势
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20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69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师资力量
东北农业大学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267人,其中教授266人,副教授33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67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74人。
国际交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开放办学,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
生物科学(理科实验班)专业实行本硕博分流培养,录取分数须高出招生省份重点线40分;动物医学(七年)专业实行本硕分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身高男170cm、女160cm以上。
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土地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合作办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与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合作办学。被录取学生报到时须携带高中毕业证、会考证和有效护照。学生完成学业后,达到东北农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将获得东北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编辑 白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