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星——璀璨星空留下“中国足迹”
今年年初,一份关于世界各国航天发射情况的统计数据引人关注:2019年,我国一年航天发射30多次,再次位居世界第一。有媒体评论说:在走向太空的道路上,中国人的脚步正越来越快,步点越来越密。今天,当越来越多的民企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大学生、中学生也能设计出科普卫星遨游太空时,人们很难想象,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璀璨星空印下首个“中国足迹”所走过的艰辛。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就在这一年5月,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得大一点。”号令如山,十万建设大军奔赴戈壁荒滩,开始建设中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全国最顶尖的“大脑”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展开攻关。
1965年,“东方红一号”的基本方案确定,方案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方面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可对于当时科技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中国来说,这“四个方面”中的哪一点实现起来都难如登天。
时任“东方红一号”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回忆起那段经歷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你要吃馒头,馒头买不到,面粉也买不到,甚至连小麦也买不到。你要开荒种麦子从头来。”
当时在七机部二院工作的宋庆元,承担了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任务,单位却只有一台计算机,大部分时候都要用手摇计算器。“计算一个弹道耗时一个月,计算纸堆了一房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庆元和同事精准计算出轨道数据,为实现“抓得住”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其实,直到发射成功后,宋庆元才知道自己算的是中国首枚人造卫星的数据。“我们不知道具体为什么算,但知道在为国家做很重要的事,所以夜以继日。”已经80多岁高龄的宋庆元回忆起往事,依然心潮澎湃。
经过无数航天人默默无闻、不分昼夜的自主攻关,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而且,“东方红一号”的质量达到173千克,超过前4个发射人造卫星国家首颗卫星的质量总和。
新加坡《民报》评论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工作的孙家栋则别有一番骄傲:“每一颗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太空,真感觉到扬眉吐气。”
长明星——“东方红一号”离我们并不遥远
“东方红一号”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半个世纪——这是时间给出的答案。漫长的岁月,带走了一位位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把无数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让那些闪烁着梦想光芒的故事变成了越来越“独家的记忆”。
400多千米——这是空间给出的最近距离。从发射之初的肉眼可见到如今只有约7.5等星的亮度,虽然“东方红一号”运行的轨道高度变化不大,但暗淡的星光拉远了人们的视线。不少人甚至并不清楚,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至今仍在天际环游。
也许,“东方红一号”真的离我们很远。可如果换一个角度观察,它其实也离我们很近。
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你会发现——
在北京站、长沙站、太原站,在北京、西安、天津的电报大楼,在郑州二七纪念塔、上海外滩海关大楼……在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你都能听到同一个旋律。“东方红,太阳升……”那曾在太空中奏响的音符,至今仍飘荡在中华大地,飘荡在人们心间。
打开心灵,仔细留意。你会发现——
驾驶车船,“北斗”为你提供导航服务;打开电视,“中星”为你送来画音信号;出门旅行,“风云”为你提供精准气象预报……这些在天上照亮我们每个生活角落的“中国星”,很多都采用了“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等卫星平台,“东方红一号”的后辈正以各种形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聚焦航天,追根溯源。你会发现——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设计者孙家栋,后来成为我国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作为当时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的戚发轫,后来执掌了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帅印”;主持“东方红一号”测控系统总体设计的陈芳允,则成为“北斗”导航卫星的创始人……无数在“东方红一号”事业中历练成才的航天人,开创了中国航天一个个新的伟大事业,“两弹一星”精神也随着这些事业不断升华。
只要航天精神依然在传承,“东方红一号”就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航天事业依然在发展,“东方红一号”就离我们并不遥远。纵使它的星光已减弱、暗淡,它所代表的那一段峥嵘岁月却始终星光灿烂、熠熠生辉,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经年长明。
(摘自《解放军报》2020年4月24日)
后记:50年斗转星移,50年星光闪耀。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凭肉眼看见“东方红一号”,再也听不到它在太空中的动人“歌唱”,但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清楚地知道,那里已有导航全球的“北斗”、筑梦空天的“天宫”、栖息月宫的“嫦娥”和“玉兔”……今天,“东方红一号”老了,但它一点都不孤独。因为,太空里的“中国星座”已从“一颗星”变成了“满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