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在乎隐私吗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隐私敏感不敏感,其实是关于优先权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面临抉择而必须放弃生活中的某些选项时,会被你优先放弃的是什么?或者反过来说,你誓死捍卫的又是什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显然不太可能放弃收入、房产等最核心的、有巨大价值的事物,但有些人可以选择放弃便利的交通——如果房子便宜点,住到六环也不是不可以;有些人可以放弃一种生活的余裕——全年加班无休,但是能多赚钱。
  相比这些,隐私确实算不上什么特别敏感的东西。
  尽管大家谈起大数据之恶都头头是道,却依然在用要验证手机号的云盘、要同意各种注册协议的App。
  我们真的会誓死捍卫那些购物记录、网页搜索记录和打车记录里的隐私吗?
  事实上并不会,我们只会说“因为没得选”,我们都是“被自愿”的——如果不去提供那些个人信息,很多服务和资源就用不了,那实在太不方便了。
  所以这么看来,其实互联网大佬说的“用隐私交换便捷”并没有错啊。我们真的没得选吗?当然有,但我们不愿意去牺牲那些被绑架了的便利。
  人们会誓死捍卫的事物里包括隐私吗?我觉得不会。真正特别在乎隐私的人一定会跟大数据的算法说不。
  我之前认识一个女孩,决定停用脸书的理由就是被吓到了。她是个“90后”,因为本身发量稀少,有一次去搜索了一下某个牌子的“生发养护”系列。自此之后,脸书就开始时不时地给她推送与“防止脱发”“摆脱秃頂困扰”有关的广告,最离谱的一次是给她推送了某家诊所“植发特惠”的拼团优惠活动。她觉得忍无可忍,好像最见不得人的秘密都被大数据一眼看穿。
  “只要我一打开脸书,就看到那些广告有意无意地出现。”
  这种毫无安全感的状态会让一些人心惊胆战,但另一些人则觉得,这不过就是算法嘛,是数字化生存环境下的常态,没有什么大不了。
  所以,其实重点是,我们究竟怎样去理解隐私这件事?我们为自己设定的“他人与我”“公领域与私领域”的边界又在哪里?
  这实际上跟科技、数据乃至生活便利关系都不大,而是来源于人们内心根深蒂固的观念。
  比如一个习惯于去检查伴侣手机的人,不会认为这是在侵犯对方的隐私,反而认为无条件的信任本该如此。
  比如做不到去为孩子保留隐私空间的父母,不会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也是独立个体,应该拥有自己的隐私,而是觉得我这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再比如,可以随时把群聊天记录发到网上的人,不会觉得这样的举动本身已构成公共事件,需要征求当事者的同意,而是会觉得这只是我的私人行为,和我发朋友圈晒个娃同理。
  十多年前,梁文道就写过,这么多家长把两三个月大的小孩光屁股的照片发到微博上,有没有想过孩子长大后可能并不喜欢自己这些照片一辈子跟着自己。特别是当这些模糊了隐私边界的平台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时,隐私也变成某种展览,大家都习惯于摊开自己的隐私,同时窥视别人的隐私。
  与此同时,在法律与道德层面,民众却很茫然,因为并没有足够的规范和指引,去限制技术对隐私无限度的入侵。
  就拿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数据该归谁所有这件事来说,本身就是极为庞大而艰巨的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就有一个判决叫“信息自决权”。
  这当然源于欧洲对“个人权利”悠久的讨论与重视,当“个人被保护免受个人数据的无限收集、储存、使用和传递时”,也就因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客观现实,把“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自然人的信息资料”纳入保护范围。
  大数据最后用来做什么,其实还是由人决定的。
  而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隐私是关乎最基本的价值与尊严的事物,那就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捍卫它,为“私领域”设下防线甚至提案立法。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向来不会处理“私领域”的事物。譬如在处理一些重要纠纷时,与其面对面商讨,还不如去找个中间人调解行之有效。这大概和中国文化向来不太鼓励个人情感表达有关,把“个人对个人”的私事转变为群体事务的习惯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其实传统中的“无私”,是因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向来要求光明磊落,倒并不是鼓励人们都不去维护自己的“私领域”。
  只是中国传统中的公私分野确实和西方不在一个系统里,所以给人感觉中国人从升学工作到相亲结婚、头胎二胎都有一大堆人关心得不得了。公私分野很模糊,也就难免显得大家都不太重视隐私。
  不过换一种角度看,大概还是人们在本来就已经挺混乱的价值排序里塞进了太多比隐私更重要的事。反之,如果隐私是属于同心圆里核心的那部分,那么你自然会做出很多不同的选择。所以不存在什么敏感不敏感,关键还是看重要不重要。
其他文献
昨天晚上,我回到母亲居住的清濑。去年7月,父亲去世了,享年80岁。这是我和母亲两个人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正月。  早上起床后,我们没有去神社,也没有“恭贺新禧”的问候,就这么寂静地开始了新的一年。  电视上正在直播接力比赛。我想起父亲很喜欢驿站接力赛,以前年年收看。担心漏收寄来的新年贺卡,母亲去检查邮箱,结果拿着一张明信片回来了。  是父亲寄来的。  穿越时空的明信片。这是1985年的世博会上发起的活
期刊
春来到处听得到人打喷嚏。天干有人喷嚏连天,地湿也有人喷嚏连天,花粉是让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却也搔弄人“眼观鼻、鼻观心”地止不了痒,唯“哈啾”能解之。  打喷嚏,紧接着难以忍受的酸和痒豁然而解,有一种让人来不及回味的舒畅。山东人说打喷嚏,和普通话不同,是反其字序以为词,叫“打嚏喷”,“喷”字则读作“雰”(读作轻声)。我小时候一“打嚏喷”,我妈就会笑着说:“那么小小的孩巴伢子家就有人想你了。”  鄉人土
期刊
明末,一幅画传到了著名收藏家吴洪裕的手上,他把这幅画看得比命还重要。去世前,他决定让这幅画为自己殉葬。  画这幅画的是一个元朝人,叫黄公望。  生活中,我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山一程、水一程,有时候走着走着,顿觉一生一事无成,便开始抱怨自己碌碌无为。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黄公望出生于江苏常熟。他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失败者,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经史二氏九流之
期刊
林洪自称是林逋的七世孙,可和靖先生“梅妻鹤子”,哪来的七世孙?林洪的《山家清供》里,有关梅花的食谱,如“梅花汤饼”“蜜渍梅花”“汤绽梅”“梅粥”“梅花脯”等,有六七款之多,可谓做足了梅的文章。这不由得让人记起《东坡志林》中的一则笑话:有人见古德(高僧)因桃花得道,便争颂桃花,每天吃桃花饭。  更加離谱的是“碧筒酒”。说夏天坐船出游前,以鲜荷叶包酒及鱼鲊,一路风薰日炽,回来就能吃了。酒勉强喝得,腌鱼
期刊
一只老谋深算的公鸡,飞到树杈上远望。“老弟,”一只狐狸走过来,和颜悦色地说,“我们要停止对抗,从现在起实现全面的和平。我是来传递这个好消息的,快下来吧,让我们彼此拥抱以示庆祝。”  “朋友,”公鸡答道,“再没有比和平更美好的词语了,尤其是能从您嘴里听到,这让我欣喜若狂。我现在看到有两只猎狗正朝这里跑來,它们肯定也是传达和平消息的信使,它们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将来到树下。我马上就下来,大家好好拥抱一
期刊
弟子志得意满、跃跃欲试地问大师,他何时才能教人谈经论道。大师曰:“等等。”  年复一年,弟子再三询问,大师均曰:“等等。”  一日,弟子怒问:“要我等到何時?”  大师曰:“等到教人之欲望离你而去之时。”  奥利弗·戈尔德史密斯说:“用生命布道远胜于用嘴布道。”  用嘴乃是欲望,用生命乃是出自内心。  (离萧天摘自新浪网译者的博客)
期刊
【编者按】读者读书会推荐的第28本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特兰·罗素著的《幸福之路》。关于“人为什么不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等问题,本书会告诉我们答案。正如罗素自己所言,他不是以哲学家的身份,而是以遭受过苦难的普通人的身份写的本书。他谋求的乃是改善全人类的生存状况,希望通过提供一些自己的经验和被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幸福。本书晓畅易懂而且非常实用,长久以来受到广大
期刊
有一家报纸登载了一幅彩色照片,极清晰,拍摄的是两个老妇人面对面的侧面头像。二人皆十分苍老,肌肉紧萎缩,骨骼突出,近似刀斧劈凿的雕刻,简直就是两个树桩。她们的嘴均微微张开,是在微笑,还是在对话,说不准。文字注明是母女二人,母亲107岁,女儿92岁。  曾在广西阳朔见一山峦,据说是“尼姑斗嘴”。我对导游在自然山岩中附加种种故事与称谓的行为感到庸俗。今看到这二位老妪倒确有真正的山峦与岩石之感,她们已成了
期刊
圣地亚哥有位教長一心想学巫术。他听说托莱多的堂伊兰在这方面比谁都精通,便去托莱多求教。   他一到托莱多就直接去堂伊兰家,堂伊兰正在一间僻静的屋子里看书。堂伊兰殷勤地接待了他,请他先吃饭,然后再说他来访的目的。饭后,教长说明来意,请他指教巫术。堂伊兰说自己已经看出他的身份是教长,但自己是有地位和远大前程的人,担心教了他后,他会过河拆桥。教长向他保证,绝不会忘掉他的好处,以后随时愿意为他效力。堂伊兰
期刊
我有个师弟是麦肯锡的合伙人,他告诉我,麦肯锡的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问应聘者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离开麦肯锡的时候,你下一个目标是哪家公司?”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才会珍惜眼下的工作。  “四年以后,当你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這个问题就能够把员工点燃。  什么叫作“把员工点燃”?有一本书,叫《干法》。这是一本特别经典的书,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写的。  在《干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