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施政治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 因素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99
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当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这也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观,这与当代的教学与学习理念是相悖的。在以往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我们有部分老师仍处于“一言堂”的状态中,这样只能让自己更累,学生也听得很累,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将针对影响当前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教学内容因素
政治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可以容纳下大到中美关系、经济问题、奥运会、世界杯等,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政治课教学没有生物地理学科的具体形象性,也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更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政治内容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学的“封闭性”,即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性,教师单纯的“灌”,学生被动的“听”;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往往只局限于课堂讲授,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当作一种“口号”地“注”给学生。
(二)教师的教学思想因素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用问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国家的内容和格式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 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当今教育面临的困境就是:今天的人(教师)用过去的方法教未来的人(学生)。
综观传统政治课堂,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种反客为主,主导变“主宰”已是司空见惯,这是“师本”教学的表现之一。另一表现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被忽略甚至被教师代替。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师法”导致了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使学生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缺乏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而“书本位”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知识传播活动,实际上只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复制和搬运过程。教学即教“书”,学习即读“书”,“书本至上”。只强调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的授受,没有给予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更没有知识的激活和赋予教材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单调乏味的理性思维成为课堂的全部内容。这种机械的、抽象的、静态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厌学从而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
(三)学生主体因素
学生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政治学科,理论性很强,偏重于对学生的政治教育,造成有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有赶鸭子上架之感,让学生有太多的不情愿,其结果往往是草草收场。这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厌恶。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游戏、操练等,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参与活动。这样的参与,其实效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自转变为素质教育;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而教学效果并未末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的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进行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话动的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还课堂于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例如用“巧妙导入”、“妙用漫画”、“模拟表演”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创设情境以激发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师必须要变说教型教学为情感型教学,减少抽象、空洞而又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增加情真意切、生动形象、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把政治教学与情感教学融为一体,寓教育与情感之中。由此我们应采取多种直观的、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情动情,以理激情,借境生情,让学生投入到乐观情感之中,使之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和教师一起积极思考。中学生的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将有助于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主动。
参考文献
[1]付君萍,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2期.
[2]张国才,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学生心理因素及对策,《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3]刘海英,浅析影响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 第9期.
【关键词】政治 因素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99
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当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这也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观,这与当代的教学与学习理念是相悖的。在以往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我们有部分老师仍处于“一言堂”的状态中,这样只能让自己更累,学生也听得很累,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将针对影响当前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教学内容因素
政治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可以容纳下大到中美关系、经济问题、奥运会、世界杯等,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政治课教学没有生物地理学科的具体形象性,也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更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政治内容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学的“封闭性”,即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性,教师单纯的“灌”,学生被动的“听”;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往往只局限于课堂讲授,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当作一种“口号”地“注”给学生。
(二)教师的教学思想因素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僵化的,教育的任务就是灌输这些内容。不用问为什么,更不能怀疑,考试按国家的内容和格式答就行,把学生引导到追求高分上去,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 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当今教育面临的困境就是:今天的人(教师)用过去的方法教未来的人(学生)。
综观传统政治课堂,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种反客为主,主导变“主宰”已是司空见惯,这是“师本”教学的表现之一。另一表现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被忽略甚至被教师代替。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师法”导致了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使学生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缺乏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而“书本位”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知识传播活动,实际上只是对教材知识的简单复制和搬运过程。教学即教“书”,学习即读“书”,“书本至上”。只强调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的授受,没有给予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更没有知识的激活和赋予教材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单调乏味的理性思维成为课堂的全部内容。这种机械的、抽象的、静态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厌学从而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
(三)学生主体因素
学生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政治学科,理论性很强,偏重于对学生的政治教育,造成有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有赶鸭子上架之感,让学生有太多的不情愿,其结果往往是草草收场。这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厌恶。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机械地参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面对课堂上教师设计的各种需要其亲身参与、体验的活动、游戏、操练等,表现得无所适从,缺乏对活动实质的把握,缺乏独立的思维活动,只是盲目地跟从、模仿,只会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机械地参与活动。这样的参与,其实效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自转变为素质教育;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政治教师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而教学效果并未末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是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新的课程下,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进行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话动的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还课堂于学生,实现师生互动式的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例如用“巧妙导入”、“妙用漫画”、“模拟表演”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创设情境以激发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师必须要变说教型教学为情感型教学,减少抽象、空洞而又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增加情真意切、生动形象、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把政治教学与情感教学融为一体,寓教育与情感之中。由此我们应采取多种直观的、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情动情,以理激情,借境生情,让学生投入到乐观情感之中,使之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和教师一起积极思考。中学生的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将有助于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主动。
参考文献
[1]付君萍,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差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2期.
[2]张国才,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的学生心理因素及对策,《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3]刘海英,浅析影响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