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四肢骨折早期应用冰袋冰敷的价值,为骨科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四肢骨折患者行常规橡胶冰袋冰敷,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行软包装冰袋冰敷。对比2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评分、患肢肿胀程度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止痛剂应用率。结果:观察组四肢骨折患者疼痛以及患肢肿胀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止痛剂应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早期应用软包装冰袋冰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患肢肿胀程度,降低了止痛剂应用率,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止痛剂 冰袋冰敷 四肢骨折 疼痛情况 患肢肿胀程度
四肢骨折具有临床多发趋势,患者肢体损伤后肿胀情况明显,直接延长了患者术后的愈合时间。为了改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情况,临床上采取冰敷达到减痛、充血水肿等效果,整体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既往采取橡胶冰袋冰敷,此冰袋平直僵硬情况明显,所以患者活动情况下易移位,患者舒适度不佳。软包装冰袋实用性更佳,弥补了传统橡胶冰袋冰敷的不足,更易实现预期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8年1-10月,总计90例。纳入标准:(1)经X线等诊断确诊的四肢骨折患者;(2)患者骨折处疼痛、肿胀情况明显。排除标准:(1)无法抵抗冰敷的患者;(2)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区间18-50岁,均值(36.50±3.60)岁;骨折情况:踝周围骨折以及胫腓骨骨折患者各18例,上肢骨折患者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区间18-53岁,均值(36.20±3.35)岁;骨折情况:踝周围骨折患者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17例,上肢骨折患者8例。骨折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视患者骨折处肢体周径情况选择弧度恰当的冰袋套入棉质小毛巾,冰袋覆盖患肢。
观察组:取消毒过的1只500mL、1只1000mL塑料输液袋注入生理盐水(0.9%)、酒精(75%)配置乙醇盐水冰袋,向输液袋注入红墨水(1mL)并排空气,结合患者骨折处肢体情况制备模具,冰袋覆盖模具上置冰箱(-18℃)冷冻12h,袋体松软且可塑形,视骨折处肢体周径切口做恰当规格冰袋冰敷。
询问患者肝肾,避免由于冰敷过度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冰敷患者面色蒼白且寒战明显需即刻停止冰敷。冰袋更换次数视季节改变,夏季2-3h更换1次,冬季3-4h更换1次。
1.3观察指标
记录四肢骨折患者冰敷后3h、12h、24h、48h疼痛评分以及肿胀程度评分变化情况、止痛剂应用率。
1.4指标评分标准[1]
疼痛评分标准——参考NRS数字评分法,0分无痛,10分重度疼痛,分数越高对患者日常影响越明显。
肿胀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0分重度肿胀,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肿胀程度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90例四肢骨折患者指标结果以SPSS21.0处理。止痛剂应用率以%形式展开,X2检验;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情况下,表示四肢骨折患者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0例四肢骨折患者冰敷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情况见表1。组间冰敷3h、12h、24h疼痛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2.2组间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0例四肢骨折患者冰敷后不同时间肿胀程度评分情况见表2。组间冰敷24h、48h肿胀程度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2.3止痛剂应用率比较
观察组45例四肢骨折患者止痛剂应用率为20%(9/45),对照组45例四肢骨折患者止痛剂应用率为40%(18/45)。经统计学计算,X2=4.2857,P=0.0384。
3 讨论
四肢骨折是直接/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导致,患者疼痛、肿胀严重,加重了局部组织缺血症状,直接影响骨折康复。四肢骨折早期进行冰敷处理,能够在收缩血管的基础上降低血管通透性、神经传导速度,减少血流量,有镇痛、止血、消肿等效果。传统橡胶冰袋、骨折处有效接触面积小,患者活动时移位明显,易受气温影响,导致冰敷效果受限。乙醇盐水冰袋是乙醇、生理盐水配比,低温持续时间长、可塑性高、冰袋外形与创伤面紧密结合,可以短时间内消肿、止痛。刘茹研究指出,改良式冰袋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2]。
实验结果和高敏,王永艳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改良组冰敷后3、12、24h疼痛评分以及24、48h患肢肿胀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3]。
综上所述,改良式冰袋冰敷止痛、缓解患肢肿胀效果显著,患者舒适度高,用于骨折早期预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玉岐.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33-133,134.
[2]刘茹.不同冰袋冰敷方法在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应用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26):199.
[3]高敏,王永艳.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冰袋冰敷方法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9):168-169.
关键词:止痛剂 冰袋冰敷 四肢骨折 疼痛情况 患肢肿胀程度
四肢骨折具有临床多发趋势,患者肢体损伤后肿胀情况明显,直接延长了患者术后的愈合时间。为了改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情况,临床上采取冰敷达到减痛、充血水肿等效果,整体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既往采取橡胶冰袋冰敷,此冰袋平直僵硬情况明显,所以患者活动情况下易移位,患者舒适度不佳。软包装冰袋实用性更佳,弥补了传统橡胶冰袋冰敷的不足,更易实现预期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8年1-10月,总计90例。纳入标准:(1)经X线等诊断确诊的四肢骨折患者;(2)患者骨折处疼痛、肿胀情况明显。排除标准:(1)无法抵抗冰敷的患者;(2)免疫、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区间18-50岁,均值(36.50±3.60)岁;骨折情况:踝周围骨折以及胫腓骨骨折患者各18例,上肢骨折患者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区间18-53岁,均值(36.20±3.35)岁;骨折情况:踝周围骨折患者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17例,上肢骨折患者8例。骨折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视患者骨折处肢体周径情况选择弧度恰当的冰袋套入棉质小毛巾,冰袋覆盖患肢。
观察组:取消毒过的1只500mL、1只1000mL塑料输液袋注入生理盐水(0.9%)、酒精(75%)配置乙醇盐水冰袋,向输液袋注入红墨水(1mL)并排空气,结合患者骨折处肢体情况制备模具,冰袋覆盖模具上置冰箱(-18℃)冷冻12h,袋体松软且可塑形,视骨折处肢体周径切口做恰当规格冰袋冰敷。
询问患者肝肾,避免由于冰敷过度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冰敷患者面色蒼白且寒战明显需即刻停止冰敷。冰袋更换次数视季节改变,夏季2-3h更换1次,冬季3-4h更换1次。
1.3观察指标
记录四肢骨折患者冰敷后3h、12h、24h、48h疼痛评分以及肿胀程度评分变化情况、止痛剂应用率。
1.4指标评分标准[1]
疼痛评分标准——参考NRS数字评分法,0分无痛,10分重度疼痛,分数越高对患者日常影响越明显。
肿胀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0分重度肿胀,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肿胀程度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90例四肢骨折患者指标结果以SPSS21.0处理。止痛剂应用率以%形式展开,X2检验;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情况下,表示四肢骨折患者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0例四肢骨折患者冰敷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情况见表1。组间冰敷3h、12h、24h疼痛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2.2组间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90例四肢骨折患者冰敷后不同时间肿胀程度评分情况见表2。组间冰敷24h、48h肿胀程度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2.3止痛剂应用率比较
观察组45例四肢骨折患者止痛剂应用率为20%(9/45),对照组45例四肢骨折患者止痛剂应用率为40%(18/45)。经统计学计算,X2=4.2857,P=0.0384。
3 讨论
四肢骨折是直接/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导致,患者疼痛、肿胀严重,加重了局部组织缺血症状,直接影响骨折康复。四肢骨折早期进行冰敷处理,能够在收缩血管的基础上降低血管通透性、神经传导速度,减少血流量,有镇痛、止血、消肿等效果。传统橡胶冰袋、骨折处有效接触面积小,患者活动时移位明显,易受气温影响,导致冰敷效果受限。乙醇盐水冰袋是乙醇、生理盐水配比,低温持续时间长、可塑性高、冰袋外形与创伤面紧密结合,可以短时间内消肿、止痛。刘茹研究指出,改良式冰袋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显著[2]。
实验结果和高敏,王永艳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改良组冰敷后3、12、24h疼痛评分以及24、48h患肢肿胀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3]。
综上所述,改良式冰袋冰敷止痛、缓解患肢肿胀效果显著,患者舒适度高,用于骨折早期预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玉岐.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9):133-133,134.
[2]刘茹.不同冰袋冰敷方法在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应用的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26):199.
[3]高敏,王永艳.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冰袋冰敷方法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