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的魅力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键盘和屏幕已经快要取代传统的笔和纸,成为文字的主要载体,那么手写字在未来该何去何从?
  2014年末,芬兰教育部宣布要正式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于2016年全面取消写字课,采用包括发短信和打字技巧在内的新式教学内容,“抛弃墨水,拥抱键盘”,正式进入数字时代。
  这项规定一出,立刻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大规模的激烈讨论。为此,芬兰教育官员还专门就这则消息做出了解释:芬兰并不是不再开设写字课,只是将写字课从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同时还增设了一门打字课也作为选修课,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更感兴趣的课程。不过,他也强调:“能够流畅地打字,是很重要的‘国民能力’,因为打字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更强。”

打字vs手写


  为此,社会各界关于“在电脑打字逐渐威胁到手写地位的今天,学校还是否应将写字课列为必修课?”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欧洲多国媒体表示,对芬兰此举并不赞同。英国BBC称:“对小学生而言,开始使用钢笔书写是一种重要的仪式。”尽管有一些德国学校也在考虑取消写字课,但德国教育协会主席仍表示:“取消写字课在教育学上是完全错误的做法。”法国心理学家也指出,让学生抄写课文对提高阅读能力有重要帮助,尤其是对于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孩子。
  不过,也有多家美国媒体表示支持芬兰教育部这项大胆的决定,并表示:“良好的打字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比写字更有用,芬兰的决定是向前迈出了一步。”
  美国学者安妮·特鲁贝克也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题为《书法的历史与不确定的未来》的文章,她在其中指出,在当前社会,已经越来越少会出现非要用手写不可的情况了,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未来这种情况会更少。虽然,她也承认,手写对于人类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她相信,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放弃手写,更多的是出于情感上的需求,而不是实际上的需要。因为过去人们发明草书和连笔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而现在,明明打字比写字更快,那人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选择这种更快、更高效的书写方式呢?
  安妮·特鲁贝克还用她儿子的情况举了个例子,她的儿子曾经因为大写字母“G”写得不够漂亮,而被老师要求罚写了整整一页的“G”。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了社会上对于手写字的传统偏见——“如果一个人的字写得不好,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那些书写得规范工整的试卷才更容易拿高分。正是因为这种偏见,才导致很多学校过度重视写字课,总是让孩子一页页机械地抄写字母,却忽视了对他们其他方面的培养。
  但是,这则消息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社会反响,是不是因为在人们心中,对于手写字没落还有着很深的忧虑?人们是否也在担心,未来的孩子可能完全不认识纸和笔,唯一会书写的只有自己的名字?透过这则消息,人们看到了对手写字未来的担忧。

文字的历史


  尽管有人认为,用键盘和屏幕取代纸和笔,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背叛。不过,历史人文学家表示:文化的传承和文字载体的形式并无太大关系。从文字出现至今,文字的载体已经变更了无数次,从最早的墙壁和石子,到后来的羊皮纸和芦管笔,直至150多年前出现的打字机,文字的载体总是顺应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人类文明的传承。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5000多年前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考古学家在神庙出土的泥板上,发现了诸多类似牛头、谷穗、鱼和日用器具的符号,因为在当时,城邦之神被认为是城邦土地的所有者,各村落都将农产品送到神庙来支付费用,于是就产生了对记录应付费用和已付费用的需求,而这些刻着牛头和谷穗图案的泥板,就是村落交给神庙多少头牛和多少粮食的记录。尽管苏美尔人记录这些只是为了满足当时经济和管理的需要,但这种楔形文字也代表了文字的真正开端。

从文士到抄写员


  在早期的社会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写字和认字的,即使是王公贵族,也没有把写字看作是一项必备技能,于是,一种以专门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应运而生。在古埃及,有个专门的职业叫作文士,他们具有读写能力,既要记录收获时生产了多少食物,军队中有多少士兵,每年为众神献上了多少贡品,又要记录法老和贵族们制定的法律,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文士的工作都是终身制的,在古埃及的社会地位仅次于法老、大祭司和贵族,在士兵、工匠、农民和奴隶之上。
  早先文士用芦管笔来写字,这种笔用起来又慢又费劲,到了后来,古埃及出现了用纸莎草制作的纸张、羽毛笔、羊皮纸和墨水,到了公元2世纪,中国发明了造纸术,这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了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到了北美和欧洲,直到1150年,西班牙人开办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纸、笔和墨水等书写工具的不断改进,为书写的普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法國语言学家乔治·尚在他的书《文字与书写》中介绍,在中世纪的欧洲,还是有很多人只识字,但不会写字。在当时,文字的传播仍需要依靠手抄,而能写得一手好字,又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象征。所以,当人们需要写信的时候,就会上街去找专门的抄写员,用口述的方式让抄写员替自己写下一封字迹漂亮的信。那时侯,抄写员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就像古埃及的文士一样,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又精于书法的人才能胜任。但随着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兴起,整个抄写行业的风光不再,大批的抄写员失去了生计,这些愤怒的抄写员还曾试图去工厂捣毁印刷机,但社会技术革新的趋势到底还是无法逆转的。

打字机和文学写作


  抄写员失业了,同样依靠写字谋生的作家却并未受到影响。在打字机出现之前,作家们都是用笔和纸写作的,但在写到文思泉涌的时候,他们手中的笔往往就跟不上脑海中遣词造句的速度了,打字机的出现改善了这种状况。1874年,美国雷明顿兰德公司推出了市面上第一批打字机——“雷明顿一代”打字机,它是当时最新、最高科技的打字设备,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是这款打字机的第一批用户,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是第一部在打字机上打出来的小说。   不过,不是所有作家都接受用打字机写作。美国作家卡波特就认为,写作还是应该采用传统的手写方式进行,写作者只有一边写一边不停地涂改,才能捕捉到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想法。他表示,用笔写作才是最优雅的写作方式,如果用打字机“机械书写”,写出的东西只会显得粗俗且无礼。
  直到电脑已经广泛普及,文字处理软件也已十分成熟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作家仍在坚持用笔写作。比如,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他一生写了近500本书,尤其擅长在书中描绘各种天马行空的未来高科技,但在写作方式上,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用笔完成的。
  除了这些仍在坚持用纸笔写作的作家,也有很多作家欣然选择了用打字机和电脑进行文学创作。这其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是一位资深的打字机爱好者。他在采访中提到:“我和电动打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使用打字机我简直无法写作。”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就是在打字机上完成的,历时两年,但在他坐到打字机前创作之前,光是构思这部作品就用了整整16年。所以,马尔克斯表示,用打字机写作并不会妨碍创作灵感,相反,打字能比手写更快地记录下创作者的思想。

手写的益处


  手写的拥护者们也承认,打字确实要比手写快得多,但是“快”就一定等同于“好”吗?西班牙记者玛丽·卡门认为,正是因为写字的速度要比打字慢,人們在手写一篇文章时才会字斟句酌,一句话要在脑子里反复提炼多次才会被写下来,所以,手写出来的文章会比打出来的语句更精炼,内容更有深度。
  再回到“写字课还是否应该列为必修课”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因为打字比写字的速度更快,就要用打字课来代替写字课的话,那人类早就发明了算盘、计算器和计算机,为什么学校还要开设数学课呢?这些计算工具明明就比人算得更快、更精确,为什么孩子们还要学算术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算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得上的,人不能太过依赖于这些工具。
  西班牙神经学专家卡洛斯·德赫洛表示,随着生活中用到手写的频率越来越低,人们手写的技能会逐渐退化,大脑也会开始萎缩。因为只有在书写时,大脑与阅读有关的区域才会被激活,打字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学着用笔写字不仅能充分锻炼大脑,加快他们的阅读速度,还能让他们更容易记住文章中的信息。不能为了追求方便和快捷,就用打字课取代了孩子们原本的写字课,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没有好处。
  手写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之外,还能让人放松,舒缓神经。西班牙作家卡米洛·何塞·塞拉曾说过,让他感到最舒服的事情,就是拿着笔漫无目的地在稿纸上涂涂写写。这就像东方文化中的书法一样,是一种在书写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东方人认为,练习书法能够让人的心情平静下来,修身养性,提升专注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的眼睛、思绪总是在各种网页之间穿梭,注意力不断地被分散,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提起笔写写字,让躁动的心安定下来。
  随着时代发展的趋势,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把写字课列为必修课,也许手写字在未来用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这不妨碍手写成为一门艺术。而那些代替了纸笔的键盘和屏幕,在未来说不定又会被哪些更先进的发明所取代呢!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其他文献
在布达佩斯,人们通常不会扔掉任何东西,而是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对古董水壶感兴趣吗?”在我路过一家商铺时,老板招呼道。像这样的古董店,在这座城市里随处可见。而且,大概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随时都可以修理旧娃娃的地方。没错,破旧的洋娃娃也能被重新赋予生命:专门的工匠为它缝补衣服,粘头发,擦脸上的腮红……不要轻易扔掉任何旧物,它们不止有第二次重生,还可以有第三次、第四次……旧货商店布达佩斯的旧货商店让人想
医生和病人间的信任关系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由于缺乏监管,一些医生在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越过职业操守的界限,利用病人的心理弱点,实施虐待、操控甚至性侵。在心理治疗的乱象中,我们该何去何从?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往往有种听天由命的绝望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两个人相对而坐,其中一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另一人——那是个完全陌生的人——得帮助他走出困境。但是,他知道该怎么做
横滨中华街附近的“鬼楼”很是有名。从最近的车站出发,步行4分钟就能到达这栋9层高楼,尽管处于规划齐整的最佳地段,公寓楼的走廊和楼梯等公共区域却恍若垃圾处理站,坏了的沙发垫、电饭锅、椅子、鞋子等废旧物随意丢在楼内,好几层的照明灯都已损坏,大门口胡乱堆放着居民的自行车。一位80岁的老人从公寓初建之日起就住在这里,她难掩心中的不安:“墙上有很多缝隙,现在甚至有混凝土扑扑地往下掉。”裂缝爬过年久失修的外墙
随着网络游戏的飞速发展,青少年拥有了新的社交方式,建立了新的家庭和友谊关系。15岁的泰奥菲勒头戴耳机,眼睛牢牢地注视着显示3D图像的电脑屏幕。他似乎与世界隔绝了。但这不过是看起来如此。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他正通过麦克风与他的朋友交谈。“晚餐后,我们聚在一起玩游戏,但并不仅仅如此……在游戏加载或是休息时间,我们讨论一切——老师、作业或是我们想要去看的新电影。”这位二年级的学生说道。私下里,在他们各自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所想,得到周围人的理解。有时候人们会觉得,想要被别人理解,自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消耗巨大的精力。在这种沟通当中,自己觉得紧张难熬,同时也给别人造成了压力。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泰然从容,少些争端,感觉会好很多吧。这便是我们今天的主题——“非暴力沟通”。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暴力和冲突已经悄悄滋生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之中。它们甚至已经弥漫在我们生
运动伤害、意外事故、关节炎症:不定何时,人体最坚固的关节——膝盖就会突然罢工。为此,医生和工程师们不断研发新的手段,来帮助膝盖终生保持灵活。单腿站立时,膝盖所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2.5倍。弯曲一下膝盖,膝关节就需要承受200公斤的重量。上一级台阶是250公斤,下一级台阶280公斤,绊一下640公斤。我们的膝盖每天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上述重量不过是一个体重80公斤的人所需要承受的。每增加一公斤的体重
每个去过日本的人都会在各种小商店里发现一些有趣的小东西,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小发明。日本人以喜爱奇异事物闻名世界,而现如今我们在网上看的很多有趣的日本小发明都由同一人创造。今天我们将带您了解日本“珍道具”大师川上贤司,他是怎么想出世上最疯狂的发明的?但又为什么拒绝出售?川上贤司的一些创作几乎每个人都见过,它们的照片早已在网上走红。你可能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无用但有趣的小发明,例如擦地板的宝宝服、
大卫·霍纳认为,美食能带来希望。这个瑞士厨师用美食款待敌对民族的领导人,以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目前他在一艘退役渡轮上教授烹饪课,以此帮助公开反对石油跨国公司的亚马逊地区厄瓜多尔土著民族。这天早上,我们的旅行差点提前结束。大卫·霍纳的烹饪学校漂在水面上,甲板上有很多吊床,我们就在吊床之间吃早餐——香蕉和咖啡,同时凝望着笼罩在纳波河上的雨幕。突然,我们位于阿尔塔弗洛伦西亚村庄原始森林边的码头被一艘机动
从圣法尔戈城堡到七星文库,多麦颂先生的一生都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2015年4月,七星文库出版了4部让·多麦颂的作品,而这一年距离多麦颂先生进入法兰西学院已有42年。这两项成就足以让他名垂史册。路易斯·斐迪南·塞利纳主持电视节目,采访歌手路易斯·鲍威尔时,重复道:“人类真是太沉闷了。他们呆板而迟钝。”让·多麦颂却与常人不同,他轻盈自在。轻浮,却不令人厌烦。如今,一些文学评论家故意把他塑造成圆滑世故的
从《无巧不成婚》到《天上再见》,宣扬善意和“和平共处”的电影激增,它们是我们在焦虑的日常生活中的慰藉。让我们共同解读。从某个时刻起,法国电影银幕上开始浮动利他主义的芬芳。电影里充满了宽容、友谊、家庭、爱情之类的价值观。提及这类电影,我们会立刻想到埃里克·托莱达诺和奥利维埃·纳卡什联合执照的《触不可及》。《无巧不成婚》也是这二位的作品,它从幕后策划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关于婚礼的欢乐故事,一经上映,票房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