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领导者中集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伯良否定了“市场换技术策略”,坚持中集集团要寻找独立发展道路,在技术与规模两个层面与竞争对手展开全面竞争。
  在过去10年间,我们借助对全球化的研究,力求提出一种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颠覆性战略。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制约性,加大了我们研究的难度。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同样不是隔靴搔痒,我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范例。在这方面,最佳的范例莫过于目前公认且为数不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之--中集集团(sz 000039)。
  成立于1980年1月的中集集团是中国最早的四家集装箱专业生产厂之一,由香港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组建。在成立最初6年,中集集团都在艰难中度过,甚至一度濒临破产倒闭。
  1987年,中集集团迎来发展机遇。这一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加入,大大增强了中集集团市场控制力。也是在这一年,1982年加入中集集团的麦伯良出任公司副总经理,2年后他升任代总经理,并从1992年担任总裁至今。  麦伯良在上任伊始,在良好的产业发展空间面前,需要认真思考两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集装箱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成本、四费(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及销售费用。在一定的技术与工艺条件下,成本下降有一定的刚性,因此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
  其次,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市场良好,中国拥有40多家集装箱生产企业,遍布各个沿海城市和港口,整个行业逐渐陷入恶性竞争,部分国内企业开始亏损。产品同质化是导致价格战的主要原因,避免价格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竞争力。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市场换技术”策略引导,许多中国企业走上中外合资发展道路。在很多行业,合资公司占据主要市场,跨国公司依靠技术与品牌控制着合资公司发展命运。
  麦伯良并非因循守旧的管理者。他否定了“市场换技术策略”,坚持中集集团要寻找独立发展道路,在技术与规模两个层面与竞争对手展开全面竞争。那么,中集集团又是如何突破规模与技术两大发展瓶颈,并在短短10年时间内成为全球集装箱制造业的领导者呢?
  
  策略一:行业整合
  
  麦伯良做出的第一个战略决策是提高公司集装箱生产能力,以求赢得规模经济效益。当时,许多中国企业并不注重以技术为基础构建核心竞争力,更愿意充当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机会主义者。而麦伯良认为,伴随国际资本的大量进入,中国传统制造业将面临来自全球市场强大的产业整合压力。鉴于集装箱生产在中国已形成了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域的特点,中集集团可以借助并购策略,实现最佳生产区域布局,获取有利的战略优势。“中集集团既要保持较高的现实盈利能力,又要不断整合行业竞争格局,不断扩大规模,才能保持不断发展的竞争力。”麦伯良说。
  1993年初,中集收购了大连集装箱公司51%的股权,首先在华北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1994年7月,中集收购南通顺达集装箱公司72%的股权,建立了华东基地。加上公司在深圳总部生产基地,中集集团两年内完成在中国大陆全方位的生产与服务体系。随着1993-1994年,中集集团A股、B股先后上市,更广的融资渠道加速了其并购扩张速度。
  1996年,中集集团在收购了广东新会一家集装箱厂后,全年产销量达到了19.9万标准箱,超过了韩国现代(HYUNDAI)和进道(JINDO),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生产企业。1998年,中集集团利用集装箱行业内部进行大调整机会,又先后兼并了青岛现代冷藏箱公司等四家企业,加上在上海投资建设的世界上最先进的冷藏箱公司和在南通建设的特种运输设备公司,中集集团的产业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球性行业龙头地位渐渐显现。
  并购带来了明显的规模效应。更为重要的是,麦伯良借助并购完成了对中国集装箱制造业的整合,为公司后续发展创造了良性空间,这也是中集集团能够持续保持较高业绩增长的关键。麦伯良认为:好的企业应该从使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出发,有意识地去控制行业内部的竞争强度,保持各方利益的均衡。
  
  策略二:以强制强
  
  麦伯良的另一个战略目标是提升中集集团的技术实力,他采取的策略是“以强制强”。
  日本集装箱产业在韩国公司崛起之后快速衰退。1990年,日本住友商社派出代表在中国寻找集装箱制造转移的机会与合资目标,7月,其代表访问了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中集集团。麦伯良强烈感受到,利用住友商社的技术与经验,中集集团可以与韩国公司展开竞争,并在国内同行中脱颖而出;而麦伯良对国际集装箱产业转移趋势的认知也吸引了住友代表。1992年底,住友商社放弃韩国进道,选择与中集集团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中国市场。在住友商社的帮助下,中集集团迅速拿到了日本的第一宗订单。“以日制韩”极大地提升了中集集团产品竞争力,而这一策略运用的前提是韩对日的压制。
  麦伯良“以强制强”策略另一个运用例子体现在发展冷藏箱业务上。
  中集集团1995年准备进入新型市场--冷藏箱业务。当时世界上95%以上的冷藏箱产品都是铝制,日本企业拥有绝对技术优势。而能够与日本企业抗衡的是德国企业,他们多采用不锈钢制造,但较高的生产成本使规模较小的德国制造商无力将不锈钢冷箱做成铝制箱一样的大市场。
  


  麦伯良面临第二次重大战略决策挑战。他最终认定,不锈钢制冷箱是未来的方向,并在重重反对意见之下决定走不锈钢技术的方向。1995年3月,中集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成立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德国Graaff公司参股2%,并向中集出售关键设备,授权上海中集使用其12项关键专利。在获得专利授权之后,中集在此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自主创新,由此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成为其新一轮扩张过程中的“王牌”。1998年,中集集团收购了韩国现代在青岛的两个集装箱厂,在谈判中明确表明,不需要现代任何技术和品牌使用权,最终这家工厂从1.8亿美元的报价一直压低到1920.66万美元后成交。
  1999年,冷藏箱专利技术托管人--德国Waggonbau公司将大部分技术继续独家授权给中集使用,随后不久又决定以较低价格将一揽子冷箱专利全部转让给中集。2005年5月,双方签署了最终转让协议,自此中集集团完全掌控冷箱制造全部技术体系。而早在2003年,在中集不锈钢冷箱强大竞争压力下,日本企业随着铝制冷箱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
  麦伯良之所以坚定发展德国不锈钢冷箱,并最终能够击败日本企业,最重要的基础是中集集团拥有最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可控制的目标市场。麦伯良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何将德国企业的生产劣势转化为优势,又如何用自己的优势换取领先者地位。
  
  策略三:确立领导者地位
  
  从“成本领先”进入“技术和管理领先”战略阶段,中集集团在中国企业合资热、引进技术热的环境中走出了中国制造型企业中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这是中集能够巧妙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思维与战略视野的不断提高是麦伯良与众不同的企业家素质。
  到了2004年,中集集团已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三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集装箱产品的企业,客户遍及北美、欧洲、亚洲等全球主要的海陆物流系统。此外,中集也是唯一能对所有品种提供设计、制造、维护等“一站式”服务的企业。
  现在,中集集团已经能够主导世界集装箱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全球集装箱产业最多的相关知识产权。中集集团先后参与了国际、国家及行业集装箱和专用车辆方面标准制定,占据了行业领袖地位。
其他文献
雪后初晴,风日宁好,天空清明澄净。西窗外,可见一脉灰蓝色的远山峰峦,山岩间依然有未曾消融的淡淡雪痕。站在阁楼天窗前,可见青天下,邻家红色砖瓦屋顶上,浅浅覆盖着一层绒绒的白雪。  一只黑背白肚的大喜鹊倏然一飞掠过红色的屋顶,颤巍巍地停留在后院那棵高高的柿子树上,树的上端依然垂挂着些许金黄色的柿子,大多已被啄食去半。这些曾经果实饱满的柿子是大肚喜鹊们最爱的食物,每日总见其来来去去,匆匆不绝。  独自坐
期刊
2007年12月,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宣布了一系列高层人事变动,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老先生的次子、现年34岁的詹姆斯·默多克(JamesMurdoch)受到重用,被任命为新闻集团欧洲和亚洲地区董事长兼执行总裁,负责包括亚洲星空传媒集团(StarGroup Ltd)、新闻集团国际部(News International)、意大利天空卫视(Sky Italia)在内的广播电视、出版业及互联网业务。  次子
期刊
2007年12月28日,全球第三大唱片公司华纳唱片宣布,已经与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达成协议,取消对亚马逊所售华纳MP3音乐的数字版权保护,向客户提供免费下载。  在此之前,华纳一直拒绝以MP3格式提供旗下签约歌手的歌曲,理由是MP3可将歌曲复制到多台电脑,苹果公司的iPod,以及微软的播放器Zune上,还可以无限制地刻录成CD,对自身的唱片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上述协议达成后,亚马逊网站音乐下
期刊
2007年12月13日,德国最大的航空公司汉莎航空(Lufthansa)公司宣布,斥资3.05亿美元购进美国捷蓝航空公司(JetBlue)19%的股份。这是欧洲航空公司首次以参股方式进入美国航空市场。  根据两家航空公司签订的协议,捷蓝航空将通过定向配售的方式向汉莎航空出售大约4200万股新股,每股配售价格为7.27美元,配售价格比12日收盘价溢16%。  并购后,汉莎航空将在捷蓝董事会中拥有一个
期刊
2007年11月30日,摩托罗拉现任CEO詹德(Ed Zander)辞职,虽然摩托罗拉开出的离职补偿金高达705万美元,但老将詹德更愿意自己功成身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业绩压力而黯然下台。  今年60出头的詹德曾经是硅谷明星公司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的总裁,于2004年1月在摩拉罗拉手机业绩遇到瓶颈时加盟,出任董事会主席兼CEO,成为摩托罗拉扭转乾坤的希望之星。  詹德上台后
期刊
在根植中国的22年中,英特尔不仅是PC产业链成长的见证者,还称得上不折不扣的重要推动者。在英特尔参与下,中国PC业正成为继家电产业链之后又一条最完备、最繁荣的产业链。    中国PC之痒    从上个世纪80年代长城电脑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中国PC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中国是PC和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即使是在2001年国际互联网经济的寒
期刊
2007年12月2日,法国电信及娱乐巨头维旺迪(Vivendi)宣布,将以收购股份的方式控股Activision,这一消息震动整个游戏界。  主动出击的维旺迪游戏公司(Vivendi Games)作为暴雪(Blizzard)的母公司,旗下拥有《魔兽世界》、《魔兽争霸》等多款流行游戏,其中《魔兽世界》在线用户总数超过900万人,可谓红遍全球,在游戏界本身已经足以呼风唤雨。  被收购的一方Activi
期刊
对于2006年所发生的经济大事,专家们也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专家们也分别对2006年中国50件经济大事进行投票,从中选择20件对未来将产生影响的大事件。在涉及调查的100位专家中,包括政府智库的经济顾问、行业协会负责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高层、经济学家、财经媒体总编、地方官员、行业分析师等等,他们代表了中国经济领域的主流影响力。    1.“农业税全面取消”是专家们最深刻的政策,高达93%,比第二位
期刊
美丽的海滨城市大海经得起英特尔2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吗?这个全球芯片业无可争议的巨人,还带来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水处理。  在英特尔的信条里:水高于芯,因为好芯致胜,坏水致命。  1968年,英特尔成立之初,租赁的厂房发生了地下储存罐泄漏,污染了地下水。虽未危机生命,但也耗时近二十年才清理完毕,耗资数亿美元。正是这一场危机使得英特尔认识到,水处理和环保,不容丝毫放松。多年以后,贝瑞特访华作客CCT
期刊
海外并购使京东方具备了一个成为强者的基础,但作为经济弱势国家的企业,京东方成为真正的强者需要更多资源的帮助。  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SZ000725)宣布斥资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由此获得了后者在TFT—LCD领域内的3条完整生产线以及其拥有的全部TFT—LCD专利技术、全球营销网络和包括IBM、夏普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广泛客户群等无形资产。  2003年6月,京东方宣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