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表皮指建筑外围承担隔绝气候和保护内部空间的表层维护系统。“表皮”的概念虽然是一个新的词语,但是“表皮”是随着建筑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人们对每个历史时期建筑表皮的存在方式有不同的解释。
当代建筑表皮发展有四个特点:表皮空间的复合化、表皮形式的艺术化、表皮技术的科技化、表皮表现的图像化。
一、前言
“表皮”概念是近年来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以新颖奇特的表皮而著称的各种风格的新建筑。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筑,更让世人感受到了建筑表皮的魅力。无论是韩国馆的用韩文符号组成的抽象表面,还是英国馆外部由60858根内置发光二极管的亚克力管包裹着建筑表面,或者是西班牙馆颜色各异的藤编板建筑外观。无一不体现出建筑表皮设计语言的丰富。
“表皮”的概念虽然是一个新的词语,但是“表皮”的事实在建筑上是一直存在着,而且在每个历史时期对于“表皮”存在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根据建筑表皮与建筑结构或空间等内在概念相对应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表皮”在建筑史上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的结构和表皮的合一;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建筑的结构是根本,表皮是装饰的二元对立观念;到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以功能和空间取代结构的重要地位,表皮则表现为材料和技术;在后现代主义用表皮来表现精神,表皮取得了与功能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们正经历的后工业信息时代,建筑表皮与内部功能严格的对应关系正面临着解体,建筑表皮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二、建筑表皮的概念
建筑表皮指建筑外围承担隔绝气候和保护内部空间的表层维护系统。在西方传统上,建筑表皮依附于建筑结构与空间,并成为后者的对应物。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装饰与结构的区分就已从理论上确立了建筑表皮的二元性,如阿尔伯蒂认为建筑先有裸露的结构,后有装饰,两者是因果关系。柯布西埃在《走向新建筑》里曾把建筑划分为体量、表皮和平面三个要素,因此,长期以来在建筑界建筑表皮被看作是由建筑结构决定的第二性产物。
到了现代建筑,表皮的概念从表皮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中走出,表皮可以成为“有厚度的外界面”,建筑表皮可以理解为建筑体与外界的分隔物。它包括建筑外立面、屋顶、乃至门窗等建筑构件。
三、 建筑表皮的发展
1.古典建筑中的建筑表皮。关于建筑表皮的来源,十九世纪德国建筑师森佩尔认为:人类最早通过动物皮毛或织物来覆盖自己,这是建筑最早的模型。编织物是墙的本质。结构与空间划分无关,真正用来划分空间的是编织物所形成的覆盖层(面层),他纠正了原先人们认为的先有结构,而后出于美化的需要才出现各种面层的认识。
现代主义先驱路斯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说:“建筑师的任务大体是提供一个温暖而亲切房间。所以他决定在楼板上铺设毛毯,并四面悬挂毛毯来形成四周的墙。楼板上的毛毯和墙上的挂毯都需要有结构框架来固定它们。建筑师的第二项任务就是来设计这个框架。”很明显,他也认为表皮先于结构存在。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墙体的建造以及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装饰元素,结构和建筑表皮成为密不可分的了。从原始社会中的穴居和巢居到古埃及金字塔,从西方的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建筑中大跨度拱结构和穹顶到中国古典木构架建筑,结构既为支撑整个建筑骨架也成为一种表达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
在西方古罗马建筑的鼎盛时期,石券拱技术、混凝土已经在建筑中广泛運用。万神庙成为了当时建筑形式美与结构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之作,它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形式,成为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这个阶段的建筑结构与表皮形成浑然一体的完美结合。
2.文艺复兴之后的建筑表皮。建筑表皮与结构的区分开始于文艺复兴早期,西方传统建筑的主流观点将建筑立面作为艺术再现的领域。当时许多教堂在建筑主要结构和立面建造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导致了建筑墙面和立面之间功能的差异,使后者具有了表现性。在阿尔伯蒂的理论中,建筑表面已经从结构中分离出来,成为“建筑艺术”表达的精神载体。到十八世纪,建筑的外表特征不仅仅是建筑类型的表现,还应传达建筑的社会属性。
森佩尔认为:建筑形式的意义化是人类的艺术创造欲望使然,当建筑形式作为人类的创作活动出现时,必然导致对材料自然属性的否定。纪念性建筑的出现,使本来纯粹作为技术性、材料性的建筑表皮“以高度精神化的方式延续下来”,装饰符号被赋予人为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古典主义建筑结构是根本,表皮是装饰的二元对立观念;
3.现代建筑的表皮设计。十九世纪开始,建筑表皮的功能受到了建筑技术和材料生产发展的挑战。现代建筑导致的建筑出现代性与传统的断裂。对于现代建筑,空间取代了立面成为建筑“本质”,传统立面的社会教化作用被功能的布置取代,建筑表皮被新技术解放为“自由立面”,它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统语言意义上的再现,而是被看作是内部空间和功能的结果,是一些包裹体量的技术性元素。技术在建筑表皮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现代建筑或光洁或粗糙的表皮采用了另一种再现方式——技术象征。如果说“密斯风格”的玻璃幕墙建筑是对当代技术本质的再现,那么这种再现是象征性的,它不是借助建筑元素形象化的意指性,而是依靠玻璃等材料的技术品质,作为新时代的代表、构造的逻辑关系来模拟或表现当代技术的状态。在当代高技派的建筑中,建筑表皮往往成为表现技术的场所。形式反映结构和技术是现代建筑的主流传统。无论是各种光亮派的“皮肤”,还是暴露结构设备的“骨骼”状表皮,这些既是技术生产和创新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隐喻和象征性的技术语言。
4.当代建筑的表皮设计。二十世纪60年代起,许多建筑理论开始批评现代建筑的工业化将立面形式降格为技术性元素。一批著名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恢复建筑立面的再现和表达意义的作用,传统元素、装饰、图像等主题被重新纳入到建筑理论和形式设计的领域中。文丘里、格雷夫斯等人对建筑的具象传统的重视,对立面问题的重新审视对当代西方建筑的“表皮热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伊东丰雄等建筑师的作品中,建筑表皮的重要作用拓宽和丰富了建筑表面的材料、做法和技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制造出的数字表皮所造就的视觉冲击和其特有的传播模式已经开始深刻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思维模式。
四、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建筑技术发生很大进步,建筑材料的质量、强度、复合化、精密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设备和控制技术走向智能化,促使建筑表皮的技术表现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当代建筑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扩展着材料的边界,探索着新的建筑技术,出现了一大批非常规的建筑表皮形式,代表了建筑表皮设计的一些趋势。
1.表皮空间的复合化。复合化的表皮主要是多层表皮,它的出现是当代建筑技术高度精密化、专业化的产物。
复合化表皮改变了传统的建筑结构与外围护之间的关系:结构与外围护不再是简单的内外关系,而是由结构和填充物共同构成建筑的复合表皮。这类结构既不像砖石那样密实,也不是差异明确、间距疏离的结构构件,结构化表皮是一种有足够密度和间隙的组织物。事实上,当结构构件的密度到一定程度时,结构本身就具有表皮的特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结构,就既是结构本身同时也是建筑表皮。
复合型多层表皮的实施常常依赖于高技术含量的材料和技术,它必然带有高技特征,因而多出现在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建筑上。通过计算机等现代设备的运用,经过复杂的力学计算和试验才能够完全实现。
2.表皮形式的艺术化。在建筑表皮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建筑的艺术表现趋向:即越来越多的建筑不论从建筑形态还是表面肌理上,都越来越像是一件艺术品,有受自然界组织结构启发的抽象几何图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中心的结构表皮是从一个抽象的几何图示中发展而来的,这种模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同样,扎哈设计的广州大剧院的外表造型近似于自然界的两块石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代建筑中,表皮结构的几何图形从早期的简单有序发展到现在的有机形、非线性的构图,这一变化反映了当代建筑形式中非线性美学特征。
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上,许多建筑都表现出了建筑表皮的艺术化特点,如阿联酋馆的设计灵感源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中陡然起伏的沙丘,体现出阿联酋不断变换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澳大利亚馆的设计建筑灵感来自澳洲旷野上标志性的巨石,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既是来自建筑师寻求新奇、颠覆传统的对建筑艺术创作的永恒追求的动机,也代表了当代建筑表皮设计的艺术化趋势。
3.表皮技术的科技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表皮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内外分隔层,而是具有通过改变自身位置,形状、密度,颜色等要素来调整通过建筑表皮的自然气候资源能力的高科技表皮。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不断出现,许多感应设备和新技术等正进入建筑表皮的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通过运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改变建筑各层表皮的功能特性、表皮层的数量、重叠的方式及顺序,获得不同形态和性能的建筑表皮系统,并且通过建筑表皮新的功能使建筑具有新的面貌。
如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外表面呈银白色,采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穹顶。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4.表皮表现的图像化。在上海世博会上,韩国馆是一幢用韩文符号组成的建筑物,形成一个“空间化符号”。不仅展馆整体由几个巨型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甚至在每一块砖上,都有着凹凸有致的韩文。韩国文字的几何学特性被从建筑学角度巧妙地重新诠释,成为韩国国家馆的独特构成要素,使韩国馆成为世博园区的一个奇特景观。
这种利用新型印刷和材料技术在建筑表皮复制图像的做法是建筑表皮设计的又一个特点,印刷玻璃,预制混凝土板,利用图像来制造建筑表皮的动态效果,都被用来作为建筑表皮设计的方法。复制图像的技术还包括各种电子技术,如各种广告灯光、电子显示屏等技术在建筑表皮的的运用。这些动态的电子成像设备多出现在商业性的建筑,有些已经不仅仅是建筑的附属物,而是一种非物质化倾向的建筑表皮。
有的建筑表皮是图像信息符号被置入建筑表皮内而不以附加的方式粘贴在建筑表皮上,从而使得建筑表皮与信息符号成为一个整体,信息符号不再是建筑表皮上的装饰物:信息就是表皮,表皮就是信息,信息與建筑表皮一体化,建筑表皮图像化。这些表皮正改变我们对建筑的视觉审美观,我们现在不仅是被建筑表皮所包围,今后有可能会被充满图像信息特征的建筑表皮所淹没。
参考文献:
[1][美]奥赫达编.建筑元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褚智勇主编.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映梅,女,甘肃白银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 从事建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当代建筑表皮发展有四个特点:表皮空间的复合化、表皮形式的艺术化、表皮技术的科技化、表皮表现的图像化。
一、前言
“表皮”概念是近年来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以新颖奇特的表皮而著称的各种风格的新建筑。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筑,更让世人感受到了建筑表皮的魅力。无论是韩国馆的用韩文符号组成的抽象表面,还是英国馆外部由60858根内置发光二极管的亚克力管包裹着建筑表面,或者是西班牙馆颜色各异的藤编板建筑外观。无一不体现出建筑表皮设计语言的丰富。
“表皮”的概念虽然是一个新的词语,但是“表皮”的事实在建筑上是一直存在着,而且在每个历史时期对于“表皮”存在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根据建筑表皮与建筑结构或空间等内在概念相对应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表皮”在建筑史上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古埃及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的结构和表皮的合一;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建筑的结构是根本,表皮是装饰的二元对立观念;到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以功能和空间取代结构的重要地位,表皮则表现为材料和技术;在后现代主义用表皮来表现精神,表皮取得了与功能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们正经历的后工业信息时代,建筑表皮与内部功能严格的对应关系正面临着解体,建筑表皮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二、建筑表皮的概念
建筑表皮指建筑外围承担隔绝气候和保护内部空间的表层维护系统。在西方传统上,建筑表皮依附于建筑结构与空间,并成为后者的对应物。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装饰与结构的区分就已从理论上确立了建筑表皮的二元性,如阿尔伯蒂认为建筑先有裸露的结构,后有装饰,两者是因果关系。柯布西埃在《走向新建筑》里曾把建筑划分为体量、表皮和平面三个要素,因此,长期以来在建筑界建筑表皮被看作是由建筑结构决定的第二性产物。
到了现代建筑,表皮的概念从表皮与结构的二元对立中走出,表皮可以成为“有厚度的外界面”,建筑表皮可以理解为建筑体与外界的分隔物。它包括建筑外立面、屋顶、乃至门窗等建筑构件。
三、 建筑表皮的发展
1.古典建筑中的建筑表皮。关于建筑表皮的来源,十九世纪德国建筑师森佩尔认为:人类最早通过动物皮毛或织物来覆盖自己,这是建筑最早的模型。编织物是墙的本质。结构与空间划分无关,真正用来划分空间的是编织物所形成的覆盖层(面层),他纠正了原先人们认为的先有结构,而后出于美化的需要才出现各种面层的认识。
现代主义先驱路斯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说:“建筑师的任务大体是提供一个温暖而亲切房间。所以他决定在楼板上铺设毛毯,并四面悬挂毛毯来形成四周的墙。楼板上的毛毯和墙上的挂毯都需要有结构框架来固定它们。建筑师的第二项任务就是来设计这个框架。”很明显,他也认为表皮先于结构存在。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墙体的建造以及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装饰元素,结构和建筑表皮成为密不可分的了。从原始社会中的穴居和巢居到古埃及金字塔,从西方的古希腊柱式和古罗马建筑中大跨度拱结构和穹顶到中国古典木构架建筑,结构既为支撑整个建筑骨架也成为一种表达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
在西方古罗马建筑的鼎盛时期,石券拱技术、混凝土已经在建筑中广泛運用。万神庙成为了当时建筑形式美与结构技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之作,它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形式,成为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这个阶段的建筑结构与表皮形成浑然一体的完美结合。
2.文艺复兴之后的建筑表皮。建筑表皮与结构的区分开始于文艺复兴早期,西方传统建筑的主流观点将建筑立面作为艺术再现的领域。当时许多教堂在建筑主要结构和立面建造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导致了建筑墙面和立面之间功能的差异,使后者具有了表现性。在阿尔伯蒂的理论中,建筑表面已经从结构中分离出来,成为“建筑艺术”表达的精神载体。到十八世纪,建筑的外表特征不仅仅是建筑类型的表现,还应传达建筑的社会属性。
森佩尔认为:建筑形式的意义化是人类的艺术创造欲望使然,当建筑形式作为人类的创作活动出现时,必然导致对材料自然属性的否定。纪念性建筑的出现,使本来纯粹作为技术性、材料性的建筑表皮“以高度精神化的方式延续下来”,装饰符号被赋予人为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古典主义建筑结构是根本,表皮是装饰的二元对立观念;
3.现代建筑的表皮设计。十九世纪开始,建筑表皮的功能受到了建筑技术和材料生产发展的挑战。现代建筑导致的建筑出现代性与传统的断裂。对于现代建筑,空间取代了立面成为建筑“本质”,传统立面的社会教化作用被功能的布置取代,建筑表皮被新技术解放为“自由立面”,它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统语言意义上的再现,而是被看作是内部空间和功能的结果,是一些包裹体量的技术性元素。技术在建筑表皮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现代建筑或光洁或粗糙的表皮采用了另一种再现方式——技术象征。如果说“密斯风格”的玻璃幕墙建筑是对当代技术本质的再现,那么这种再现是象征性的,它不是借助建筑元素形象化的意指性,而是依靠玻璃等材料的技术品质,作为新时代的代表、构造的逻辑关系来模拟或表现当代技术的状态。在当代高技派的建筑中,建筑表皮往往成为表现技术的场所。形式反映结构和技术是现代建筑的主流传统。无论是各种光亮派的“皮肤”,还是暴露结构设备的“骨骼”状表皮,这些既是技术生产和创新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隐喻和象征性的技术语言。
4.当代建筑的表皮设计。二十世纪60年代起,许多建筑理论开始批评现代建筑的工业化将立面形式降格为技术性元素。一批著名建筑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恢复建筑立面的再现和表达意义的作用,传统元素、装饰、图像等主题被重新纳入到建筑理论和形式设计的领域中。文丘里、格雷夫斯等人对建筑的具象传统的重视,对立面问题的重新审视对当代西方建筑的“表皮热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伊东丰雄等建筑师的作品中,建筑表皮的重要作用拓宽和丰富了建筑表面的材料、做法和技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制造出的数字表皮所造就的视觉冲击和其特有的传播模式已经开始深刻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思维模式。
四、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建筑技术发生很大进步,建筑材料的质量、强度、复合化、精密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设备和控制技术走向智能化,促使建筑表皮的技术表现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当代建筑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扩展着材料的边界,探索着新的建筑技术,出现了一大批非常规的建筑表皮形式,代表了建筑表皮设计的一些趋势。
1.表皮空间的复合化。复合化的表皮主要是多层表皮,它的出现是当代建筑技术高度精密化、专业化的产物。
复合化表皮改变了传统的建筑结构与外围护之间的关系:结构与外围护不再是简单的内外关系,而是由结构和填充物共同构成建筑的复合表皮。这类结构既不像砖石那样密实,也不是差异明确、间距疏离的结构构件,结构化表皮是一种有足够密度和间隙的组织物。事实上,当结构构件的密度到一定程度时,结构本身就具有表皮的特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结构,就既是结构本身同时也是建筑表皮。
复合型多层表皮的实施常常依赖于高技术含量的材料和技术,它必然带有高技特征,因而多出现在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建筑上。通过计算机等现代设备的运用,经过复杂的力学计算和试验才能够完全实现。
2.表皮形式的艺术化。在建筑表皮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建筑的艺术表现趋向:即越来越多的建筑不论从建筑形态还是表面肌理上,都越来越像是一件艺术品,有受自然界组织结构启发的抽象几何图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中心的结构表皮是从一个抽象的几何图示中发展而来的,这种模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同样,扎哈设计的广州大剧院的外表造型近似于自然界的两块石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代建筑中,表皮结构的几何图形从早期的简单有序发展到现在的有机形、非线性的构图,这一变化反映了当代建筑形式中非线性美学特征。
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上,许多建筑都表现出了建筑表皮的艺术化特点,如阿联酋馆的设计灵感源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中陡然起伏的沙丘,体现出阿联酋不断变换和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貌;澳大利亚馆的设计建筑灵感来自澳洲旷野上标志性的巨石,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既是来自建筑师寻求新奇、颠覆传统的对建筑艺术创作的永恒追求的动机,也代表了当代建筑表皮设计的艺术化趋势。
3.表皮技术的科技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表皮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内外分隔层,而是具有通过改变自身位置,形状、密度,颜色等要素来调整通过建筑表皮的自然气候资源能力的高科技表皮。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不断出现,许多感应设备和新技术等正进入建筑表皮的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通过运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改变建筑各层表皮的功能特性、表皮层的数量、重叠的方式及顺序,获得不同形态和性能的建筑表皮系统,并且通过建筑表皮新的功能使建筑具有新的面貌。
如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外表面呈银白色,采用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包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穹顶。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展馆”。
4.表皮表现的图像化。在上海世博会上,韩国馆是一幢用韩文符号组成的建筑物,形成一个“空间化符号”。不仅展馆整体由几个巨型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甚至在每一块砖上,都有着凹凸有致的韩文。韩国文字的几何学特性被从建筑学角度巧妙地重新诠释,成为韩国国家馆的独特构成要素,使韩国馆成为世博园区的一个奇特景观。
这种利用新型印刷和材料技术在建筑表皮复制图像的做法是建筑表皮设计的又一个特点,印刷玻璃,预制混凝土板,利用图像来制造建筑表皮的动态效果,都被用来作为建筑表皮设计的方法。复制图像的技术还包括各种电子技术,如各种广告灯光、电子显示屏等技术在建筑表皮的的运用。这些动态的电子成像设备多出现在商业性的建筑,有些已经不仅仅是建筑的附属物,而是一种非物质化倾向的建筑表皮。
有的建筑表皮是图像信息符号被置入建筑表皮内而不以附加的方式粘贴在建筑表皮上,从而使得建筑表皮与信息符号成为一个整体,信息符号不再是建筑表皮上的装饰物:信息就是表皮,表皮就是信息,信息與建筑表皮一体化,建筑表皮图像化。这些表皮正改变我们对建筑的视觉审美观,我们现在不仅是被建筑表皮所包围,今后有可能会被充满图像信息特征的建筑表皮所淹没。
参考文献:
[1][美]奥赫达编.建筑元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褚智勇主编.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映梅,女,甘肃白银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 从事建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