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持续利用四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焦作市2000—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焦作市土地利用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是存在阻碍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的因素,建议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增加土地投入强度、提高土地持续利用等方面促进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模型;焦作市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209-02
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1],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数量少、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并且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是中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当前,焦作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焦作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各项事业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内涵式土地集约利用道路是破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研究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土地总面积4 000.89km2,现辖四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中站区)、两市(沁阳市、孟州市)、四县(博爱县、修武县、温县、武陟县)。截至2009年末焦作市GDP总量为1 115.9亿元,总人口34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856人/km2。
文中研究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0年)、焦作市统计年鉴(2001—2010年)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应该涵盖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在形式上又表现为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持续利用等。因此,在参考国外有关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5],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持续利用四个方面构建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
三、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数据标准化
由于在评价时选取的评价指标单位不同,并且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有负向和正向之分,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作用的指标:Xij=xij/max(xij) (1)
对于负向作用的指标:Xij=min(xij)/ xij (2)
式中:X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指标标准值;xij为某指标原始值;max(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大值,min(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小值。
2.权重计算
由于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不同,需要根据指标作用大小分别赋权重。为增加各指标权重的准确性,采用变异系数和Delphi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见下页表1)。
3.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计算
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计算公式为:
P=AijWij (3)
式中:P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Aij 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评价指标值(i=1,2,…,m;j=1,2,…,n),Aij为标准化之后的第i个准则层第j个评价指标值,W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4.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值,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焦作市2000—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见下页表2)。
由下页表2可知,2000—2009年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由0.6122增加到0.9502,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正向适度集约过渡,土地的利用方式日趋合理,主要源于近年来焦作市注重内涵挖潜,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级有关政策的同时,2003年以来焦作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规定,规范了土地利用行为,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同时还加大了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从各指标层来看,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土地投入强度指数、土地利用强度指数等持续增加,同期土地持续利用度指数总体呈增加态势,但是2002—2003年受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出现波动。
同时,根据焦作市“北山、中川、南滩”的地域特点,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科学增强土地投入强度,加强土地持续利用等方面提高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小虎,孙茜,张合兵.传统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
[2]何明花,刘峰贵,唐仲霞,等.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3):44-49.
[3]王建武,卢静,王忠.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难点及指标选择[J].中国土地,2013,(12):30-31.
[4]李景刚,欧名豪,刘志坚,等.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29-134.
[5]郭爱请,葛京凤.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06,(4):65-70.
[责任编辑 王玉妹]
收稿日期:2014-03-19
作者简介:王卫斌(1968-),男,河南温县人,副局长,从事国土资源管理研究。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模型;焦作市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209-02
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1],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数量少、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并且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是中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当前,焦作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焦作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各项事业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内涵式土地集约利用道路是破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研究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土地总面积4 000.89km2,现辖四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中站区)、两市(沁阳市、孟州市)、四县(博爱县、修武县、温县、武陟县)。截至2009年末焦作市GDP总量为1 115.9亿元,总人口34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856人/km2。
文中研究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0年)、焦作市统计年鉴(2001—2010年)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应该涵盖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在形式上又表现为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持续利用等。因此,在参考国外有关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5],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持续利用四个方面构建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
三、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1.数据标准化
由于在评价时选取的评价指标单位不同,并且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有负向和正向之分,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作用的指标:Xij=xij/max(xij) (1)
对于负向作用的指标:Xij=min(xij)/ xij (2)
式中:X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指标标准值;xij为某指标原始值;max(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大值,min(xij)为标准化前某项指标最小值。
2.权重计算
由于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不同,需要根据指标作用大小分别赋权重。为增加各指标权重的准确性,采用变异系数和Delphi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见下页表1)。
3.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计算
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计算公式为:
P=AijWij (3)
式中:P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Aij 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评价指标值(i=1,2,…,m;j=1,2,…,n),Aij为标准化之后的第i个准则层第j个评价指标值,Wij为第i个准则层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4.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值,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焦作市2000—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见下页表2)。
由下页表2可知,2000—2009年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由0.6122增加到0.9502,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正向适度集约过渡,土地的利用方式日趋合理,主要源于近年来焦作市注重内涵挖潜,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在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级有关政策的同时,2003年以来焦作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规定,规范了土地利用行为,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同时还加大了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从各指标层来看,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土地投入强度指数、土地利用强度指数等持续增加,同期土地持续利用度指数总体呈增加态势,但是2002—2003年受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出现波动。
同时,根据焦作市“北山、中川、南滩”的地域特点,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科学增强土地投入强度,加强土地持续利用等方面提高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小虎,孙茜,张合兵.传统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
[2]何明花,刘峰贵,唐仲霞,等.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3):44-49.
[3]王建武,卢静,王忠.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难点及指标选择[J].中国土地,2013,(12):30-31.
[4]李景刚,欧名豪,刘志坚,等.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29-134.
[5]郭爱请,葛京凤.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06,(4):65-70.
[责任编辑 王玉妹]
收稿日期:2014-03-19
作者简介:王卫斌(1968-),男,河南温县人,副局长,从事国土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