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游览鲁镇是我一直的梦想,原因很简单—我想了解鲁迅,想走近他的故事中去,想成为他故事场景里的人物。
今天的天气不错,一层厚厚的云把太阳挡住了,致使毒辣的阳光不会炙烤着我们,偶尔还会有一丝清凉的夏风吹过,哪怕风中夹杂着水汽,但也使我们燥热的心情得到了些许的平静。其实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游览鲁镇,好让我能静心地畅游在那片专属于鲁迅的世界里。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去书店买书,我买的第一本书是《朝花夕拾》。当时的我不知道鲁迅是谁,更不知道朝花夕拾是什么含义。只觉得书的封面好看便将它收入囊中。回家兴致勃勃地翻看了几页,却发现里面写的话并不能完全明白,就算是只想读个大概的故事,看个热闹,也要费好大的劲。一气之下,将这本书丢在书架的角落里,再不愿去触碰,任凭灰尘将它慢慢覆盖。关于鲁迅,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他写的东西我看不懂,以后再也不想看他写的东西了。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去开始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了,然汤姆的故事带我到密西西比河的另一片天地……
重读鲁迅已经是上初中的时候了,因为鲁迅的部分文章被收录到语文课本里了,所以是被迫看的。上初中时学过的鲁迅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较为简单,就讲的是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和对自由的渴望。上到高中时读的鲁迅的文章就更多了,《呐喊》全集已经都看完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社戏》。我本以为上高中时再读鲁迅的文章会较小时候的情况好些,但其实不然。拿起来鲁迅的文章,依旧是读不明白,需要细细地钻研、思考、了解他当时所处的背景并辅助上一定的解析。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922年10月。它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作者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经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京戏都觉得索然无味。作者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给读者留下了质朴、温厚、可爱的农村小朋友的形象。农村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乐土,在农村,可以钓鱼放牛、看社戏,不必读书……,作者描摹出了孩子的真实心理。同时,作者在作品中对心理的描写也非常的出色,如对看社戏雇不到船时的急切和有船时的轻松两种心情,刻画的真切动人。此外,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也相当生动形象,展示了其个性:双喜热情、机灵、直率;阿发无私、能干;六一公公純朴、大度等等,都只用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他们各自的特征。作者用抒情的手法描绘了自然山水的景致,诸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胧,笛声的婉转悠扬,营造了一种恬静淡雅的夜景,给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还描写了淳厚的民风,令人回味。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都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民风的描述起了陪衬的作用,使作品读来饶有情趣,亲切感人。
而今日游览鲁镇,正看到了在故事中所描写的社戏。那曲、那台、那人,仿佛真的让我走进了鲁迅的故事中。碧绿的河水上泛着几叶窄长的乌篷船。道路两旁有卖茴香豆、有卖西施豆花、有卖臭豆腐。低矮的房屋有着江南独有的特色,雪白的墙壁上盖着墨瓦;精致的小拱桥让我从岸的这头走到那头,看翡翠般的河水从脚下流过…… 站在这里,我能想象当年的这个地方是怎样的繁华、怎样的热闹、人们对一年一度的社戏是怎样的期盼,而迅哥和双喜在船中边吃豆、边看戏,是怎样的欢快……
游过鲁镇,看过小说中出现的场景与人物,方知鲁迅。不错,鲁迅是一位用笔作利剑的救国人。他创作的文章内容简单,但其中的寓意深刻;所用语言犀利而刻薄,好比用最尖锐的刀子将裹住那个时代的套子豁开了一个大洞,将套子内被掩盖的血淋淋的真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他彷徨,因为他不知道革命后的社会为何还如此昏暗;他呐喊,因为他渴望让人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再做孤独的战士。他知道,群众的根基是多么的重要,可他再度彷徨,因为如果叫醒了那些在睡梦中的人,让他们看到自己在铁屋子里却又无法出去,那么那些人也会更加的恐惧,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叫醒他们;他的呐喊终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唤醒在装睡得人……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鲁镇。是鲁镇,铸就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又是鲁迅成就了这方明丽的江南净土—鲁镇。
游鲁镇,知鲁迅。知鲁迅,仰鲁镇。
今天的天气不错,一层厚厚的云把太阳挡住了,致使毒辣的阳光不会炙烤着我们,偶尔还会有一丝清凉的夏风吹过,哪怕风中夹杂着水汽,但也使我们燥热的心情得到了些许的平静。其实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游览鲁镇,好让我能静心地畅游在那片专属于鲁迅的世界里。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去书店买书,我买的第一本书是《朝花夕拾》。当时的我不知道鲁迅是谁,更不知道朝花夕拾是什么含义。只觉得书的封面好看便将它收入囊中。回家兴致勃勃地翻看了几页,却发现里面写的话并不能完全明白,就算是只想读个大概的故事,看个热闹,也要费好大的劲。一气之下,将这本书丢在书架的角落里,再不愿去触碰,任凭灰尘将它慢慢覆盖。关于鲁迅,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他写的东西我看不懂,以后再也不想看他写的东西了。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去开始看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了,然汤姆的故事带我到密西西比河的另一片天地……
重读鲁迅已经是上初中的时候了,因为鲁迅的部分文章被收录到语文课本里了,所以是被迫看的。上初中时学过的鲁迅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较为简单,就讲的是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和对自由的渴望。上到高中时读的鲁迅的文章就更多了,《呐喊》全集已经都看完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社戏》。我本以为上高中时再读鲁迅的文章会较小时候的情况好些,但其实不然。拿起来鲁迅的文章,依旧是读不明白,需要细细地钻研、思考、了解他当时所处的背景并辅助上一定的解析。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922年10月。它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作者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经久不忘,到了成年,在北京看京戏都觉得索然无味。作者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给读者留下了质朴、温厚、可爱的农村小朋友的形象。农村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乐土,在农村,可以钓鱼放牛、看社戏,不必读书……,作者描摹出了孩子的真实心理。同时,作者在作品中对心理的描写也非常的出色,如对看社戏雇不到船时的急切和有船时的轻松两种心情,刻画的真切动人。此外,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也相当生动形象,展示了其个性:双喜热情、机灵、直率;阿发无私、能干;六一公公純朴、大度等等,都只用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他们各自的特征。作者用抒情的手法描绘了自然山水的景致,诸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的朦胧,笛声的婉转悠扬,营造了一种恬静淡雅的夜景,给作品增添了魅力。作品还描写了淳厚的民风,令人回味。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都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民风的描述起了陪衬的作用,使作品读来饶有情趣,亲切感人。
而今日游览鲁镇,正看到了在故事中所描写的社戏。那曲、那台、那人,仿佛真的让我走进了鲁迅的故事中。碧绿的河水上泛着几叶窄长的乌篷船。道路两旁有卖茴香豆、有卖西施豆花、有卖臭豆腐。低矮的房屋有着江南独有的特色,雪白的墙壁上盖着墨瓦;精致的小拱桥让我从岸的这头走到那头,看翡翠般的河水从脚下流过…… 站在这里,我能想象当年的这个地方是怎样的繁华、怎样的热闹、人们对一年一度的社戏是怎样的期盼,而迅哥和双喜在船中边吃豆、边看戏,是怎样的欢快……
游过鲁镇,看过小说中出现的场景与人物,方知鲁迅。不错,鲁迅是一位用笔作利剑的救国人。他创作的文章内容简单,但其中的寓意深刻;所用语言犀利而刻薄,好比用最尖锐的刀子将裹住那个时代的套子豁开了一个大洞,将套子内被掩盖的血淋淋的真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他彷徨,因为他不知道革命后的社会为何还如此昏暗;他呐喊,因为他渴望让人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再做孤独的战士。他知道,群众的根基是多么的重要,可他再度彷徨,因为如果叫醒了那些在睡梦中的人,让他们看到自己在铁屋子里却又无法出去,那么那些人也会更加的恐惧,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叫醒他们;他的呐喊终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唤醒在装睡得人……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鲁镇。是鲁镇,铸就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又是鲁迅成就了这方明丽的江南净土—鲁镇。
游鲁镇,知鲁迅。知鲁迅,仰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