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沿革、创新与规范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手术不断进步,但手术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RLNI)一直是困扰医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并重点介绍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使用规范.rn一、喉神经保护与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沿革rn1.喉返神经保护的沿革:喉返神经保护一直是甲状腺手术中的焦点.19世纪末,Billroth提出区域保护法,强调远离神经走行区域,这使得甲状腺手术死亡率降低,但喉返神经损伤率仍占29.5%.20世纪初,Kocher提出了喉返神经的被膜保护法,力求通过精细的解剖方法,即保留甲状腺背侧少许组织从而对喉返神经进行保护.虽然喉返神经损伤率较前显著降低,但这种方法却不能满足甲状腺全切的彻底性.
其他文献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侵犯上呼吸消化道(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UADT),按照UICC/AJCC 2017年第8版的TNM分期标准[1],属于T4a-局部晚期,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相关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女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于男性(4∶1),通过触诊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约为4%~7%[1].影像学检查检出
目的:(1)阐明膀胱癌细胞DR4、DR5基因甲基化状态与DR4、DR5表达的关系;(2)研究膀胱癌细胞TRAIL耐受与DR4、DR5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关系。   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T24细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继发性甲旁亢)是指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肠吸收不良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近端肾小管的功能异常
女,49岁.2018年3月16日因间断头痛5年就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右额叶占位,水肿明显,考虑为转移瘤(图1).2018年3月18日出现昏迷,急诊行右额叶肿物切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全腔镜甲状腺手术(totally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源于1996年美国医生Gagner等[1]的腔镜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有锁骨下入路、腋窝入路、胸前入路(breast approach,B
背景与目的: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类最常见的卵巢癌,其发展迅速,极易出现盆腹腔播散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是一个极其复杂、多步骤、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