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能否带来自由?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英对阿富汗发动的以“永久自由行动”为名的军事打击在10月8日凌晨终于打响,不过,同样以时下最先进武器上演的令人眩目的空袭和轰炸,却似乎失去了10年前海湾战争中令人震撼的光彩。从目前已有的打击效果和目标来看,虽然比1998年克林顿政府为报复拉登涉嫌美驻东非使馆被炸案时一口气发射70枚昂贵的战斧导弹只炸掉几座空草棚和炸死几只山羊显得成果显著一些外,其攻击的所谓军事战略目标,如训练营地、机场、电厂等,对阿富汗而言,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军事战略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军事打击在更大的层面上具有作秀的成分,军事上的意义还不及政治上的意义,或者可以说,其戏外的含义要更大一些。 不得不发的弦上之箭 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外交及军事部署后,在种种原因的促使之下,尽管明知军事打击的成效有限,美国仍宣布开战。这种种原因之中,除了自然因素(严冬即将来临)外,在政治外交上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国内的交代。“9·11”事件激起美国国内强烈的复仇情绪,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美军若不能在国内遭受如此惨重伤亡的情况下给敌人以还击,是不能平息国内的怒火的。而且十几万大军集结在阿富汗周围,若长期劳师靡饷、一无所为,亦非长久之计。 其二,向世界表明反恐怖主义的决心。“9·11”事件后,美国四处游说组织反恐怖联盟,并大举压境。但若迟迟没有行动,则久易生变,这个联盟本身并不紧密,尤其阿拉伯世界内部更是问题重重。 其三,对阿富汗政权以打促变。美国认定塔利班是拉登最大的庇护者,试图以军事打击促使其内部分化瓦解,以抽干湖水,逼拉登现形。 作为不得不发的弦上之箭,其军事效果也自然要打些折扣。不过,空中打击只是前奏,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美英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若以绝对的军事实力对比计,美军有杀鸡用牛刀之嫌,但以阿富汗特殊的历史地理及人文宗教计,则有陷足泥潭之虞。阿富汗这个地区犹如一个巨大的战争黑洞,每每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陷身其中。100多年前当时最强大的英军在此曾留下以1.6万人入侵,仅以一人生还的惨痛记录;20年前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苏联又以伤亡数万人,历时10年一无所获的代价黯然败退。而今,美国这一世界超强不会不以此为前车之鉴。 迄今为止,美国的军事进攻依然遵从“零伤亡”的规则,以不接触杀敌为最主要手段。但以阿富汗的特殊情况,不派出地面部队,对阿富汗恐怖分子及其组织犁庭扫穴就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关键是如何派。尽管美军有多支特种部队及装备训练精良的山地师早已待命,但是否真的大举开进阿富汗进行全面搜索,留下陷身山国的隐患,是最可关注的焦点。 极力维护全球反恐怖主义联盟 在军事行动的同时,美国的外交行动即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而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维护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的稳固。 “9·11”事件后,布什总统和他的高级幕僚们曾一再表示,反恐怖主义将是一场长期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紧密配合。美国为此全力谋求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并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成功。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反国际恐怖主义的1373号决议,在安理会内组建反恐怖特别委员会。传统盟友除纷纷表示支持外,还开始与美国更多地采取全球协作的反恐怖主义措施,包括在财政金融上合作断绝各种恐怖主义组织的财源、在法律上对其进行全球范围的搜捕、在外交上协调和统一、在防务情报等方面的合作等等。战争开始后,美国的西方盟国更表现出了高度的合作,西方诸国,尤其是主要大国如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坚定地与其站在一起,出人出枪,使其大感欣慰,而其他一些小兄弟,如土耳其、澳大利亚等也不甘落后,连俄罗斯也再三明确表示支持。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在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中,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局面。阿联酋、沙特已宣布与阿富汗断交,绝大多数国家宣布在美国的军事行动方面给予积极的配合,这使美国得以以联盟的形式对阿富汗形成多层包围,不仅对打击塔利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可封锁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更可威慑其今后的行动。 当然,对于许多伊斯兰国家,对美国军事打击行动支持的程度随着打击进程的发展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支持美国对伊斯兰兄弟的作战会使自身政权遭受更大的压力,甚至自身成为被攻击的目标。首当其冲的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虽同意协助打击恐怖主义,不过立即激起国内政治动荡。因此巴基斯坦对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只能保持短暂的和有限度的支持。埃及一反海湾战争时期领导阿拉伯国家站在西方一边反对伊拉克的坚决态度,迟迟不愿表态。而沙特在支持美军行动方面亦摇摆不定,伊朗则明确表示反对。如果美英不能迅速结束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抑或伤及大量无辜,则局势可能随时变化。而这些国家,对美国今后反对恐怖主义均举足轻重。 需要指出的是,借助于反对恐怖主义的名义和军事打击行动,美国正在这一地区谋求的长远战略利益不容忽视。例如,美国作战部队首次进驻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地,这在“9·11”事件之前是难以想像的。此外,土耳其、印度此次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行动表现出了坚决支持的态度,使美国在南亚和西亚的两大桥头堡隐然浮现,今后美国的全球行动将更为方便。 清除塔利班政权 美国这次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在作战的范围和目标上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布什一再强调对阿富汗的进攻只是反对恐怖主义,不是对穆斯林国家的攻击,也不是对伊斯兰的攻击,因为军事打击中的过度报复及平民过多的伤亡都会使反恐怖主义联盟迅速瓦解,并激发新一代圣战者的兴起。 应当说,在美国这次军事行动中,推翻塔利班政权是最为明确并可能达到的一个目的。因此,美国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空中打击摧毁塔利班重要设施及有生力量,促使塔利班瓦解,为今后进一步摧毁拉登的恐怖网创造条件。如果能摧毁拉登的训练营地,捕杀大部分恐怖分子,则即使抓不到拉登,也可使其进一步行动能力大打折扣。 为了配合美军的军事打击,美国着力进行了3项工作: 1.
  心理战。在战争爆发前,美国就已广泛运用了心理战的战术。首先是开动全球范围的媒体宣传机器,使国际社会相信美国的打击是必要而合理的,是维护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为全球利益而战,以获取支持。其次是出动第4心理作战大队,对阿富汗进行多种方式的宣传,以各种形式瓦解敌人士气,在塔利班政权内部制造恐惧情绪,使阿富汗民众相信本·拉登是他们的敌人,是他而不是美国给他们带来了灾难。第三,为争取民心,瓦解民众对塔利班的支持,美国高举人道主义的大旗。10月4日,布什在大战前宣布为解救阿富汗国民将向阿富汗提供3.2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西方发达国家也随之纷纷宣布解囊、英国援助了1100万英镑。10月5日,美国通过《2001年阿富汗自由法案》,批准开设“自由阿富汗电台”、提供粮食援助,以促使塔利班产生内讧。由此,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特景象,就是随着炸弹落下的,还有大量的救济物资。 2.
  大力扶植反塔联盟。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作战,没有当地人的协助是难以想像的。如果美国决心彻底扫除在阿富汗的恐怖组织基地,击垮塔利班,则必须建立或扶植一支当地武装力量。从传统上讲,这也是西方国家早已驾轻就熟的代理人战争方式。否则,仅以美英等联军,装备再先进,在阿富汗也会是盲人瞎马,夜半临渊,事倍功半。 阿富汗反塔利班的主力北方联盟原本被塔利班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其控制的地盘已不足国土的10%,加上其领袖马苏德刚刚被刺身亡,势力已受到很大打击。但是,“9·11”事件后,该联盟得到了外部的大力支持,并很快自愿成为配合美国打击塔利班政权的急先锋。现在的问题在于,这支部队并不能被美国轻易操控,其背后的大老板是俄罗斯,其次还有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联盟内部又有多种派别。这样,美国必须与俄罗斯等国做好幕后交易,才可实现代理人战争的目的。 3.
  建立新的阿富汗政权。以阿富汗为中心的这一地区一直是反美恐怖主义的最大根源之一,美国在对塔利班军事打击的同时,已在着手支持多个反塔组织形成联盟,作为今后联合政权的基础,随时准备在阿富汗接班,以削弱所谓“国家支持的恐怖主义”,使这些恐怖组织更加难以生存。 美英不可能长期在第一线与恐怖分子作战,如果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亲美,或至少不反美的政权,拒绝恐怖分子在这里的存在,对于美国来说就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但这个政权如何建立,需要多方的协调,并不能由美国一家说了算。 “永久自由”靠什么去获得 对美英而言,发动军事打击是容易的,问题在于,恐怖主义并不能依靠军事打击去消灭。尽管目前军事行动的中心及公众的关注都在阿富汗,但其实恐怖活动真正的威胁并不在那里。那里只是一个基地而已,其真正有威胁之处在于它散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国家,随时可能发动“9·11”式攻击的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 美国众议员中唯一曾投票反对采取军事行动的共和党议员芭芭拉·李说:“一次军事行动并不能阻止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对美国采取其它的恐怖行动。”尽管她是绝对的少数,但她毕竟说明了一个事实,即海湾战争式的军事行动并不是对付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最佳和唯一的手段。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在军事上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伊拉克,但反美势力转而放弃国家对抗而代之以各种更小规模、更严密组织、更高度专业化,并更具杀伤力的攻击方式,尤其是自杀性攻击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极度不满。过去劫机等恐怖主义行为均以表述和获取政治目标为目的,而“9·11”事件中我们看到劫机者只有一个目的——即同归于尽。恐怖主义者以必死的信念,经过多年的训练和组织策划,其决心之坚定和冷酷绝非一日仇恨可言之。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技术和国力,但依然要面对越来越猛烈的国际恐怖袭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再成功的军事行动,也难以消除其总体政策上的失败所造成的恶果。 “9·11”事件以及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都在表明,仅仅依靠军力强大并不能肆无忌惮地独步天下。作为一种新型的战争形式,恐怖主义的攻击不再是一种唯武器论的战争,敌人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敌人,他们没有固定的地理范围,没有固定的人员,没有固定的有价值的军事打击目标,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是某种意识形态上的信仰以及对现代科技手段的利用。对某一地域的打击,只是表面的、象征性的,战术上的成功并不能完全扭转战略上的失败。只有深刻检讨其政策上的失误并进行重大的调整,才有可能是更有效的应对。我们看到,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动作,最明显的是布什在中东政策上开始公开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以挽回民心。 从长远看,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仅仅是今后长期反对恐怖主义的一个起点。单纯的军事行动可能引发的不可预测连锁反应大家都不清楚,因而不能不慎重估价对阿富汗军事打击的意义。同时,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发展的复杂性,也不可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每次反恐怖行动所针对的只能是有限的目标,但行动的结果却是要警告和威慑所有的国际恐怖主义者。 按照美国的说法,军事打击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地进行,硝烟将在阿富汗不断地升起,但依靠导弹能否实现真正的永久自由呢?但愿“永久自由行动”不会给世界带来永久的对抗,也不会使世人生活在永久的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恐惧之中。
其他文献
近来有幸读到几篇大作,矛头直指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焦点访谈》,责其“只拍苍蝇,不打老虎”,且其批评的锋芒是“刺下不刺上,刺远不刺近”云云。一言以蔽之,该栏目的锐气消磨了,质量下降了,看后不过瘾了,作者“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溢于笔端。这样煽情的文章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笔者乍阅之下便深有同感。但转而思及舆论监督的现实境遇,便不由觉得这样的数落,实在有“站着说话腰不疼”的意味,对央视那些仗义执言的勇士是极
期刊
在这个夜色浓重的黄昏,20世纪在仓促地收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历史的浪潮已开始冲刷巨人们留在20世纪政治沙滩上或深或浅的印迹。对照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大会上和5年前联合国50周年大会特别纪念会上全球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合影照片,我们就会发现,5年一瞬,那些在20世纪末期叱咤风云的人物纷纷在世纪末的暮色中逐渐归隐他们曾经高大的身影。在这个节骨眼上,历史要给新的世纪留下一片洁净的沙滩。20世纪这种
期刊
这座城市的张扬和内敛同上海人的夸张或精巧紧紧相连,相互辉映。  从上海无处不在的APEC标志和上海滩水晶宫般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致的梦幻城市;从训练有素欢快的老少人群到无处不在的强力政府,这里处处展现的是这个时代的样板。这座城市,像一位曾经迟暮的贵妇人,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革新之后,现在无处不焕发着火一般夸张的热情,和她与天俱来的妖艳天性。  这就是上海。    上海曾缔造了一个轴心时代。 
期刊
APEC在弱化?  已经采访过APEC几个会议的一位记者说:“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采访APEC的什么?”  这句话可以说一语道破了APEC现在的不明确地位。虽然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为办好本次APEC年会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将要出席本届会议的成员国领导人及高级官员的人数也前所未有,但APEC面临的问题并未因此而减少。  应当说,APEC自1989年成立以来,在促进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上确实取
期刊
作为今年APEC的东道主,第9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第13届双部长会将于10月在上海举行,有关方面对此寄予厚望。为此,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曾长期担任中国APEC高官的王山禺生大使。双向的需要《南风窗》:我国为什么要加入APEC?它对我国有何重要性?王山禺生:  APEC对我国的重要性可从4个方面看。第一,从几个简单数字看。APEC人口接近世界人口的一半(25亿左右);生产总值和贸易额分别为世界
期刊
从精英培养到大众培训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到知识经济的流行,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终于到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就算在过去整整一个世纪中曾培养出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大学,今天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信息技术正在使商业、通讯和日常生活发生着变革。几年前,网络还只是大学研究和交往的学术工具,但很快就成为通讯和商业领域的重要渠道,大学反过来必须依赖互联网络进行数据密集型研究和远程教
期刊
上海主办APEC峰会,系“9·11”事件之后全球第一个重大国际会议。虽然早在两年前上海就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打造自己的国际会都形象,但高潮还是在本周。在APEC成员之间,最高兴的是韩国,也许是历史性的巧合,他们的浦项钢铁大厦与APEC峰会主会场上海科技馆相邻,这也是离APEC领导人目光最近的跨国公司办事处。最担心的却是新加坡,新加坡一直以亚洲国际会都自居,每年在争取会展订单时,也总是同香港决一雌雄。然
期刊
“三乱”少,治安好刘永行(东方希望董事长) “国民待遇”上海的企业环境好,“三乱”少,这我有亲身感受的。就说现在吧,快近中秋节国庆了,我们在各地的工厂已经有4个收到了政府各式各样的收费或者是罚款通知,其中一个最可笑的是把我们集团内部的资金调动当作抽逃资金,说要罚款。其实我们与当地政府官员都是心照不宣,他们的财政收入少,政府有那么一大帮人,多少得给一点钱让他们过过节。上海不一样,这里的财政收入好,官
期刊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也是经济的继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还是流油的经济。通常在一般的民众眼里,战争带来的是地区经济的创伤和物质财富的集中毁灭。然而在西方的一些利益集团的决策人物看来,战争就是天赐般的发财良机。军火商:好久没有这样兴奋的感觉了在近年来的历次局部战争中,背后都有西方利益集团的影子,如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在很多作战区域居然使用同一家西方军火商的武器来打击对方。当时类似的行为就被人称之为
期刊
有太多的人对上海感到不解,它的变化太快了。仅仅是10年前,人们还在评论苏州河的臭、上海人的精明而不高明、上海计划经济的过于强大使它不具备广东和江浙的活力。但是,10年之后,热门的话题变成了:上海能不能超越香港?什么时候超越香港?等等。加速找回昔日感觉“上海越来越像中国经济之都了。”台湾工商界人士这样评价上海近年来的崛起。在台湾经济持续恶化,香港经济增长乏力的今天,上海的表现实在抢眼。她不仅连年保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