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溯“国奖”,追随“国奖”
追溯是为了备足“行囊”。“追溯”本届“国奖”项目,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些项目绝非“一日之功”,也非“短线操作”,不是几个月或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形成的物化成果,而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历练而成,是各个学校在传承已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项目;从承担项目的单位及人员结构来看,基本上都是团队合作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其他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具体实施,校企、校校共同参与合作完成;从项目起源到项目成功申报要经历若干个环节,基本以一个课题研究为载体,承载着许多物化成果及过程性研究结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得到同行及权威部门的认定;项目申报的过程就是一个成果提炼与总结的过程。
追随是为了步履“坚实”。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开展了“草根”研究,成功申报了省重点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等职校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结合学校新校区建设,在每一个教学场所都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学校全面实施交互式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年多来积累了大量过程性成果,电子白板的使用成了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学“生产力”大幅提高,课题顺利结题并被评定为省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课题研究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教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周边学校纷纷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现在,这个研究成为省、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这与其说是一份荣誉,不如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使这个研究具有“通用性”?由于电子白板设备相互间不兼容,如何概括出一套较为通用、教师又易掌握操作的技能,让交互电子白板教学成为一种非技术教学方式?如何高效开发出电子白板类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如何将各类移动终端互联,把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等教学新理念融合到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做出清晰的回答。
“国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仰视”成果,更多的是看到成果的“背后”。追溯“国奖”、追随“国奖”应是每个职教工作者的行为自觉。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丁春明)
——“国奖”后的追思
一、“国奖”之高不在距离,而在承接“地气”
“国奖”如果不接“地气”,虽高深却只能纸上谈兵。好在获奖项目都是源自我国职业教育最为关键、最为急迫解决的难题,他们的破解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之感。把成果经验运用到教育现实中,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少走弯路,更让“国奖”成功落地,解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这才是最大的实效。
二、“国奖”之尊不在殿堂,而在价值辐射
如果将“国奖”束之高阁是其最大的失败。建议多形式、多路径加以推广辐射,如顶层设计成果推广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成立宣讲团,汇编成果,多维度解读,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诠释等。
三、“国奖”之重不在分量,而在培育人才
任何教学成果的价值只能体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人才上,故我们要对接各自实际,分门别类,对号入座,与原创方、涉事主体、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大合唱”,以此激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棋局”。
四、“国奖”之利不在等级,而在教师之用
“国奖”虽有奖次之分,但无价值和效用之别。要真正发挥“国奖”之利,使之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转化和运用,教师才是制约成果价值实现的最大“瓶颈”——既有教师的理念、能力、方法、策略,更有对成果的接受程度、解读水平、转化技术、整合力度等。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冯志刚)
——成果是如何“炼”成的?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只有深入探寻“国奖”成果的“孵化”之源、“栽培”之方、“结果”之术,才能更为透彻地把握“国奖”成果的内涵和意蕴,才能更为理性地审视自己与“国奖”的距离。
一、成果是由问题“炼”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现实问题的积极观照。比如当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饱受诟病,绝大多数学校以停课集训的方式对“种子”选手进行集中封闭式强化训练,有限的教学资源集中于极少数学生身上,绝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没有因为技能大赛而得到提高,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以技能大赛促进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初衷,大赛成了少数学校、少数学生的“自娱自乐”,成就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奖”一等奖成果)就是针对技能大赛的这一“顽疾”开出的“药方”,并且经过了“临床检验”,形成了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双向反馈的促进机制,实现了大赛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
二、成果是由创新“铸”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既定“秩序”的有效突破,创新是其基本属性。从我省的“国奖”情况看,获奖项目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比如,我国曾引进过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美国社区学院等,这些教学模式在我国始终“水土不服”,难以“引种”成功。南京高职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本土“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成功的国内范例,进而为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事实的借鉴。
三、成果是由实践“做”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长期实践,是“做”出来而不是“想”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比如,南京工程高职校“专业办企业”的教学改革探索自2001年起便开始试行,在江苏开启“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河,历时12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四合一”产教融合模式。实践始终是检验成果的重要标准,在经历无数次“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循环后形成的成果更具底蕴和价值,也更便于应用和推广。 四、成果是由校本“生”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校本探索。大多数“国奖”成果首先是校本的、区域的、行业的,是在校本、区域、行业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必然首先作用于、应用于学校,是一个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过程,这也是“国奖”成果必须要走的“群众路线”。
一线教师离“国奖”有多远?这些“国奖”成果的“炼成史”给我们以启示,只要我们切实关注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坚持立足课堂教学的校本实践,合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成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一定会不断缩短与“国奖”的距离。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崔志高)
——坐在“冷板凳”上的思考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江苏省推送的中职参评项目全部入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这的确令我省职教人有“喜大普奔”之感,但获奖名单中没有一项文化基础课建设成果却让人“意难平”。坐了“冷板凳”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失落之余不得不冷静思考:该怎样打个翻身仗呢?笔者认为,事在人“谋”。
一、用教学自觉关照现实——谋“做”
鉴于职业学校技能“受宠”的现状,很多文化课教师有过“冷遇”的感觉。《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做了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狭隘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事实上,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该“作壁上观”,更不该“靠边站”。广大的文化课教师要以“师者”的教学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生态,通过“强势”的教学变革改变文化基础课的“弱势”现状。
二、用现实需求引领研究——谋“求”
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成果是优秀的?毫无疑问,是那些能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契合现实需求的成果。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反映真实的教育意图和利益诉求,是摆脱目前“冷板凳”局面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可以关注时代的发展对文化课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可以聚焦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文化课教学要采取哪些变革,可以探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哪些要求等。
这种有的放矢的研究直指现实需求,文化基础课教师可以凭借职业的敏感、丰富的积淀和对教育趋势的准确把握判断问题研究的现实可行性,将基于现实需求的行动研究作为突破教育教学难点的切入口。这种研究不再是空洞无物的空发议论,不再是东拼西凑的罗列问题,更不是冷冰冰的纸上谈兵,而是反映了研究者的个性和智慧,以及对自然、生态、高效的教学理想的理性追求。
三、用团队作战激活能量——谋“合”
只有整合了教学资源、组成研究团队之后,才能更好地将研究纵深展开,团队的智慧提升了获奖的可能。校领导对科研的投入诚然可贵,但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终究还是要以一线教师为主力军。以课题研究为磁力场,以“工作室”为载体凝聚团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孤研”局面,通过交流合作、集思广益,以“鲶鱼效应”催生“蝴蝶效应”,促进“合”研氛围的形成。
四、用成果创新彰显成效——谋“新”
只有挣脱旧思维的沉重锁链,不断地破旧立新、革故鼎新,将汲取的新的教育元素和新思想融入实践研究,通过“螺旋式”的分析,消化、吸收、改变、创造,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形成新的研究个性,才能避免“成果”与人家大同小异甚至雷同翻版。
追溯是为了备足“行囊”。“追溯”本届“国奖”项目,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些项目绝非“一日之功”,也非“短线操作”,不是几个月或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形成的物化成果,而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历练而成,是各个学校在传承已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项目;从承担项目的单位及人员结构来看,基本上都是团队合作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其他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具体实施,校企、校校共同参与合作完成;从项目起源到项目成功申报要经历若干个环节,基本以一个课题研究为载体,承载着许多物化成果及过程性研究结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得到同行及权威部门的认定;项目申报的过程就是一个成果提炼与总结的过程。
追随是为了步履“坚实”。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开展了“草根”研究,成功申报了省重点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等职校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结合学校新校区建设,在每一个教学场所都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学校全面实施交互式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年多来积累了大量过程性成果,电子白板的使用成了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学“生产力”大幅提高,课题顺利结题并被评定为省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课题研究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教师在各类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周边学校纷纷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
现在,这个研究成为省、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这与其说是一份荣誉,不如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职业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使这个研究具有“通用性”?由于电子白板设备相互间不兼容,如何概括出一套较为通用、教师又易掌握操作的技能,让交互电子白板教学成为一种非技术教学方式?如何高效开发出电子白板类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如何将各类移动终端互联,把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等教学新理念融合到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做出清晰的回答。
“国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仰视”成果,更多的是看到成果的“背后”。追溯“国奖”、追随“国奖”应是每个职教工作者的行为自觉。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丁春明)
——“国奖”后的追思
一、“国奖”之高不在距离,而在承接“地气”
“国奖”如果不接“地气”,虽高深却只能纸上谈兵。好在获奖项目都是源自我国职业教育最为关键、最为急迫解决的难题,他们的破解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柳暗花明之感。把成果经验运用到教育现实中,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少走弯路,更让“国奖”成功落地,解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这才是最大的实效。
二、“国奖”之尊不在殿堂,而在价值辐射
如果将“国奖”束之高阁是其最大的失败。建议多形式、多路径加以推广辐射,如顶层设计成果推广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成立宣讲团,汇编成果,多维度解读,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诠释等。
三、“国奖”之重不在分量,而在培育人才
任何教学成果的价值只能体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人才上,故我们要对接各自实际,分门别类,对号入座,与原创方、涉事主体、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大合唱”,以此激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棋局”。
四、“国奖”之利不在等级,而在教师之用
“国奖”虽有奖次之分,但无价值和效用之别。要真正发挥“国奖”之利,使之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转化和运用,教师才是制约成果价值实现的最大“瓶颈”——既有教师的理念、能力、方法、策略,更有对成果的接受程度、解读水平、转化技术、整合力度等。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冯志刚)
——成果是如何“炼”成的?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只有深入探寻“国奖”成果的“孵化”之源、“栽培”之方、“结果”之术,才能更为透彻地把握“国奖”成果的内涵和意蕴,才能更为理性地审视自己与“国奖”的距离。
一、成果是由问题“炼”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现实问题的积极观照。比如当前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饱受诟病,绝大多数学校以停课集训的方式对“种子”选手进行集中封闭式强化训练,有限的教学资源集中于极少数学生身上,绝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没有因为技能大赛而得到提高,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以技能大赛促进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初衷,大赛成了少数学校、少数学生的“自娱自乐”,成就了“面子”却失去了“里子”。“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奖”一等奖成果)就是针对技能大赛的这一“顽疾”开出的“药方”,并且经过了“临床检验”,形成了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改革双向反馈的促进机制,实现了大赛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
二、成果是由创新“铸”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既定“秩序”的有效突破,创新是其基本属性。从我省的“国奖”情况看,获奖项目无不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比如,我国曾引进过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美国社区学院等,这些教学模式在我国始终“水土不服”,难以“引种”成功。南京高职校“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本土“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成功的国内范例,进而为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事实的借鉴。
三、成果是由实践“做”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长期实践,是“做”出来而不是“想”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比如,南京工程高职校“专业办企业”的教学改革探索自2001年起便开始试行,在江苏开启“双主体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河,历时12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四合一”产教融合模式。实践始终是检验成果的重要标准,在经历无数次“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循环后形成的成果更具底蕴和价值,也更便于应用和推广。 四、成果是由校本“生”成的
“国奖”成果是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校本探索。大多数“国奖”成果首先是校本的、区域的、行业的,是在校本、区域、行业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必然首先作用于、应用于学校,是一个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过程,这也是“国奖”成果必须要走的“群众路线”。
一线教师离“国奖”有多远?这些“国奖”成果的“炼成史”给我们以启示,只要我们切实关注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坚持立足课堂教学的校本实践,合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成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一定会不断缩短与“国奖”的距离。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崔志高)
——坐在“冷板凳”上的思考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江苏省推送的中职参评项目全部入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这的确令我省职教人有“喜大普奔”之感,但获奖名单中没有一项文化基础课建设成果却让人“意难平”。坐了“冷板凳”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失落之余不得不冷静思考:该怎样打个翻身仗呢?笔者认为,事在人“谋”。
一、用教学自觉关照现实——谋“做”
鉴于职业学校技能“受宠”的现状,很多文化课教师有过“冷遇”的感觉。《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做了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狭隘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事实上,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该“作壁上观”,更不该“靠边站”。广大的文化课教师要以“师者”的教学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生态,通过“强势”的教学变革改变文化基础课的“弱势”现状。
二、用现实需求引领研究——谋“求”
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成果是优秀的?毫无疑问,是那些能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契合现实需求的成果。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反映真实的教育意图和利益诉求,是摆脱目前“冷板凳”局面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可以关注时代的发展对文化课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可以聚焦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文化课教学要采取哪些变革,可以探讨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哪些要求等。
这种有的放矢的研究直指现实需求,文化基础课教师可以凭借职业的敏感、丰富的积淀和对教育趋势的准确把握判断问题研究的现实可行性,将基于现实需求的行动研究作为突破教育教学难点的切入口。这种研究不再是空洞无物的空发议论,不再是东拼西凑的罗列问题,更不是冷冰冰的纸上谈兵,而是反映了研究者的个性和智慧,以及对自然、生态、高效的教学理想的理性追求。
三、用团队作战激活能量——谋“合”
只有整合了教学资源、组成研究团队之后,才能更好地将研究纵深展开,团队的智慧提升了获奖的可能。校领导对科研的投入诚然可贵,但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终究还是要以一线教师为主力军。以课题研究为磁力场,以“工作室”为载体凝聚团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孤研”局面,通过交流合作、集思广益,以“鲶鱼效应”催生“蝴蝶效应”,促进“合”研氛围的形成。
四、用成果创新彰显成效——谋“新”
只有挣脱旧思维的沉重锁链,不断地破旧立新、革故鼎新,将汲取的新的教育元素和新思想融入实践研究,通过“螺旋式”的分析,消化、吸收、改变、创造,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形成新的研究个性,才能避免“成果”与人家大同小异甚至雷同翻版。