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飞向春天,春潮澎湃普米美。飞向春天,春风浩荡普米乐。飞向春天,春光无限普米好。飞向春天,春意盎然普米新。
在祖国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奔向“十二五”规划的大好日子里,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普米族“吾昔”节庆典大会于2011年1月4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胜利召开。来自昆明、丽江、怒江、迪庆、四川甘孜、梁山等全国各地300余名普米族同胞齐聚昆明,共同庆祝普米族“吾昔节”的到来。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等。
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白庚胜,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局长熊胜祥,云南省政协十届委员、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和润培,原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道群等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讲话。
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是在云南省民委和云南省民族学会的关心下,经云南省社科联和云南省民政厅批准于2005年1月16日成立。五年来,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仅仅围绕加快普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民族关系,坚持正确的办会方针,认真履行职能,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迈向了新台阶,实现了新突破,打开了新局面。
齐聚春城话发展
云南省民委副巡视员、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胡忠文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学会理事会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指导下,团结协作,为普米族的发展进步事业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关心和促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五年来,学会积极配合国家、省的有关政策措施,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普米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学会主要负责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有关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组织资金支持宁蒗、兰坪县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保障普米族历史文化抢救工作经费;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在学会的组织、联络和协调下,主要参与了国家民委、云南省民委重大调研课题和重大会议的筹备工作,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开发工作,关注普米族韩归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征集工作,积极邀请普米族韩归,传承普米族传统文化,开展普米族村寨生态文化及宗教文化调查,记录普米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普米族家族分支情况的初步探析工作等。学会顾问熊胜祥等参与了民族宗教工作重大课题调研,会长胡忠文主编的《和谐的使者》等,均受到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有中央电视台编入大型纪录片《云岭和声》,其节目已在中央一台、四台和云南电视台先后播放。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联系两次登上中国詩人骏马奖领奖台,其作品独具特色而产生巨大影响力,得到诗界认同,为普米族争得荣誉。作为普米族文学的后起之秀,现任风光杂志社法人、社长、董事长蔡金华曾凭借诗集《情感地带》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作品多次获得云南省内有关文学奖项;积极参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活动。五年来,学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云南省政协民宗委、云南省民族学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以及彝、白等24个各民族学会、专业委员会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致力于普米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积极开展民族节日文化活动;重视宣传普米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编印会刊;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和管理工作等。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指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会员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尚有许多不足,特别是离广大普米族同胞的期望和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为此,学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今后的五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五年,也是国家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的五年,更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五年。“学会要充分发挥普米族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实现普米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和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迈向美好的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局长熊胜祥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五年,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学会始终关注普米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普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认真开展学术研究,切实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普米族同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会的全体同志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五年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家实施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普米学会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熊胜祥在讲话中指出,期待新一届领导班子既往开来、开拓创新,使学会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原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杨道群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五年来,克服人力微薄、资金有限等种种困难,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我们这个研究会是一个联系各地普米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普米族同胞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此次换届将使研究会能够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使其成为各地普米族研究工作者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大平台,成为促进普米族研究视野发展成长的大舞台。”杨道群就新形势下做好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要做好普米族历史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要致力于普米族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研究会在民族团结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学会本身建设和管理工作。
长歌一路自豪放
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遵照党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做好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节日文化建设,通过整体策划,有序滚动,先后在丽江、兰坪、宁蒗等地普米同胞较集中的地方连续举办了五次较有规模的“吾昔”节庆祝活动。通过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庆典活动,召回散落各地的族人回乡聚会,唤醒了普米人的文化自觉性,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普米族地区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而且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并由此激发了新世纪普米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重新投以饱满的热情,掀起了自觉保护和发展普米文化的热潮。
“吾昔”节是普米族最重要的节庆之一,又称新年节,每年在农历腊月初举行,共庆祝十天左右,在吾昔节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沐浴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东风,在云南省会昆明,又一次隆重欢度普米族传统节日——“吾昔”节。这既是一次深化民族历史认识的自觉和发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盛会;又是一种提高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更是一次对外展示民族风貌,让外界更多、更深认识、了解普米人的良好机会。
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称赞此次“吾昔”节庆祝大会是一次规格高、规模大的大会。丹增在会上说道,在云南工作九年的时间里,曾接触了许多普米族朋友并建立了深厚友谊。丹增说,普米族虽然人口不多,地域不广,但是普米族是一个最崇尚文化的民族,是敬畏大自然的民族,是热爱团结、讲究友谊的民族。“这是一个有信仰、有力量的民族。”
“普米”系民族的自称,但这一自称在不同地区的普米族中也有语音上的差异,如有“培米”“拍米”“批米”等。而普米族至今还称汉民族为“夏”。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带的羌人。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早在先秦时代,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逐渐向南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
普米族是一个从事山地耕牧经济的民族。历史上,普米族一直生活在茫茫林海中,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同时,普米族也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商品意识和开放意识都较强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普米族不仅在经济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还起到了滇、川、藏交角地区诸多民族间往来交流的桥梁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普米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普米族和普米族地区步入了崭新时期。今天,普米族所在地已不再是远古岁月中的密林清泉,山高路远,再也不把猪膘肉的多少、骡马的多少作为财富的标尺,山寨里行驶着汽车、拖拉机,手机里讲着普米语,年轻人也远远超出老一辈人的想象,他们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甚至出国深造。他们的牛羊品种在改良,粮食品种在优化,耕作方式在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小康生活迈进。
忆往昔,齐心协力铸辉煌。经过建国61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普米族人在滇西北这块丰腴肥美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尤其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倾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使得普米族聚居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广大普米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家园,谱写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辉煌灿烂的篇章。
看今朝,豪情满怀踏征程。当前,国家正处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刻,云南普米族地区更是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战略,以及“十二五”规划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专项规划扶持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再铸辉煌,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更是云南全省普米族人民的迫切愿望。
人生易老,岁月不居。五年来,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在各位普米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却越走越宽的道路。协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队伍日益壮大,活动愈益频繁,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显著。
峥嵘岁月弦歌不辍,寒暑春秋薪火相传。如果说当年普米族协会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普米族同胞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普米族同胞的惊喜与自豪。
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回首旅途,胜利的笑容正在蔓延,携手今宵,高歌这一路荣耀感动,展望明朝,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民族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在全体普米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努力拼搏下,普米族和普米族地区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铸就更加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荣
飞向春天,春潮澎湃普米美。飞向春天,春风浩荡普米乐。飞向春天,春光无限普米好。飞向春天,春意盎然普米新。
在祖国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奔向“十二五”规划的大好日子里,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普米族“吾昔”节庆典大会于2011年1月4日在美丽的春城昆明胜利召开。来自昆明、丽江、怒江、迪庆、四川甘孜、梁山等全国各地300余名普米族同胞齐聚昆明,共同庆祝普米族“吾昔节”的到来。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等。
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白庚胜,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局长熊胜祥,云南省政协十届委员、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和润培,原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道群等出席会议并在大会上讲话。
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是在云南省民委和云南省民族学会的关心下,经云南省社科联和云南省民政厅批准于2005年1月16日成立。五年来,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仅仅围绕加快普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民族关系,坚持正确的办会方针,认真履行职能,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迈向了新台阶,实现了新突破,打开了新局面。
齐聚春城话发展
云南省民委副巡视员、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胡忠文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时指出,学会理事会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指导下,团结协作,为普米族的发展进步事业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关心和促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五年来,学会积极配合国家、省的有关政策措施,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普米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学会主要负责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做好有关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组织资金支持宁蒗、兰坪县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保障普米族历史文化抢救工作经费;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在学会的组织、联络和协调下,主要参与了国家民委、云南省民委重大调研课题和重大会议的筹备工作,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开发工作,关注普米族韩归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征集工作,积极邀请普米族韩归,传承普米族传统文化,开展普米族村寨生态文化及宗教文化调查,记录普米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普米族家族分支情况的初步探析工作等。学会顾问熊胜祥等参与了民族宗教工作重大课题调研,会长胡忠文主编的《和谐的使者》等,均受到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有中央电视台编入大型纪录片《云岭和声》,其节目已在中央一台、四台和云南电视台先后播放。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联系两次登上中国詩人骏马奖领奖台,其作品独具特色而产生巨大影响力,得到诗界认同,为普米族争得荣誉。作为普米族文学的后起之秀,现任风光杂志社法人、社长、董事长蔡金华曾凭借诗集《情感地带》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作品多次获得云南省内有关文学奖项;积极参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活动。五年来,学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云南省政协民宗委、云南省民族学会、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以及彝、白等24个各民族学会、专业委员会的联系,加强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致力于普米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积极开展民族节日文化活动;重视宣传普米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编印会刊;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和管理工作等。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在云南省民族学会的指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会员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尚有许多不足,特别是离广大普米族同胞的期望和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为此,学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要点。今后的五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五年,也是国家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的五年,更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五年。“学会要充分发挥普米族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实现普米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和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迈向美好的明天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宗教事务局局长熊胜祥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五年,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学会始终关注普米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推动普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认真开展学术研究,切实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普米族同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会的全体同志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五年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国家实施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普米学会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熊胜祥在讲话中指出,期待新一届领导班子既往开来、开拓创新,使学会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原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杨道群在讲话中指出,作为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五年来,克服人力微薄、资金有限等种种困难,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我们这个研究会是一个联系各地普米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普米族同胞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此次换届将使研究会能够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使其成为各地普米族研究工作者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大平台,成为促进普米族研究视野发展成长的大舞台。”杨道群就新形势下做好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要做好普米族历史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要致力于普米族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研究会在民族团结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学会本身建设和管理工作。
长歌一路自豪放
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遵照党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做好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节日文化建设,通过整体策划,有序滚动,先后在丽江、兰坪、宁蒗等地普米同胞较集中的地方连续举办了五次较有规模的“吾昔”节庆祝活动。通过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庆典活动,召回散落各地的族人回乡聚会,唤醒了普米人的文化自觉性,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普米族地区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而且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并由此激发了新世纪普米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重新投以饱满的热情,掀起了自觉保护和发展普米文化的热潮。
“吾昔”节是普米族最重要的节庆之一,又称新年节,每年在农历腊月初举行,共庆祝十天左右,在吾昔节期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沐浴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东风,在云南省会昆明,又一次隆重欢度普米族传统节日——“吾昔”节。这既是一次深化民族历史认识的自觉和发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盛会;又是一种提高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更是一次对外展示民族风貌,让外界更多、更深认识、了解普米人的良好机会。
原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称赞此次“吾昔”节庆祝大会是一次规格高、规模大的大会。丹增在会上说道,在云南工作九年的时间里,曾接触了许多普米族朋友并建立了深厚友谊。丹增说,普米族虽然人口不多,地域不广,但是普米族是一个最崇尚文化的民族,是敬畏大自然的民族,是热爱团结、讲究友谊的民族。“这是一个有信仰、有力量的民族。”
“普米”系民族的自称,但这一自称在不同地区的普米族中也有语音上的差异,如有“培米”“拍米”“批米”等。而普米族至今还称汉民族为“夏”。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渊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带的羌人。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早在先秦时代,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逐渐向南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
普米族是一个从事山地耕牧经济的民族。历史上,普米族一直生活在茫茫林海中,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同时,普米族也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商品意识和开放意识都较强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普米族不仅在经济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还起到了滇、川、藏交角地区诸多民族间往来交流的桥梁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普米族在政治上实现了平等,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世纪伊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普米族和普米族地区步入了崭新时期。今天,普米族所在地已不再是远古岁月中的密林清泉,山高路远,再也不把猪膘肉的多少、骡马的多少作为财富的标尺,山寨里行驶着汽车、拖拉机,手机里讲着普米语,年轻人也远远超出老一辈人的想象,他们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甚至出国深造。他们的牛羊品种在改良,粮食品种在优化,耕作方式在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小康生活迈进。
忆往昔,齐心协力铸辉煌。经过建国61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普米族人在滇西北这块丰腴肥美的土地上,走出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尤其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倾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使得普米族聚居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广大普米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家园,谱写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辉煌灿烂的篇章。
看今朝,豪情满怀踏征程。当前,国家正处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刻,云南普米族地区更是面临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战略,以及“十二五”规划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专项规划扶持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再铸辉煌,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更是云南全省普米族人民的迫切愿望。
人生易老,岁月不居。五年来,云南省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在各位普米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却越走越宽的道路。协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队伍日益壮大,活动愈益频繁,层次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显著。
峥嵘岁月弦歌不辍,寒暑春秋薪火相传。如果说当年普米族协会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普米族同胞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普米族同胞的惊喜与自豪。
走过往昔,奋斗的汗水刚刚拭去,回首旅途,胜利的笑容正在蔓延,携手今宵,高歌这一路荣耀感动,展望明朝,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民族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在全体普米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努力拼搏下,普米族和普米族地区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铸就更加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