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闪耀五十年——写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之际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星——璀璨星空留下“中国足迹”
  今年年初,一份关于世界各国航天发射情况的统计数据引人关注:2019年,我国一年航天发射30多次,再次位居世界第一。有媒体评论说:在走向太空的道路上,中国人的脚步正越来越快,步点越来越密。今天,当越来越多的民企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大学生、中学生也能设计出科普卫星遨游太空时,人们很难想象,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璀璨星空印下首个“中国足迹”所走过的艰辛。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就在这一年5月,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得大一点。”号令如山,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戈壁荒滩,开始建设中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国最顶尖的“大脑”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展开攻关。
  1965年,“东方红一号”的基本方案确定,方案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方面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可对于当时科技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中国来说,这“四个方面”中的哪一点实现起来都难如登天。
  时任“东方红一号”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回忆起那段经歷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你要吃馒头,馒头买不到,面粉也买不到,甚至连小麦也买不到。你要开荒种麦子从头来。”
  当时在七机部二院工作的宋庆元,承担了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任务,单位却只有一台计算机,大部分时候都要用手摇计算器。“计算一个弹道耗时一个月,计算纸堆了一房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庆元和同事精准计算出轨道数据,为实现“抓得住”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其实,直到发射成功后,宋庆元才知道自己算的是中国首枚人造卫星的数据。“我们不知道具体为什么算,但知道在为国家做很重要的事,所以夜以继日。”已经80多岁高龄的宋庆元回忆起往事,依然心潮澎湃。
  经过无数航天人默默无闻、不分昼夜的自主攻关,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而且,“东方红一号”的质量达到173千克,超过前4个发射人造卫星国家首颗卫星的质量总和。
  新加坡《民报》评论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的孙家栋则别有一番骄傲:“每一颗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太空,真感觉到扬眉吐气。”
  长明星——“东方红一号”离我们并不遥远
  “东方红一号”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半个世纪——这是时间给出的答案。漫长的岁月,带走了一位位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把无数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让那些闪烁着梦想光芒的故事变成了越来越“独家的记忆”。
  400多千米——这是空间给出的最近距离。从发射之初的肉眼可见到如今只有约7.5等星的亮度,虽然“东方红一号”运行的轨道高度变化不大,但暗淡的星光拉远了人们的视线。不少人甚至并不清楚,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仍在天际环游。
  也许,“东方红一号”真的离我们很远。可如果换一个角度观察,它其实也离我们很近。
  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你会发现——
  在北京站、长沙站、太原站,在北京、西安、天津的电报大楼,在郑州二七纪念塔、上海外滩海关大楼……在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你都能听到同一个旋律。“东方红,太阳升……”那曾在太空中奏响的音符,至今仍飘荡在中华大地,飘荡在人们心间。
  打开心灵,仔细留意。你会发现——
  驾驶车船,“北斗”为你提供导航服务;打开电视,“中星”为你送来画音信号;出门旅行,“风云”为你提供精准气象预报……这些在天上照亮我们每个生活角落的“中国星”,很多都采用了“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等卫星平台,“东方红一号”的后辈正以各种形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聚焦航天,追根溯源。你会发现——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设计者孙家栋,后来成为我国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作为当时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后来执掌了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帅印”;主持“东方红一号”测控系统总体设计的陈芳允,则成为“北斗”导航卫星的创始人……无数在“东方红一号”事业中历练成才的航天人,开创了中国航天一个个新的伟大事业,“两弹一星”精神也随着这些事业不断升华。
  只要航天精神依然在传承,“东方红一号”就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航天事业依然在发展,“东方红一号”就离我们并不遥远。纵使它的星光已减弱、暗淡,它所代表的那一段峥嵘岁月却始终星光灿烂、熠熠生辉,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经年长明。
  (摘自《解放军报》2020年4月24日)
  后记:50年斗转星移,50年星光闪耀。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凭肉眼看见“东方红一号”,再也听不到它在太空中的动人“歌唱”,但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清楚地知道,那里已有导航全球的“北斗”、筑梦空天的“天宫”、栖息月宫的“嫦娥”和“玉兔”……今天,“东方红一号”老了,但它一点都不孤独。因为,太空里的“中国星座”已从“一颗星”变成了“满天星”。
其他文献
【名师押题】  2020年6月6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一辆汽车突然起火,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附近后,发现路况复杂,街道狭窄,消防车只能小心行进。这时路边一名穿着黄色短袖的小男孩,边挥着手提醒周围的人,边奔跑引路,为消防员到达事故现场开辟了一个“快速通道”。在小男孩的指引下,消防员很快到达起火点将火扑灭,避免了更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凡人,但只要能够为祖国发光发热,那就是伟大的平凡
期刊
作文君  我们深知,广大老师在教书育人之余,笔上功夫也十分了得,所以特开辟了这一小块园地,邀请老师们来自由耕种。老师们平时的练笔、创作、生活感悟,或教学生活中发生的趣事,都可以记录下来,交给我们(来稿请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主题中标明“园丁花园”,一经刊用即奉寄稿费、样刊和刊用证明哦)。这里是老师们自由表达的舞台,到底是种花还是种树,说甜还是说辣,全由老师们做主。作文君退下
期刊
过去,豫西人收麦子就跟打仗似的。  日子刚过小满,村子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男人们开始平整空地,铲去杂草,剔除石子,泼上水,撒上一层碎麦糠,然后套上石磙子,一遍一遍地碾,直到碾瓷实为止。女人们开始缝补装麦子的口袋,准备簸箕、筛子、塑料布。镰刀、木杈、木锨、扫帚、牛笼嘴、架子车等农具,都被翻弄出来了。该磨的磨,该修的修,战前准备停当,就等着小南风吹起。  麦收最突出的一个字,就是“抢”。跟节令抢,跟风
期刊
这天下班,隔壁美编同桌,高挑美丽的女神坛子小姐姐,突然化身祥林嫂:“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一开始就不该把快递地址写到咱单位的……”  这是咋啦?原來,坛子买了一个室外野餐垫,店主竟然直接卷成筒打上层层包装,竖着一!米!八!就快递过来了!(快递小哥已疯)  坛子说:“这玩意这么高,我这加上高跟鞋一七二的个头,也搞不定啊?我怎么带回去?”  小小波出了个主意:“要不坐公交车?”坛子一票否决:“公交车没
期刊
中国历经坎坷,而今为何而兴?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告诉我,消防战士、科研人员、女排、一线干部、教育者……因为他们,中国方兴盛!  当森林大火熊熊燃烧,消防队员负重30斤,徒步8小时,在海拔3700米处与大火进行搏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用血肉之躯保卫着人民的财产。  当小儿麻痹症席卷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顾方舟临危受命,经过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反复实验,终于研制出治
期刊
热词点击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五十周年。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钟南山院士也为中国航天事业送上祝福:“疫情挡不住航天豪情!衷心祝
期刊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寥寥十二字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也概括了技术的难度。  “上得去”——专家们提出了一个“两结合”方案:用中远程导弹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利用探空火箭技术研制第三级。通过这三级的连续传递,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时任火箭技术负责人任新民的带领下,运载火箭正式进入研制阶段,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也让“运载
期刊
前些年老屋改建,搬家时,在母亲说著这样那样都不要了的时候,几盏煤油灯跃入我的眼帘,似故友重逢,心头有股穿越时光的眷恋温暖弥漫。  那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靠这种煤油灯照明。在勉强能够满足温饱的日子里,只有在天像一个大罩子一样扣下来时,母亲才肯把灯点上。那火光照着母亲慈祥温暖的脸庞,我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快乐和温暖。刚点上的煤油灯其实并不亮,哪怕把灯芯旋到极致,待那个白色的玻璃灯罩卡在那个莲花似的灯座
期刊
孙家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负责人)  由钱学森点将,聂荣臻元帅批准,孙家栋出任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国家需要,我就上!”当时各国都在跃跃欲试发射卫星,国家要求“东方红一号”“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根据实际情况,孙家栋大胆对原来的卫星方案进行了简化,他说服一些老专家,去掉了原设计方案中的卫星探测功能,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此基础上,再发射有功能的卫星。  
期刊
一位年老的拳击手曾经对我说,他们都已习惯了挨打,但是每次挨打的时候还是会害怕。  虽然人们问他,这是你们的职业,所以不管是打别人还是挨打是不是都无所谓,但是拳击手说从来没有不害怕挨打的时候。  说到这里,他跟我讲了第一次登上擂台的故事。  虽然在比赛之前看过对方的比赛录像,也做好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但是因为那是第一次对战,所以并不清楚自己的战术在实际比赛中是否奏效。虽然自己很想取勝,但是说不定会被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