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ke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案背景】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第275条首次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使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更趋完善。但我国封存制度的实施刚刚起步,在施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与其他法律规范不协调、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前置封存程序、检察监督缺位、缺乏相应救济措施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具体建议】
  1.统一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有效配置。在《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诸如《人民警察法》、《检察官法》、《法官法》等法律法规中与之不相符的法条均应做出相应的修改,解决新、旧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
  2.明确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条件。扩大封存制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对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加以区别对待。对新刑诉法关于封存制度的查询例外规定中“司法机关”、“有关单位”、“国家规定”几个关键字给予明确。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操作程序。建立犯罪记录的前置封存程序。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资料进行单独装订,办案机关应贴上“拟封存”的标志,严格与其他案件资料区分以避免外泄。建立社会调查的保密制度。完善封存制度的实施程序,明确犯罪记录封存的决定与执行主体,明确犯罪记录封存的启动方式。完善检察机关的监督程序。
  4.落实相关法律责任,建立相应救济机制。综合运用以民事、行政为主,刑事为辅的救济手段,搭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救济体系。
  5.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完善封存记录的归档与管理制度。做好与相关制度间的无缝对接。(民进河南省委会)
其他文献
《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当,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纵览历史风云,这似乎意味着历朝历代兴衰的周期率。  ——题记  公元九百二十五年十二月,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后称辽太祖)的率领下向东部渤海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公元九百二十六年二月,一举攻下渤海国西
摘 要:作者是一位中学生,她在熟读中华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后,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对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做了亦庄亦谐的评述。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性格;评述  每个领导者的处事风格绝对关乎这一方的发展。是人尽其能、发展成为最强一方的霸主?还是单单成为别人的“ 经验包”?这都取决于主公如何。主公,太重要了。  袁绍活跃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之上的时候,他的幕僚给他出谋划策,他的反应多是“袁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