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思考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对国家民委直属六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调查,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障碍的因素.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对学业障碍的影响最大,家庭因素、地域因素和高校因素分别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程度上对因变量有影响.基于此,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现代化、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针对性、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力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构建信任影响PPP管理绩效的理论框架,运用投影寻踪、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验证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对PPP项目管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同柔性和风险分担在信任对PPP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且合同柔性的中介效应更大.文章丰富和深化了关于PPP项目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的研究,为提高PPP项目管理绩效提供了方向.
新实践美学坚持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及其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在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体系及其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意象论美学成为被关注的重点.意象范畴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中,源远流长,含义丰富,研究成果丰厚,显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审美意象为中心,建设意象论美学,是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切实可行的路径.意象论美学的美论应该以符号化的意象为美,区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与意象的不同关系;意象论美学的美感论应该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研究审美意象构成中的心理要素及其整体构成;意象论美学的艺术论应该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研究艺术形
传统词学目录学注重词集版本和校勘,间有评论词人词风者,但多以点代面,不求全面客观,即便是《四库提要》,在版本、校勘之外,评论词人也以总体风格为主.龙榆生对词学目录学的继承、发展和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对词人生平及创作事实的考证;二是强调对词人风格的评论应在全面的词史视野下,注重对词人风格历程的把握,以及对词人创作得失的中肯批评.此外,龙榆生身体力行开展词学目录学实践,取得较高成就,影响了现代词学研究.龙榆生所倡导的词学"目录之学"是现代意义的词学目录学.
重新发掘新资料,回归文学现场,复现东北解放区文学的整体面貌,深化文本的历史理解,是新时代东北文学研究的学术生长点.东北解放区文学在表现"十四年"抗战、土地改革、阶级伦理与革命逻辑、大工业气象等方面,显示出中国现代文学所很少有过的思想内容和审美特质.其不仅是文学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新中国文学的先声,具有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素质.
亚洲海洋安全问题是全球海洋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国家影响最大.区域协议的地域凸显性、区域国家的目标一致性等特点使区域协议有助于促进亚洲海洋安全治理.区域协议的海洋安全治理方式与区域协议的规范性、制度安排等密切相关.《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议》作为专门性的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协议,除了在内容上具有借鉴性、开放性、自我限制性等特点外,还通过在新加坡建立信息共享中心,为相关方了解亚洲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情况提供了平台,为打击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提供了建议和指导,多方位促进了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打击
卡夫卡创作的时代正是欧洲电影风行的时代,电影艺术对卡夫卡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方式均具有重要影响.在卡夫卡看来,电影镜头活动性强,反而会遮蔽观者的眼睛,干扰其意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失踪者》已呈现这样的电影意识,通过仰视、俯视、运动、特写电影镜头,借助视角变化、快速移动来夸张扭曲的空间,遮蔽秩序和体制中的暴力.表现镜头的语言则是其共谋,通过延缓使人长时间滞留于一种莫名的境况,遮蔽了人的恐惧.在暴力和恐惧中,人选择逃离,在卡夫卡小说中这种逃离是现代人的常态.因此,卡夫卡式电影书写融入了电影意识的写作和自成一格的
社区矫正旨在实现社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矫正工作内容的多元化,也强化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必要性.社会组织与社区矫正工作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实践场域尚存不少困境,应以《社区矫正法》颁布为契机,实现政府购买矫正服务的"项目制"转向,从角色定位、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消解实践困境的对策建议,最终形成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方式.
中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入侵造成的民族危机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走向"自觉",这也是民国时期西藏地方在与中央"不正常关系"时期依然坚定维护国家统一的内在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西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也是西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具有历史承续性和政治明确性.西藏和平解放反映了全国人民特别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历史证明,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充分体现.
文章以霍米·巴巴后殖民文化翻译观为基础,探究译者阿瑟·韦利"英格兰—犹太"的双重身份如何影响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对译本"第三空间"的建构,译本的混杂性特征如何在特定历史时代的"间隙"中使中国古典文学在西方世界大放异彩.韦利对《西游记》的翻译结合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文学传统,呈现了译本在文学规范、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混杂性,展现了其在20世纪初西方文化动荡的特定历史时期及反犹浪潮压迫下建构其双重身份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建构了独特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范式,其译本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及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必然、时代所需,为新时代西藏做好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适应了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提供了新时代增进西藏各族人民"五个认同"的行动载体,凝聚了新时代西藏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的精神伟力,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现实角度来看,必须要警醒面对与达赖集团进行反分裂斗争特殊矛盾的挑战;从思想角度来看,必须要密切关注信息时代人们思想多元化的挑战;从学术角度来看,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