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了解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徐志摩,体会他的《再别康桥》思想类容,优美的意境,清丽的语言,美妙的旋律。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和他的诗歌特点,以及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三美的演绎 和谐自然颂歌 未了情
  
  徐志摩于1921年到1922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是人的影响,而且也整整影响了他的一生。《再别康桥》是诗人才华的流露,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主张和实践,也是诗人性灵的自然表露,更是诗人对诗歌的完美演绎。
  1 完美的诗
  诗人称康桥是“我难得的知己”,而今重返母校,诗人“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当然,花是别样红,情是别样浓。
  第一节:落日告别图。展示了一个眷眷学子对母校的无限深情。“举手长劳劳,我心更依依”,那“漫烂的云纹霞彩”正反映了诗人“撒向天空的眷意诗心”。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第二节:夕阳中的新娘。诗人将夕阳中的金柳比作新娘,秀美端庄,典雅高贵,透着无限的欢喜与眷恋,万分的美好。第三节:柔情的康河。诗人也想做一条水草,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这勾起了诗人多少艳羡。诗人愿化作水草,永远依偎在康河的柔波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正是诗人心里的写照。第四节:往事如梦。诗人当年在康河的那份美好,那份梦想,将永远沉淀,永远尘封在记忆的画册。第五节:激情微澜。诗人故地重游,牵动多少美梦。当年撑篙追梦,星辉放歌,重温梦境,心潮澎湃。是人更沉浸在梦我一体中,沉浸在少年追梦的欢笑中,心襟为之荡漾。第六节:无奈的沉默。诗人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美梦不在,只能回味,不容惊扰,更无须打破。分别在即,沉默是金。第七节:离别的伤感。诗人的心,诗人的梦只属于康河,“轻轻的”变为“悄悄的”更增无奈与伤感。诗人只好悄悄来,悄悄的走,似在呵护他睡梦中的情人,无奈的挥一挥衣袖,告别西天的云彩。
  在诗中,诗人将具体景象与想象柔和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想,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2 “三美”的演绎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再别康桥》也充分演绎了这“三美”。
  2.1 建筑美: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将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柔和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2.2 绘画美:《再别康桥》中那清新明艳的康河晚景,使读者往往心驰神往,心旌摇荡。“金柳”“波光”“星辉”等众多色彩明艳的形象,构成的是一幅明丽和谐的画卷。
  2.3 音乐美:徐志摩在“三美”中,尤重音乐美。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跳动着的活的音符,都是诗人的灵魂的颤动,血液的跃动。诗歌的语言可谓徐纡顿错,舒卷自如,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婉转,和谐自然,伴随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
  3 和谐自然的颂歌
  从《再别康桥》中我们能体验到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在康桥的每一物事上他的每一种情思都发现了自然美的存在。他细腻,真挚,热烈的描写,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从离愁别绪的伤感中超脱,感受诗人那得了自然“滋养”的纯净美。《再别康桥》是一首和谐自然的颂歌。
  4 心灵停靠的港湾
  康桥世界的自然风光滋润着诗人的性灵,一次次的给诗人带来欣喜和快乐,同时也一次次的抚平诗人心头的创伤,荡涤去了诗人的苦痛,烦闷,枯燥。诗人把追求自由的渴望投影到大自然的和谐与恬适之中,在对山水自然的歌咏之中,希望建造别一个世界,一个供心灵云游的自由,幸福的世界,建造一个自己心灵的‘自然保护区’。
  5 徐志摩的未了情
  诗人生前曾数次来到康桥,康桥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深深的吸引了他。每次来到这里,诗人受伤的心灵都会得到疗伤,诗人驿动的心在此才会得到宁静,心灵在康河里涅磐。诗人是属于康桥,康桥也是诗人的。夕照沙柳,翠影披金;柔波漾漾,水草摇摇;潭映彩虹,浮躁如梦;星落清泉,斑斓多姿。这些是诗人的梦想,因此康河也成了诗人心灵的家园。
  徐志摩的诗是“爱”与“美”的交响曲,一个深信人身人生必须有爱,自由和美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他的诗却是久经传诵的名篇,他的心永远是人间四月的天空。《再别康桥》是我国诗歌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吸烟的文化
  2 苏轼.登张子野文
  3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其他文献
据查证,我校80%的学生来自乡下,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和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很多学生有不敢开口和不习惯开口的心理障碍。早读课没有读书的氛围,常常是教师带读时声音盖过学生,学生自己朗读时声音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默读。如何让学生在早读课能大胆地开口朗读和背诵,能用所学句型与他人交流,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人从2006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对早读课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期刊
(本刊记者:姜德生 孙玉林)沈阳药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教职工1137名。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
期刊
(本刊记者:姜德生 孙玉林)上半年,北林大队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中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四次全委会扩大会议、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全市公安局长会议精神为动力,以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为主题,以构建“坚强型、亲民型、服务型、廉洁型”警队为目标,带领全队发挥道路交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语文教学领域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状,进一步深入思考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论,指出叶圣陶先生提出这一理论有其特殊的背景,有其特定的针对性。叶圣陶先生从来没有否定过教,老师的教包括四个方面:①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②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④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方法。教师的教要以教材为例子举一反三;要起于提出问题,止于解决问
期刊
(特邀通讯员:胡万春 本刊记者:姜德生 孙玉林)2010年上半年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和支队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压事故、保畅通为目标,以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在全体交通民警的努力工作下,城乡道路交通畅通有序,队伍形象明显改观,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  1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道路交通事故防范成效明显
期刊
一天我正在教孩子们画毛毛虫,我正在黑板上演示的时候,果果突然叫起来“李老师,明明哭了”我急忙走到明明身边,询问起来,原来明明牙疼。我赶紧让明明去拿杯子接水我教他漱口,漱完后我看了他的牙,原来明明的大牙有个洞,里面有食物残渣,我又让他多漱了几遍,没有残渣为止。等孩子们画完画后再问他,牙已不疼了。  通过这次事后,我在想要教孩子们正确的漱口方法了,尤其是饭后。过了两天,我上课的时候我就问大家,你们知道
期刊
(特邀通讯员:胡万春 本刊记者:姜德生 孙玉林)明水县交警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了十七大精神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工作部署,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道路管控、安全宣传和优化服务等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交管工作地开展,提高了交通管理工作的水平。为开创交管工作的新局面,为创建平安、文明、和谐明水,服务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1 抓队伍建设,树立公安交警新形象  抓好队
期刊
(本刊记者:姜德生 孙玉林)年初以来,绥化交警支队公路巡逻大队按照支队统一部署,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全面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以整治各种严重违反交通行为集中行动为契机,扎实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具体汇报如下:   1 以人为本,重教育,抓学习,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1.1 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两纪两风”教育活动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宏大事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如下五种方法:  1 知识教育法 
期刊
德育教育一等奖  朱勇 云南镇雄 思想品德学科的复习与应试初探  李鸿雁 上海浦东 情美和韵师生共享  吕桂英 湖南永顺 聋校语文教学应注重审美情趣的激发  朱莉燕 江苏苏州 厚爱中差生真诚促转化  王志红 宁夏中卫 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徐美红 上海闵行 如何夸出好孩子  杨学琴 宁夏灵武 提高课堂评价策略之我见  宋艳琴 河南郑州 师生、生生之间的博弈  贲万生 上海市 以尊重学生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