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自我管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自我管理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77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在小儿人群中较为多见,此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加重后所引起的疾病[1]。因此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也应完善和加强从而高效的控制患病人数的增多和症状的恶化[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范围5到14岁之间、均数(9.12±1.94)岁,男:女比例15:10,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分别13例、12例。實验组年龄范围4到13岁之间、均数(9.10±2.01)岁,男:女比例15:10,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分别12例、13例。分析其年龄、性别等几个方面因素发现数据无差异性,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2)确诊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1.2.2排除标准
  (1)存在血液疾病。(2)存在传染病变。
  1.3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强化护患沟通和交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者鼓励和安慰,让家属配合使家属能够尽量自我调节情绪,提升治疗的信心。给予患者饮食及生活指导,前期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后期可以适当增加营养补充。每天利用查房时间了解患者护理后状态,及时和医生商定调整护理计划做好贯穿工作。做好环境护理,每天定时为其做好病房消毒工作,维持开窗通风十分钟及时打扫病房,在包容治疗需求下调整室内湿度温度,禁止随意吵闹。健康教育需由护士向患儿和家属主动执行,需让患者明确遵医嘱治疗的重要性,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等,以患者病情特点和自身情况为依据。
  1.4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比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干预前、干预后24小时、干预后1周,分数越高则能力越好。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科室内自拟实验护理满意度评分调查问卷,问卷满分为100分,其中一共包含20项内容,最终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数可以将其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最终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标准:分数在80以上。满意标准:分数在79-60分。不满意标准: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5统计和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算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并使用x2值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同时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自我管理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小时、干预后1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小儿人群对此更加易感,通常免疫力较低或未能接种疫苗者同样有较高的感染几率[3]。据研究,人类是腮腺炎病毒的已知自然宿主,患病早期会通过患者的唾液、尿液等分离病毒造成感染,感染后二次感染情况基本不会发生[4]。对此,临床除了对其施以常规治疗外,还主张应用护理手段提升患儿的预后。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君,赵保玲,王芳. 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6):185-186.
  [2]刘朝蓉. 中医护理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2):117+120.
  [3]裴绣萍.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8):167-169.
  [4]陈楠楠.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234-2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自我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自我护理干预)与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试验可行。入选病例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时段内现有肿瘤科护士共60名,依据电脑随机法纳入对照组(30名)和干预组(30名)。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干预组采取巴林特小组活动干预,比较各组护士同情心疲乏评分、共情能力评分。结果:①论是干预前,还是干预后,对照组护士同情心疲乏评分均和干预组相似,组间数据无意义(P>0.05)。②干预组护士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对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关节置换患者3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置换的常规饮食指导,由责任护士做好患者饮食营养的健康宣教,鼓励并督促患者按时进食。观察组入院后根据患者围术期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请营养科会诊,协助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入院、出院前抽取空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术后喉功能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9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喉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给予自我效能联合自我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喉癌术后患者术后喉功能重建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我效能联合自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明确其实际应用效果,判断其对患儿产生的影响,以此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在本院中选取50例近期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其入院时间均处于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的范围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选取的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其采取相同的治疗手段,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采取目标性镇静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PICU实施机械通气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目标性镇静护理)和对照组(常规镇静护理)各32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R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U治疗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镇静护理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选择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感控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感染发生率为5.00%,观察组的护理服务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手术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青光眼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與对照组(36例),分别实行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眼压正常、视力无下降、眼底无继发性改变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可行。入选病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从而防范对策的防范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60例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n=30)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30)通过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低血压、痉挛、恶心、发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滿意度为96.7%(29/3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HD患者中选取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1,整体护理),并分析组间干预价值。结果:CDSMQ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观察组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结论:对老年CH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获得了高度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