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中国的诚挚邀请,饱含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上午10时30分许,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走上主席台,发表主旨演讲。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习近平的演讲开宗明义。从光辉悠久的历史中走来,向繁荣灿烂的未来迈进。这场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承载美好期待,标注崭新起点。
推进互信,增强亚洲文明自信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前夕,“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来自不同国家的400多件珍贵文物穿越时空,讲述文明多元共生的千古岁月。
“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澎湃着激动人心的力量。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种自信感是油然而生的。自信不是自傲,不同的文明要通过交流互鉴,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说。
历经风雨飘摇、兴衰沉浮,今日亚洲,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繁荣进步是民心所向。跨越万水千山,中国与亚洲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以实际行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的亚洲”“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习近平主席讲话中的3个“期待”,直抵人心。
“亚洲各国无论大小,都要互相尊重信任,和睦相处,为了共同的梦想努力。”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主任约菲·圣阿瑞塔感慨道。
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元化,文明对话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相知和包容,让各国谋求发展的合作更加顺畅。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4点主张”,为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国愿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真挚承诺让世人看到,中国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议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国家会议中心外,景观作品“丝路金桥”飞架于五彩缤纷的花坛之上。从“一带一路”到文明对话,中国倡议凝聚各方力量,中国行动收获累累硕果。
“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这是一个文明古国的气度胸襟,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魄担当。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新加坡总统哈莉玛、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也在开幕式上致辞,称赞中国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正能量。
会场里,智慧在激荡,共识在汇聚。
“我坚信,大会取得的成果将积极推动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加深地区国家相互了解,提升和平、友谊与合作。”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说。
“我们的共同之处,远大于我们的分歧。”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说,鼓吹“文明冲突论”是巨大错误,真正的文明不会发生冲突,而是对话。文明对话大会不仅是亚洲的,也是面向西方、面向世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固步自封的倾向,更加坚定地深化文明对话,反对极端主义。
亚洲影响世界,世界关注亚洲。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中心,中外记者紧张忙碌着,第一时间报道会议盛况,让和合之声回响在人类文明的天空。
一致的立场,共同的心声。
从北京放眼亚洲、举目全球,从现在回眸历史、眺望未来,文明发展的长河奔流不息,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携手共赢的潮流势不可挡,美美与共的图景更加可期。
同心而行,和合共生
同心促交流,攜手共命运。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大会还举办六场平行分论坛,和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等活动。数千名中外嘉宾围绕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议题,共商发展之道,共话合作大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对不同文明相处之道的独到理解。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中国秉持“和合”理念同世界交往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国对促进文明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刻变革期,保持和发展亚洲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合作,能够为彼此之间的和解与进步作出宝贵贡献,具有重大价值。”在“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上,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的话引发广泛共鸣。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分论坛首次发布《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多语种图书,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亚洲各国应以造福亚洲人民为共同价值追求,凝聚发展智慧,共享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亚洲方案。”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说。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伴随《北京欢迎你》和《友谊地久天长》的优美歌声,“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拉开序幕。 “一方面应回顾亚洲文明交流的丰富历史,另一方面要阐明扎根于亚洲文明的相关理念。”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和而不同”“与人为善”等理念,对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各国间要增进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用欣赏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亚洲文明,让文明之水流得更远。这是与会专家的共识,也是本次大会带来的愿景和期待。
“要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的双翼作用,以文化和旅游的合力推动亚洲文明对话迈上新台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上说,要从深化文旅融合、发掘文旅资源等方面深耕厚植、加强协作,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感知不同文明。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超过1.6亿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4亿人次,成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与会中外代表们一致期待,通过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促进各国人民交往,以文化和旅游的合力推动亚洲文明对话迈上新台阶。
青年是文化创新和文明传承的重要力量。“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分论坛现场,来自亚洲各国的优秀青年代表济济一堂,朝气蓬勃。
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呼吁亚洲青年一起积极倡导多元、平等、包容、开放的文明观,讲好亚洲故事,书写出更多更精彩的亚洲文明篇章。
“要以全球视野深入挖掘亚洲文明的价值内涵,以现代科技推动亚洲文明的创新发展,以携手并肩讲好亚洲文明的时代故事,为亚洲文明的发展进步不断注入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在“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分论坛上说。
来自亚洲及欧洲、美洲地区的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了亚洲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新使命、新作为。柬埔寨新闻大臣乔卡纳里表示,今天的会议将成为相互理解的基础,从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世界。
论坛签署了《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阿根廷联邦公共传媒管理总局影视节目互播授权合作协议》等多份合作协议,并发布了即将推出的20部优秀中外电视合作合拍作品。
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在“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表示,当今世界,只有通过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而落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文明、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的东方智慧。
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林沙军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世界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因此,有必要将各个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召开亚洲文明对話大会,体现着中国促进亚洲文明发展的责任担当,也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致力于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为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架设桥梁;以举办世园会为契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与各国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等多领域人文合作……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为世界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标志上,六瓣互动的花瓣状图形,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也寓意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秉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之花必将绚丽绽放,人类文明的光芒必将熠熠生辉。
“四点主张”体现促进文明发展的深切愿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旨演讲中,提出“四点主张”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
坚持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坚持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坚持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坚持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